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10节

  下午陈舟好好睡了一觉,随后接上老婆女儿下的馆子。

  吃饭的时候,桃桃缠着陈舟,非要爸爸喂。

  陈舟捏了捏女儿的小脸蛋,说道:

  “你都五岁了,要自己吃饭了。”

  “不嘛,不嘛~”

  小丫头一头扎进了陈舟的怀里。

  乌黑的发尾甩在陈舟下巴上,搞得他痒痒的。

  虽然伤害不高,但这招太有效了。老父亲毫无抵抗能力,乖乖进入投喂状态。

  不过仔细一想,

  自从陈舟摆摊以来,这还是一家人第一次一块吃晚饭。

  陈舟默默提醒自己:

  “虽说是有情报了,但也不能光顾着赚钱”

  今天又轮到保安小刘的晚班,陈舟路过时,按下车窗和他打了个招呼。

  小刘看到陈舟后,好奇的问道:

  “陈哥,你包子换地方了吗?”

  “没,办了点经营手续,明天继续。”

  听到陈舟的答复,刘松莫名觉得心里边踏实不少,“我还以为吃不到了呢。”

  陈舟笑道:“腌了点黄瓜咸菜,明天送你点尝尝,你下午在吗?”

  “在的,在的,我可以倒班,但是不能白拿了。”

  陈舟也没过太过刻意。

  点头对小刘说道:“那就买包子送咸菜!”

  “好嘞陈哥,往西边看看,刚有一辆车开出去了。”

  回到家,陈舟开始准备照着随园食单的古法,来腌制黄瓜。

  因为知道过几天蔬菜价格会小涨,他买回来的黄瓜,几乎能把冰箱塞满。

  当然,这时候还没放进去。

  只是简单清洗干净,放在阴凉处晒干了表面水分。

  接下来,需要把黄瓜掐头去尾,一劈两开。

  再用刀刃,刮掉里面那层嫩瓤。

  改刀成合适的小段。

  最后,放盐,杀出多余的水分,以保证腌黄瓜的脆爽。

  盐,在古代绝对是历朝历代官府把持的,生活必需品。

  现在么,两块钱一袋。

  想来这腌黄瓜,可能都不是普通人家常吃的菜品。

  陈舟带上卫生手套,在盆子里搅和起来。

  随着他的搅动,盐粒渐渐融化在黄瓜的表面,盆底也出现了一摊青翠的液体。

  沥干水分备用。

  随后,是腌黄瓜的辅料。

  姜、蒜、辣椒,分别切成小粒,铺在保鲜盒的底层。

  摆入黄瓜,在每层黄瓜之间,撒上少许红糖提鲜。

  香醋、黄酒、生抽酱油,没过顶层黄瓜。

  最后,再点上芝麻香油封住液面。

  陈舟拿着保鲜盒,用手轻轻煽动,闻了闻味道。

  “别说,小味道真不错。”

  其中,醋香最明显,夹杂着表面香油的醇厚味道,还有淡淡的酒味,和姜蒜的辛香。

  这些调味,暂时将黄瓜的清香掩盖。

  相信时间会让他们融合到一起。

  现代的科技使得各种各样的食品,能够进入千家万户。但以前的人们也挺能研究着吃的。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石镇阴处。陈舟没有用大缸,直接在保鲜盒里压实,然后放进了冰箱。

  次日可食:明天就可以端上小摊。三日味醇:三天后味道更佳

  陈舟把一个个小盒子塞入冰箱,勉勉强强挤占了最后一点空间。

  “家里厨房还是小点。”

第11章 我城管哪去了?

  上午,陈舟刚从菜市场买完猪肉和一口大号蒸锅回来。

  就接到了公司打过来的电话。

  是身兼人事、行政多职的牛马小师妹。

  陈舟以为自己也算潇洒离职,开创餐饮事业去了,但现实是,离职也得走完各种程序。

  不过,小师妹一片好心。

  提醒他这个月先请年假,还能多拿半个月的工资。

  -

  “反正不休年假你也拿不到补贴,不如临走薅老头儿一把羊毛。”

  老头儿,自然指的是院长。

  听到她这么说,陈舟拿着手机不禁笑了起来。

  “谢啦,小师妹,有空过来我请你吃包子,就在阳光城小区。”

  -

  “小事儿,陈工。不过你还真的去摆摊了呀?我看你抖音上发了个什么摆摊备案的东西。”

  有没有帮到摆摊的人?陈舟不知道,昨天的视频倒是先推给了手机上的熟人。

  陈舟回道:

  “骗你干什么,我刚买的六斤猪肉,正准备包包子呢。”

  他心里感激小师妹赵仪琳的提醒,但也多少希望她能理解下,自己还有生意要忙。

  但对方显然并没有聊尽兴:

  “那没错了,前几天老宋他们用一包烟赌你到底干什么去了,今天早上来,正在工位派烟呢。”

  这帮人也是真够闲的.陈舟笑着问道:“你不会也下了一注吧。”

  赵仪琳赶紧澄清:

  “我可没有,我又不抽烟.但是他们新开了一盘,说可以换成奶茶,这次在赌你生意能不能干下去。

  你给我透个底行不,师兄?

  你的年假单子我可以帮你填上,省得你再来公司跑一趟。”

  老话讲,当一个人在改变脱离原有环境的时候,就会变得格格不入。

  陈舟也是服了这帮人。

  他对赵仪琳说道:

  “你的奶茶我请了,别和他们掺和,我生意挺好。”

  -

  “不不不,我就得让他们出出血,尤其是老宋,这家伙太讨厌了,平时还色迷迷的看着我,说话一股爹味,油死了.”

  或许跟离职的同事,吐槽下公司里的情况,对赵仪琳也是个排解压力的渠道。

  陈舟没挂电话,把手机放在旁边,一边听,一边准备起了下午摆摊的工作。

  做人可能和包包子也差不多——

  肉馅得用三肥七瘦,过油不及。

  没过几分钟,赵仪琳的电话突然挂断。

  陈舟记得她最后磕磕巴巴的喊了句“老.唐院长!”

  小师妹似乎也不大机灵的样子。

  傍晚,陈舟开着小吃车再次来到老位置。

  招牌上,

  除了鲜肉包,还多了几行小字。

  “自制腌黄瓜,接受预定,今日免费试吃。”

  倒不是陈舟兑换了新的营销手法,而是这腌黄瓜,需三日达到口感最佳。

  但推广效果不错。

  毕竟免费的东西,人们很难拒绝。

  而且左手选软的包子,右手冰凉脆爽的小咸菜,也极具吸引力。

  好多顾客面对晶莹翠绿的免费腌黄瓜,都特别开心。

  “呀!这小腌菜看着就干净。”

  “谢谢老板啊。”

  “我买了二两包子(二两面,实指六个),能不能多给我点?”

  -

  “没问题。”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不久的腌黄瓜,还有股凉气。

  不免有人选择边走边吃。

  讲究点的吃货,会先咬一口包子,吸允里面油润的汤汁,用牙齿肆意挤压柔软的面皮。

  然后,再来一口黄瓜,听听那几声脆响。

首节 上一节 10/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