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行,你不能去…那就先做东南亚和南亚吧,非洲以后再说,华强北我们的供货关系比较成熟,拿货价也低,外销的产品你可以找人拿,也可以通过生产线自产,但是你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国内团队建设上。”
“好,那边我的关系也很成熟,可以先发几批货找人试试水,如果渠道走通了,接下来肯定有得挣。”
陈学兵闻言,有些振奋。
“走,去公司,咱们开个会。”
……
卢韦冰对陈学兵居然没车,公司办公地址也很破旧这件事有些疑惑。
一个月利润一百多万的公司,不应该。
不过他是搞销售的,善于打听,开会前的十几分钟,他已经大概摸清了状况。
厂子是新厂,老板打算以后把这里买下来建大楼。
老板平时在重庆,手里还有个资本公司,基金规模极大,那个才是集团目前的主营业务。
这种情况,对他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既能放手让他施展,又能有外部资金的支持。
到了开会时,他已经极有积极性,开始主动询问起上桌的每一个成员身份。
得知卢一文是集团副总,立马让出了本来落座的左首座位,坐到了陈学兵的右首。
陈学兵知道他有野望,也主动当众解释了一句:
“你们两位卢总,以后就是深圳的顶梁柱,卢一文虽然是集团副总,也驻扎在深圳,不过他主要是监察和学习,正常情况下不影响决策,破空科技公司这边还是卢韦冰做主,苟宏义呢,聪明,但缺乏经验,也在学习当中,韦冰,你要多带带他,另外,可以自己做主招一个副总,配合你的业务工作。”
卢韦冰这下明白了,卢一文就是老板在深圳的眼。
苟宏义,要培养。
“另外宣布一个任命。”陈学兵看向霍小文。
“破空科技公司设华强北事业部,霍小文担任部长,这个部门主要负责配合公司在华强北的战略发展,霍小文,我们接下来要拓展海外市场,你的收入结构要变了,原有的分成要变成季度奖金,肯定会比以前低,但是我可以跟你保证,等股权池成熟运作以后,你会是科技公司第一批拿到期权的人,有没有意见?”
霍小文心里有些复杂,一时没说话。
他一直在等一个正式的岗位。
现在等到了,又觉得这个岗位好像离陈学兵集团董事长的位置越来越远了。
他可是真正的一号员工,跟陈学兵一起闯荡的华强北。
陈学兵见他沉默,知道这货在想什么,笑道:“给你打个括弧,公司副总裁,和苟宏义同级,待遇方面也一样,不过公司的决策你就不用参与了,主要做好华强北的后续工作,行吧?”
他也不想给卢韦冰在公司里塞这么多绊子,苟宏义小心思本来就多,上面还有个卢一文,开会的时候要是再坐个霍小文,卢韦冰肯定觉得处处是眼睛。
霍小文江湖秉性,平时也花不着什么钱,还主动跟他提过降低分成的事,免得其他人眼红。
他要的就是个地位。
果不其然,霍小文立马呵呵笑了。
“行!董事长!”
这还是第一个叫董事长的。
大家都意识到,集团要正式成立了,董事会马上也要有了,陈总这个称呼,该变了。
“咳,董事长。”卢韦冰刚来,倒是立马适应了这个称呼变化,不过他面色有些纠结。
“破空科技…这个名字,是不是…不太好听?”
陈学兵咂咂嘴儿。
已经不是第一个人跟他提这事了。
苟宏义更直接,说这名字像收破烂的。
当时灵光一闪,想起前世境况窘迫之时还被各种割韭菜,只恨恨想着干倒空头,却没想到公司的人还要顶着这个名头出去做事。
股安,其实就够了。
破空,不如就藏在心里吧。
陈学兵抬头,望向诸位。
“那你们觉得,什么名字好?”
第144章 名字里的神奇
“悟空科技!”
“大圣科技!”
苟宏义和卢一文几乎同时发言。
俩人明显是针对这个问题讨论过了。
这年代长大的男孩,谁没拿扫把棍子耍过几圈,幻想自己是大圣啊。
苟宏义嘿嘿一笑:“老大,前几天我们还在说呢,你要喜欢空字,还不如叫悟空呢。”
“你懂个屁。”
陈学兵笑骂了一句,又缓缓点头。
“喜欢神话类的名字是吧?可以,还有别的意见吗?”
“嗯…”高树长吟道:“要不取个商务点的名字?带「金」、「慧」、「远」、「诚」之类的,听起来会正式一点。”
陈学兵立马否决了:“还不如神话人物。”
敬陪末座的技术员张洪斌忽然开口:“陈总,我虽然还没有确定加入贵公司,但我觉得科技公司,应该有一个与科技相关的名字。”
“哦?”陈学兵对着他抬了抬手:“有什么想法,你说。”
“物理界有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名词,叫「奇(qí)点」,奇点标志着一个理论或描述这个理论的数学模型的崩溃,但也有人说奇点里面有一切,有人把它解释为宇宙大爆炸的起点,也有人解释为黑洞中心点,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点,寓意也很好,可以理解为一个转折点,从这里开始,一切都将改变。”
张洪斌话一出,旁边的许文风拍手称赞:
“我们的未来不是再经历进化,而是要经过爆炸!《灵魂机器的时代》!”
四人里来自华南理工的强兴尧也笑了。
“冯·诺伊曼说,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在,人类的发展不是等速度运动,而是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即愈到后来前进的速度愈是成倍地增加。”
在座的一半一脸懵逼,完全不知所云。
对陈学兵来说,这个词却并不神秘。
“我也听过一句话:如果把技术描述成一种不断突破各种限制的机制的话,接近最顶端技术的数学限制又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之上,那么逻辑本身也就是一种限制,也就是说时间本身也是一种限制。如果,能够突破时间的逻辑限制,那就是技术的奇点,如果它存在,那么我们应该生活在未来人类创造的世界里。”
陈学兵重生以来,“时间”成了他最大的秘密,他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也翻阅过很多关于时间猜想类的书籍。
尤其是针对霍金提出的那个问题。
如果时间机器确实在未来被制造出来,我们为什么无法在现在遇见他们?
一本美国畅销书里这样解释:如果技术奇点发生,时间会终止,到时候存在的不一定是人类,也可能是人类发明的智能,基因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么未来智能早在宇宙诞生时就在观察宇宙的进化,他们无须也没有兴趣去看望某一个时段人类,因为一切像剧本一样被事先排列好了。而我们的存在,技术远远优于过去,则证明了技术奇点一定会在未来发生。甚至可以推测,未来的智能已经为了屏蔽与古代智能(人类)的交流而创造了时间,而时间在任何的参照系中都不能看到未来,从而躲避古代人类的追问。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自己就是未来智能所创造的活化石。
很绕,后面的高维空间、能量变化、无理数纬度等,他更是看不懂。
但他是与时间擦身而过的人,稍微领略其中灵感迸现时,有种浑身起鸡皮疙瘩的荒凉与神奇。
甚至能与那些最后领悟到“科学尽头是神学”的科学家们产生短暂的共情。
发了个呆。
大家在董事长的沉默中,感觉到了他对这个名字似乎很感兴趣。
“投票吧。”陈学兵抬了抬手。
“奇点吧,奇点科技。”卢韦冰率举了举手。
除了卢一文还想坚持“大圣科技”,连苟宏义都举了手。
“那就奇点科技。”
陈学兵觉得这个名字和公司完成自己的需求以后,还可以交给陈学谨,足够让他研究终身了,也不错。
“小张,把资料发给大家。”
陈学兵再次令下,一个小伙拿着一沓纸张过来发。
纸上的内容非常简单,就两张画,黑白的。
是一部手机的正面和反面。
手机正面顶端有个小圆点,旁边是细长圆柱,分别用线连接到图外,标注“摄像头”,“听筒”,方形灰色阴影区域似乎代表着一块屏幕,下面还有一个圆形,圆形中间,有一朵云的图形,又像是一条河,同样用线标注在图外——“任务按键”。
背面上方一角,摄像头,中间依然像是那个图案,只是这个图案用阴影色差显示,好像有光泽。
后世人一看这图就能明白:卧槽,Iphone4。
而此时,在座的都不明白。
“这是手机?键盘呢?”苟宏义看了一眼便疑问道。
“滑盖吧?这是屏幕,键盘藏在里面了吧?”
图上也没标注屏幕的大小,张洪斌猜测道。
众人纷纷点头。
“这么大的屏幕占比,做出来应该比诺基亚7650好看。”
“听说诺基亚明年要出音乐滑盖手机了,网上照片都流出来了,是针对年轻人的,几款颜色都很鲜艳,金属键盘,这个…全机身长什么样啊?”
陈学兵淡笑:“不用胡猜了,不是滑盖,也没有键盘,机身比较薄,操作按键,就你们看到那一个,机身侧面还有几个功能键和卡槽。”
这下,大家都愣了。
“没键盘?全屏幕啊?”
“哦!触摸屏手机!”
陈学兵这才微微点头。
全触摸,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颖的概念,摩托罗拉A6188,翻盖全触摸手机,2000年就有了。
辛梦真家代工生产的那台掌上学习机也是全触摸的,仅有几个辅助按键。
关键是操作并不方便,还要用到手写笔。
多点触控才是打破方便之门的核心。
在座的唯有齐光明稍稍了解陈学兵的想法,能在这张图上看到惊艳,其他人都是好奇。
陈学兵笑道:“具体的设计和想法都已经完善,不过现在还不能看,这个项目是保密的,在座的还有人没签合同,今天就不细讲了,我只能告诉你们,这是个引导市场的产品,所应用的技术,也需要从全世界去找,所以我们的卖价会很高。”
初代Iphone——Iphone2G的研发是源于近年市面上出现的音乐手机大大抢占了他们Ipod音乐播放器的市场。
目前已经立项,保密研发中。
他们否决了在Ipod上用滑动滚轮打电话,以此来超越音乐手机的方案,采用了第二套方案——触控屏手机。
此时,他们正关起门来苦思冥想Iphone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