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1990 第89节

  这片子拍的确实不错,而且也赶上热点——SL这一正式解体,想要出国的人就更多了。

  等看到最后,自己斜楞眼站岗的画面,张延伸手揽住旁边冯晓刚的肩膀,笑道:“冯哥,有这部电影再加上《编辑部的故事》,估计明年你就要大展宏图喽!”

  冯晓刚笑的满脸褶子,认真的补充道:“你忘了提《点子公司》。”

  “对,还有《点子公司》!”

  等电影散场后,冯晓刚表示自己还有事情要忙,拜托张延把张蒂送回家。

  张延总觉得老冯是想支开妻女,自己好干点龌龊的事儿,但他本身也是一屁股烂账,自然不好多说什么。

  …………

  傍晚两人没在京城逗留,而是直接开车回了津门——主要是陈虹想看看张延买的别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说是别墅,其实院子不大,二层的小楼拢共五室两厅,外面灰扑扑的看着十分老旧,据说以前是冯龚他曾爷爷卸任大总统后,帮某位亲信下属置办的房产。

  不过里面的装潢陈设保存的都挺好,直接拿来拍民国剧都没问题。

  这次张延能拿下别墅,除了薅洋毛之外,官方一路开绿灯也占了很大的因素,否则津门对这种老洋房感兴趣的人多了,哪里轮的到一个外地人?

  晚上两人睡在二楼主卧,红木架子床配上木质地板,那嘎吱嘎吱的动静,感觉就像是两个特务在发摩斯密码。

  张延觉得有点煞风景,陈虹倒是认为挺有情调的。

  第二天上午,两人一起去了电视台的录音室——圆梦唱片就只挂了个牌子,并没有具体的办公场合,这个录音室就算是临时据点了。

  看到张为宁聚精会神的坐在监听台前,张延本以为又是韩垒在录歌呢,但却没看到和韩垒焦不离孟的刘卫东。

  等离近了往录音棚里一瞧,却见正在录音的是个女的。

  这应该就是田振吧?

  没想到刘卫东效率还挺快的,这都已经开始录歌了。

  录音棚里的田振看到了外面的张延和陈虹,但并没有停下演唱,而全神贯注戴着耳机的张为宁,则是根本就没发现有人来了。

  等到田振一曲唱罢,张为宁激动的拿起话筒道:“太棒了,你这嗓音真的是太独特了,我就算听再多遍也听不够,简直就是……”

  里面的田振伸手指了指他背后,张为宁这才发觉不妥,回头看到张延和陈虹,老脸顿时一红,摘下耳机讪讪道:“张总,你来了怎么也不言语一声。”

  怪不得刘卫东和韩垒都不在,原来是不想当电灯泡。

  这时田振也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向陈虹道:“你是《天津卫》的女主角陈虹吧?那电视剧我特别爱看,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呢!”

  她这一开口,那嗓音就显得与众不同。

  按说女人的声音应该温柔婉转才比较好听,而她这嗓子剑走偏锋,偏偏又特别抓耳朵。

  张延连忙介绍道:“这位是田振田小姐,她是咱们圆梦唱片专门请来,为管唬那部电影配乐的——这算配乐吧?”

  最后一句话问的是张为宁。

  张为宁挠头道:“我也说不准,不过是给剧组唱歌没错。”

  顿了顿,他满怀希冀的看向张延道:“张总,我觉得田振完全可以参加《我为歌狂》,甚至有实力拔得头筹。”

  这哥们显然是陷进去了,不过田振要是拿了冠军,那韩荭……

  岂不是更能拿到同情分?

  张延想了想,对田振道:“不知道田小姐意下如何?”

  谁拿冠军的事儿不着急确定,先得确定田振要不要参加。

  田振反问道:“要是我参加,你们就愿意为我写歌吗?”

  “那当然……”

  “那当然是要加入圆梦唱片,才有的待遇。”

  亏得张延嘴快,不然张为宁就要抢着答应了。

  这技术大拿的情商确实差点意思,当然也可能是意乱情迷了。

  田振听说要加入圆梦唱片,才能让张延调动资源给自己量身定做新歌,多少有些犹豫。

  张延也没有催促的意思,毕竟上赶着不是买卖。

  他转向魂不守舍的张为宁,道:“为宁哥,麻烦你给陈虹试试音,别到时候收来的歌不合适。”

  提到工作,张为宁这才收了心神,张罗着让陈虹选了三首风格各异的歌,准备开始进行监听试音。

  而这时田振主动询问道:“你们这个《我为歌狂》,什么时候开始比赛啊?”

  “这个么。”

  张延无奈道:“本来预定是四月份的,但现在能不能如期举行,就要看最近这波乱子什么时候过去了。”

  对大环境,他是真的有心无力。

  好在也没等多久,SL解体仅仅半个月后,南浔讲话就在央视播出了,纷乱的人心也迅速安定下来。

  毕竟民间主要担心的是重走回头路。

  与此同时,张为宁也向田振提出了‘一鱼两吃’的建议——不少适合韩垒的歌,其实修改一下也适合田振唱。

  而改编词曲,正是张为宁的强项。

第119章 你不知道也正常

  1992年1月23日。

  讲话上了内参的第二天,津门电视台就召开了一场盛大的动员会。

  会议名义上由林台长主持,但却是由马原发表开幕演讲,显然林台长已经做好了调离的准备。

  马原也是一扫近来的颓唐,张口改革开放搞活经济、闭口解放思想领会精神。

  事实上这几个月他和林台长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因为如果一旦重回老路,《天津卫》的成绩多半要淡化处理,甚至还有可能被追究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到时候别说是更进一步了,两人能不能保住现在的位置,恐怕都在两可之间。

  好在现在漫天的云彩都散了。

  马原慷慨激昂的致完词,就开始要求各部门表决心,说一说要如何贯彻施行讲话的指导精神。

  话音刚落,坐在阎晓铭旁边的张延就把手高高举起。

  “你们看看人家张延!”

  马原一脸欣慰的道:“每次都敢为人先,就是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人家才能不断地取得成绩——小张,来来来,你给咱们讲讲,大胆的讲!”

  “呃~”

  张延有些尴尬的站起身来,讪讪道:“林台长、马台长,那什么,我能不能先走一步啊?”

  “什么?”

  马原愕然道:“你要走?”

  张延无奈道:“我也想开完会再走,可我们杂志社也要开会,作协蒋书记要亲自到场讲话,还特地点了我的名……”

  这一说,在场众人才想起张延的工作关系是在津门文学杂志社,要不是他搞的唱片公司挂靠在电视台,理论上和电视台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马原回过味儿来,跟林台长简单交流了一下,无奈的摆手道:“去吧去吧,记得替我们给蒋主席带个好。”

  张延如蒙大赦,忙带着自己的包溜之大吉。

  见此情景,大礼堂顿时爆出一片哄笑,连马原和林台长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张延赶到杂志社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了,甚至社长张绍敏的讲话都已经进入了尾声。

  张延蹑手蹑脚的坐到了后排,刚坐下没多会儿,王忠旗就偷偷把会议纪要递了过来。

  张延大致扫了一眼,和马原的讲话没太大的差别,不过要更精炼一些——作协的蒋主席是个雷厉风行的改革派,最讨厌那些又臭又长的空话。

  这时候正巧社长张绍敏的讲话结束,换成了作协主席蒋梓龙发言。

  蒋梓龙也没带稿子上台,直接对众人道:“对讲话精神,你们张社长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讲讲具体的,咱们杂志社最近两年成绩不错,也真正实现了盈利。

  但我觉得改革的力度还远远不够,《通俗小说报》是副刊,但现在外面都把《通俗小说报》当成是咱们杂志社的主刊了,那咱们的主刊究竟在做什么呢?

  我知道,有的同志肯定要说,纯文学作品不能像通俗小说那样搞——可《红高粱》、《伏羲伏羲》、《命若琴弦》、《妻妾成群》都是纯文学吧,人家能改编成电影,咱们主刊的作品为什么就不行?

  到底是咱们作者的文章不行,还是咱们文学社的导向有问题?!”

  说到这里,他摆摆手道:“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也不想给大家太多的压力,话就说到这里。

  张延呢?你小子别在后面藏着掖着,上来给大伙讲讲,你对咱们文化战线搞活经济的看法——讲得好,下午跟我去作协再讲一遍!”

  …………

  下午张延终究还是没能去成作协。

  不是他讲的不好,而是经开区也请他参加动员会,位置还排的挺靠前,给了个‘经济文化顾问’的名头。

  甭管怎么说,这场风波总算是过去了。

  只可惜年关将近,《我为歌狂》派出去寻找参赛歌手的工作组,已经纷纷打来了回家过年的申请,想让他们重新鼓足干劲,怎么也得等到正月十五以后了。

  转眼到了25号,距离过年还有八天。

  张延在津门机场依依不舍的送别陈虹,然后就去了《头发乱了》剧组。

  今儿也是剧组最后一天开机了,虽然管唬很想一气呵成拍完,但他这剧组里大多数人都是为爱发电,最多管个吃喝零花。

  而且当时人们对春节的重视,远不是后来能比的。

  人家这都已经免费帮忙了,你还要扣下人家不让回家过年,那也太不是东西了。

  这最后一场要拍摄的,正好是王露瑶仅有一场的戏份,也就是她和男主角偷情,被女主角堵在屋里的那一段儿。

  拍摄地点选在了某个老旧的筒子楼里,张延走到楼梯口的时候,就感觉有点亲切和怀念。

  不过他家的楼梯口,可没人会抱着吉他坐在正中间。

  “高棋~”

  张延伸手在对方眼前晃了晃,笑问:“这么冷的天,你小子也不怕冻屁股——你们乐队的人不是已经回京城了吗?怎么你还没走?”

  “闹掰了。”

  高棋叹了口气,无奈道:“五个人剩了俩,明年又得重新组队了。”

  “正常,哪个摇滚乐队不得散伙几次。”

  张延是一点都不奇怪,搞摇滚的甭管表面性格如何,心里头都窝着一股子劲儿,情绪上来就特别容易闹矛盾。

  尤其是刚出名的时候。

  超载乐队就是这样,12月底《中国火》刚在呆湾热卖,热度都还没传递回国内呢,队伍就已经不好带了。

  高棋叹了口气,起身问:“张哥,你那车上还有空位吗?”

  高棋是68年的,和管唬、韩垒、陈虹、王晶花同岁,比张延要小一岁。

  至于韩荭和王露瑶,那都是70后的小年轻。

  “凑合挤一挤吧。”

  张延拍拍他的肩膀,问:“管唬他们在几楼呢?”

首节 上一节 89/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