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第285节

  社会反响非常好,贴吧上有许多夸赞胖东来服务的声音,扶老人上扶梯,帮客户拎东西送上车,菜品新鲜,无理由退货.

  不过查询到的销售数据只有2004年,年销售4个亿,那个时候胖东来还只有许昌的门店。

  陈学兵有理由相信他们已经具备了大型门店的运营能力。

  而且后世网传胖东来不想往外扩张,事实也并非如此,这个年头的胖东来开店非常猛,甚至除了超市整合业务以外的专营电器城,皮鞋店,服饰店,他们都尝试过。

  后来停留在河南,肯定不止网友猜测的那点原因,那时候胖东来已经饱受关注,哪这么容易被针对,更重要的还是掌门人干不动了。

  陈学兵前世去过胖东来的许昌天使城,装潢很漂亮。

  其中的服务和产品质量不必细数,太多了,关爱下属的特别规定更是特别到让人觉得特别好。

  许多人慕名坐着高铁来这里购物,参观,甚至还诞生了“胖东来购物旅游专线”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

  一座超市,带动了一个城市的人流量,无数人呼吁胖东来走出河南,呼吁了好几年也无果,成为了遗憾。

  以至于陈学兵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它。

  他不想开超市,这玩意太繁琐了,但如果能合作胖东来,他有信心让这家店提前爆火,带活一大批企业,并且成为他手里的一张王牌。

  3月10号,一支由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组成的小型银团在市政府开完会。

  两天以后的上午,审计团队来到股安。

  陈学兵接待团队到46楼查账,随后让何月通知,下午召开董事会。

  这还是集团建立以后第一次正式的董事会。

  准确地说,是董事会扩大会议。

  原本集团成立时申报的董事会成员是陈学兵,卢一文,卢韦冰,吴自胜,梁晖,也就是当时各分公司的行政负责人。

  后来又添加了于春尹。

  一般情况,董事会成员是单数,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表决效率。

  但是大家都晓得无所屌谓,集团董事会名存实亡,董事长表明态度,其他人负责懂事就行了。

  但总部下达各分公司负责人及部门正职以上全部参加会议,表决董事会成员人选的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董事会虽然依然名存实亡,但公司第一批获利人选,要确定了。

  也会是第一批拿股份的人。

  开玩笑,要是董事会成员都没有,其他人凭什么有?

  会议没有定在57楼的大圆桌。

  下午三点,58楼的会议室长桌两侧坐满了人,一头是留给董事长的,另一头的墙上架设了一套价值八万元的Cisco视频会议系统。

  专用服务器支撑远程通话,幕布投影设备解决了屏幕尺寸发展的不足,还有一套支持远程呼叫的Call manager解决方案。

  一番调试之后,深圳那边的会议室出现在屏幕上。

  陈学兵走进会议室,看到对面的幕布之后,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嗯咱们是一家科技创新为主的公司,以后要多采购一些这样的新型设备,尤其是高管,要随时掌握前沿科技的各种参数。”

  幕布对面都露出了笑容。

  这边却有点沉默。

  对面是科技创新咱们可不是啊。

  陈学兵瞥到了大家的表情,笑道:“看来有人还没意识到行业趋势啊,老陆,你回答我,金融公司是科技企业吗?”

  陆晓春沉吟了一下,道:“应该算是吧,其实西方已经流行用计算机策略炒股,以此策略为主的高频交易量化基金和对冲基金都有自己的软件团队,电脑比人快,能捕捉到毫秒之间的交易信息,从而套现获得微利,长久累积,利润非常可观。”

  “对,量化是大势,不久以后,我们也会有自己的量化基金,长征资本要有自己的软件团队,以交易策略开发为研究方向,研发我们的智能交易系统,名字我都想好了,就以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的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的缩写为名,叫AI研究办公室。”

  说罢,他又看向股安劳务这边。

  于春尹和他对视的那一刻,眼神往旁边望了望,给出信号:老子不知道,你别问我。

  陈学兵咳了一声:“梁晖,知道我国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技术成果是什么吗?”

  梁晖都懵了。

  半晌,他张开手比划道:

  “额徐工那个履带式起重机?特别大,三百吨那个。”

  陈学兵摇头笑了一声:“汤总,你是技术总工,你来说说看。”

  汤乾坤笑容里倒是透着一股游刃有余。

  工程这一行,是十分吃专业的,张院长现在按合同回家休息去了,聊工程,没有人能和他过招两个回合。

  “董事长说的是前一阵报道的青藏铁路高原工程段吧?解决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还实现了零污染施工。”

  陈学兵赞赏地点了点头,他突然提问,何尝不是一种考验,看看这位技术总工有没有与时俱进,关注新的信息。

  汤乾坤见董事长似乎示意他继续往下说,拿起桌上放着的唯一一个茶杯,咂了一口,才又悠悠道:

  “其实工程行业的研究方向很简单,无非是几个最。最大的工程机械,最微观的工程材料技术,最高的施工范围,最极端的工程环境,最绿色的节能减排技术。刚才梁总说得也没错,徐工的300吨起重机还是我讲给他的,还有中联重科的QY70,山推股份的SD42-3推土机,柳工的GL888装载机等等,都是近年来我们国家朝着「最大」这个方向的工程技术突破。”

  专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梁晖立马拿起汤乾坤的茶杯去接热水,还对着老头比了个大拇指:“师父牛逼。”

  陈学兵听到了,心里挺高兴。

  “哟,汤总收徒弟了?那你得好好教啊。”

  汤乾坤呵呵笑,中肯道:“小梁悟性三分,耐性倒有八分,是个干工程的好料子。”

  “好,好,好。”

  陈学兵一连说了三个好,其他几个兄弟都暗自鼓了把劲。

  “这几个月工程公司这边我都没太关注,还不断从你们这里抽钱出来,于总还打电话问过我,是不是不想干这个公司了,今天我明确表个态,不是我不干,是在给你们攒钱,要干,咱们就大干一场,钱,很快就会有,接下来你们的任务会非常重,不过我会从轻到重的安排下去,给你们培养人才的机会,一个项目就是一帮人,咱们要在干项目的同时精挑细选,把队伍培养起来,技术层,领导层提拔起来,应对越来越大的挑战。”

  陈学兵说话愈加有了领导的味道,大家的坐姿也越来越周正。

  “奇点科技的工作一直是我在对接,我就不多说了,林总那边美国的谈判很顺利,马上我们要打款过去预约台积电的产能,这事我知道,资金的事情卢总不要一次次打电话催我了,暂时克服一下。”

  “另外,最近几天银团审计在集团公司,大家要配合财务萧总的工作,财务通知需要什么材料,马上报过来。”

  陈学兵说罢,看向了一个从没出现在公司的人。

  一个穿着西装的胖子。

  “张航,咱们的财务副总监,在外学习了大半年,今天算是归位了,大家欢迎。”

  大家鼓掌,几个老兄弟尤为热烈。

  张航站起身来朝大家鞠了个躬便安静坐下,并未跟对面朝他挤眉弄眼的喻义对视。

  完全没了半年前的腼腆。

  他一直拿着副总监的工资,却一天没在公司上过班,但又是几个兄弟里面性格成熟最快的一个。

  这半年的学习,他已经明白了财务的含义,责任重大,也只能当老板一个人的贴心人。

  陈学兵本来还在想这小子一回来就做副总监是不是有点不合适,要不要先锻炼一下,但张航回来报道时像变了个人,沉稳了不知多少,第一天上班就加班到凌晨三点,把公司核心证件和账户、分公司采购销售链条、银行流水、税种申报政策全部梳理了一遍,给他写了篇报告。

  只是做了个总结,对一些重要的地方标了红线,没有瞎提建议。

  任颖对这小子花了很大功夫培养,一上来就找到了让陈学兵十分称心的工作方式。

  他也改变了想法。

  只是得到了一个合格的下属,却失去了一个和蔼好欺负,脸很好捏的小胖子,有点惋惜。

  “今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宣布一下新的董事会制度,即公司章程的变动。”

  陈学兵说完这句,任颖从门外走进,放了一个投票箱在桌上。

  深圳那边没有投票箱,因为陈学兵事前谁也没通知。

  “本集团公司以后执行十一人董事会,除我,总裁蔡志坚,三个子公司总经理总裁作为固定成员以外,其他六个名额,四名从子公司部门总监级别以上投票选举,也就是在座的诸位,选举名单是你们,投票人也是你们,另外两名是员工代表,必须是一线员工,各分公司自行组织投票,提名三人,集团公司也提名三人,最终由董事会固定成员商议决定。”

  “董事会非固定成员,每年三月份选举一次,董事会成员身份不影响职级和工作职责,只负责公司发展的提议和表决,另发放职级薪水半年的成员补助,另优先考虑公司人才激励股权池的股份奖励。”

  “董事会每季度至少一次,如有特殊情况,由董事长,总裁,或是五名以上董事会成员提议召开。”

  “奇点科技公司现在员工超过三百名,另行组织分公司董事会,成员定到7人。”

  “另外最近公司贷款的事大家都听说了,公司规模很快要迎来巨大的提升,我知道大家都在关注股权的问题,各子公司的财务情况马上要进行调整,调整完毕过后,哪些该拿股份,哪些该拿期权,都会有个结果,没拿到的也不要灰心,今年开始,每年年终还会有评定,现在公司还小,你们机会相对多一些,努力工作,我这双5.2的眼睛一定能看得到,至少,能看到在座的各位。”

  众人皆笑。

  陈学兵也笑着靠到了椅背上。

  “那就开始吧,每人一张纸,无记名投票。”

  ……

  董事会名单选出来了:

  除陈学兵、蔡志坚、于春尹、卢伟冰四人,还有卢一文,萧海东、张洪斌,意外的是还有一个梁晖。

  大概就因为董事长说了三个“好”,大家都觉得这是董事长的意思。

  本来卢一文的名字陈学兵没提进董事会固定成员,就是不必提他这些兄弟的意思。

  其实在集团和各分公司都留了一个兄弟,前期的意义是监控财务,集团财务正规化以后则是应对不测,如果他不在,或者有什么事情,有双眼睛,有个屁股能坐在相应的位置上盯着其他人,陈学兵并没有打算让他们掌多大的权。

  卢一文进了,那也好,好歹是集团副总裁。

  结果梁晖也进了董事会,陈学兵有点无语,想重新选一次,又觉得这样不太严肃,只能找个合适的由头再说。

  董事会结束三天以后,基层员工代表成员也选出来了。

  一个叫马永胜,手机出口业务的配货员。

  一个叫陈培林,IC部的新技术员。

  两个人选都是奇点科技的,都是董事长定的,大家也明白了今年工作的重心。

  董事长在会上再怎么说重视工程公司都没用,最终还得看行动。

  3月15号,陈学兵和于春尹在46楼办公室喝茶。

  任颖坐在陈学兵的座位上,整理各个公司报上来的最新管理制度。

  “你这不是几个月前搞过一套集团管理制度吗?怎么又要各搞一套?为了搞这个东西,劳务公司这两天忙死了,公司办公一套制度,工地一套制度,我看小梁他们还搞得还热火朝天的,有激情得很。”

  于春尹喝了一口陈学兵泡好的普洱,问道。

  陈学兵看着刚刚挂到墙头上的“随机应变”四个字,慢悠悠说道:

  “公司阶段不同了,一开始大家都摸不到头脑,必须要有一套权威的管理制度去约束,现在人员结构复杂了,大家对自己的工作也开始熟悉,感觉到有的管理方式不适用自己的部门,有了意见,这时候让他们重新去讨论正合适,免得以后大家为了工作效率干脆就形成了视而不见的习惯,搞小辖区自治,既然让他们改了,就要好好遵守,规章和管理结构,不同时期的公司适用不同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一直改。”

  于春尹听得咋舌。

  “你这娃儿,恁是有天赋,天生就是当老板的料,不过我是不参与这些行政管理,你晓得的,我管不来,帮你跑跑关系,盯一下招投标和工地还可以。”

  陈学兵缓缓点了点头道:

  “梁晖学得快,这些暂时让他去管,大项目来了我会亲自接手。”

  于春尹呵呵一笑:“说得轻松,你这套规章一定,最近又天天去楼层巡视,我这个总经理也不好不按时来上班了,总要做个表率。”

  陈学兵嘴角提起:“克服克服吧,公司要走上正轨了,抽空我给你找个常务副总,不耽误你享受生活。”

首节 上一节 285/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