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1990 第213节

  上面决定法外开恩给自律协会更多的权利,张延这个会长也可以获得半官方身份,相当于古代的勋爵捐官。

  这也算是文化布的主动让步,但这这种放权的做法,对张延来说不是蜜糖而是砒霜。

  因为权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而有了官方身份就更不容易取信于摇滚烂仔,到时候只会让他越发两面不讨好

  所以张延这次选择了坚决拒绝,不留一丝一毫的余地。

  本来以为这么敬酒不吃吃罚酒,文化布的人就算不翻脸,肯定也不会给他好脸色,谁知道对方的反应却相当平淡。

  这让张延疑惑不已。

  于是离开文化布之后,他特意去了林领导家请教。

  林领导听完他说的,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或许对他们来说,这事儿成与不成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提出过预案,有没有去做过尝试。”

  一语惊醒梦中人,张延这才恍然大悟。

  感情人家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要的是上面问责时有所交代,而不是真的想下大力气整治摇滚圈乱象。

  当然,如果张延能答应就更好了,有自律协会这个半官方组织出面,管好了大家都有功劳,管不好,那就是自律协会的问题。

  想通了这一节,张延对这事儿就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了。

  “对了。”

  林领导想起一事,对张延道:“你提议的那个电影频道,局里已经决定开始试点了,你不是说可以配套推出一个综艺节目吗?回头你找电影局的滕局长好好聊聊这事儿。”

  张延心下了然,这分明是领导在帮忙铺路——《阳光》剧组马上就要送审了,这时候要是能和电影局的滕局长攀上关系,肯定能避免不少麻烦。

  于是转过天上午,张延就带着连夜拟好的综艺大纲,找到了电影局的滕局长。

  虽然林领导不是电影局的主管领导,但作为主抓97任务的副局长,他在总局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再加上张延也不是空手而来,所以和滕局长见面后相谈甚欢,最后离开时还交换了彼此的私人联系方式。

  正月十二。

  陈虹终于飞抵京城,两人在小院里缠绵了两日,直到元宵节当天才返回了津门。

  不过张延不知道的是,这期间陈虹还抽空见了陶荭一面,只是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第291章 校招在即

  年后复工,张延和陈虹颇忙了一阵子,直到阳历三月初才终于抽出时间,开始筹备中戏、北电、上戏的校园招聘会。

  当然,去什刹海武校挑选武打演员的事儿,也已经跟相关部门沟通好了。

  中戏定的3月11号,北电定的3月17号,上戏是3月23号。

  这都是各校艺考揭榜的第二天,圆梦会提前派人去学校进行宣传,争取给准新生们留下足够的印象。

  说起来肯定是揭榜当天效果最好,但人家学校怕影响了正常放榜,所以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就连第二天校招的要求,都是看在国家试点民营单位名头上,才勉强答应下来的。

  …………

  中戏。

  李亚朋拿着一张宣传单兴冲冲的撞开了寝室的大门,激动道:“我说什么来着,圆梦果然要来中戏搞校招了!”

  正在上铺看书的陈建斌,闻言探头扫了李亚朋一眼,然后又老神在在的缩了回去。

  王学冰则是一骨碌爬起来,激动的问了句:“真的?”

  不过他很快就又蔫了:“来了有啥用,咱们都是提前签了委培合同的,别的单位根本不要咱们。”

  “圆梦又不是公家单位!”

  李亚朋反驳道:“而且我已经问过张总了,他说咱们只要能选上,圆梦会负责跟边疆话剧团进行沟通、补偿,让咱们堂堂正正的留在京津发展!”

  一听这话,王学冰和另外两个同学都激动起来,他们现在最发愁的就是毕业后无处可去。

  如今听说只要被圆梦选上了,就能摆脱这种窘境,自然是人人摩拳擦掌想要鲤跃龙门。

  唯一的例外就是陈健斌了,他依旧抱着书本躺在上铺,就好像同学们的热烈讨论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一样。

  李亚朋见状有些奇怪,上去拍拍他的肩膀问:“老陈,你怎么回事儿?不会是真想回边疆话剧团吧?”

  “其实……”

  陈健斌放下书本,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老师开学后跟我说,我留校读研的机会很大。”

  “卧槽~”

  王学冰当即爆了粗口:“有这好事儿你怎么不早说?”

  陈健斌笑了笑没说话。

  事实上他就是担心同学们会嫉妒,所以才藏着没敢说,但现在既然大家有了第三条路,他也就没瞒着同寝室的兄弟们了。

  李亚朋跟着王学冰一起数落了陈健斌两句,又风风火火的推开门道:“我去女生宿舍那边通知一下!”

  张延当初还挺纳闷,为什么中戏90级那么多边疆人,其实中戏90级14名学生都是从边疆来的,准确的说,是边疆话剧团跟中戏搞的定向委培生。

  不过就和后来的娜尔娜茜一样,14名学生全都没有回边疆,其中13个人成了北漂盲流,唯独陈健斌考取了中戏研究生,算是有正当理由留京。

  也正是因为早有先例,所以娜尔娜茜才会在采访时直接说出这事儿,不是她憨或者坏,而是这在圈里是有成例的,大家也都默认可以这么干。

  只是她没想到时移世易,这事儿被人踢暴出来,成为了她被声讨的理由之一。

  拜李亚朋所赐,校招会的消息迅速在中戏校园传遍了。

  而同样的。

  这一消息也通过黄垒、姜伍等人,迅速在北电90级传开了,但引发的震动就比中戏要小了不少。

  说白了,圆梦如今在音乐圈如雷贯耳,但在影视圈还没那么大的影响力。

  边疆定向生因为别无选择,才会将其视为救命稻草。

  而在很多北电学生看来,选择圆梦就等于放弃留京的机会,只能转到津门去发展,这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事情。

  最终也就姜伍和少数几人准备参加圆梦的校招。

  至于黄垒,他也拿到了研究生的名额,自然不会掺和这事儿。

  这天下午恰逢北电艺考的最后一天,黄垒、姜伍、王劲嵩都被喊去维持秩序。

  看着队伍里争奇斗艳千娇百媚的场景,姜伍拿胳膊肘撞了撞王劲嵩:“要是按照现在这标准,咱俩估计都得被刷下去。”

  王劲嵩没搭理姜伍,因为他现在正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参加圆梦的校招。

  本来他是想报考金陵话剧团的,但这年头金陵的吸引力显然比不上津门——金陵的GDP目前在省内只能排第到三,老大是无锡、老二是苏州。

  而影视演员和话剧演员之间,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倒是一旁的黄垒闻言,扫了眼报名参赛的队伍,摇头道:“要我看,这一届新生也没几个能打的。”

  一句话惹得姜伍和王劲嵩都斜眼瞪他,要不是老师在场早动手削他了。

  这时同样被喊来维持秩序的女同学谢蓝,凑过来道:“谁说没有能打的,昨儿不就有个特别出彩的姑娘吗?名字叫蒋什么来着?”

  “蒋琴琴!”

  黄垒和王劲嵩异口同声。

  只有姜伍没接这茬,虽然他也对蒋琴琴印象深刻,但他毕竟是毕业后就准备结婚的人,这上面肯定要矜持一些。

  而谢蓝主动过来跟三人搭茬,可不是为了要说什么蒋琴琴,很快把话题扯到了圆梦的校招上。

  “黄垒,你以前不是跟圆梦的老板一起拍过戏吗?这公司到底怎么样啊?”

  “还行吧。”

  黄垒随意道:“张总人不错挺大方的,那时候我们剧组比较穷,就指着他打牙祭了——对了,张总的厨艺也不错,功力不在黄某之下,尤其一道红烧……”

  “别的呢?”

  听他扯到了厨艺上,谢蓝忙追问:“他们的实力怎么样?我以前只听说他们是唱片公司,还买过他们公司出的磁带。”

  “实力应该还行吧。”

  黄垒不确定的道:“去年年底不是说特别特李老板的豪宅豪车都被人买走了吗,说的就是张总。”

  他目前活的比较洒脱,虽然跟张延早就搭上了线,却并没有太过留意圆梦的发展,一些消息还是从报纸上看来的。

  姜伍则在一旁补充道:“他们是第一个民营试点,实力肯定没问题,我哥那电影中间钱不够了,就是圆梦投的钱,他们自己还拍了一部电视剧,就是电视上正在宣传的《新游龙戏凤》。”

  “是那部片子啊,预告片我看了,陈虹在里面简直美呆了,尤其是在船上那一幕!”

  谢蓝的关注点立刻转到了《新游龙戏凤》的妆容上。

  毕竟剧中的服装,很多都是张延参考后世仙侠剧画出来的,虽然看上去浮夸了点,但肯定比现在大多数电视剧更能戳中年轻女孩的心。

  王劲嵩还是头一次听说,圆梦投了姜纹的电影,忍不住把姜伍拉到一边,小声道:“姜二,你真觉得圆梦能成事儿?”

  “那肯定的。”

  姜伍笃定道:“就凭张总能压住我哥这一点,我就知道他肯定能成事——圈里头能压着我哥的可不多,更不用说这次我哥还是导演。”

  这个理由……

  很姜伍。

  看王劲嵩还有些犹豫,姜伍又劝道:“你就算回了金陵,在剧团里还是得论资排辈慢慢熬吗,但去了圆梦就不一样了,除了陈道明和张国利之外,咱们就是第一批从龙之臣,等以后公司发展起来肯定差不了。”

  经姜伍这一番劝说,王劲嵩也下定了决心,准备跟姜伍一起报名参加圆梦的校招。

第292章 中戏放榜

  3月10号,中戏放榜。

  一大早,朱园园就拉着李耐文、唐序跑去看热闹,辛博青也悄默声的跟在后面。

  他们四个在班里是个小团伙,前面三人号称中戏小虎队,辛博青则是编外跟班儿。

  到了张榜的地方,见考生和考生家长早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朱园园眼珠一转,怂恿李耐文道:“要不你挤进去演一段范进中举,让学弟学妹们也开开眼?”

  “不去,我怕被打死。”

  李耐文正狠狠摇头,唐序忽然捅了捅他,戏谑道:“快看,你的兵兵在最里面呢!”

  自从那次李耐文向李兵兵‘弹唱’《给我一点爱》之后,班里就有不少人认定李耐文相中了李兵兵。

  “你有完没完。”

  李耐文翻了个白眼:“老祖宗有规矩,同姓不能结婚,这你都不知道?”

  其实李耐文也不是没心动过,但自那之后李兵兵就躲着他,他又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自然选择了知难而退。

  这时朱园园踮着脚往里张望,好奇道:“兵兵在里面干嘛呢,难道她有亲戚要考咱们学校?”

  辛博青知道的多一点,立刻在后面答道:“好像是在回收艺考资料,她年前不就在门口卖过吗?”

  正说着,教务处的人就抱着榜单过来了,后面还跟着几个高年级的学生。

  围在公告栏前的人见状,连忙让开了一条通路。

  那教务处的老师踩在凳子上,在两名高个男生的帮助下,很快贴好了榜单。

首节 上一节 213/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