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第247节

  所以投资受资双方必须积极利用自己的信用背书,才有可能达成。

  核心还在于市里的态度。

  陈学兵想着,看向和那位黄副市长同来自沪圈的阚治冬。

  “阚总,黄副市长,你熟不熟?”

  “老早还是有点交集的。”阚治冬背着手回想:“我们成立申银证券的时候,是上海唯一一家券商,他在上海经济信息中心当主任,有点工作往来,后来他调到黄埔当管委会副主任去了,联系就比较少了,人家升得快,市委副秘书长,经委主任,到了现在.不晓得认不认我这张老脸。”

  他说着,叹了口气。

  听陈学兵说这事的时候,他其实也想表示放弃。

  毕竟地方上的事很复杂,除了盈利考量,还有政治目的,陈学兵没有背景,做出的成绩都不知道归谁,想单纯把这件事做起来,仅靠一个洪区长支持,恐怕不够。

  但放弃在重庆搞引导产业基金,不代表放弃项目,还有别的办法。

  只要把眼界放宽,应该能找到一个更需要他,或者给他更多的支持的地方政府。

  出发重庆之前,他在电话里表达了这层含义。

  陈学兵则把这件事想得简单一些,前世深圳放弃了项目,上海也没接招,而且人家资金充足,不一定需要他,如果是其他地方,他来回奔波,力有不逮。

  重生时他心怀大志,觉得要把自己的生意做到全国,但这一年多时间光是深圳和重庆两地跑,已经时不时感觉累了。

  重庆,深圳,上海,以后顶多再加一个京城,公司的重要力量分布在这四个地方,也就足够了。

  能把项目争取到家门口,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先试试吧。”陈学兵看着老阚道。

  阚治冬沉吟了一下,点点头。

  “行,先试试,不过咱们不用低三下四,中国还有很多地方。”

  陈学兵露出微笑。

  “好。”

  下午,奥迪A6出现在市政府。

  四男一女下车,皆很有气场。

  任颖是不甘停歇的,这段时间认识到公司发展的迅速,知道自己的不足,一直在学习,打算考06年的重大工商管理研究生,陈学兵很欣赏这种态度,也很支持她,给了她足够的自由,非重要事务可以不参加,保薪脱产。

  此刻,她也回到了陈学兵身边,从副驾驶下车,给后排的三位客人拉开了车门。

  后排出来的阚治冬拍了拍身上,有点无语。

  “你小子,怎么这么抠?做这么大的事情,全公司就一辆车?还董事长亲自开车!你去外面谈生意,人家怎么相信你的实力?门面上的装点,还是要注意!”

  陈学兵穿上开车时脱下来的长风衣,嘿然一笑。

  “这不人多嘛,只能我自己开车了!不就是车嘛!买!行了吧?你在上海那个加长林肯,我也买一辆!对了,蔡总喜欢什么车?给你也配一辆!”

  最近股市收益大好,陈学兵说话也很大方。

  装点门面,确实是件重要的事情,有时候财产还得拿出来给别人看看。

  若他的座驾是一辆劳斯莱斯幻影,就算在重庆得不到什么特殊待遇,起码去彭水那种县城,也不至于连书记都见不到。

  蔡志坚一直在香港,倒不是很看重这些,下车笑道:“我不用配车,公司有条件的话,买辆埃尔法吧,接待客户谈事情方便一些。”

  丰田埃尔法是两厢MPV,2002年诞生的,舒适性很高,在香港被称为保姆车,很多明星都买了这个车。

  在商务人士看来,私车是自己用的,顶多接接朋友,谈生意还得用商务车,埃尔法的配置,才是公司跨入门槛的基本象征。

  “那车不好买吧?好像只有新加坡才有卖。”陆晓春想了想,道:“在大陆做生意,商务接待车买别克就行了。”

  陈学兵咂了咂嘴,MPV他坐过不少,埃尔法在MPV界确实是独一档的存在,改装下来估计一百大几十万。

  如果是重生前,买不到埃尔法,他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别克世纪或者奔驰V级。

  而眼下的别克GL8,却完全不是能够替代埃尔法的选择,七座又窄又闷,舒适性差太多了,买个面包车改装都比那强。

  “埃尔法就埃尔法吧,我想办法弄两辆。”

  陈学兵大手一挥,带着人进了政府大楼。

  正是下午两点半,课堂室的会议室,真就像一个课堂。

  黄领导选择这个会议室,早有打算。

  公平,公正,公开。

  又要按照他心中的发展规划来。

  这是一次方案扶持,也是一次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导。

  他和一众专家组坐在讲台上,下面十八个县的人各自坐在一起,或在商议改进,或打算通知其他的公司过来修改扶持项目,宛如一次课堂作业,每个学生都要交出一份让老师满意的答案。

  至于昨天跟着洪区长来那个年轻人,黄领导说要讨论一下,可能要给他负责一部分投资,有几个县的人也去打听过,结果得来的信息就是一个金融界新人,名下有个金融公司,帮忙编写了项目方案而已,现在渝中都没戏了,黄领导昨日的话也许只是抹不开面的场面话而已。

  今天那个年轻人也没再来了,或许是自知斤两,知道结果,大家也就一笑置之。

  洪天云也在会场,项目申报的事他居功至伟,黄领导在市区九个区内独独给了他一个名额,他同样也可以推荐一个企业过来接受投资考察。

  只是几分钟前,他收到一条短信,此刻频频看向门那边。

  门忽然开了。

  五人依次走进。

  当头那人笑容爽朗,声音洪亮,伸出手就往台上走去。

  “黄秘书长!好久不见!”

  会议室里短暂的沉默,台上的黄领导同样有些迷茫。

  “我申银万国老阚!”

  阚治冬自报家门,“阚”这个姓也并不常见,黄领导终于有了反应,站起身来握手。

  “阚总?好久不见啊!你不是在深圳?”

  黄领导上次听说他,还是在深创投。

  “哈哈哈,早就不在深圳了!在南方证券干了两年,退休喽!这次你们的政府引导基金方案,交上去那份,还是我和上交所的尉文渊一起看的,还签了字!刘主任没跟你说?”

  阚治冬这话实有责怪之意。

  我签了字帮你们作专家背书交上去的方案,上面同意了,你给我否了。

  黄领导询问地眼神看了一眼洪区长。

  洪区长则目光复杂地看了看陈学兵。

  他是金融的行外人,跟上海滩也不熟,不知道阚治冬,只知陈学兵作方案的时候有专家帮忙和签字,没想到这位专家和黄领导还是旧识。

  申请立项的时候黄领导没在,交上去的那份原版方案他还真没看,只看了电子版。

  他这才明白,怎么洪区长的申请报告为何如此顺利,上面没怎么质疑就立项了。

  原来这个年轻人还真出了力,请来阚治冬和尉文渊两个金融老炮帮忙。

  这俩人组织了第一代证券事业,在一些老领导眼里是挂了号的,行业地位很高,黄领导也露出了客气地笑容。

  “我还真不知道!这么远来,这是.”

  阚治冬的目的,刚才的话已经透露出来了。

  他是装作不知道。

  “黄领导。”

  此时,两天不发一言的陈学兵终于走到了台前,道:

  “阚总是我请来协助我的,也是我团队的一员。”

  说着,指向另外两人:

  “这是我公司的总裁,蔡志坚,之前在全球四大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花旗银行首席战略官。”

  “这位是我的募资合作人,陆晓春,博时基金的上海公司副总裁,旗舰基金经理。”

  “昨天黄领导修改了我的方案,也许是觉得我的公司初出茅庐,不具备专业性,所以我只能等我的人到场之后才过来,希望黄领导慎重考虑之前的方案。”

  下面一片安静。

  只有少数人知道原来的方案是什么。

  不过来的都是各县主官,最低都是带常的副职,很沉得住气,没人讲话。

  黄领导皱起眉头。

  “这个事情.我昨天已经解释过了,一年有一年的任务,我们市一千多家企业的坏账现在刚刚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关口,要降低整体的企业负债率。”

  “可是您也说了,这是个重要的机会,而且38号文的资金明确了以高科技产业为投资导向…”

  陈学兵看了看下面,皱着眉头道:“下面就一家摄像机公司跟半导体有点关系,但都是夕阳产业了,这…不好吧?”

  “如果黄领导重新考虑,我愿意跟渝富资本合作。”

  最后一句话,陈学兵已经补上了缺乏的那点意思:有了功劳算你的。

  黄领导背起了手,陷入沉吟。

  过了会,踱步到门口。

  “你们跟我来。”

第192章 重组股安?!

  黄领导带他们到了旁边的房间,出去跟秘书耳语了几句。

  秘书走了,他却没有马上进来,在走廊上等待。

  等了足足20多分钟。

  其间,黄领导没有进来跟他们说一句客套话,就杵在走廊上,气氛在沉默中变得严肃。

  说他目中无人吧,又是他在外面站着,自己等人坐着。

  直到秘书回来,他才拿着一份资料走进办公室。

  秘书也给陈学兵一行人手分发了一份资料。

  “看看吧,这是我派人调查,提交给市委市政府的京东方资料,我们放弃京东方的原因,就在上面。”

  黄领导说着,走到旁边沙发坐下,也自顾自的看起手里的资料。

  陈学兵观其厚度,明显跟自己等人拿到的东西不一样。

  自己手里的资料很厚,他手里的很薄。

  大家认真翻阅。这份20多页的资料,包含了全世界世界TFT-LCD生产线的先进世代,国内价格行情,和京东方目前的发展状况。

  陈学兵是最早看完的,仅用了五分钟,他就看出了端倪。

  上面用好几页纸论述了如今最先进的夏普8代线和6.5代线的差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京东方很好,但是我们可以再等等。

  “黄领导,你的意思是要等他们具备7.5到8代线的技术,再投资?”

首节 上一节 247/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