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后捋了下湿透的刘海,对着镜头仍露出无懈可击的微笑。
视频结束。
姜在勋捏了捏眉心。
这感觉……像是被两股无形的力量同时架在了火上烤。
他切换界面,在油管搜索栏输入“黄政民冰桶挑战”。
很快。
昨天中午发布的视频跳了出来。
视频下方,评论已经不少:
【师徒情赛高!黄老师被徒弟浇水那表情绝了哈哈!】
【李圣经???这名字好耳熟…模特演员?黄政民前辈怎么会点她???疑惑.jpg】
【前辈在提携新人吧?不过这跨度…看不懂。】
【师徒二人冰水浇头照已存!配一脸!不谢!】
……
再次切换界面。
油管搜索框输入“李圣经冰桶挑战”。
页面瞬间跳出一个发布近七万观看的视频。
发布时间显示是在黄政民原视频发出后四个小时。
视频下方的评论明显比黄政民那条视频的评论多了一倍有余:
【慕名而来!】
【这身材是真实存在的吗?】
【被点名的理由到底是啥?她和黄政民前辈私下很熟?】
【身材吹爆!运动背心湿透那一帧已截图!受我一拜!】
【这身材比例当演员浪费了吧?(没说演技不好的意思)】
【重点难道不是这视频录制人是谁吗?浴室能拍这种私密视频的……懂自懂。】
【楼上别带节奏!看镜头角度和稳定度,明显是固定机位自拍杆!】
【身材真的无敌了…不过感觉有点凶巴巴的?镜头感倒是挺强。】
……
姜在勋看着评论区那些关于拍摄者身份的猜测,眼神沉了沉。
他切回林允儿的视频链接——
视频发布时间是凌晨十二点多。
应该是收工后拍的。
裴秀智的视频发布时间则在十几分钟前。
姜在勋放下手机。
揉着眉心思索起来——
允儿她应该是看到老师点了圣经后心里起了微澜?
用这种接力挑战的方式宣告对黄政民的偏袒不满?
而裴秀智……
姜在勋感觉这丫头绝对是看到允儿视频后临时起意的!
这无声的硝烟……
真是被她们玩明白了。
手机再次震动起来。
这次是来电。
屏幕上闪烁着【大元哥】的名字。
姜在勋划开接听,把手机贴在耳边。
“快醒醒。”
“醒着呢……”
“刚金恩淑作家通过制作公司联系到我,说她手头有个新项目,正在筹备阶段,代号《太阳的后裔》。军旅背景+战地医疗+爱情……”
“金作家那边给的消息是,邀请你出演男二。虽说剧本还在最后打磨阶段,但项目优先级非常高。预计下半年开机,时间上……”
金大元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
“和申源浩导演那个《请回答1988》的开机时间完全重叠。”
姜在勋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手机上还没关闭的两个视频窗口——
一个温婉从容,一个活力四射。
都在无声地传递着“等你”的信号。
再加上金恩淑这块从天而降的金字招牌……
一股前所未有的、既荒谬又滚烫的感觉瞬间冲上姜在勋的头顶。
被点名……
被需要……
被争夺……
这冰与火的双重甜蜜……
真是沉甸甸的烦恼。
第161章 浇了又浇,戏怎么挑?
手机那头的金大元没听到回应,连珠炮似的追问:
“喂?姜在勋?有在听吗?信号不好?”
姜在勋被这连声催促拉回神。
“哥,工作的事……先暂时放一下。”
他试图把脑子里交织的双门洞烟火与战区硝烟暂时按下去:
“有另外一件事,我想问问你。”
“嗯?”
“我有个朋友被两个人同时点名了冰桶接力挑战。这种情况下,他需要录两条视频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随即爆发出金大元毫不掩饰的嗤笑:
“呵!跟我还装上‘我有个朋友’了?姜在勋xi,你这演技用错地方了吧?”
“咳咳……”
姜在勋尴尬的咳了两声。
“理论上嘛,是的,被几个人点名就得录几条。但你这情况嘛……”
金大元话锋一转,道:
“去哪录?公司?还是?赞助商的衣服都发来了,就等着你开工呢!”
“什么赞助商?”
这次轮到姜在勋愣住了。
冰桶挑战的初衷是唤起公众对渐冻症的关注与支持。
是带着纯粹善意的公益活动。
然而。
当这股风潮席卷娱乐圈,成为明星艺人彰显社会责任与紧跟潮流的热门标签时,其本质便不可避免地被流量和商业规则渗透。
参与度越高,曝光量越大,潜在的价值洼地便被品牌方嗅到——
还有什么比让艺人在万众瞩目的冰桶挑战视频中,“不经意”地穿上自家Logo醒目的服装更能引爆话题的呢?
本质上。
这与明星婚礼上那些“友情赞助”的顶级珠宝、奢华婚纱并无二致。
都是将公众关注度精准转化为品牌曝光的经典商业运作。
姜在勋的情况便是如此。
他本身的热度、流量、人气之类的并不高。
但架不住被林允儿、裴秀智这两位顶流同时点名接力。
其背后蕴含的话题度和关注度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极具话题性的“事件”。
也因此。
有品牌方赞助姜在勋的行为并不奇怪。换个角度来看,与请他拍一条广告没什么区别。
这也导致姜在勋的冰桶接力视频已然从一个单纯的公益行为,蜕变为炙手可热的广告位。
听金大元解释完。
姜在勋眉头微蹙,道:
“那不成作秀了吗?”
“作秀?你想多了!”
金大元立刻反驳道:
“品牌方只是想借着你这波热度,为自家品牌亮个相。内容说什么、点谁的名,全都按你自己的意思来!”
“广告费品牌方按市价付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拿这钱烫手,干脆!一毛不剩,直接捐给 ALS相关机构!衣服是白来的,视频照拍,慈善照做,关注度还翻倍。省了服装预算,刷了正面人设,还把钱实实在在砸到了正地方!”
“一举三得,这买卖稳赚不赔啊小子!何乐而不为?”
电话那头金大元连珠炮般的“可行性分析”砸得姜在勋有些发懵。
不得不承认。
他这套“捐广告费、拿赞助衣、做真慈善”的组合拳逻辑,滴水不漏地堵住了他所有的伦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