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通之名 第40节

  听完陆昭解答,林知宴问道:“陆参谋,如果让你来规划整个南海西道边防,你会怎么办?”

  陆昭回答道:“现在就是最好的模式,境外势力是杀不完的,也没有必要。”

  卫国战争虽然已经结束十年,可留给联邦的创伤至今都没有愈合,有些已经流脓发臭。

  “有人提过恢复旧制,给所有人发放户籍,这样就能够解决边境问题,以及华夷冲突。”

  林知宴说着一个很可笑的论据。

  就像在说富人为什么不把钱分给穷人,这样世界上就没有贫穷了。

  但陆昭又知道联邦内部真的存在这种声音,他们主张放开人口户籍,接纳所有人成为公民。

  普通人会骂圣母,可能够在联邦内部成为声音的人都不傻,他们只是单纯的坏。

  如今的制度还需要顾虑规矩,要是将神州洗成糜烂三江就不需要了。

  更深层次的诉求是投降,放弃对于古神的抵抗。人类不会灭绝,只是成为新时代的一部分。

  但联邦将分崩离析,人类将回归城邦时代。

  一般都叫这些人为投降派。

  林知宴是投降派?

  陆昭没有急于发表言论,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林知宴眺望远方,继续道:“某位陈姓武侯有段时间就天天在道政局叫唤,还在苍梧城推动华区与邦区融合,你说这蠢不蠢?”

  陆昭道:“不蠢,他只是单纯的坏。”

  林知宴微笑道:“看来学长是坚守派,”

  陆昭不可置否,他陆家两代人全死在了卫国战争,如果投降那么自己的家人岂不是白死了。

  回到边防站,陆昭坐在参谋办公室内,手指敲击着桌面。

  思绪依旧在与林知宴的对话中。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林知宴这种人不可能没事跟他闲聊。

  在联邦内说话不容有误,一旦说错话,轻则失去机会,重则仕途断裂。

  所以大家说话都比较含蓄,同时也作为上位者维持权威的方法。

  如果是有目的性的,结合她给我的调令,以及她的话,陆昭可以肯定——

  林知宴是在试探我的立场。

  先让自己表态,确定我的立场。

  至于为什么要试探自己,答案从一开始就说明了。

  南海西道是陈武侯的地盘,对方经略西道二十年,各大部门全部都是陈家的人。而林家在东道势力很大,或许是想要打击陈家。

  现在林家估计已经将手伸进来。

  陆昭从抽屉里拿出治安总司调令,凝视治安总司梁承允的名字。

  治安总司是林家的人。

第53章 入城

  思绪理清楚,陆昭收好文件,重新投入了日常工作。

  而不是火急火燎想着如何向林家表态。

  有些东西急不得,越是急于投靠,越容易栽跟头。况且林知宴都没有提出诉求,又怎么确定对方一定需要自己?

  晚上下班,陆昭又把张立科喊去了大马路边的大排档。

  两人填饱肚子,酒过三巡。

  张立科率先开口八卦:“今天感觉怎么样?”

  陆昭反问:“什么感觉怎么样?”

  “又在装傻,站内可是传遍了,林组亲口让你与她同车。”

  张立科挤眉弄眼道:“我说,你就别犟了,赶紧考虑能不能成。那可是苍梧林家,你要是攀上了哪还有吕金山什么事。”

  陆昭拿纸巾擦嘴,再度反问道:“你见过两个精神类超凡者结婚吗?”

  “呃……”

  张立科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没有。

  或者说精神类超凡者太少了,整个联邦就几千人,他活了几十年就碰到了陆昭一个。

  倒是一直有传言,精神类超凡者都能读心,所以基本不可能走到一起。

  但陆昭明显不像是能读心的样子。

  “为什么?”

  陆昭解答道:“强大的精神力外溢,也会对各自有不同程度影响。就像两块磁铁,可能贴在一起,也可能互相排斥。”

  张立科道:“贴在一起岂不是更容易看对眼?”

  “互相排斥还可以用意志力克制,可贴在一起,那意识就会像泥巴一样混合。”

  陆昭双手合拢,五指完全相扣。

  “两个人的意识杂糅在一起,最终精神崩溃。”

  张立科微微瞪大眼睛:“这么严重?”

  “这种情况比较极端,一般出现记忆错乱就会主动分开。”

  陆昭摊手道:“我与林组长属于相斥。”

  其实更多是人少,加上大家都挺傲的。

  张立科若有所思,面露可惜道:“真是不凑巧,要是能攀上林组咱们就轻松许多了。”

  “能攀上,但很危险。”

  陆昭将今天的事情全部讲述了一遍,张立科起初还有闲心质疑陆昭的‘精神超凡不婚论’,可当听到最后整个人都沉默了。

  他掏出烟一顿吞云吐雾后,道:“大能斗法都激烈到深入基层了吗?”

  从十年卫国战争结束,和平就已经实质上远离了社会,天下没有一处是安定的。

  小到街头黑帮,大到武侯们的道政局,无时无刻都在进行激烈对抗。

  本来张立科还觉得大家斗而不破,可如今一转眼自己好像身处了武侯斗法之中,烈度已经深入到了基层。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当上层斗法开始需要基层支持,那就是热战的开端。

  “老陆,我建议你别掺和进去。你如今生命开发速度快,不是说明年要去中南道赤水军吗?”

  “……”

  陆昭沉默片刻,道:“我确实是这个打算,但去到那边等熬出头恐怕需要十几年。”

  任何地方都需要关系,哪怕是军队里。

  他之前的打算只是相较于在南海道被陈家压制,去中南道自己能得到更公平的环境。

  陆昭一直在思考,他需要的只是公平吗?

  联邦从来不缺天才,每年赤水帝京两大学府数千毕业生,余下稍微逊色的学府有数万。

  自己去了赤水军,一切顺利的话估计需要二三十年才能提上将官。

  那样太慢了。

  陆昭已经能感觉到地方权力越来越大,几乎已经是晚唐节度使的地步,这不是一件好事。

  再加上今天林知宴的话,更让他有一个不好的猜想。

  可能还没熬出头联邦就已经分崩离析。

  但我能相信林知宴吗?

  陆昭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直接扑上去只会给人当枪。

  他点头道:“我会慎重的。”

  铃铃铃。

  手机响起,打来的是一个陌生的电话。

  接通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出。

  “陆参谋,明天行动,早上八点防市特勤反应部队驻地,与你一同行动的是许振华少校。”

  “是。”

  陆昭应声,随后他道:“我好像没有给你电话。”

  公职人员的办公电话都留有在档案,但这是他的私人电话。

  林知宴想要拿到手,估计得去联系通信运营那边了。

  “需要吗?”

  电话另一边语气理所当然:“这都是工作需要,陆学长就不要斤斤计较了。”

  ——

  六月十八号。

  陆昭接到了专案组命令,直接去后勤调配了一辆军用卡车,从各连队中挑选了十个一阶超凡者临时组成一个班进入防市。

  其中就有执勤连的廖朗。

  沿路的风景从山川密林变成了一栋栋白墙蓝玻璃的高楼,周遭传来的声音从鸟叫虫鸣变成了自行车的钉钉声。

  他来时恰好是早高峰,市民们坐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如成群的工蚁一样挤满了马路。

  军卡等待红绿灯,廖郎坐在驾驶位上,感慨道:“以前大家都开小车,现在反而越活越回去了。”

  陆昭位于副驾驶位道:“能活着就不错了,这日子也不知道还能和平几年。”

  在他记忆里,十年前人们都开着小车,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汽车。

  大灾变后,许多人变卖了小车,换成了更经济实惠的自行车。

  一方面是经济倒退与下岗潮,另一方面是油气资源的减少,导致了汽油大涨价。

  如今95号汽油价格达到了20元每升,最低工资才两千元,而在当今社会最低往往就是真实工资。

  陆昭在公家不需要自己掏钱,普通人就消费不起了。

  自行车成为了最经济实惠的出行工具。

  大家如今只需要在厂区,学校,家三地往返。

  许多干脆就是在一个大型厂区里,厂区中有学校,医院,商业街等等,不需要走出厂区也能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对此华族有过不满,但基本没有闹起来过。幸福是对比出来的,每当民愤沸腾的时候,外邦区就会出现大规模食物短缺。

首节 上一节 40/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