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站在高处掌控风云的感觉,应该比飞车驰骋的感觉还棒吧?
其实他也可以…
徐云峰赶紧摇了摇头。
电池,呵呵,夕阳产业。
……
……
陈学兵回学校,第一时间电话联系了周院长,约了个觐见时间。
这几天的折腾,陈学兵对“人才”两个字又有了新的重视。
一个企业,人才基础太重要了,管理的,财务的,搞技术研发的,乃至张院长这种既有技术又有背景的。
一个人才有时候能解决他花大量时间都解决不了的麻烦,比如之前对他挑三拣四的民生水利项目部,张院长一到,立马悄无声息了。
不论是现在或是未来,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资源,手里得有庞大的人才库,他最值钱的时间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
学校这边就更重要,一个大学拥有的人才不可想象。
他逐渐构建了一整套发展规划。
…
第二天,周日,陈学兵卡着上午九点半到了院长办公室。
到的时候,徐安竟然也在。
“小陈来了,坐坐坐!”
周院长笑容很热情,进办公室就让他坐,徐安还主动给他倒水。
陈学兵立马抢过。
“徐老师!我来我来。”
“学兵,生分了啊,之前不是一直叫我安姐吗?”
徐安轻笑,明显心情很好。
“我这不得拍您马屁嘛!我天天逃课,还是班委,就怕您给我撸了,不过我那儿最近确实忙,这两天刚聘请了两个老专家,想找水利局协商,承接一段新工程。”
陈学兵说着,给院长和徐安一人倒了杯水。
听到陈学兵的发展欣欣向荣之意,两人笑容更盛。
“哪能啊,你以后可是我们学校的在读大学生校友会代表,等你进了校友会,就是校团委直管了,我可管不到你了。”
徐安一句话,把陈学兵整得一愣。
“校友会代表?”
周院长笑着解释:“你的情况,我跟梁校长汇报了,他专门买了关于你基金筹备报道的报纸,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还说回来要见你一面,另外还希望你之后能进入校友会工作,为明年四月的交通大学授牌仪式和五十五周年校庆庆典工作做筹备,主要是接待一些回校的校友,你觉得怎么样?”
陈学兵懂了。
搞半天叫他来是这事。
接待返校校友,这是终于把自己当门面了啊。
高兴了没两秒,又有点酸。
之前梁校长对他不冷不热,现在又“非常高兴”了,合着是之前嫌自己一个工程小老板太土,不配当门面?
不过学院变学校,他成了重点大学生,还能参与庆典,还是值得高兴的。
“院长我当然愿意为学校效力,只是我公司比较忙,学业那边…”陈学兵作为难状。
“实践也是学习嘛,小陈,你的实践能力早就超过了普通大学生,课业不用担心,抽时间看看书,你们班的课任老师,我会让你们徐导员去跟他们说的,积极为学校的重大改革做贡献的同学,学分考评方面,我们应该给予优待。”
周院长终于抛出这颗定心丸,陈学兵立马眉开眼笑。
“不过,不影响企业经营的话,还是尽量把时间放在学校,积极参与校内活动,你这样的优秀在校生,应该承担起鼓励同学积极奋斗的榜样作用。”
这样的创业典范,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周院长不愿意把风筝线放得太松,需要的时候,得随时能拉得回来。
“放心院长,徐老师有我电话,学校这边我会兼顾好的。”
陈学兵表态。周院长满意地点点头:
“也希望在校期间,你的企业能做出更多成绩,学校在各行各业都有人才,但在校生创业这一块成绩还很少,梁校长和我们院都很期待。”
陈学兵听到这话,不禁问了一句:“广电专业的徐云峰,不是开了家进口汽车销售公司吗?门店挺大的啊,我看他经营挺努力的。”
他问这个,也就是随口打听打听,毕竟在校生开个法拉利应该挺显眼的,院长说不定知道。
周院长却表情惊奇地“哦”了一声。
“徐云峰在创业?我有一阵没见过他了,他父亲…去年和我倒是见过一面,你们认识?”
“他想投我的基金。”
昨天下午徐云峰动作挺快,陈学兵刚回学校没一阵,他就去了纽约45。
陈学兵让刘增铖接待了他,毕竟刘增铖这人说话比较牛B哄哄,徐云峰好像就吃这套。
不过徐云峰询问了一阵,说过两天再去,就走了。
“你的基金,入门门槛都得100万吧?啧啧,徐董事长真是…”周院长摇头感慨。
“院长,他家里是做电池的吧?具体做哪一块的电池的你知道吗?”
“嗯…”周院长以为他要拉客户,也不疑有他,仔细回想述说起来:“徐董事长还真跟我聊过,我记得他说他以前在国企当技术员,后来在几家公司上班,从一家很著名的电池厂,叫什么,比克,嗯,比克跳槽出来创的业。”
陈学兵听到这名字,差点“我靠”。
“深圳比克?”
周院长缓缓点头:“你听过?”
陈学兵神色一喜。
比克他当然听过,可是国内目前锂电池最大的生产制造商之一,只是技术上有点老套。
…还真特么是锂电池啊?
第139章 大哥的世界
“哦,他爸公司的名字我这里好像也有。”
周院长想起什么,从办公桌拿出一份文件,打开一页,推向了陈学兵的方向。
陈学兵起身,在桌前俯身看了看,是一份捐款文件,在里面的表格里找到了徐云峰的名字,和他爸公司的名字。
他爸没填名,填的是公司名,哈尔滨佳泰科技。
捐了20万。
“咝…”
这家公司陈学兵就完全没印象了。
后世哈尔滨也没什么锂电池方面的大企业,至少前世他炒新能源概念股的时候没见过。
不过因为是锂电池产业出来的,陈学兵心里默默给徐云峰重新打了个标记,列为“可接触”。
“谢谢院长。”
陈学兵回到座位思考了一会儿,回神时,骤然发现周院长和徐安都在看着他。
桌上那份捐款文件,就这么摊着,周院长也没收回去。
陈学兵表情有点尴尬。
妈的,唐突了。
自己真特么欠,凑上去干啥?
这文件,是能随便看的吗?
……
20分钟后,从院长办公室出来。
被周院长掏了10万,课题研究经费。
陈学兵内心叹气,不禁回想《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一句台词:
川军团,是不能随便来的,要花钱的!
重庆交院这种学校,就是全国大学序列里的川军团。
准确地说,除了中央财政承办的大学(公办国立),都是川军团一流。
重庆交院这样的,属于省立大学,归重庆管,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重庆财政,中央补贴可以忽略不计。
教育经费跟国立是天差地别。
2004年,重庆交院总支出大几千万,上海交大,14亿多。
211,双一流,都是项目而已,这个划分才是学校的硬实力。
985项目倒是硬一点,全部都是国立。
一所大学牛不牛,经费占了很大部分原因。
基础课堂教育,大家差距不大,有的三流大学教授基础课讲得也挺好,无非看学生的接受程度。
高校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高等教育,吸引学术人才和教师的研究项目课题,实验室,一流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科研成果等等。
都是要钱的。
国立级大学基本不愁钱。
省市级就得看地方财政的支持程度。
这年头,地方经济发展KPI就是天,有钱都拿去搞投资了,哪会给大学加预算,大多数大学都比较缺钱,领导们讨饭也是常态。
也还好是在这样一所学校里,要真在后世的C9联盟级别的大学,以他这点实力,别说院长校长了,系主任都不一定有时间搭理他。
……
周一上午,开学便消失了一个周的陈学兵出现在英语课教室门口,引起了一阵轰动。
黑龙江室友桑立伟跟在他身后,像个副官似地手一扬。
“Stand up!Welcome…Mr Chen!”
下面很捧场,甚至有几个稀稀拉拉站了起来。
“Good morning,Mr Chen!”
陈学兵也笑了,扬了扬手:“Hello,there!Glad to meet you!I’m so happy to have you as study together!”
“Thank you,Thank you!”
“God bless America…佛祖bless China!”
陈学兵的演讲腔复刻着美国总统竞选的口吻,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