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在勋疯批财阀#
#制作人收视率19.7%#
#少女时代安利老手#
#裴秀智吻戏#
#白承灿辛迪CP感#
#裴秀智哭戏名场面#
#黄政民姜在勋师徒#
#老手预告片#
#姜在勋演技开挂#
#KBS制作人#
热搜前十,姜在勋个人占据整整三席。
剩余的也都是与他紧密相关。
堪称史无前例的屠榜!
如此恐怖的话题度和热度,自然让金大元的手机彻底成了烧红的烙铁。
从《制作人》第八集收视爆炸、《老手》预告热度引爆叠加姜在勋屠榜式热搜起,这部工作手机的提示音就再没停歇过。
屏幕上的消息通知像病毒般蔓延滚动,未接来电的红点密密麻麻。
他面无表情地翻动着信息流。
没错。
许多品牌都在试探。
是那种带着小算盘的蠢蠢欲动。
这些品牌,市场份额有限,预算更是扣扣索索。他们对姜在勋的兴趣带着赤裸裸的投机和犹豫:
【话题转化率≠商业价值】
他们担心这股滔天热度只是虚火,无法真实带动产品销量。
毕竟姜在勋缺乏长线作品支撑的高端品牌代言履历。
【其次是形象适配度】
“白承灿”的憨暖 PD形象适合日常平价产品,但即将面世的“疯批财阀”赵泰晤却充满侵略性——他究竟是“亲民暖男”还是“危险魅力”?
这对定位模糊的品牌是个难题。
【最后便是塌房风险】
毕竟出道才两年,公众形象尚未经历足够长的时间沉淀考验。
万一后续爆出任何负面……
这些犹疑,都写在了对方婉转试探的措辞和偏低的初步报价里。
金大元嘴角挂起冷笑,像扫掉垃圾邮件般快速划过这些信息——它们连进入谈判桌的资格都没有。
然而。
在信息洪流下方,几道真正重量级的通讯记录,如同沉入水底的铂金钥匙——
乐天百货市场部首席代表的紧急会议邀约。
凯狮啤酒全国推广总监的来电。
不止。
金大元目光扫过几个业内顶尖大牌的保密邮件后缀名。
这些平时需要反复公关、托关系才能搭上线的名字,此刻竟主动地、带着几分急切的请求姿态出现在了他的收件箱里。
乐天正经历在华夏零售市场的剧烈阵痛,部分区域甚至已被迫收缩撤退。此刻他们急需强有力的“文化载体”为品牌进行反哺输血。
恰好。
他们得知《制作人》已被华夏引进。
而韩剧在华夏市场的影响力和庞大观众基础、无疑是当前最具性价比和话题引力的承载者。
乐天需要姜在勋。
或者说。
需要他身上那即将通过《制作人》输送到华夏市场的“韩流人气”,来尝试重新激活华夏消费者对乐天品牌残存的好感度。
他们赌的是韩流文化的余温能否融化华夏零售市场的坚冰。
相比之下。
这个号称“谁红签谁”的国民啤酒巨头凯狮目的单纯得多。
策略粗暴高效:赌!
他们从来只签季度短约。
目的就是趁明星当红时快速收割一波。
一旦热度下滑或有负面端倪,立即止损毫不留恋。
虽说姜在勋目前并非是“大势演员”“一线顶流”。
但《老手》上映以后呢?
赌赢了。
用远低于顶流的价格签下一位未来新贵。
赌输了?
三个月而已。
不过是众多季度代言人中不起眼的一个,扔了也不心疼。
类似意图的品牌不少。
每一个都代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随之而来的、难以想象的财富。
然而。
金大元脸上没有半分被馅饼砸中的狂喜。
因为他深知泼天的富贵背后,是同样泼天的麻烦和风险——就像他“站队”林允儿以后一样。
乐天百货的华夏战略会不会因为政策风向或市场波动,最终把姜在勋架在火上烤?
凯狮啤酒的“国民”形象,和即将在大银幕上展现的“变态财阀”赵泰晤,适配度有多高?会不会引发观众认知混乱?
那些蜂拥而至的品牌,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看中姜在勋的长期价值?
又有多少只是想蹭这波流量快车,榨干热度就跑?
如何确保代言品牌调性与艺人短期(白承灿)、长期(赵泰晤)形象形成加成而非互相拖累?
如何将短期红利转化为长线上升的阶梯?
代言费的天花板在哪里?
现在开价是不是过早透支了未来的议价空间?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
每一个问题都重若千钧,步步惊心。
一个判断失误,签错了代言,轻则消耗艺人形象,重则可能卷入品牌风波,甚至影响《老手》的票房前景。
金大元重重地吸了一口气,果断拿起另一部私人手机,手指稳健地在屏幕上按下号码:
“喂,朴律师?是我,金大元。紧急情况,之前委托您的全租房项目梳理暂时搁置。”
“现在要麻烦您牵头组建一个临时法务和风控谈判小组,专攻姜在勋商业代言合同……”
“对,情况比预想的火爆。”
“合同审查、商业陷阱规避、风险系数评估、违约金杠杆、报价体系建立……”
“律师费按最高优先级项目走,我这边全力配合资源!”
“好,等您消息!”
“……”
挂掉朴律师电话。
金大元才重新拿起那部快要被信息撑爆的工作手机,开始有条不紊地、用最官方的口吻进行初步回复和预约排期。
而这场席卷整个娱乐圈的风暴中心——
姜在勋本人,此刻正前往S.M摄影棚的路上。
出演狮子这事……
他原本是真没打算答应。
《制作人》临近杀青,日程像上紧的发条。后面几场重头戏,情绪铺垫和爆发都需要绝对的专注。
但。
几天前。
少时全体成员,一个不落,齐刷刷地在SNS上转发《老手》预告,为他摇旗呐喊的画面……
那份沉甸甸的情义,那份毫不掩饰的支持……
所谓人情债最难还。
尤其是这种声势浩大、带着“家族”印记的力挺。
拒绝?
开不了口。
于是。
姜在勋硬着头皮跟导演请了半天假。
半天假。
这意味着后面要连轴转,把进度硬生生抢回来。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
导演可能不会放人。
但刚刚经历了这位“收视功臣”带来的近7%收视率的暴涨……
于是。
大手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