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29节

  “五百块钱能买两百个的招牌鲜肉包,根本挑不出来毛病,全是优点。

  “非要说缺点的话,”李老师顿了顿,换上玩笑的语气,“唯一的缺点就是咱吃饭只有俩马扎。”

  小隋:“既然是社区的路边摊,顾客都是买回去吃的嘛。”

  李老师点点头,“就这俩马扎还是人因为认识咱们,特意给咱用的呢,别的顾客哪有这待遇。”

  他看向包子摊老板,很快意识到,这可能是对方一家三口用来休息的。

  “咱拍完赶紧给人还回去,人家一晚上也挺辛苦的。”

  不远处,陈舟看着俩人现场拍视频,感觉还挺有意思。

  有说有笑就把视频给拍了。

  这工作氛围很让人羡慕。

  得亏有情报提示,自己为他们准备了两个小马扎,又添了一次性筷子。

  要不还得让他们站着吃。

  等两人拍完视频过来,陈舟给对方递上两杯酸梅汤,“李老师,小隋哥,送你们两杯酸梅汤。”

  助理小隋自我调侃道:“李老师,我也有粉丝了啊。”

  李老师在看过酸梅汤后,对小隋说道:“你看,连酸梅汤都是自己熬的。”

  随后又执意扫起付款码来。

  陈舟了解过,李老师除了是探店美食博主之外,本人就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厨师前辈,曾经担任过大酒店的行政总厨。但没想到接触下来,他给人感觉特别和善。

  陈舟笑着问道:“怎么样李老师?给提点意见。”

  李老师语气严肃的说道:“小伙子赶紧开个店,到时候我再来一趟,好好吃一顿。”

  “哈哈,一定开店,到时候再请您过来!”

  不过陈舟还有个疑惑呢。

  自己的小摊明明开业没多长时间,只是以周边居民为主要顾客,真不知道为什么会吸引到美食博主来探店。

  趁着这个机会不禁询问起来:

  “李老师,你们是怎么想起来,到我这个小摊上吃包子的?”

  李老师估计是真渴了。

  吸管吸的酸梅汤嘬嘬响。

  他回答道:“你这可不是小摊啊,京城的朋友告诉我,是个百年老摊,让我一定得过来尝尝。”

  我什么时候成百年老摊了!

  陈舟:“那是余大爷!”

  李老师点头:“就是他。”

  李老师和小隋准备离开了,最后又和陈舟说了句:“就这样慢慢来,生意会越来越好的!”

  不禁让人心头一暖。

  收摊收摊。

  陈舟确实有余大爷的联系方式,但那时候对方以为自己是玩古玩的。

  这次他竟然能给自己找来李老师,陈舟不禁主动联系起来:

  “感谢余大爷帮忙推广,今天李老师他们来过了。”

  余少春语音:

  “谢我干什么呀,用不着啊。我说出去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余大爷还是那么局气,仗义。

  陈舟:“那如果我说给您寄点腌黄瓜过去呢?”

  余少春:“地址是 xxxx【抱拳】”

第32章 冰镇酸梅汤悖论

  招待完李老师和小隋哥,又给余大爷寄过去一箱腌黄瓜。

  本轮情报中,时间稍微紧迫的事项也算处理完毕。

  陈舟感觉心里轻松了不少。

  每天形形色色的顾客有一百多个,如果没有情报,陈舟很少有机会了解他们的情况。

  但获得了关于食客的情报,陈舟也不由自主的因为他们,做出一些改变。

  这跟他买的生猪期货一样。

  虽然知道获利是在下周,但陈舟还是会时不时的,看上两眼。

  “还在横盘不动,给点力啊,生猪!”

  好在陈舟摆摊的时候,市场已经停盘了,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意。

  不过,要说酸梅汤复购率最高的,

  还是几个在菜鸟驿站兼职的小姑娘。

  她们对包子不太感兴趣,但这两天,一直都是看到陈舟出摊后,就跑过来买杯冰镇的酸梅汤。

  在她们眼中,

  酸梅汤比奶茶便宜,还要比奶茶好喝。

  十八岁,可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健康养生的问题,尚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陈舟挺喜欢和这几个小姑娘接触。

  尤其是能在她们身上能感受到,那股浓厚的青春气息。

  几个小姑娘一口一个“哥哥”的叫着,让人都变得年轻了。

  这天傍晚,

  陈舟刚停好小吃车,看见她们组团过来的时候,也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年参加高考的经历——

  记得那天下午,考完最后一科英语,还留下几分钟检查检查试卷。

  短短的几分钟,是他一生中最平静的时刻。

  脑子里几乎处于什么都不想的状态。

  哪能料到日后娶妻生子,与生活对线的现在?

  老话讲,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不外如是。

  但陈舟的老话,无疑也暴露了年龄。

  几个小姑娘听了陈舟的碎碎念之后,纷纷说道:“哥哥,最后一科早不是英语了。”

  “我最后一科是历史。”

  “生物。”

  “我地理,考地理的时候,别的同学基本都考完了。”

  三个人,不仅和陈舟最后一科的考试不一样,甚至互相之间也不一样。

  也许这就是代沟吧。

  这几天卖酸梅汤,陈舟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误将一杯酸梅汤整个冻成冰坨子之后,一开始尝着是特别的酸甜味浓,到后面喝起来味道越来越淡。

  他回想起在喝冰镇的啤酒奶茶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白冰块的加入,会冲淡原来饮品本身的味道。

  虽然冰块会起到冰镇降温的作用,但融化的水最终还是将饮品本身的味道稀释了。

  尤其是在夏天,

  冰块融化速度过快,对味道的稀释作用也更加明显。

  为此,陈舟专门将整个的酸梅汤冰坨子,剁碎当成了冰块,以期来改善这种问题。

  反正回到家也要带孩子,干脆陈舟就在家里做起了实验。

  由他来提供样品,

  林女士和陈桃桃,帮忙实验品鉴。

  实验是盲样测试,

  还外加了平行、空白对照。

  除了参与品鉴人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十八岁之外,实验本身还是相对科学严谨的。

  第一组,是在冰箱保鲜中存放的完全液体状态酸梅汤。

  第二组,是酸梅汤的碎冰坨子。

  第三组,是加了酸梅汤碎冰的酸梅汤。

  第四组,则是加了白水冰块的酸梅汤。

  实验会分别记录第一口的味道,20分钟后,以及完全融化后的味道。

  不过,这“第一口的味道”因为冰坨子还没开始融化,陈舟只给娘俩盛了三杯。

  亲妈和亲闺女肯定没那么讲究。

  当然是你喝一口,我喝一口。

  但在尝过三杯之后,现如今数手指头数得很明白的陈桃桃,不禁仰头看了看陈舟,问道:

  “爸爸,为什么不是四个?”

  陈舟只能暂时违反盲样测试的准则,给小丫头看了看仍然是冰块状态的酸梅汤。

  “你能喝吗?桃桃?”

  陈桃桃不甘心,还是探头上去舔了舔。

  舔完后笑嘻嘻的跟陈舟说道:“冰冰哒,这个没有味道。”

  随后她又看向林女士:“妈妈你也试一下!”

  老父亲如实将她们的评价记录下来——

  “陈桃桃:冰,没有味道;林艺凡:拒绝。”

  在厨房放置20分钟后。

  杯子中的冰块已经融化大半。琥珀色的液体中,掺杂一些悬浮的冰块,看起来倒也挺美观的。

  这回,陈舟就是倒出来四杯,交给林女士和桃桃品尝了。

首节 上一节 29/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