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的盛宴 第140节

  他身边真热闹啊!

  可惜自己连参与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甚至连自己的老板,都还没资格走进这个院子做女主人。

  …………

  张爱嘉和赵明信是特意从阿美利加飞回来的。

  专辑4月15日上市,已经度过了销售意义上的前四周,他们两个从头到尾地在北美地区盯了这四周,到现在,成绩斐然,甚至早已远超当初预期,专辑整体的舆论走势、大卖趋势,也已经初步成形,他们当然要回来汇报一下。

  顺带表表功。

  上市四周,全球已统计出来的销量,已经超过600万张!

  大卖已成定局!

  最近这些年,应该是自有唱片行业以来的黄金年代了,不独华语唱片业如此,英语也是如此,可即便如此,能上市拿到金唱片,也即50万张,已经意味着一个歌手初步在歌坛站稳脚跟了,能过100万张,拿到白金唱片,已经拿到了二线歌手的入场券,300万张,就已经是坐二线巅峰望一线了。

  而且要知道,这个销量,普遍都是统计上市一年左右的销量!

  单纯只说上市四周,正常情况下一个新人,宣传得力、唱片发行公司手段尽出的情况下,应该是已经拿到了头一年销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了。

  大热专辑、大爆专辑,那是另一码事!

  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等人不论,哪怕一个新人,如果能有一首歌在公告牌上直接霸榜个十周,你猜他会不会卖更多?

  宣传这个东西,只有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从来都不存在有没有用的问题——迈克尔·杰克逊再红,全世界不知道他是谁的人也多着呢!

  你的歌能在公告牌霸榜,自然而然就能吸引很多原本对你不感兴趣的路人。

  也正因此,哥伦比亚唱片才会拿出一份争取在上市一年之内,把《21》的全球销量给推过2000万张的激进计划!

  卖了四周,他们的宣传套路还没怎么用出来呢!

  那么多好歌,几乎每一首都有公告牌霸榜的实力,这才刚轮到第二首!

  四周,600万张,计划一年拿下2000万张!

  这是一份跳过了所有前戏,直接高潮,跳过了所有升级阶段,直接一步成仙,得证果位,登上全球流行天王宝座的成绩!

  若真的达成计划,林见鹿将有资格成为全球唯一有资格挑战一下迈克尔·杰克逊商业地位的巨星——江湖地位就还差得远!

  喝茶,闲聊,沟通。

  中午一起吃饭,喝几口小酒。

  “目前《HandClap》后劲儿依然很足,压别人的作品毫无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反倒是现在排第二的《Yeah》,有点压不住了,那首歌非常强,英国、澳洲、新加坡,哥伦比亚那边只是稍微放松了一下,《Yeah》就已经第一了!可以说,只要给《HandClap》的力量稍微松一下,《Yeah》就能直接冲上去!”

  “现在的问题是,咱们要自己压自己吗?可要是不继续推《HandClap》,就很容易导致《Baby》只拿了两周,《HandClap》也是两周,那么强的作品,却那么短命,一旦那么着急推新,又是一种浪费!”

  “幸福的烦恼!”

  “现在哥伦比亚那边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接下来要不要打断《Yeah》的势不可挡,推你的那部新MV?哥伦比亚那边看过成片了,赞不绝口!他们普遍认为,你拍的那些充满中国风的华丽画面,一定能打动阿美利加的歌迷!”

  “但还是那句话,太浪费了!继续推,争取让《HandClap》拿够四周,然后推《Yeah》上去,再拿至少四周,他们说,甚至可能拿六周!然后,再推《Believer》,同步全球推你那部MV,争取形成轰动,才是利益最大化的手法!”

  “可要是接下来不推《Believer》,又违背了当初制定的宣传计划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给打乱了!所以他们希望能听一听你的意见。”

  嗨……

  林见鹿很淡然,手一摆,“应对我这种特殊的歌手,怎么在阿美利加走通第一步,他们或许会不如我,因为我更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现在都已经红成这样了,他们只要能把控住舆论走势,别走偏了,剩下的那些怎么宣传,就肯定还是人家更有经验,尽量听他们的就是了!”

  “那原来的计划……”

  “计划没有变化快!我那个时候哪能知道,这些歌会那么能打?”

  一屋子人都笑起来。

  张爱嘉问:“那你下周回港港?”

  林见鹿点头。

  他在那边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理呢!

  自己的第二张国语专辑没录完,梁泳琪的新专辑要做,她答应了要跟关芝琳一起陪自己,还需要去说服关芝琳,然后践行一把。

  还要见见洪金保——洪金保、袁合平、唐季历,不夸张的说,林见鹿是真心认为他们都是港片的瑰宝,他们的武术指导能力,是当今全球绝对顶级的!

  接下来要搞电影的话,这些位的出手不可或缺。

  结果张爱嘉说:“那好,我在首都歇两天,然后跟你一起回去!”

  顿了顿,她神采飞扬,“我要去港港耀武扬威一把!过过瘾!”

  这次换了林见鹿哈哈大笑。

  ***

  一万二大章求月票!

第172章 嘿!

  赵明信是过来签合同的。

  林见鹿给牵了下线,新力哥伦比亚跟首都音像出版社的合作简直一拍即合,本来引入内地来卖,并不是当务之急,但既然内地有人主动表示要合作,那么现在就把这件事情做起来,倒也不差。

  当然,销量不敢多估,能卖点儿就多赚一点儿罢了。

  而且事实上,内地的物价实在是太低了,不怨事实上截止到现在,包括好莱坞大片,也包括全球的唱片业巨头,其实都并不怎么看重内地市场——本身就以相当落伍的磁带销售为主,只卖10块到12块一盒,偏偏还卖不动,而且盗版横行,官府层面对于盗版的打击,也并不怎么重视。

  聊胜于无而已。

  像《冷酷到底》那样子的热卖,纯粹个例!而且到现在也没人能复制成功!

  林见鹿自己都不敢说能复制成功了!

  坐下闲聊到中午,一起吃午饭。

  张爱嘉倒是对忽然冒出来的蒋琴琴相当感兴趣,她见过左小倩一次,没见过蒋琴琴,“哦,蒋小姐你好!你的相貌好清秀!好水灵!你应该去拍琼遥的电视剧!”

  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问清缘由,得知蒋琴琴已经定下要拍琼遥下部戏《还珠格格》,张爱嘉亦是爽朗大笑,“港港人认为阿鹿是选美专家,我是很赞同的!”

  饭后又饮茶闲坐,张爱嘉倒是又提起一桩阿美利加那边的趣事来。

  关于科里斯·马丁斯——林见鹿整张《21》专辑的录制,有好多首歌都用到了科里斯·马丁斯做和声,算是合作伙伴了,合作期间,这家伙也是几度表示想要跟着林见鹿混——“他现在发愁死了,因为你不过去宣传,他也就没办法露脸,只能上一些电台节目,他经纪人已经联系我好多次,问你什么时候过去!”

  又说,“他很会炒作,可能那边人都那样,非常爱吹牛!现在那边的音乐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他参与了你这张专辑的录制,甚至据说,现在已经又有小唱片公司欣赏他的声音,要给他再做一张专辑试试。”

  “而且他的经纪人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我有意帮你操作一次小型的巡演,也特意给我打过电话,表示价钱好商量,希望能带上他!”

  嗯,大抵是一个落魄歌手枯木逢春的故事吧!

  《21》实在是太红了,短短不足一个月,单纯阿美利加市场本身,就已经拿到了超300万张的销量,且根据张爱嘉和赵明信的描述,无论是发行方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还是业界的专业人士、音乐人、电台节目主持人等,普遍认为这张专辑的后劲儿仍然足得很——那么当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老桥段了。

  而且之前电话里,张爱嘉就已经说过很多次,阿美利加的音乐圈子,很多人都对林见鹿相当感兴趣——这种感兴趣的表述,多种多样。

  有不少经纪人代表歌手,以及一些唱片厂牌,表达了想要合作的善意,但也有不少人,已经以攻击林见鹿的音乐,攻击他亚洲人、中国人的身份,而博流量、博出位了——搞说唱的反应最快,好多位说唱歌手公开表示,林见鹿搞的那些说唱都不如自己,表示要跟林见鹿现场掰头。

  甚至有手快嘴快的,纽约的地下说唱圈子里,已经有一些偷偷发行的唱片在疯狂DISS林见鹿了——这种主要是DISS他中国人的身份。红果果的种族歧视。都是些只能在地下小批量自产自销做唱片的小歌手而已。没有厂牌,也拿不到公开发行唱片的机会,所以胆子贼大,什么话都敢写进歌词里。

  “呵,都是些来蹭的!搭理他们就是在帮他们!”

  “不过也要小心,阿美利加不是湾湾、不是港港,那里的复杂程度,单纯只是娱乐圈的复杂程度,就是十个港港也不能比的!”

  “我现在越来越赞成你当初的决定了,的确就是要这个样子搞宣发,先红起来再说!红气附体,唱片公司就绝对会罩你,唱片公司那里的钱砸下去,咱们就可以完全不用搭理这些乱七八糟的琐事!他们会把舆论场搞定的!”

  “只要你一直红,就一直不用搭理任何人!”

  …………

  正聊天,外面响起摩托车的突突声。

  不一会儿,老宋在一边陪着,姜纹直接就登堂入室了。

  看见张爱嘉,“嘿”了一声,主动过来握手——今年的金马奖,可是张爱嘉这个评审团主席发给他的,那可是一大抱的奖杯!

  然而握手结束,这厮摆摆手,“你们聊,我来拿点东西!”

  然后径直闪人。

  张爱嘉好奇,“他来你家里拿什么?”

  林清霞顿时笑起来,“雪茄!”

  于是讲起故事来——去年装修那时候,林见鹿没做这个打算,但后来,老薛经常往返湾湾和内地,经常给林见鹿带一些雪茄来,给钱也不要,只说是供林见鹿待客用,林见鹿才抽几支啊,就跟姜纹说,要雪茄,上我家拿去!

  姜纹嗜雪茄,但这玩意儿挺贵的,一支好的雪茄,在免税店买,都要十几二十米刀,几十上百刀一支也不稀罕。买的少还好,买多了超了限额还要交关税,姜纹抽雪茄,一天恨不得五支八支,他老婆往返法国和内地,帮他带,他的一些朋友,出国回来也都帮他带,实在不够了,他才自己去首都的使馆区淘换。

  但一个月三五千刀起的抽雪茄开支,即便是他,也有点扛不住。

  他可不像林见鹿那么能赚!

  自从得了林见鹿这货源,那可叫一个开心!

  今年开春,三月里,老薛给从港港找了专业的团队来,在倒座房选了一间屋子,花了十几天进行改造,还给安装了专业的排湿、加湿、恒温的设备,用的还是一整墙的雪松木之类的东西,据说对保养雪茄最好。

  于是,四合院里莫名其妙就有了一间雪茄房。

  老薛可以走台商的手续,只要量不太大,进口雪茄填自用,就基本上按照五元一支的标准交税即可,短短两个月,雪茄房让他给堆了一面墙了。

  他说了,滚石给报销。

  嘿……

  结果呢,故事就来了。

  姜纹基本上每周一来,骑摩托车,也不管家里主人在不在,跟老宋打个招呼,自己就奔雪茄房去了,每次选四到五盒,一百来支的样子,装袋子里就走。

  虽然事后老宋肯定会向许卿、林清霞汇报,但她们都知道姜纹是林见鹿的好朋友,也就只是知道了而已,不管不问。

  上个月,姜纹还给做了块小匾,他自己手书,裱好装了框子给拿来,踩凳子亲手给订上去的,叫做“万茄宫”——他自己当面解释,“万茄宫者,万茄共也!”

  后来抽一个叫做蒙特的二号雪茄抽的带劲,他还特意手书一小帖,给摆到了雪茄房的柜子上,中英文间杂的毛笔字帖,写着“此款M2好抽,弟宜多多采购!”

  他毛笔字挺不错,写来风骚得很。

  “姜纹自取”这事儿,在首都圈子里都快传遍了,也算奇谈、美谈一桩——万幸,别人自认没姜纹跟林见鹿的那份投契与交情,不好学他。

  但类似的例子,其实还有一桩。

  这回是窦维。

  他不抽雪茄,他喜欢林见鹿那辆摩托车。

  当初只是托老薛给订购,走台商手续运进来上牌子而已,林见鹿本身对于摩托车的型号品牌之类的,其实也没那么挑剔,但老薛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路子,总之拍马屁嘛,他一直很努力,于是给搞来了一辆叫什么什么的限量版。

  他自己都没提过,春节前林见鹿去窦维家里看王霏娘俩,车让窦维看见了,一眼喜欢。事后又见,他提起来,林见鹿当场表示,喜欢就拿去,送你了。

  但他不要,只要了一把钥匙。

  每隔十几日,他想骑摩托车了,就拎着钥匙过来,也是不管你家里有没有主人在,叫开门,就直奔停摩托车那间屋子,推起就走。

  骑上个三五天,过了瘾,加满油又给送回来。

  但窦维不是姜纹,姜纹爱场面,喜吹牛,能言善辩,所以“姜纹自取”传为美谈,但窦维自取这事儿,除了他的铁哥们之外,就很少有人知道。

  …………

  临行前又有小聚。

首节 上一节 140/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