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36节

  据说这一次浙省实业银行的李铭,就被国民政府给扣押起来,说是浙省实业银行拥有500万美金和黄金,但是拒不上交。而陈光甫等人,也纷纷被请到总统府,被总司令敲打,劝大家交出外汇。

  沪市市长吴国帧去为李铭求情,声称浙实银行的总资产也不到200万,何来的500万美金外汇?

  结果,总司令便仅是训诫了李铭一顿,便给放了出来。

  可见内地的商业,已经完全属于‘管控阶段’,当然商人也是‘真奸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香港,大家还是有着各种手段的。

  国民政府的政策,虽然很硬,但能让人钻到空子。前世,据说总计有五亿美金的财富流入香港,这是助力香港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哥”

  陈光聪、杨小虎,两人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喊道。

  “沙发上坐,有点事给你们讲!”

  “嗯”

  随后,三兄弟坐在沙发上,助理给大家倒上茶,便离开办公室。

  “小虎,你跟我多久了?”

  杨小虎也多了几分成熟稳重,说道:“我没有姐夫肯用工读书,所以18岁就出来工作,跟了哥已经12年时间。”

  陈光良靠在沙发上,感叹的说道:“你也三十岁了啊!”

  杨小虎看了看哥,想说:“感觉我的年龄还比你大,哥你怎么不会老?”

  不过,他自然不会问出口。

  随后陈光良说道:“你这些年的表现,我看在心上,是时候该独立创业了。你有没有想好自己准备做什么?”

  杨小虎一听,知道哥不希望他继续留在环球贸易,便说道:“我想做航运,买一艘千吨的二手船,跑跑JF区、日本、香港的贸易。”

  谈起这个生意,环球航运的全体职员当初合伙买进的一艘船,如今不仅赚回2艘船,而且还可以分红一次,利润确实大。

  “行,环球贸易的股权不要退,继续享受分红。我再给你80万港币,你自己想办法去买船。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做航运,要沉得住气,当然适当的冒险也无可是非,但要见好就收。”

  杨小虎点点头,说道:“嗯,我记下哥的话。不过,我能不能从环球航运要几个人,不用老员工,就熟悉这个航线的职员就行。”

  陈光良说道:“你自己去谈”

  “好的”

  这个表弟,五岁就和陈光良认识,九岁就接受陈光良的培养,也算是比较亲的一个弟弟。

  此次独立出去,陈光良是希望他也能自己创业,不说将来成为香港的大富翁,至少也可以成为个小富豪。

  杨小虎很聪明,找了一个很赚钱的贸易线路,虽然风险有点大,但如果跑个一两趟,就已经赚回本了。

  以后如果他要做航运,难免可能涉及到‘朝战’的风险运输,毕竟有时候冒险一两趟也是值得的。

  这样发展,杨小虎将来说不定也可以成为香港的一个‘中等船东’,七八十年代就身家过亿。

  就好比前世包宇刚的亲弟弟,也是一位船东一样。

  随后,陈光良对陈光聪说道:“我们暂时不分家,不过你得准备入英国籍,以后我们在航运上,才方便发展。”

  目前,陈光聪替陈光良打理着环球航运,让陈光良省了不少功夫,只需要抓大局的工资,轻松不少。

  陈光聪没有犹豫的说道:“我入籍英国,很简单的,晚点我去考察一下。”

  “嗯,环球航运暂时不做扩张,毕竟一旦内地战争结束,沿海的贸易就会减少。找时机,我们再购入船只。”

  “我明白”

  目前的环球航运,拥有四艘万吨‘自由轮’,一艘5000吨、一艘3000吨,一艘2700吨,两艘1200吨的船只。

  等到明年上半年,基本上也是赚回本了,相当于战后赚了260万美金左右。

  此次让亲弟弟入籍英国,自然也是以后方便投资一些,就好比前世的包宇刚是英国籍、曹光彪的长子是英国籍一样,大家其实都是为了做生意方便。

  9月中旬,陈光良率领属下抵达日本东京,做商业的考察。

  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三年时间,但东京给人的印象是——一片废墟,粮食紧张,每一个西方人身后,都会跟着一大群乞讨的人群。

  这样的场景,恐怕会让所有来日本的‘外国人’心想——日本还有希望吗?恐怕连‘太上皇’麦肯阿瑟五星级上将,都不是很有信心。

  合和拉链的总经理王飞朝,在一旁说道:“日本整个国家都患了炮弹休克症,毫无生气,像一具死尸。虽然已经有不少银行来日本开展业务,例如汇丰银行,但所有的外国银行都不敢贷款给日本人,大家认为钱贷出,就像给患绝症的人买几片镇痛剂,无济于事。”

  王飞朝作为合和拉链的总经理,最近两年在‘陈氏工业帝国’中的地位,是水涨船高,跻身陈光良最器重的工业管理人才。

  这是因为合和拉链陆续投资高达120万美金,拥有34台自动排米机,近千名职工,其产品更是销往整个亚洲,形成绝对垄断的趋势。

  他已经来日本考察过两次,故比较熟悉这边的环境。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不过我们的目光不能短视,美国军队驻扎在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放弃日本的发展,毕竟这是美国在远东的重要基地。更何况,我们东方人并不愚蠢,反而在很多地方优于西方人,所以日本的发展潜力,还是有的。我们现在是商人,要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国际。”

  众人点点头,实际上大家看到日本人这么惨,心中的仇恨也就淡下来。

  陈光良的第一站,是来到日立机械的总部,会见了日立机械的社长小岛原二。

  日立,是日本的一家综合性大集团,1910年便已经创立。但此时的日立机械株式社,不过是一家战后毫无生气的机械公司,毫无前景可言的企业。

  但陈光良却主动找上门,是因为他知道日本还是有技术,而且国内很多机械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一见面,小岛原二便带人躬身欢迎道:“陈先生,欢迎您来到日本考察!”

  此时,根本看不出曾经侵略者的样子。

  不过陈光良此次也不是来找优越感的,所以说道:“小岛社长,希望我们这次能有好的合作。”

  “当然”

  随后,小岛原二先带领大家考察了日立机械,虽然战争的痕迹很大,但机械设备确实远比华夏先进的多。

  回到会议室后,双方就合作展开讨论。

  经过一年的短暂研发,合和拉链对‘自动排米机’有一定的研究,并也对‘自动冲米机’、‘自动冲锁机’提出一些构想。

  但毕竟没有响应的机械设备,所以很难进一步研发出来。

  于是,合和拉链决定和日本日立机械合作,对美国的‘自动排米机’进行仿制和研发,下一步并研发自动冲米机,自动冲锁头机器。

  双方需要认真讨论的是,陈光良提出由双方共同研制,所以三种机械要有‘5年的独家供货期’,而且合和拉链愿意出一笔研发费用。

  小岛原二一听对方愿意出一笔研发费用,且能保证一定的采购,当即说道:“我们愿意和合和拉链合作”

  条件很不错,对方的研发费用,让他们有业务可以做;且对方还将美国自动排米机运了一台来日本,供研发。一旦研发成功,对方的采购数量也非常客观。

  陈光良说道:“我相信我们东方人的智慧,是优于西方人的,所以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陈先生,我们晚上为你们准备了宴会。”

  “好”

  谈判比较顺利,当然前面双方已经接触过一次,陈光良来就是定下来的。

  虽然和日立机械厂达成合作协议,但陈光良并没有放松对日本拉链产业的警惕,所以他前期让合和拉链的日本负责人葛兆明,调查了一个叫做‘吉田忠雄’的日本拉链商人。

  结果表明,吉田忠雄这位前世的YKK拉链创始人,虽然这一世被合和拉链打压,但依旧没有放弃寻求去购买自动排米机的想法。

  只不过,受限各种原因,吉田忠雄短时间里,是不可能得到贷款,还有他的本金实在太少了。

  于是,陈光良干脆将吉田忠雄请到合和拉链的日本办事处。

  “吉田先生,听说你一直没有放弃对进口自动排米机,莫非你觉得拥有了那个机器,就可以打败我们香港拉链厂商嘛?”

  吉田忠雄恭敬而不失斗志的说道:“陈先生,香港的拉链产业不过是第一时间进口了自动排米机,其余的优势我没有看见。所以我相信,我们日本拉链产业会夺回自己的市场的。”

  陈光良当即说道:“我们已经和一家机械厂建立合作关系,对自动排米机、自动冲米机、自动锁头机器进行全方位的研发和生产。我们合和拉链还对这个产业进行大力的投资和研发,我相信日本是不可能威胁到我们的地位。”

  吉田忠雄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这个华夏的商人如此有远见,要知道此时拉链产业并不算真正的普及到大众市场。

  “既然如此,陈先生找我是为什么?”

  “哈哈”陈光良笑道:“我欣赏吉田先生对拉链产业的指着,愿意和你合作,在日本投资拉链工厂,主要针对日本的市场。”

  如果能把吉田忠雄绑定在自己的战车,固然要分出一部分蛋糕,但至少也是高枕无忧。

  吉田忠雄再次非常意外,随后说道:“可惜,我的本金很少!”

  陈光良说道:“我们可以提供四台自动排米机,占股50%;吉田先生以未来的受益,逐步偿还给我们,也占股50%。”

  做两手打算,一边和日立机械建立一个‘五年独家供货’,一边绑定吉田忠雄在日本建厂。

  吉田忠雄又不是穿越者,自然看不出这个合作有什么问题,他心中已经是怦然心动。

  不过他说道:“我要拥有这家合作企业的主要管理权”

  很有野心。

  不过,陈光良还是爽快的答应:“可以”

  毕竟一旦朝战开启,香港的拉链根本不能供应给美国,因为贸易封锁。但日本拉链厂生产的,却可以。

  很快,大家商量了细节,合和拉链为了稳定日本的市场,给了吉田忠雄很好的合作待遇。

  而吉田忠雄一旦加入这个合作,也很难抽身离开,未来这家合资企业——YKK拉链,就算成为世界拉链第一,那也有合和拉链的50%股权。

  当然,陈光良还是希望和吉田忠雄建立比较信任的关系,毕竟有时候不分蛋糕出去,就很难赚到最大的利润。

  陈光良在日本的最后一站,是在日本银座购入两幅商业旧楼,价格非常的感人。

  两座商业旧楼,以后可以建一流的商厦,每一座都相当于将来的大企业在银座的招牌。

  当然,短时间不可能去开发,毕竟日本经济至少也得五十年代中后期才算真正发展起来。

  而这两座物业,自然也以长江地产的名义持有。

第366章 炒黄金

  “回到香港的感觉真好啊!有两个貌美如花的妻子,有一堆听话懂事的孩子,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从日本回到香港,陈光良在干德道的别墅感叹起来。

  而严人美、蒋梅英一左一右,迎着他回家,给与家庭至高的地位。

  严人美在一旁,笑着说道:“我们的陈先生,大家以为都装着‘赚钱’,哪里知道,陈先生最重视家庭。”

  这话不假!

  在外人看来,陈光良的产业那么多,那么大,一定是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工作。

  陈光良很自信的说道:“赚钱对我来说,轻而易举,又岂会占我太多的精力。多陪陪家人,自然是很重要的。”

  蒋梅英也说道:“孩子们太喜欢黏着你了,最近天天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陈光良得意的说道:“所以说,我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他平常每天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52小时,极少加班。而在应酬上,是不参加不必要的应酬,更多的时间去陪家人。

  三人谈笑风生的走进别墅,孩子们还在上学,倒也没有打扰。

  “正好,我们去泳池洗个澡,纾解一下旅途的疲乏。”

  两女脸上露出一丝微红,虽然一年前,一龙二凤成为事实,但两女还是以各种理由予以常规性的拒绝,只是偶尔小小的疯狂一把。

  此时正值上午10点,孩子们又都去上学了,这个男人又在日本憋了一阵子,没道理等会放过机会。

  很快,三人来到泳池里。

  此时的香港,吃水都还是个问题,但陈光良的泳池里,却有着不少自来水。

首节 上一节 336/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