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北开果园 第139节

  这么一说,他也想起来了。

  那次他看到玩雪的学生们心头有所触感,便在下面评论了一句。

  没想到这短视频被刘婷也刷到了,恰好也是看见了他的评论。

  “好吧,刘婷你的心还是那么的细~”

  曹毅忍不住夸奖了出来。

  想当初毕业论文被打回来全是各式问题,烦的头皮都要疯了,最终还是靠着刘婷出手才平安度过。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也是过了一年半了。

  “曹毅,你在东北做什么?上次你说继承了长辈遗产?现在是富三代了?”

  这时孙蕊想起了曹毅当初在群里发的消息,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呃~

  曹毅尬了一下,他有点不知道如何的开口。

  当时年轻气盛确实是想着炫耀一番,可现在经历多了,毕竟也算当了半点的老板,心态算是沉稳多了。

  “继承了外公的五百亩果园,价值三千来万,算是算三代吧~”

  曹毅想了想还是说出了口。

第128章 富三代?曹毅?

  五百亩果园?

  价值三千万?

  曹毅口中的这两消息如同平地雷一般打了出来,惊的众人嘴巴长张大的合不拢。

  “真假的的,你没唬我吧?”

  刘婷率先开口了,她在组织部呆了一年多也算是见多了大领导,自然是最先反应过来。

  “继承外公的遗产,这也太离谱了......”

  她很是难以相信,毕竟这比魔幻故事还魔幻,比小说情节还离谱。

  要知道的前两年曹毅上学的时候还是苦哈哈的穷小子。

  那是连吃饭都困难的那种。

  幸好食堂里有免费的汤,再加上东北本就是粮食的产地,大米饭也不贵,几毛钱一大碗,日常汤泡饭能对付对付。

  日子就勉强度过了。

  平常聚餐大家也不用曹毅出钱,就当是照顾他。

  可现在一切逆转了。

  几年前的贫苦小子,就这样水灵灵的成为果园主,变成千万富豪?

  “对呀,曹毅,你赶紧给我说实话,你是不是菌子吃多产生幻觉了?”

  说话的是孙蕊,她满眼压不住的惊讶之色。

  现在抖音短视频不是常有的吗,就是那吃过了山上捡的菌子,结果中毒了,看到世界都是假的。

  “我记得你说过只在小时候见过外公几次,然后对方就神龙见尾不见首?”

  梁启明接受力强点,他倒是不如两女那般惊讶。

  毕竟国家大了什么情况都有,继承长辈遗产成为富豪已经是很常见的了。

  比这更夸张的都有。

  例如有人成年后发现自己不是亲生的,是被父母抱养的。

  据说是小时候被人贩子盗抢而来,由于体弱多病的原因所有买家都不要,辗转好几手才被当下的父母收下。

  本来成年后寻找自己的身世也挺正常。

  落叶归根是件好事,也是华国的传统文化的一种。

  可偏偏就在于这对养父母是千万富翁,当然不是觊觎人家的财富,而是他自己从小被富养也没吃过啥苦,对养父母很是认同,怕是接受不了亲生父母贫穷现状。

  人之常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以后能过上好的日子。

  可事件最终发展的结果表明他是多虑了。

  亲生父母居然亿万富翁,身家是养父母的十倍还多。

  这是主打一点苦都不吃的那种。

  世界上富二代的名额本来就少,结果这小子一人占据了两个坑位。

  很魔幻,但这就是现实。

  相比起来,曹毅继承外公三千万的果园,成为富三代的事实反而更容易接受。

  “哎,说来话长~”

  对于众人的反应,曹毅表示能理解,他继续往下解释。

  “果园的三千万是估值,核心资产是里面的几十亩果树,类似地皮那种,是固定资产,不是现金三千万~”

  固定资产和现金流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很多企业,尤其是工厂之类的,估值说是有几千万,几个亿的,听起来很是唬人的。

  结果那都是地皮和建筑物的估值。

  真正的能拿出来的现金流可能连几百万都拿不出来。

  “这样啊~”

  在场众人勉强能接受这个解释。

  “是的呀,说是果园,其实就是个烂摊子,我刚去的时候还欠了银行两千八百来万~”

  “那一株株果树萎靡不振,一看就是荒废很久的感觉~”

  曹毅摇着脑袋把当初场景解释了一番。

  大意就是自己当初也是开开心心的跑过去,那真是奔着准备当富三代的去的。

  结果真就一破果园,破旧老房子几栋。

  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幸好咱也是农业出身的,细心打理之下,也算是起死回生有了收成了~”

  “连续丰收了好几波,也算是勉强把果园给盘活了!”

  曹毅简单说了下。

  果子的货款除了部分用来还银行贷款,还有一部分用来翻新建设果园。

  毕竟自己果园只是个雏苗,到处需要开荒。

  “好吧,那你这半年过得也确实很不容易!”

  刘婷从他这几句话中就能体会到不容易,大家都是农学出身,深知种地的辛苦。

  天时地利人和那是缺一不可。

  旱涝灾害减产那自然是不用说了,可是丰收了也苦。

  这不是开玩笑,你家丰收了,别人家也丰收了,市场就那么大,瞬间的功夫就被冲垮了,那价格一天天往下掉。

  所以说的,农民是真的苦。

  下辈子有的选择,绝对不要再当农民了。

  当然这是正常的种地方式。

  刘婷并不知道曹毅是用金手指来开挂,他是走的高端路线。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果园只要产出,那肯定是顶个好的。

  “确实,农民不易!”

  孙蕊是深有所感的点头附和着。

  她家也是搞农业的,是大农场而不是果园,牡丹江的千亩玉米田。

  从小就是在地里长大能懂农业的苦。

  但东北和南方不同,搞的是现代农业,真的批量生产。

  大型机械设备上来,人只要操作设备就行,劳动程度大大的降低。

  “销路还好吗?”

  梁启明关注点不同,他关心的是渠道问题。

  现代商业渠道为王。

  再好产品,送不到消费者面前那都是白扯。

  华国这么大,天南地北的几千公里,尤其是南方的顾客不可能跑到你家果园农场下订单。

  只能是由中间商来牵线搭桥。

  “如果找到销路的话,我可以帮忙问问,我们家还有认识几个渠道商~”

  梁启明家也是搞农业的,主要是搞大米,也就是米商。

  不过它不是搞生产环节,而是搞收购环节的。

  就是先和农民签协议约定好价格,当地里大米成熟后,批量收购,最后再转卖出去。

  当中间商,考验的是对市场趋势的判断。

  收购协议是提前签好的,价格是固定的,日后行情如果下跌,那就是要赔本,当然了行情上涨那差价就是利润。

  当然了,除此外之外,渠道也必须要打通。

  否则,把东西收回来但是卖不出去,那可真就是完犊子了。

  做中间商,必然有好的渠道。

  所以梁启明才有信心给介绍商家收货。

  “还好,和百果园、盒马鲜生还有华天集团达成了收购协议,至少销路不成问题!”

  曹毅说道。

第129章 震惊的梁启明

  “什么?百果园,盒马鲜生?”

首节 上一节 139/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