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第227节

  “我靠。”陈学兵懵了。

  又鼓捣半天,感觉还不如刚才,一点头绪都没了。

  彻底服气了。

  “陈大师,说说呗,啥原理?”

  “这叫空间想象!拓扑学!”陈学谨乐滋滋地拿着戒指,三两下又把戒指套了回去:“两个等价的物体,可以通过连续变形成为同一种形状!”

  “咝…”

  陈学兵有点呆了。

  拓扑学,他还真知道,这玩意儿是大三的数学课程。

  当然,除了拓扑学这个名字,他对内容一无所知。

  他本来是不感兴趣的,但发现这小玩具居然包含了大学数学原理,不禁问道:

  “你真懂?解释解释,我听听?”

  “我已经解释了呀!”陈学谨捏着手里的橡皮泥道:“这块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种形状,这些形状,都是同坯!橡皮筋和戒指并没有违背物理的穿透关系,只是一个违背认知惯性的小陷阱!”

  陈学兵勉强微笑:“能不能讲点我听得懂的?”

  “形变,空间想象!都说了你数学不好,听不懂!”陈学谨坚持道。

  “呵,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就是要最通俗的语言说出来,让最差的学生也听得懂。”陈学兵挑衅道。

  陈学谨却摇摇头,一脸高深。

  “你说的是其他的科学,现代数学,如果试图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抽象的概念,肯定会变味的,就像这个环,我可以告诉你具体怎么解,你很快就能学会,但换个问题,换个方向,你还是不懂,你不信我们打赌,我教你,一会我再换个题考你,你肯定不会。”

  陈学兵嘴抽了抽,想骂。

  但感觉刚才记下陈学谨解戒指的动作现在已经是一团乱麻,记不清方向了。

  空间想象能力,他确实弱爆了。

  但又有点不服输,于是有点不爽地起身:“呵呵,拓扑学,等我学会了来考你。”

  于春燕看陈学兵抱着笔记本电脑往外走,喊了一声:“去哪?”

  “楼上刘嬢嬢家,借个网!”

第178章 静等发酵

  快8点钟,江家忙上忙下。

  刘嬢嬢热情地端来一杯盖着奶皮的热牛奶。

  “学兵,喝牛奶!”

  陈学兵哭笑不得:“刘嬢,你给涵涵喝,涵涵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用管我!”

  江涵涵从书房门口冒出个脑袋。

  “哥,你快喝吧~我妈每天晚上都逼我喝,你喝了我就不用喝了。”

  陈学兵内心啧啧。

  刘嬢这是下了血本了,大晚上的不好买水果,把给江涵涵从奶站订的牛奶都端来了。

  他开金融公司,干工程的事,现在整个小区都知道了,还考上了重庆交院,陈学瑾神童的名声也在实验小学传开了,陈家两个儿子都有大出息,全家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一不小心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还是家长们都不得不重视那种。

  陈学瑾现在去了两万多一年的培训班,什么都教,也不来刘嬢这里补英语了,刘嬢现在反倒经常放学带着江涵涵来家里跟陈学瑾一起做作业,想沾沾神童的光,陈学瑾这个一年级的给二年级的江涵涵讲作业,还会跟她讲一些课堂之外的科学知识。

  月初那段时间他闲得无聊,经常回家,看见过两回,小王八蛋跟江涵涵讲话的时候耐心得很,比刚才讲拓扑学那副模样好多了。

  陈学兵想着,端着牛奶转头,看了看江涵涵的个子,道:“涵涵快一米四了吧?”

  家里有差不多大孩子的,对这个高度比较敏感,基本一眼能看个大概。

  “一米三六~!”江涵涵指着对面自己卧室门边道。

  “行,快喝,喝了长个子,等你长到一米四,哥哥送你一套正版的芭比娃娃!”

  其实这杯牛奶量有点大了,喝多了也不好,不过这丫头前世就长得高,出落得也水灵,他没必要提醒什么。

  “真的呀!”江涵涵一下乐了起来,又询问地看了一眼她妈妈。

  刘嬢嬢立马在旁边小声蛐蛐:“一米五,一米五!”

  陈学兵呵呵笑,不想跟刘嬢嬢合伙忽悠孩子:“一米五再送你个其他礼物!快喝,听妈妈话!”

  “谢谢哥哥!”

  江涵涵开开心心地捧着热牛奶走了。

  “学兵!抱着电脑来好麻烦嘛!下回来直接用我们家电脑就行了!”

  客厅看电视的江叔叔吼了一声。

  “不用了江叔!过两天我们家网线就安好了!”

  “你懂个屁!人家娃儿要办公,用自己的电脑!一天就看电视,喊你去你们局长丈母娘医院看看,你也不去!提正科,哪年才轮得到你?”刘嬢念念叨叨出去了。

  “啧,娃儿在!你小声点!哪有晚上去看病人的嘛!日落西山,懂不懂!”

  “那你明天请个假,去一趟!”

  刘嬢返身把门关上,重归安静。

  陈学兵笑了一声。

  重庆男人总是悠闲惫懒,家里也总有个婆娘念念叨叨,催人上进。

  他一直觉得自己不在此列,但此时感受着这种家庭氛围,竟有些羡慕。

  电脑屏幕亮着,这会李毅吧的前排没有“陈总”这个词的踪影,都是一些技术贴和吐槽春哥的帖子。

  不过打开一条热帖《一个男人怎么就成了四川第一美女了》,下面仍是“陈总”话题。

  “四川第一美女?我小辛党表示不服。”

  “小辛是四川的?”

  “废话,电视台说了,陈总都是重庆的,小辛肯定也是啊。”

  “楼上瓜P,四川是四川,重庆是重庆,重庆97年就划出四川了,现在是直辖市,你们村联网了吗?”

  “刚才有爆料的帖子说了,小辛是我们广州的,BS(鄙视)所有楼上。”

  陈学兵看得脸抽了抽。

  麻痹的,才半天,已经有人挖出辛梦真户籍了。

  到底是美女的话题比富豪更有热度。

  他立马注册了贴吧号,准备吸引火力。

  至于怎么证明我是我,陈学兵已经想好了。

  上次专门拍给辛梦真那张自己的半身照就在电脑桌面上。

  这年头贴吧不能设置头像,但是可以在帖子下面发图片链接。

  他往上翻页,寻找合适的帖子,准备留言。

  《真的很想问问陈总》。

  帖子打开,就一个问题。

  “听说陈总是做基金的,周公子说上流社会的贵族根本不用工作,只需要投资给信托基金,是真的吗?”

  下面留言不多,有人回复:“其实我更想知道周公子是不是真的,中国有没有贵族和汝南周氏。”

  这个问题,陈总本人也看得一脸懵逼。

  上网查了一下“周公子”,才知道今年天涯论坛上爆火了一个帖子,网易、新浪、南方周末等很多新闻都有报道。

  《周公子大战易烨卿》。

  省流版:一个叫易烨卿的上海女人在网上嫌贫爱富,自诩上流社会,言辞夸张,说人分三六九等,被一个自称周姓老牌贵族子弟的“北纬67度3分”给怼了,说她对上流社会生活和态度一无所知,网友拍手叫好。

  陈学兵看完几篇报道,感觉这个问题好像真在他的知识范围内,开始敲击键盘,分几个帖子回复。

  ——————

  ID:“网友陈学兵”:

  谢邀,不晓得你说的陈总是不是我,不过楼上的问题,我可以给出以下几个回答:

  首先我国的《信托法》2001年才颁布,国内信托业务大部分涵盖着公益基因,家族信托在我国发展还非常稚嫩,目前国内富豪投资,大多选择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你说的周公子家族长期靠信托业务保持收益,我判断应该是海外信托。

  据我所知,长期身处国内的世家还是有的。

  无锡荣氏(爱国富豪)、闵候林徽因家族(一门三烈士)、钱氏家族(一门三院士)等等,他们大多以精神和文化的方式进行家族传承,因为新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完全改变,40年前全国人民都变成了无产阶级,小说里那种“豪门世家子弟”是不存在的。

  不过东南亚确实存在不少低调的华人大佬,很多中国的豪门家族很早就开始向南洋发展,他们不仅财大气粗,有的甚至能影响当地的政治生态。

  汝南周氏源自汉唐时期,氏族始祖周仁有10个儿子,在全国已有过百分支,周公子没有提及他家是否长期在内地发展,因此真实性无法判断,但仅凭任何一支,是没法代表“汝南周氏”的。

  大家的争论核心是“上流社会应该如何行事”,但我不知道谁会认为自己是上流社会,

  我认为这本质上是一场错误价值观和错误价值观的对喷,不过是一方行侠仗义,显得道义正确,周公子在对方的错误上建立制高点去喷她也是不对的,所谓贵族思想本身就是错误。

  另外附上一张本人照片证明真身,希望大家对我嘴下留情,我也不是贵族,只是一个上进青年而已。

  [陈学兵微笑.jpg]

  ——————

  发完,刷新界面。

  这帖子已经变二十几楼了。

  他这条回复回了四层楼,每层隔了一些时间,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质疑的声音。

  “贴吧又来了个说自己是陈总的。”

  “人家答得挺专业啊。”

  “你又来这里吹牛了,害我找了几个社区,翻了几百页帖子,终于找到你了,工头让我告诉你,明天去工地早些,三车水泥两车砖头,如果搬不完,连昨天的工钱也不给你了…还有,村东头的王寡妇问你:什么时候攒够钱去娶她?如果等到年底你还不回去,她就嫁给村西歪脖子柳树下面的刘驼背了…”

  “呵呵,《读者》上很早就写信托基金了好吧?我还是小时候看的,富豪都用这个。”

  17层楼,最后一条带着图片链接的帖子出现以后,风格突变。

  “艹!”

  “大佬来了”

  “谁能告诉我,17楼是真大佬吗?”

  “这张照片好官方,网上找的吧?”

  “你拍张左手六,右手七,左脚画圈右脚踢的照片,我就相信你是陈总。”

  陈学兵呵呵回复:等两天吧,新浪博客见。

首节 上一节 227/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