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张延有些恼了,跪坐在沙发上愤愤道:“不是说回来就……”
陈虹伸手捂住他的嘴,又白了他一眼道:“早晚是你的,急什么?中午电视台打电话来,说让你回来之后就赶紧过去一趟?”
“电视台?”
张延微微蹙眉,然后摇头道:“应该也不差这么一两个小时!”
说着,又要扑上去。
陈虹抬腿将两只脚抵在他胸口,嗔怪道:“万一是要紧事呢?你先去瞧瞧,别误了正事儿。”
还有比这更‘正’的事儿?!
虽然不甘心,但见陈虹态度坚决,张延也只好怏怏的离开了沙发。
见他板着脸整理衣服,陈虹又从后面抱了上来,嬉笑道:“晚上我买点好酒好菜,给你接风洗尘。”
张延反手握住了她的心坎:“除了这道菜,我什么都不想吃。”
“死相~!”
陈虹娇嗔道:“那我晚上给你准备个惊喜,这总行了吧?”
“那要看惊喜到什么程度……”
两人又搂搂抱抱亲亲我我的腻了一阵子,张延这才依依不舍的出了家门。
一路无话。
到了电视台之后,马原副台长亲自接见了他,然后就在办公桌上排开三袋方便面。
从左到右,分别是光明红烧牛肉面、光明海鲜面、光明蒜蓉肉酱面。
原来喊自己来就是为了这个。
张延心底有些无语,但当着马原的面肯定不能表现出来,只好装作一脸兴奋的追问:“这是什么时候做出来的?!味道怎么样?!”
“就前两天刚弄出来。”
马原笑眯眯道:“这包装是台里的美工重新设计的——至于味道怎么样,你泡一下就知道了。”
他说着,就让秘书把早就准备好的碗、盘、热水送了进来。
张延又装作激动的抢过水壶,亲自给碗里挨个注水。
五分钟后。
张延一一品尝了三种口味的方便面,然后一脸惊喜的挑起大拇哥:“以方便面来说,这味道真是绝了!”
他这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在肉酱包重油重香的遮盖下,光明方便面的味道确实是有质的飞跃。
至少目前在国内算是独一档了。
“哈哈哈……”
马原听了开怀大笑,三产企业是电视台最头疼的问题,如果光明面粉厂能在自己手上起死回生,等以后台长退了,还有谁有资格跟自己争夺那个位置?
虽然这是张延的主意,但那不也是自己慧眼识英雄的结果吗?
现在他越是对肉酱包方便面有信心,就越是看张延顺眼。
“如果这批方便面上市后,能成功扭转局面的话,那小张老师你就是我们电视台的大功臣啊。”
“这我可不敢当。”
张延连忙谦虚:“我就是动动嘴皮子,真正踏踏实实做出了成绩的,还是咱们台领导和光明面粉厂的工人。”
顿了顿,他又小心翼翼的提醒道:“不过咱们口味上去了,质量也不能下滑,否则等别人开始模仿抄袭,咱们可就被动了。”
“这你放心。”
见张延并不居功,甚至还一心为了面粉厂考虑,马原更是满意了,于是透露了一点内部消息:“过两天,我会提名陈志朋担任面粉厂的副厂长,由他主抓生产质量问题。”
啊?!
广告部是电视台的肥缺,陈志朋这个副主任可比三产企业的厂长风光多了,就算是调去当厂长都算降级,更别说副厂长了……
见张延表情有些怪异,马原解释道:“这也是陈志朋自己的意思,他觉得台里规矩太多施展不开,更希望能去企业大展拳脚——等过阵子面粉厂有了起色,台里就会把他扶正。”
原来是这么回事。
陈志朋确实经常抱怨电视台的条条框框,不过能主动要求下放,还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这次马原把张延找来,当然不只是为了试吃方便面,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想让张延在剧本里,添加一些光明方便面的植入广告。
这倒是简单的很。
张延当场就写了一段,重案组破获‘剧组杀人案’后,饥肠辘辘的回到经开分局,拿方便面当夜宵的热闹场面。
马副台长看完对张延大加赞赏。
等到张延离开的时候,马原亲自把他送到了楼下,还让后勤处给了张延一大包东西,说是台里的员工福利,年轻人肯定能用得上。
张延出了电视台拆开一瞧,原来是几大盒避孕套。
看来自己和陈虹的事情,在台领导那里并不是什么秘密,而马原这么做算是默认了这件事,顺带也提醒张延别搞出人命。
既然领导都是这个态度。
那张延更没什么好顾忌的,雄赳赳气昂昂就杀了回去。
进门后看到陈虹不在客厅,他刚要呼喊,后脑勺上忽然被个硬邦邦的东西给顶住了。
张延身子一僵,还以为是遇到了入室抢劫,但紧接着身后就传来陈虹的声音:“不许动,举起手来!”
转过身,就见陈虹穿了一套八九式女警夏装,上半身看着威武庄重严肃认真,裙子下面却露出两条白生生的大腿,甚至连鞋袜都没穿……
第49章 巡回签售
因为第一次就解锁了COSPLAY,后续两人没羞没臊的生活,那真叫一个五光十色丰富多彩。
一直到3月31号剧组正式开机,为方便管理,所有重要演员统一入驻电视台旗下的招待所,这才打破了两人胡天胡地的日子。
为了给剧组保驾护航,张延头几天也是跟着跑东跑西忙里忙外,但等马会武理顺了思路之后,他这个编剧就用不着常驻剧组了,只需要随时保持联系就行。
为此,张延终于还是买了台BB机,不然出门在外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耽误了剧组拍摄。
事实证明,这BB机买的颇有先见之明,因为打从4月中旬开始,他就被迫过上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
《红楼名侦探》的单行本,是3月16号正式发布的,因为有杂志打下的群众基础,一经问世就卖的相当火爆,头版十万册只用了半个多月就经销商们抢购一空。
出版社这边欢欣鼓舞,很快又再版了五万册。
但这时候全须全尾的盗版已经新鲜出炉了,且还不只一家,而是群盗并起烽火燎原,只用了短短几日就遍布华北。
它们甚至比正版更早打入华东、东北、西北等地,大有逐鹿天下、会师东南的气象。
也难怪王硕最近公开骂街,说正版才印了二十万册,盗版起码卖出去两百万册。
主要盗版不仅卖的更便宜,宣传手段也比正版灵活。
津门文学出版的正品,最多也就标个‘开一派之先河’‘穿越小说鼻祖’——盗版那是天上地下什么都敢吹,封面上更是坦胸漏ru无所顾忌。
不过最可气的,还是那些把作者名字改成‘金庸’、‘古龙’的。
面对这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场面,出版社能想到的唯一对策,也就只有举办巡回签售而已。
这也是畅销书作家都要经历的磨难。
毕竟卖得越好的小说,盗版就越是猖獗,只能依靠作家本身的魅力,去吸引一部分铁粉花钱支持正版。
不过这里面也是有套路的,签售会头两个召开的城市选在了津门和恒江。
前者是杂志社的大本营,后者是张延的老家,所以费不了多少事,就能营造出人山人海的气象。
接下来出版社的人,就会提前联系下一个城市的报社,刊登著名作家张延巡回签售,在各地引发狂潮的新闻报道。
而接下来一个多月,张延几乎走遍了山河四省,最远甚至去到了金陵——可惜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沪苏杭的行程最终被取消了。
到5月24号。
张延跟着出版社的人兜兜转转一大圈,终于来到了签售会的最后一站——京城。
这一个多月把他累的够呛,好在也没白忙活,出版社后续又加印了五万册,总数量达到了二十万册,稿酬拢共拿了11万出头。
这成绩对于新人作家来说,已经相当不得了了,毕竟同期王硕的《我是你爸爸》也就印了30万册。
【PS:《我是你爸爸》首年正版销量30万册,后来陆续还有加印,到2003年总销量破百万册。】
出版社也赚的眉开眼笑。
因此到了京城之后,出版社的段主任特意给众人放了一天假,而他自己则是提前赶回津门,筹备庆功宴去了。
说来也怪。
没放假的时候,张延恨不能沾床就倒,可这一放假反倒睡不着了。
上午他先跟家里联系了一下,确认了张芳的文化课复习情况——3月底的时候,张芳已经以艺考第七名的成绩,被首都广播学院录取了。
或许是有了奋斗目标的缘故,张芳的文化课成绩有所长进,目前已经稳定在410分-430分之间。
这个分数上不了大专,但考艺术类大学还是够的。
跟父母聊了半个钟头,张延又跟《天津卫》剧组联系了一下,按照马会武的说法,电视剧已经拍了四分之三,估计到六月中旬,这部十五集电视连续剧就该正式杀青了。
就是十五集没错,虽然张延原本设定的是十二集,但他毕竟没有创作剧本的经验,只是想当然的估算了一下。
等到实际拍摄的时候,剧本就被调整成了十五集。
期间还有不少台词也进行了改动,基本都是马会武跟张延远程沟通之后,协商出来的结果。
挂断电话。
张延一时间就有点茫然,不知该做些什么才好。
黑豹乐队在深圳被王霏的经纪公司相中,已经正式成为了Beyond的同门师弟,目前正在港岛紧锣密鼓的炮制首专。
周滔倒是在京城,不过她半个月前嫁给了姚柯,当时张延还托人送了贺礼,这时候总不好再去打搅人家小两口。
至于姜珊……
这一个多月因为太过忙碌,张延和姜珊联系的比较少,上次通话好像是在十几天前,能明显感觉到,姜珊的激情正在快速消退当中。
虽然这时候找上门,大概率还能死灰复燃。
可姜珊又不是周滔,真要是发生了关系,肯定会涉足自己的生活当中。
那到时候陈虹怎么办?
自从得知他‘热销二十万册’之后,陈虹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跟他煲电话粥,说是如胶似漆也不为过。
这两厢一对比……
还是暂时跟姜珊相忘于江湖吧。
想了一圈,张延最终还是给史铁升老师打去了电话。
听说张延来京城开签售会,史铁升调侃道:“你最近可是闹出不小的动静,如今也算是一派开山鼻祖了。”
“那都是广告宣传。”
张延半是得意、半是羞赧的谦辞道:“真要论穿越鼻祖,那还得是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