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拒当冤大头开始奋斗 第118节

  就算勉强将蛋壳磕破,也会将蛋壳磕得过于破碎,跟鸡蛋一起被打入锅中。

  “王同志,怎么办,好像有好几块蛋壳掉了进去。”

  “这鸡蛋黄怎么也破了,看起来好丑的样子。”

  不知道是叹了今天的第多少口气,王程鹏指挥道:

  “别急,拿筷子小心将蛋壳夹出来就行。”

  “就算是遗漏了一点也没事,吃到要么吐出来,要么就当做是补钙了。”

  “等第一个鸡蛋稍微凝固一些,你将它翻面。”

  “等下还要用水煮,所以并不需要煎到全熟,直接用锅铲将它推开一些,就可以开始打第二个鸡蛋。”

  “打蛋的时候你得多用点力气,这样反而不会将蛋壳打得太碎。”

  “至于鸡蛋黄,破了就破了,又不会影响味道。”

  有了王程鹏的引导,安秋云也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没了开始时候的惊慌。

  用筷子细心将掉进去的鸡蛋壳全部夹了出来,安秋云这才挥舞起了锅铲。

  有了鸡蛋作为缓冲,这次锅铲并没有引发溅油,轻松跟鸡蛋完成了碰撞。

  稍微用点力,安秋云惊喜的发现这鸡蛋竟然还真被自己轻松推了过去。

  用锅铲作为阻挡,安秋云开始往锅内打入第二个鸡蛋。

  有了王程鹏传授的秘诀,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这次用了十足的力气。

  不仅一次便将鸡蛋磕出一个大口子,更是轻松将它完全打到了锅内,更是一点没破,堪称完美。

  原来我也能打出那么完美的蛋?

  安秋云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仿佛觉醒了某种名为厨神的基因。

  试试证明这不过是安秋云的错觉,因为这一次她在推动简单的时候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像是故意气它一般,鸡蛋就那么粘在了锅底怎么推都推不动。

  实在是没有耐心的安秋云只能大力出奇迹,却导致这个原本看起来很完美的煎蛋瞬间又变得支离破碎了起来。

  或许自己就是天生不适合做饭?

  就在安秋云自我怀疑的时候,王程鹏低沉的声音再次传来,给了安秋云继续下去的信心:

  “太棒了,第二个煎蛋就能有如此水平,第三个简单一定能够成功。”

  经王程鹏那么一夸,安秋云瞬间又觉得两次就能将煎蛋煎成这个样子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毕竟很多做饭做了很多年的老师傅,偶尔也还是会在煎蛋这最简单的美食上面翻车。

  深呼吸了一口气,没有在意之前的失败,安秋云开始打起了第三个鸡蛋。

  也许是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次,她竟然煎出了一个最完美的鸡蛋。

  光是看着那银包金的模样,安秋云就感觉自己心情大好。

  煎蛋完成,接下来的事情倒是简单了不少。

  用锅铲将煎蛋铲碎,然后加入适量清水,待到水开之后加入剩余的食材即可。

  如果喜欢吃嫩一点的豆腐,可以先放蘑菇。

  如果喜欢吃老一点的豆腐,则是可以和蘑菇一起放入锅中。

  不需要煮太久,待到汤水沸腾,加点食言调味即可。

  最后再鸡蛋蘑菇豆腐汤上撒点葱花,那便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尤其是那饱含食材精华的汤,更是浓郁鲜甜,好不美味。

第166章 语焉不详

  不得不说,有王程鹏的加入,安秋云仿佛开挂一般做出了一碗极其美味的鸡蛋蘑菇豆腐汤。

  尤其是那奶白色的醇厚汤汁,更是看起来就非常的有食欲。

  安秋云也不贪心,她深知自己的实力,在完成鸡蛋蘑菇豆腐汤之后,便乖乖让出了厨房的所有权,去帮忙准备碗筷去了。

  一时间,狭窄的厨房倒是变得宽敞了不少,只剩下王程鹏和夏明月的身影。

  不过夏明月本身就有点厨艺在身,做出来的食物不说有多好吃,但至少不会是能烧厨房的存在。

  所以王程鹏也没干什么多余的事情,就那么帮着简单炒了两个菜。

  由于食材已经备好,倒是没花多少功夫,不多时便围坐在了一大桌子饭菜边上。

  开饭之前,夏明月满脸不好意思的说:

  “王同志,也就是我们两个太笨手笨脚了一些,说好请你吃饭,最后却还是让你帮了很多忙。”

  “要不是有你帮忙炒了几个菜,我们到现在还不一定能吃上饭。”

  深知自己在其中帮了不少倒忙,平时大大咧咧的安秋云难得觉得有几分羞愧,竟然低下了头。

  反倒是王程鹏一脸无所谓的说:“食物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能够填饱肚子的就是好食物。”

  “更何况这是你们用心制作的食物,光是这份心意也不可能被嫌弃。”

  都说饭桌是商量事情的最好地方,三人却由于各自的身份立场,相对无言。

  所幸这一桌子饭菜也算是美味,众人倒也是吃了个开心。

  就是看安秋云的模样,她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只是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安秋云的异状王程鹏自然是看在了眼中,只是他也不好问太多。

  在这个男女大防的时代,过度的关心不仅容易给别人带去困扰,同样也是自己的麻烦。

  吃饱喝足之后,便是夏明月赶去王程鹏家借书的日子。

  为了方便行动,这一次两人倒是提前将自行车借到了手。

  毕竟真要是等她们走过去之后又走回来,那天估计是早就已经黑了,不太安全。

  让王程鹏相送的话,又太耽误时间,反倒不如直接去借辆自行车。

  再加上书本又比较沉重,有辆自行车也会方便不少。

  如此也能证明了自行车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难怪能够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好东西。

  再次来到王程鹏的书房,这一次,夏明月却是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和之前由王程鹏的卧室充当的临时书房相比,现在的书房不仅又大又宽敞,里面还多了好几个精心打造的书架。

  得益于书架的存在,王程鹏不仅在书房中摆放了更多的书,也通过分门别类的方式让找书变得更加轻松起来。

  看着满屋子的书,夏明月下意识将这次用来退的书放在了桌上,惊呼道:

  “这里是天堂吗?”

  要知道,除了在大规模图书馆以外,她以前还没见过数量那么多、种类那么丰富的书。

  而现在她只要开口,就能够轻松将书借到,又怎么可能不欣喜呢?

  很多时候,客人的震惊同样也是藏书的快乐之一。

  指着满屋子的藏书,王程鹏笑着说:

  “感谢夏知青的款待,作为回礼,只要是你看上的书都可以借回去。”

  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般,王程鹏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茶花女》递了过去,说:

  “夏知青,我看你很喜欢这本书,相逢即是有缘,毕竟有多,这本书就赠送给你了。”

  和上次的那本《茶花女》,这本《茶花女》竟然是法语版本,更是珍稀了不知道多少倍。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原主人似乎非常的爱惜,基本上没有什么损伤。

  如此宝物,饶是夏明月再喜欢也生不出接过来的念头,说:

  “王同志,这本书的价值难以估量,我不能要,你还是自己留着收藏为好。”

  夏明月的话一点都不夸张,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对外国名著的接受度不高。

  再考虑印刷,翻译等成本,也就只有在一些专门研究外国文学的图书馆中能找到这样一本书。

  王程鹏也就运气好,这才勉强得到了这本书。

  面对夏明月的拒绝,王程鹏却是又将书推了回去,说:

  “书再好也得在合适的人手中才能发挥价值。”

  “我并不喜欢这些情情爱爱的书,它在我这里也就是一件普通的收藏品,发挥不出多少价值。”

  “如此一来,反倒不如将书送给夏知青,让它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沉吟片刻,夏明月最终还是将书接了过来,说:

  “我实在是太喜欢这本书了,推辞的话我也不说,跟爱书之人谈钱又有些太过俗气。”

  “这样吧,我们就当做是以书会友。”

  “回去之后我也送你一本你喜欢的书,这样的话我们就算是扯平了。”

  对于读书人来说,赠书意义非凡,很多时候,回赠一本价值差不多的书才是最好的选择。

  夏明月的藏书虽然没有王程鹏那么丰富,但是多少也有点收藏,倒是可以达到以书会友的目的。

  见夏明月执意如此,王程鹏没有拒绝,说:“行,那我们就以书会友。”

  “夏知青会送什么书给我,想想真是有些期待。”

  时间不早,借好书之后,夏明月和安秋云便起身请了辞。

  回家路上,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夏明月意有所指的问:

  “秋云,你真不把消息告诉王同志吗?”

  “我看你在吃饭的时候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开口,难道是有什么顾虑不成?”

  面对夏明月的询问,安秋云满脸苦涩,说:

  “我跟王同志不过是普通朋友,甚至还有些算不上,又何必自恃相熟说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我只不过是王同志生命中极其不起眼的一个过客,他甚至可能好几个月以后才发现我的离开。”

  “哪像你们,关系好的都开始交换定情信物了。”

  没错,安秋云马上就要离开王家村,回到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去了。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政策有些松动,夏明月家中一活络,倒是帮她找到了个回去的由头,最迟下周便可以回去。

  这种隐私事情她自然只会告诉自己相熟的人,夏明月是一个,但是王程鹏好像并没有被列在其中。

  被安秋云那么一说,一抹可疑的红晕快速爬上了夏明月的脸颊,

  故意往路边的小石头上蹭了蹭,让车身颠簸了起来,夏明月没好气的说:

  “什么交换定情信物,我们纯粹是以书会友,换书也是读书人之间常有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118/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