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第157节

  “金融行业,我们要积极探索跨区域、跨业态并购,推动金融混业经营试点。”

  当蔡恩生念出稿件的时候,张扬几乎是同步翻译文稿,理解其中想表达的意思。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商业银行首次大规模介入并购融资,可能标志着监管层将并购视为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内技术的重要工具。]

  张扬没有迟疑,直接通过财研网发布了出去。

  散户可能看不明白,但专业人士和经济学者,他们一定可以看得懂张扬想表达的意思。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那般,杨德龙本来是无意点进的财研网,突如其来弹出的《华国并购年会》的分析简报,让他不得不在这个陌生财经网站停留。

  “首次大规模融资,意味着贷款处于宽松通道,通过并购优化产能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国内技术,总结得不错。”

  杨德龙可以明显感觉到,发送会议简评的那人对市场的认知水平很高。

  在华国古代哲学有句话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认知差距。

  第一重境界,是认知的初始阶段,以直观、单纯的视角看待世界,认为所见即所得,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直接对应,不会深究背后的复杂逻辑。

  第二重境界,是随着阅历增长、知识积累,开始透过表象思考本质,发现事物存在多面性和矛盾性。

  第三重境界,是经历思考与沉淀后,不再被表象或概念束缚,而是以更豁达、本真的心态接纳世界,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带有“返璞归真”的智慧。

  散户往往在第一层境界,看见利好消息就冲,不去思考为什么会出这个利好。

  就比如说前几个月,汇金突然宣布增持四大行,第一层境界的散户可能单纯觉得这是利好。

  可第二层的散户,他就得思考会不会存在下跌风险了。

  因为每次汇金的下场,都伴随着指数下跌,只有维稳指数才需要资金增持银行。

  第三层境界在股市,就是游资常说的悟道境界,任何消息都可以拿来炒作,拿来控盘,把散户收割得哭爹喊娘。

  股市与其说是资金博弈,倒不如说是认知的差距。

  在蔡恩生说出“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已签订合同的并购贷款规模,已达到了136亿华国币和4.2美元”的时候,A股市场就已经有了反应,金融板块率先拉升,并带动上证指数开始上攻。

  2853点。

  2877点。

  2900点。

  当上证指数再次突破2900点那刻,张扬、廖国沛和林广昌立马开始顺应趋势扫货。

  原本已经10万手的跌封单,直接被一口咬下!

  “有游资介入?”

  “凯诺科技居然开板了!”

  “什么情况?”

  马信琪不停扫视盘面。

  可随着上证指数的回落,凯诺科技的成交量再次萎靡,跌停板卖单再次出现。

  他眉头紧锁,来回切换板块查看,最终一无所获道:“莫非是国家资金的顺带购入?”

  马信琪又观察了一会,凯诺科技的跌停单再次累积到了1000手,分时成交量又只有30来手。

  他有点看不懂,不清楚是有人吸筹还是国家护市资金批量买入ETF场内基金的锅。

  大盘指数的上涨,让散户又觉得行情来了。

  [照片是从前]:蔡村长的信息量很大啊,说明货币宽松政策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利好银行和金融板块。

  [爱你一万年]:炒股答案蔡村长已经给我们了,跟着《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炒,准没错!

  [梭哈的智慧]:钢铁?我看好建筑板块,梭哈了!

  资金的大批量流入,让A股呈现出放量上涨趋势,蔡恩生的发言稿很长,两大指数早盘收盘了,他还在念稿。

  “在驾驶这辆经济火车时,我也要呼吁各方,尽快出台银行金融机构在破产方面的详细法律法规,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处理好司法权和行政监管权的关系,促进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衔接。”

  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下,也放下了稿件,扫视全场道:“上周末举办的《第二届华国破产法论坛》,我提到了银行破产草案,目前主要考虑四方面原则,第一,破产预防的原则,第二,稳定原则,防止破产引起系统风险,第三,成本最小化,第四,损失的合理分担原则。”

  “我希望在并购的浪潮下,可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确保安全带系好的前提下,再踩油门,谢谢各位聆听发言。”

  “啪啪啪——”

  掌声骤然响起。

  蔡恩生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只要确保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国家支持企业激进并购,成为经济复苏的支撑点。

  “牛市创造者”李大霄在听完蔡恩生的发言后,立马录制视频,发表自己的看法。

  视频里的他依旧西装革履,戴着副斯文眼镜。

  “同志们,上面意思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确保没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围绕着《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发展,油门已经踩下,超速牛已经到来!”

  “让我们上车,追逐超速牛!”

  一句超速牛,搭配《华国并购年会》的利好,瞬间就点燃了大量散户的热情。

  [一盏青灯]:牛真的来了!指数暴力修复还有谁?超速牛,弯道超车欧美国家!

  [见我如蝼蚁]: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要不了多久,我们上证指数将有可能回到6000点,两年后,到达10000点都不是没可能!

  [咖啡咖啡]:我是时空穿越者,2010年的上证指数将会来到18000点,傲视全球!

  不止李大霄唱多,全网的财经博主都开始了唱多,称“牛市”正在快马加鞭赶来。

  除此之外,自媒体都没有闲着,同样在疯狂唱多。

  《重磅资讯!蔡村长最新发言,系好经济安全带,全力踩下发展的油门!》

  《牛市转折点到来,上证指数再破2900点,并购方案将带动华国经济出现转折点!》

  《弯道快才是真的快!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集体加速,赶超欧美不是梦!》

  轮番轰炸之下,散户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下午开盘时,上证指数继续了它的攀登。

  2912点。

  2927点。

  2933点。

  在大盘指数飙升的掩护下,张扬、廖国沛、林广昌已经化身无情的“扫货机器人”,正对凯诺科技进行上攻扫货。

  大量恐慌盘和套牢盘看见板子被打开,纷纷选择了割肉逃跑,珍惜每一次出逃机会。

  一直怀疑被做局的马信琪看着凯诺科技的量能图,完全看不出任何端倪,他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游资或机构介入凯诺科技。

  因为一天观察下来,凯诺科技的买方量能,完全跟着大盘波动去走,这就很像国家资金兜底,无差别的护盘扫货。

  在马信琪想不通的时候,张扬、廖国沛、林广昌已经神鬼不觉,再次拿到了价值数千万的凯诺科技筹码。

第146章 巴菲特的午餐,浙商饭局入场券

  A股有句祖训:急涨必回头,缓涨必跳水。

  随着《华国并购年会》利好消息的落地,大量获利盘和套牢资金在指数站上2900点的时候,纷纷选择了减仓离场。

  由于是急涨行情,大量观望资金还没反应过来,就变成了“恐高资金”,选择持续观望。

  这就像是古代战争的先锋营,想要一把尖刀直插敌军心脏,结果冲锋到一半,跟随冲锋士兵已经死伤殆尽,后方部队也被敌军分割在外,最终只能掉头突围。

  股市即是战场,只是刀枪棍棒,换成了一枚枚股票筹码。

  而这也是为什么,A股急跌必定回头的原因。

  哪怕要持续往上攻,都会是“N”字形的形态,很少会出现一柱擎天顶指数的情况。

  截止到下午3点收盘,获利盘和套牢盘的抛售,以及后续资金没有跟上,让6月23日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抹去了大半涨幅,双双翻绿,最终分别收在了2892.7,和11125.66点。

  眼看收盘,廖国沛伸了个懒腰道:“终于结束,没想到下午A股还上演了跳水行情。”

  “跳水不是很正常嘛,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高开低走,低开低走,平开低走,A股就是个骗炮男,爽完就提裤子走人。”

  林广昌笑着打趣。

  “哈哈哈,也是。”廖国沛没忍住,笑着附和道。

  两人都是A股老玩家,都知道A股常年跳水的特性。

  “主要是T+1机制放大了右侧交易的频率,散户更侧重于确定性收益。”张扬淡然笑道。

  什么是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

  左侧交易的特点是逆势布局,买在低点前,卖在高点前。

  右侧交易则是顺势而为,买在趋势确立后,卖在趋势反转后。

  就拿2007年暴跌来说,喜欢左侧交易的散户看见股价下跌30%,或者50%,会陆续分仓进场,认为市场即将反转,在趋势未完全形成时提前入场。

  而倾向于右侧交易的散户,他们则是会等待市场趋势明确后再行动,不预测拐点,只跟随趋势。

  说通俗易懂一点就是,倾向于左侧交易的散户常常抄底抄到半山腰,而执着于右侧交易的散户往往踏空行情。

  “清点下筹码数量吧。”

  张扬又说道。

  在股票市场,吸筹的方式有N+1种,但像这种跟随大盘吸筹的方式是最折磨人的。

  因为不仅要时刻盯着大盘走势,判断可能出现的上涨苗头,还要控制分时成交量,交易一天下来,眼睛会酸涩无比。

  廖国沛打了个哈欠,回应道:“我清点一下账户。”

  林广昌:“我也是。”

  由于证券账户数量比较少,林广昌很快就计算好筹码,回应张扬道:“我一共买了4.2万手,成本价是4.22元。”

  “算好了。”廖国沛也清点完成,开口道:“我买了6万手,总成本价是4.23元。”

  张扬心算总额,说出总额道:“我这边有2.6万手,那么总共就是12.8万手,1280万股,按照4.21元跌停价来算,总价值是5388万,明天继续顺应大盘吸筹。”

  “这次要吸多少筹码?”

  廖国沛询问。

  张扬想了想,说道:“翻个倍就差不多了,再留点资金拉升。”

  “明天也有会议,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利好消息。”

  林广昌接话道。

  他们吸筹的时间段恰到好处,不仅碰上了《第二届华国破产法论坛》和《华国并购年会》的利好,明天还有《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

  “相比较于二季度例会,其实我更在意巴菲特的午餐。”张扬发表自己的看法。

  “什么午餐?”

  “巴菲特吃饭怎么了?”

  廖国沛和林广昌一头雾水,已经没有了印象。

  “噼里啪啦——”

首节 上一节 157/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