金城银行的程经理笑着说道:“是顾先生你这位小兄弟的一番话,让我们觉得很有道理,他说.这三点确实都很有道理!”
顾竹轩刚刚在二楼,听得不算很清楚,所以这时候很惊讶的说道:“那就说,最近几年房地产要涨价了?”
说完,看向陈光良。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理论上是这样的,未来上嗨将迎来一波发展的机会,可能持续很多年。”
“哈哈,有见解!”
自这之后,陈光良收到了几张名片,其中就有金城银行上海分行的总经理程子康。
对于这家银行,陈光良可是有些了解,他知道在三十年代的民国,这家银行和上嗨商业储蓄银行都是民营银行的翘楚,两家银行的存款都是交替排在第一第二的。
而正好,金城银行属于北方的银行(三十年代总行迁往沪市),上嗨商业储蓄银行属于南方的银行,一南一北。
第43章 大BOSS一个
第二天,陈光良再次来到顾竹轩的府邸,商量保护费的事情。
昨天晚上大家玩得那么开心,顾竹轩也不可能在朋友面前谈保护费,所以约了今天见面谈。
坐在沙发上,陈光良主动说道:“顾先生,这个抽数呢,我也不是不按规矩,只是我们长江车行这才发展三个多月是吧,这都还没有断奶。”
言下之意,你是怎么好意思收的,就不能等羊再长大一点再薅羊毛么!
顾竹轩笑道:“我知道你们的情况了,你们的抽数,我是可以不抽的。但是,需要光良你来替我做事!”
陈光良谦虚的拒绝道:“顾先生手下那么多做事的,一定是不差我这一个。而且我那么年轻,也不可能服众的。”
顾竹轩摆摆手,说道:“我手下虽然多,但都是些粗人,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却没有几个。而且这不昨晚听到你和大家的谈论,我也对投资地产感兴趣,光良不妨来替我打理一下这个生意。只要赚了钱,你们的佣金不仅不要交,我还给你分成。”
这就信了?
陈光良故意迟疑,然后说道:“顾先生,我是年轻人,如今也算事业小成,替人打工不是我的意愿不过你既然想投资地产,我们可以偶尔交流一下;更何况地产无非就是买物业收租金,买地皮等升值,其它说实话我也不懂。”
顾竹轩见陈光良不肯为自己做事,但依旧保持着风度,说道:“既然如此,那你来做我的房地产公司顾问,赚到钱我一定少不了你的那一份。”
这话说得漂亮,但要真是亏了钱,顾竹轩这种流氓怕是也要翻脸。
陈光良也只能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答应顾先生了。”
顾竹轩高兴的说道:“如果光良有本钱,我们也不妨组个合资公司;这样你来打理,就不是为人家打工,而是为自己打工。”
这种事,傻瓜才会与虎谋皮。
陈光良笑道:“我那点钱,拿出来也是见笑。”
顾竹轩得意的说道:“我也是小打小闹,打算拿出几万大洋试试水而已。”
陈光良故作惊讶的道:“这么多?”
那岂不是给这个流氓赚多了?
一时间,陈光良有些后悔昨天大言不惭来。
这些流氓赚的钱越多,陈光良越是感到不爽。
顾竹轩翘起二郎腿,说道:“多什么,我这个人最相信有本事的人,所以不多。以后,光良可以常来坐坐,我给你多介绍一些朋友人士,在上嗨滩混,最讲究的是人脉。”
“是,多谢顾先生提拔!”
最后,陈光良又被顾竹轩留下来吃午饭,看样子顾竹轩也是想收陈光良为门徒。
只是陈光良不会如此轻易的上贼船,左右逢源才是他的风格。
虽然给顾竹轩做了个地产投资顾问,但毕竟只是个虚名。
席间,顾竹轩也是想听取陈光良关于投资地产的具体建议。
而陈光良也不老实,他故意说道:“投资物业,收取租金,当然是最理想的,毕竟沪市几百万人口,住房好像还不到十万套,租金只会上涨的。”
顾竹轩迟疑的说道:“今年那些租客还发起大规模的聚会抗议,我担心政府会对租金管控的。”
看来,这种人也不是好忽悠的。
陈光良也知道这一点,租金肯定会被政府管控的,虽然管控的力度有限,房东亦可以要一笔高额的顶手费,来大赚一笔。
例如1930年鲁迅来沪市时,所租的房子就被要了一笔500大洋的顶手费,他也只能先付两百,抱怨沪市的租金贵。
“这倒是也有可能那炒地皮的话,应该也不错。这种事只要受追捧,一定是越炒越高,见效也快。”
“嗯,炒地皮倒是有利可图来喝酒!”
陈光良离开顾氏府邸后,孙英杰随后来到老板的家。
“老板,长江车行的抽数谈好了?”
“嗯,我决定不抽。”
孙英杰惊讶起来,说道:“以后也不抽?”
宽限半年可以理解,毕竟长江车行才刚刚发展,就算是猪,也得养肥了杀。
但很显然,老板不是这个意思啊!
顾竹轩感叹道:“陈光良是个人才啊,懂经济,分析得是一套一套的,我正好缺这样的人才。”
孙英杰有些怀疑,他查过陈光良的底细,十三岁就出来闯荡,顶多读过几年私塾,能懂那些?
不过,他没有追究下去,而是说道:“既然如此,那老板应该拉拢他,让他为你做事!”
顾竹轩笑道:“人家年轻人,想自己闯,又有一番事业了,岂会给我打工,不过是我自相情愿罢了!可惜!”
孙英杰此人,虽然只是顾竹轩手下的一个产业负责人,但也是掌握着最重要的产业,而且还有些智谋,深得顾竹轩的信任。
顾氏车行拥有上千辆黄包车带牌照,其价值差不多就是三十万元以上,当然实际价值只会更高;更重要的是,顾氏车行养活着顾竹轩的很多老乡和门徒。
“老板,其实想将陈光良收为手下,估计也不是特别的难!”
顾竹轩顿时感兴趣的说道:“怎么说?”
孙英杰狡诈的说道:
“说到底,陈光良的车行只是一家中小车行,拥有车辆不过125辆。不过陈光良的行事却非常出风头,他允许自己的手下参股黄包车,所以搞得其它车行的车夫人心惶惶,这样自然也会得罪其它车行的老板。”
“以前其它车行认为有王氏车行和他斗,自然也就没有出手;现在王氏车行出事了,我相信其它车行不会放过他的。如果,我们再暗地挑拨一下,相信陈光良会陷入四面楚歌,到时候他还不得求到你的头上来!”
顾竹轩越听,越是眼睛明亮,他太喜欢陈光良这种有才华的年轻人了。
“嗯,这件事你去操作,但一定不要泄露自己,不然人家倒是会恨我。到时候就算归附我,怕是也心不甘。”
“老板放心,我绝对不会暴露自己的。”
无非就是煽风点火,又不是亲自参与,何来暴露。
第44章 三轮车?
回到长江车行。
李超正好也在,他急忙问道:“听说你去和顾竹轩谈抽数的事情,怎么不提前给我说,我好让史密斯科长出面,量他也不敢乱来。”
工部局交通科,那就是专门管着方面的,顾竹轩肯定会给面子。
不过陈光良也有顾虑,那就是这点小事就出动史密斯,会不会给这个洋人带去一个不好的印象——这人做事不行,什么事都要麻烦自己,那不利于以后的合作。
所以能自己搞定的,最好是自己去搞定。
“事情解决了,我们不用抽数给顾竹轩。而且惊动史密斯先生也不太好,这样不仅让史密斯感觉到麻烦,而且也真正得罪了顾竹轩。到时候,顾竹轩使其它小手段,总不能什么事都麻烦史密斯。”
陈光良的话,让李超惊讶起来,也让何向东、周兴高、林峰惊讶起来。
事情就这么容易解决了?
李超好奇的问道:“顾竹轩是怎么同意的?”
陈光良笑道:“他有拉拢我的意思,再说我们也才开张三个多月时间,所以就这样过了。”
李超知道,事情不会如此简单!
不过他了解这个合伙人,做事很有头脑,所以也没有再问。
和李超聊了很多事情,他才离开。
李超现在对长江车行很尽职,这对陈光良来说是一件好事。
作为陈光良的盟友兼好友,两人的合作会一直持续下去。
甚至在以后,李超大概率会辞去交通科的工作,加入长江车行。
他也是陈光良以后涉猎其它产业后,最理想的‘总经理’接班人。
“章教授”
“小陈,我来给你送一本杂志,《骆驼祥子》已经在半月刊《生活》上连载。”
陈光良接过杂志,并邀请章其华在办公室里坐下饮茶。
翻阅了一下,果然看到《骆驼祥子》的连载文稿,陈光良说道:“我相信一定会引起很大社会的反响.当然,章教授的文字功底也是没得说。”
章其华这时候也大方的说道:“也多亏你当初给我的题材,不然我都不会想起写这样一篇文章。”
正在倒茶的何向东,有些好奇起来,没想到老板还懂这方面的知识,那可真是学识渊博。
如今老板表现出来的本领,就已经包括能看英文报、能识字计算、懂经济,现在又新增一个懂文学。
陈光良笑道:“我也只是希望有人为我们人力车夫发声,并不是真懂文章!”
在知识分子面前,就要表现出忧国忧民,不然哪里有共同语言。
章其华果不其然附和道:“确实,人力车夫这一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但薪资却不高。不过,这种事也不是写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只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尽量将车牌不要集中在大车行手中,让每个人力车夫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黄包车。股份当然也是不错,而且也更现实,毕竟哪怕是一辆黄包车,大家也基本买不起。”
最后他补上一句,因为章其华了解,长江车行的入股制度,让很多连黄包车都买不起的车夫,真正享受到‘拥有’黄包车的权利。
这绝对是善举,所以他也佩服陈光良的人品。
陈光良沉思一下后,说道:“其实引起社会的舆论关注,对改善黄包车夫生存条件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我有一个黄包车的改造计划,一旦实施,那么至少可以解决黄包车夫身体上的伤害。”
“什么计划?”
章其华忍不住问道。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可能是人家的商业秘密。
陈光良说道:“将自行车和黄包车的融合。当然还请章教授为我保密,因为这个计划目前我还没有实力去实施,但三五年内,我一定可以做到的。”
章其华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自行车和黄包车’的融合,那就是黄包车夫骑自行车拉后面的黄包车了!
这现实吗?
不过他还是很相信陈光良的,说道:“这是自然!果然我没有看错你小陈,你是一个天才,也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惭愧啊!
陈光良让黄包车入伙的初衷,不过是用最少钱办更多事;
如今在很多人看来,他却是在做好事。
包括那些人力车夫们,都很感激他!
“您过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