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生再次主动上前,李三江将他推了回去,禁止大骡子继续动手。
李三江:“斗鸡眼,你去抓鸡。”
林书友还在观望,到底谁叫“斗鸡眼”。
等发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时,他才意识到原来斗鸡眼竟是我自己。
这些鸡是用大围栏半散养的,跑得快,也会啄人,普通人还真不太好抓。
不过林书友这次倒是对得起自己的身手,只见他还没等主人家开栏杆给他网兜,他就飞身一跃跳入其中,箭步奔袭之下,双手对着那惊跑中的鸡脖子一扣一个。
很快,他就抓着两只鸡回来了。
李三江看了看日头,再看看那两只鸡,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他是没活动了,家里就这么多口人,总不能现在跑去人家家里,提前买一头猪杀年猪吧?
而且,他隐约发现这些孩子去金陵回来后,好像真的长大和变化了许多。
真让他们杀猪的话,似乎也不会费多少事。
带着收获回去后,所有人都参与了食材处理环节,帮忙烧火做饭,除了阴萌。
就连李追远,也拿起毛刷,坐在井口边给螃蟹刷了刷泥。
大菜相继端上桌,大家开始大快朵颐。
一个个的,到最后都吃撑了,连润生都拍了拍肚皮,示意吃不下去了。
下午,大家就都围坐在坝子上一边消食一边聊天。
因为其他人李三江都熟悉了,就专门找林书友问话,林书友就开始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故事。
温暖的太阳和煦的风,再搭配慵懒的人和一个嘴里“叭叭”说个不停的小伙子,此情此景,确实惬意。
有路过的村民传来消息,说镇上空地上在搭幕布,晚上要放电影。
大家中午吃得太撑,晚饭都没什么胃口,就都没吃早早地提着板凳,跑去占位置。
李三江和周围的村民们聊着天,开口闭口都是:“这不是我家小远侯回来了嘛。”
后头的小商贩来了不少,阴萌选了些头绳,林书友则买了个泡泡壶,对着谭文彬的后脑勺使劲吹泡泡,把谭文彬的后脑勺都打湿了。
李追远中途,以出去上厕所的名义,去小商贩那里买了两个泡泡壶,精心挑选了几个小饰品。
阿璃什么都不缺,以柳奶奶生气起来就砸碎一上等官窑的习惯,你送再贵重的东西都没意义。
所以这时候,礼物送的就不是珍贵,而是回忆。
李追远记得自己以前和阿璃来看电影时,阿璃坐在自己旁边,喜欢吹这个泡泡玩。
看完电影后,大家沿着马路,步行回家,走得稀稀落落,没什么人说话,走在最前头的李三江,嘴里的烟头忽明忽灭。
村镇上没什么吃夜宵的地方,到家后,李三江就把林书友买的礼品拿出来,给大家分了吃,垫垫饥。
晚上,李追远想再找李三江聊聊天听听故事,却被李三江拒绝了:“小远侯啊,早点睡,明儿还得早起回学校呢。”
等到深夜,李追远又听到了风声。
他走出房间门,来到露台,下方坝子外,小黄莺又出现在了那里。
夜幕下,她长发湿漉漉的垂落,一身黑色的旗袍让其脚上的红色高跟鞋显得分外诡异。
不过,正当李追远打算下去接她上来时,她却只是抬头看了看李追远。
然后,双臂轻垂在两侧,转身,隐没进了黑暗中。
过去两晚,在回忆里,她已经尽兴。
所以今晚,她是特意来与李追远做告别的。
明天,等李追远他们一走,萧莺莺就会处理好家里的事,回到李三江家,继续上班。
李追远抬头看了看天上那残缺的月亮,回屋休息。
翌日一早,大家吃过早饭,进行告别。
李维汉将花生、脆饼、香肠等东西,往车里塞。
崔桂英则把家里各种咸菜咸酱用网兜装好,递送过去。
李三江给每个人都发了个红包,林书友的最厚,是别人的双倍,因为他是第一次来家里。
许是早已在昨日就做了铺垫,又或者是在老人们眼里,本就是孩子的放学上学,离别的情绪是有,但远不至于那般夸张热烈。
三个老人站在村道边,对着他们挥手,等小皮卡开远后,他们将手放下,人却没走,一直到小皮卡彻底消失在视线中,李三江才拍了拍裤腿,说道:
“家里的细麻雀儿,又飞走喽。”
……
相较于老人们的洒脱与看得开,返程的皮卡车里,众人的氛围,显得有些严肃与沉闷。
要离开桃树林保护区了。
想再肆无忌惮地笑和踏踏实实地睡,都成了一种奢望。
虽然以前的生活也不至于那般紧张压抑,大家大部分时间也是照常生活,可哪怕就是只缺了那么一点最后的安心,就只多了那么一丁点的危险因素,心态上,也是截然不同的。
坐在副驾驶位的李追远,扭头打开了后车窗,看向坐在后头的润生他们。
“算算时间,算算阶段,也该到下一浪了,轻松稳妥的时光已经过去,大家记得切换好身体和心理状态。
打起精神,提高警觉。
可以输于实力不够,可以败于计划纰漏,但绝对不能死于犯蠢。
诸位,
我们可以坦然面对所有结果,除了遗憾。”
谭文彬、润生、阴萌:“明白!”
林书友:“知道!”
正在开车的谭文彬看了一眼后视镜,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以前的小远哥,是不会郑重其事地说这些话的,他会用很简单的语言甚至只是一个眼神,来对你进行警告。
刚刚那番话,明显不是小远哥的风格,小远哥体现出了超出以往的耐心。
看来,对小远哥来说,回家和去见阿璃一样,都能起到增加人情味的效果。
既然如此,那自己身为船头吆喝,自然得做得更加热情奔放!
来吧,激情燃烧起来。
谭文彬伸手将磁带推进去,按了播放键,费翔的声音自里面传出: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每次当你悄悄走近我身边……”
李追远:“所以,接下来……”
我艹!
谭文彬吓得赶紧把音量关闭。
然后扭头对着车窗外吹起了口哨,仿佛刚刚那个放音乐打断龙王讲话的并不是自己。
“所以,接下来,不要去刻意规避日常交往,要凭自己本心做出选择:
这种人,你是否会搭理,这些事,你是否会去做。
要学会走一步看三步把自己看做一个圆点,一切与你有瓜葛的人和事,都要抽出成线。
抓住波浪来临前,任何一滴率先飞溅出来的江水。
我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就,辛苦大家了。”
谭文彬、润生、阴萌:“知道!”
林书友:“明白!”
林书友:“……”
李追远讲完话了,主动去打开音量,把声音调到最高:
“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
……
回到学校后,生活重新回归原本的轨道。
润生在店里卖货,遇到那位老乡学生华侯时,也会和他说几句南通话。
阴萌仍然会和郑佳怡去逛街,俩人风格习惯相近,喜欢只逛不买。
不过,俩人偶尔会去古玩街转转,阴萌需要了解和熟悉一下行情。
她家祖上阔过,那也是两千年前的事了,她爷爷要不是有小远在,靠她,都没办法把爷爷送进祖坟。
所以她对古玩古董这些的理解,和普通人没多少区别,多看多学习一些,也能方便下次出门时捡挂落,卖了再攒点钱,买个大巴车?
这样回去时,小远哥就能把阿璃带上,坐到最后一排,也不受影响。
阴萌觉得自己这个计划很好,身为团队一员,有时候这不是为了拍马屁,而是为了表现一下自己的上进心。
谭文彬则是上课、家里、审计,几处地方轮流跑,好在皮卡也不用天天进货,他可以开着小皮卡出去,要不然光打车费都得让人心痛。
林书友的活动轨迹几乎和谭文彬重叠,唯一不重叠的区域就是谭文彬和周云云独处的时间,他会很乖巧地消失。
李追远则继续自己的“全校大选修”上课模式,继续淘优秀老师。
有时候,谭文彬没课时,也会顺着小远哥的课表去蹭蹭那些老师的课,别说,能得小远哥认证的老师,别管他讲的外系的东西自己听不听得懂,但真的觉得这老师很有东西。
谭文彬觉得,学校年底评比优秀教师的话,校长真该看看小远哥的课程表,绝对没有人情往来。
今天上午三四节课,李追远选的是思政朱教授的课。
课堂上有一个现象很明显,那就是朱教授真的用自己一节节课所表现出的扎实理论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引导能力,让这节课的教学氛围逐步发生了变化。
很多学生真的听进去了,也开始去思考。
课堂上,阴阳怪气的声音少了很多,偶尔有“觉醒者”和“独立思考者”语出惊人……
收获的也不再是大家的跟风起哄,而是对其不尊重老师和破坏大家学习氛围的不满。
在时代低迷的浪潮里,总有一些人,默默做着一道光,坚守照亮和影响着周围的人,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他们是否正确。
这节课结束,大家都意犹未尽,有学生希望朱教授继续往下再讲讲。
朱教授:“下次吧,同学们要吃午饭了,得赶紧去食堂。”
同学们发出笑声,收拾起东西离开教室。
李追远照旧是最后一个走的,朱教授这时也向他走来:
“小远,你中午有事么,虽然临时邀请很唐突,但是,我夫人想见见你,她对你这个喜欢看古籍的年轻人,很感兴趣。”
“感谢您的邀请,这是我的荣幸。”
起初,李追远并未觉得这有什么,值得记录,却不至于太大惊小怪,但当朱教授下一句话说出口时:
“唉,本来早就该邀请你去家里坐坐的,但我的夫人,前阵子刚生了一场怪病,现在也不见得好转。原本想等她好些时再邀请你,可现在,我怕她等不了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