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人未标注,但他记得是林知宴的。
陆昭接通电话,一股压着怒火的声音传来。
“你现在能带出多少人?”
“至少一个连。”
陆昭问道:“怎么了吗?”
“我的人当街被打死了。”
林知宴的回答只是让陆昭微微瞪大眼睛,确认道:“怎么回事?”
他知道如今联邦不太平,可应该也没乱到这一步吧?
好歹也是钦差,你给人当街打死,还有没有王法了?
陆昭记得那天见赵德,虽然是敌人,但能感觉到这人也是个讲究人,应该是知道分寸的。
否则早就被专案组抓到把柄了。
“我安插在外邦区盯梢的人昨晚被人袭击,一个轻伤,一个抢救无效死了。”
电话里林知宴压抑不住火气,道:“现在带一个全副武装的连队进城,用我给你的通行证!”
——
边防站,操场。
清晨薄弱的阳光穿过山雾,边防士兵们已经开始晨练,队列整齐,口号划一。
陆昭来到操场中央,握拳屈肘上举,吹响了短促的哨声。
洪亮的声音传遍操场:“全体都有成班横队——集合!”
唰!
伴随杂乱的脚步声,四周数百名士兵疾驰而来。
加强排士兵最为迅速,他们处于操场的最远端,隔着八百米远却最快列队完毕。
其余连队机动连第二,支援连第三,后勤连最后。
依次可以判断出不同连队的平均生命开发水平。
加强排能保证每个人都至少八点生命力,人均顶级运动员身体素质。
“向右看——齐!”
全员摆头右视,小碎步调整间距。
“向前——看。”
调整好队伍,陆昭没有让他们报数,因为这是紧急集合。
除了班一级以外,每一个连队都缺少一两个班。这些班需要值日,出勤任务。
陆昭道:“加强排出列,机动一排二排出列。”
加强排六十人,机动一二排六十人,总共一百二十出列。
“全体注意,后勤部,成2路纵队,齐步——走!”
队伍迅速动了起来,其余连队还站在原地。
陆昭道:“其他人,原地解散。”
第64章 入城
后勤部门,铁皮大棚仓库敞口。
陆昭带人闯进来,并向后勤股长出示通行证,要求每个人战斗携行装。
即步枪,防弹衣战术头盔,一天的口粮。
至于行动地点,通知,乃至是任务书都没有。
莫坤只感到头皮发麻,他怀疑陆昭要造反,可瞅见他身后气势汹汹的加强排,声音都柔软下来。
“陆参谋,您这是治安总司的证件,我需要向上头求证一下。”
陆昭点头道:“有劳了。”
莫坤转身返回办公室,陆昭则用精神力探进去。
对方压得极低的嗓音他听得异常清晰。
‘……领导,他要战斗携行装,没有任务,没有通知。我看这证件应该没有错,他犯不着伪造,一个电话求证他就要上军事法庭。’
‘啥?我拖不住啊,您是不知道,这陆昭在边防站士兵里很有威信。’
‘我尽力拖一下。’
莫坤走出办公室,道:“陆参谋,座机好像坏了,你稍微等一下。”
此时,陆昭已经拨通了林知宴电话,并打开了免提。
林知宴声音传出:“关于通行证,治安总司已经以书面形式传达给防市各级单位,如有延误就是失察。”
“……”
莫坤语塞,只得吩咐后勤派发武器。
陆昭体验到了‘手中有剑’的感觉,有权不是为了滥权,而是为了防止别人不讲道理。
——
很快,陆昭就带着人乘坐五辆军用卡车离开了营区,浩浩荡荡的朝着城里开去。
沿路,许多爱鸣笛的大车司机都文明了起来。
士兵们也很惊讶,陆昭能把枪取出来,还一路往市区里跑。
刘强开着车,有些不安道:“陆哥,咱这不是去造反吧?”
陆昭发问:“就咱们这点去造反?”
“那不能,就是这拿着枪进城有些太劲(ging)了。”
刘强以及其他人抱着步枪,既有些害怕,也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陆昭提醒道:“记住别乱开枪,不然会很麻烦,我们只是服从专案组调度。”
联邦没有严格的枪械管制,枪支弹药不实行分离保管,出任务弹夹都一律压满。但并不代表可以肆意妄为,只要打到了人,无论敌我都要写报告。
敌人还好,要是误伤公民是要担负法律责任的。
“是!”
众人应声。
随后陆昭打开了车内广播,本想听听音乐,却恰好听到了一则新闻。
【……本台消息,南海道道政院,关于放开部分经济作物种植管制向社会征求意见】
听到这则消息,大家都来了兴趣。
联邦如今实行的是以配给制为主,市场经济为辅。一般产品遵循市场经济,类似生命补剂、稀缺产品按照配给。
比如米面粮油、茶叶、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是一般产品,能够在商店买到。
生命补剂是管制物品,咖啡是少产作物、
刘强道:“啥时候放开牛肉管制,我就小时候吃过一次,现在都快忘记了。”
坐后排战友道:“你真想吃,可以去外邦区找找。”
“外邦区那么嗨贵,我可买不起。”
众人讨论之际,陆昭心底泛起了疑惑。
放开经济作物管制,那么原有主粮不就减产了吗?如果粮价上升,那么经济作物赚到的钱,会用来补贴主粮价格吗?
如今人类已经失去了开疆拓土的权力。
神州之外的地区,要么就是已经沦为古神生态圈不适合人类生产,要么就是难以控制被放弃。
就比如糜烂三江,水兽众多,人口混杂,帮派繁多等等原因导致治安成本难以负担。
不如通过贸易,用生命补剂去换取大量粮食回来。
联邦与外部势力存在贸易,这是林知宴闲聊告诉陆昭的。也在佐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够完全脱离联邦影响。
很多问题不是敌我关系,而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状态。
这不是解绑经济作物那么简单,有人想动摇配给制。
有人想改制,并且争斗已经进入白热化,开始摆在台面上。
陆昭敏锐察觉这一点,进而又联系到了林知宴的许多话。
陈武侯一直主张削弱配给制度,让市场来主导社会。
同时还主张缓和华夷矛盾,给予外邦人公民身份,废除外邦区。
听起来很不错,可就陆昭这种中立派都不禁疑问:这么搞粮食从哪来?资源从哪来?
大米可不能因为功德而增产。
现今社会乱象从来不是华夷问题,而是三十亿人在争斗有限的资源。
既然解决不了资源问题,那么陆昭只能用最险恶的用心揣测陈武侯。
他想把所有人都变成‘下民’。
被称为投降派,也不可能把投降挂在脸。
国道高速进出口,五辆军车停下,有交警似乎早已经等候多时。
陆昭出示证件,对方并没有放行,说要向上头汇报。
依旧是大道真言拖字诀。
陆昭喊来其余驾驶员低声吩咐了几句,随后让所有人都回到车上。
此时,张立科电话打来。
“老陆,刚刚赵市执给我通了电话,说只要你迟到一下,年末就给你破格提校官。”
显然证件效用已经传达到了地方部门,就算防市市执想阻挠也不太可能。
他是市执,不是土司。
“老张,你有跟他说走私通道的事情吗?”
“我想过私了,但你不会善罢甘休。我把老底透露出去,不一定能拿到好处,咱俩交情也完了。”
“我等这一天等了四年,如今挡住我的只有一根小小的道闸杆。”
陆昭坐在副驾驶,周围坐满荷枪实弹的战友。
与以往看不见摸不着的壁垒不同,阻挡他的只有一根小小的道闸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