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的两张自然是田振和老狼的新专,毕竟他们今年上了春晚,这个热度肯定不能错过。
其它人则根据风格和质量,在六月底之前按顺序发售。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韩垒,他的专辑质量是最高的,整个公司也就田振能跟他掰掰腕子。
本来公司的意思是想让他6月份压轴出专。
可问题在于他的专辑里有两个版本的《这一拜》,按照和三国剧组的协议,肯定是要电视剧播出后再发售的,但电视剧今年能不能播出还是个问题。
“这样吧,咱们等到6月底,如果三国还排不上号,那就把《这一拜》从专辑里拿下来,另选两首歌放进去。”
“也只能这样了。”
陈虹其实也有些怨念,虽然早就知道央视这些大戏都是数年磨一剑,可打从91年演完貂蝉的剧情之后,这都已经两年多了,电视剧还没定档播放呢,着实让人等的心焦。
“对了。”
想起下午的事,陈虹又对张延道:“露瑶大概是看曹颖演了单元剧女主,有点吃醋,回头有合适的电视剧你也给她安排一下。”
“呃~”
张延瞥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怎么了,你对她另有安排?”
“那倒不是。”
张延讪讪道:“就是听到你帮她说话,感觉怪怪的。”
一般都是大妇斗小三,到陈虹这里倒好,反过来帮着小三要好处。
“她不也是圆梦的艺人吗?”
陈虹不以为然道:“再说我也习惯了,只要她别起僭越的心思,本宫也不会吝啬给她些甜头尝尝。”
说话间,车子停在了电视台招待所门口。
早就在外面等候多时的欧阳长林上了车,看到陈虹也在,笑道:“弟妹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我听说你们喜事近了?”
两人之所以这么早就离开公司,就是为了招待欧阳长林。
陈虹侧着身子回头笑道:“不出意外应该是夏天举办,到时候欧阳主任有空,可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婚礼。”
“我肯定得捧场!”
欧阳长林跟两人都不算陌生,上车后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笑道:“这次来的各省代表可是藏龙卧虎,我刚来就遇到搞串联的,说是要把版权费打下来造福大家。”
“那欧阳兄你是怎么个想法?”
“我觉得适度就好,以前那种做法就是吃大锅饭,时间久了也就没人愿意花心思下力气拍电视剧了。”
欧阳长林总体还是支持版权市场化的,毕竟他已经搭上了琼瑶,未来几年肯定能产出不少优质的电视剧。
圆梦这次赚到了钱,他以后也完全可以照葫芦画瓢。
其实稍微有点野心的电视台,基本都不反对这件事,在搞串联的主要是那些贫困又不思进取的地方。
自己不努力,还想继续躺平吃大锅饭,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对了。”
聊了会儿招待所里的动态,算是给张延通了气,欧阳长林话锋一转问道:“你们这次上星之后,感觉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这你应该问电视台吧?”
“哈哈,谁不知道你老弟和津门台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就算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总也要分个主次。”张延貌似不经意的吐槽道:“像山东台直接找上我,想让我给山东台策划一个综艺节目,为他们上星保驾护航——你说这种事儿我敢私下里应承吗?”
欧阳长林听了眼珠一转,心想这倒是个给山东台卖好的机会。
正好自己在津门台也有几个熟人……
心里这般想着,他嘴上却催促道:“先说说上星后的区别。”
看欧阳长林的样子,张延就知道事情妥了,于是也没再卖关子:“要说最大的区别,那肯定是拉广告投资方便了,以前除了央视,别家只能收着一亩三分地,但上星后就不一样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其实要我说,反倒是经济没那么发达的省份最应该上星,只要能把收视率搞上去,光靠广告费就能活的很滋润了。”
欧阳长林先是点头,继而又无奈摇头:“知易行难啊,我们台一年就那么点经费,就算勒紧裤腰带也发射不起卫星,除非省里愿意单独拨一笔钱。”
“长远来看,这也是给省里减轻负担,你们电视台有了盈余,也完全可以拿出来支援地方建设嘛。”
“哈哈,要是上面的领导都有老弟你这样的胆气和能力,那咱们各省电视台早就遍地开花喽。”
一路闲话。
到了提前订好的饭馆,就见柜台里站着个八九岁的小胖子。
小胖子本来正打电话呢,看到有客人进来,立刻熟练问道:“几位啊,有没有提前预定?”
“我订了二零六,留的名字123张先生。”
“好嘞~”
小胖子立刻拢着嘴冲楼上喊道:“楼上雅间206三位~!”
陈虹因为打算今年受孕,所以特别喜欢小孩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小胖子的脑袋,笑道:“真乖,这么小就能帮家里做事了。”
小胖子讪讪的嘿笑挠头。
等往楼梯上走的时候,张却忍不住摇头失笑:“现在的小孩子真是人小鬼大。”
陈红不解的问:“怎么了?”
“你没看到电话旁边那张纸条吗?他刚才是在给女同学点播动画片呢——就是去年挺火的那个《魔神英雄传》。”
要不说中国从来不缺聪明人呢,张延搞出了点歌台之后,地方电视台很快发现最有消费欲望的,不是那些大老板,而是年轻人和孩子。
于是动漫点播应运而生。
虽然点播一集要12到15块钱,事后多半还要加上一顿竹笋炒肉片,但偷偷打电话的小孩子仍是络绎不绝。
说实话,赚这个钱有点缺德。
但张延又没办法拦着,只能听之任之。
而听了张延的感慨,欧阳长林摇头道:“这算什么,南边有的县一级或者镇一级的电视台,半夜直接播放港台艳情片,中间插播卖药的电视购物广告——我们过去考察的时候,那才真叫一个叹为观止。”
第279章 挟假洋鬼子自重
转过天下午。
统共22个省市的电视台代表,齐聚津门电视台的放映厅。
马原过来露了个面,然后很快就离开了,留下阎晓铭和魏立本负责出面接待。
阎副台长那是一贯的雷厉风行,该有的场面话说完,直接就宣布看片会开始。
“道不尽红尘奢恋,诉不完人间恩怨,世世代代都是缘……”
随着韩垒悠扬的歌声响起,首先出现在荧幕上的,就是李凤姐【陈虹】在船头伤心眺望的场景,那唯美的妆容搭配上顶级的颜值,立刻收获了一片惊叹之声。
“弟妹真是越来越漂亮了。”
坐在最后排的阎晓铭也忍不住感慨,不过他也只看了两眼,就转头跟张延交头接耳起来:“小张,你说咱们二台该怎么搞?”
上星到现在也有三个月了,在熟悉掌握了卫星播放这一套系统后,津门台就仿照央视开了个第二频道。
本来这个频道是想跟北影厂合作搞成电影频道的——就算北影厂不来,找八一电影厂合作也行。
结果北影厂去找了央视合作,最终又被光电给截了胡。
光电这一插手,津门台只能偃旗息鼓,原本的上星频道也退而求其次,改成了地方频道——没办法,自身资源根本不够养活两个卫星频道,而且也容易左右互搏。
然后这个第二频道就交到了阎晓铭手上。
“阎台。”
张延听阎晓铭找自己问计,便摇头道:“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就有问题。”
“怎么说?”
“咱们现在主打卫星台,我要是想出什么好主意,也轮不到二台来用——我觉得咱们二台该做的,不是追求什么收视率,而是给卫星台练兵输血。”
“也对。”
阎晓铭恍然:“咱们没有央视那么多资源,而且二台也是综合频道,确实当做试验田打造,更符合台里的情况——那你说咱们台里有哪些年轻人谁比较合适?”
“编导部的XX,制作中心的XXX……”
张延一边随口举荐,一边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到了各省代表身上。
因为这时候剧情已经来到了,女主角伴随着《说唱脸谱》的歌声渐渐睡去,穿越到古代市井街头的场面。
本来张延还担心,有人会接受不了穿越剧情,但事实却证明他多虑了。
看到女主骤然出现在古代街道上,二十多个代表虽然有不同程度惊讶,却都没有到难以接受的地步。
想想也是,自打他创立穿越流之后,从90年到94年,穿越小说一直经久不衰,到现在几乎成了内地武侠小说的主流。
在座的代表就算没看过这种小说,也大多听说过一些,这提前有了心理准备,接受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
这一集的剧情主要是:李凤姐因为不相信自己穿越到了明朝,试图揭穿真相,结果因为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被当做怪人疯子围观。
这时正德皇帝策马而来,对着街上的百姓大声嘲笑,表示‘宣府’这边果然是穷乡僻壤,连‘服妖’都都不曾见过。
所谓‘服妖’是大明中后期出现的奇行种,特指那种打扮怪异夸张,言语也荒唐无稽的人。
在正德的解释下,众人各自散去。
正德又邀请李凤姐去路边喝茶,旁敲侧击试图问出李凤姐的身份。
李凤姐正心烦意乱,自然是随口敷衍漏洞百出。
这时街边几个小乞丐,因为哄抢酒楼二楼抛下的鸡骨头,其中一个被骨头卡住难受的在地上打滚。
李凤姐见状,上去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下了小乞丐。
然后又对可惜她衣服被弄脏的店小二,说了些时下最流行的生命可贵、人人平等言论。
正德为此对她大加赞赏,也越发好奇她的身份背景,于是直接告诉李凤姐自己是皇帝,如果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无需隐瞒,自己可以帮她解决。
然后还把李凤姐带到了府衙,让地方官员证实了自己的身份。
故事到这里,第一集就结束了。
张延示意放映员先暂停一下,然后走到台前向各省代表询问观感。
台下交头接耳一番,很快就有西南某省的代表起身道:“这部剧拍的是不是有点太干净了?里面的服装好像也不符合明朝一般老百姓的穿着,尤其是正德皇帝的着装……”
“这位老兄。”
张延打断了他的话,笑着提醒道:“咱们这是历史戏说剧,主要面向一般观众,以好看为主,确实没有正剧那么考究。”
他都自承不考究了,再揪着这一点也没意义。
不过这位西南仁兄是搞串联的积极分子,肯定不能就这么放弃挑刺,于是很快又重整旗鼓道:“现代人回到古代的剧情,好像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果观众接受不了怎么办?”
张延摇头笑道:“我觉得这不是问题,1990年我写出国内第一部穿越小说的时候,还根本没人知道这种题材,结果销量大爆,《通俗小说报》的销量因此暴涨了一百多万册,至今这个纪录还没有被打破。
打哪之后,类似题材的小说屡见不鲜,我相信至少有上千万人曾看过穿越小说——既然小说有那么多成功案例在,没道理电视剧会因为题材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