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第359节

  陈学兵把手机从他手里拿了回来,道:

  “这是我们的高端品牌,外观材料,元件,芯片,系统,都是用的最好的,不打算做合约机,王总如果需要签约一款便宜的智能手机,我们有2000元以下成本的版本。”

  王建宙手里空空的时候,诧异了一下。

  自移动2G时代推出合约机以来,中兴、华为、联想,乃至很多外商手机,哪家不以进入合约机市场为核心导向?这可是躺着赚钱,不需要考虑销售,只管卯足了劲生产。

  否则光销售这个环节,经销商提走的利润就是很大的数字了,没有运营商的庞大销售网支持,还容易压仓。

  这手机,他确实喜欢,刚才某一瞬间,他都想象到顾客到移动营业厅排长队的场景了。

  价格问题可以商量的嘛!

  王建宙是个嗅觉很敏锐的人,前世07年就安排团队跑到美国跟苹果第一代机启动了谈判,比联通还要早两年,只是因为主导的TD协议制式和苹果基带不兼容,苹果也不愿意做TD版,所以一直没有谈成。

  陈学兵明白这一点,所以也不愿意让他轻易得手。

  甚至就不打算让他得手。

  合约机是深度捆绑,在自主销售上制约太大了。

  麒麟,是天上高高挂起的月亮,陈学兵打算卖的是由月色装点的繁星。

  王建宙却并未被陈学兵的些许冷脸刺激到,反而笑容愈深。

  “这手机确实不错,陈总,应该可以做多网通吧?”

  在他看来,手机的买卖是生意,跟使用什么通信标准无关,这并不能成为移动运营哪个标准的谈判基础。

  无非就是钱的事,谈就完了。

  陈学兵却摇摇头:“王总你恐怕忘了,高通有反授权协议,WCDMA嵌入了许多高通底层专利,CDMA2000则是高通完全主导,所以我们生产的手机绝不会进入WCDMA和CDMA2000,也绝不会调用高通的任何通信模块。”

  这是一个长久的问题,只要用了高通通信标准,就算把系统从奇点独立出来运营,以后奇点手机做自己的系统优化,硬件设计,芯片设计,全都得无偿贡献给高通用户。

  这对一个高端手机厂商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王建宙闻言,脸色变了变。

  他这才发现面前这位手机厂商所图甚大,居然在手机发售之前没有担心销量问题,而是先把专利问题列入第一考虑项。

  这完全不是中国厂商的做事标准。

  “这个问题.我们帮你跟高通谈,怎么样?花点钱,让高通放弃你们的反授权,这钱我们给你补贴。”

  “花点.钱?”陈学兵重重咬了咬字,哼笑一声:“王总恐怕小看我们的手机了,我们正在开发的是一套完全独立的标准,这套标准会越来越值钱,你想让高通对我们完全开放?这恐怕是个天价。”

  前世苹果和高通和解专利纠纷花了多少钱?

  一次性支付50-60亿美元,四百多亿人民币。

  而且和解以后,每台手机还需要支付8-9美元的专利授权费。

  华为如何解决的?

  3G时代高通横行的时候,华为手机还在玩低端,根本不引人注目。

  到了后来,高通被中国和欧盟联合反垄断限制,华为依然得拿自己的3G和4G通信技术去和高通交叉授权,并且一次性支付了18亿美元,后来又在5G时代取得了专利优势,迫使高通在谈判中让步,才换来了一片宁静。

  期间付出的代价,甚至超过苹果。

  若是这个时代,一台手机没有自己的通信技术支撑,被高通盯上,那基本上不用玩了。

  “不过.”陈学兵又道:“我们会把这套系统和采购标准提供给其他的厂商,他们要做高通标准,愿意给高通付5%的授权费,向高通贡献自己开发的专利,那就是他们的事情。”

  只要麒麟不受限,系统很好解决,抄安卓的作业就行了。

  把系统设计为两个部分。

  开源部分(AOSP):基础代码,谁都能用。

  闭源部分(MS):应用商店,网络交互、运行维护等核心服务。

  昆仑系统通过控制MS非开源部分,要求使用的设备厂商签署协议,系统就可以通过保留核心专利绕过高通条款。

  “陈总,你在下一盘大棋啊要当第二个高通?”王建宙忽地笑了起来:“不过你投资展讯,走TD这条道,把路走窄了,既然你选择授权给其他厂商而不是封闭,那你也应该清楚,你这些东西没法防住别人的抄袭。”

  手机这东西,你做出一个新东西,要引导别人做,大家当然愿意,但你要封闭,多的是人想方设法抄你。

  也因此,这款手机不太可能成为一个通信标准的绝对优势,时间长了,其他通信标准自然也会有。

  陈学兵却毫不犹豫地反笑。

  “王总,你难不成还在做梦,上面会给移动发WCDMA?那套标准是联通的,连我都看明白了,你看不明白?你现在努力争取的,无非是一个CDMA2000罢了。”

  王建宙笑容渐渐收敛,他当然是想拿到WCDMA,虽然可能性比较小,但他还是在争取的。

  现实确实如陈学兵所说,可能性很小。

  “王总,我想问你个问题。”陈学兵继续发问。

  “嗯。”

  王总的心情已经有点不好了。

  陈学兵却顾不上他的心情,移动一直左右摇摆,还是因为压力不够大。

  必须给他上点压力。

  “你觉得,联通即使拿到WCDMA,会是你们的对手么?”

  王建宙内心哂笑,但还是谨慎地道:“不好说。”

  他的真实想法当然不是这样。

  联通现在就是个小可怜虫,即使拿到WCDMA,几年之内也无法与移动和电信两个巨头匹敌。

  移动和电信光靠庞大的现金流补贴合约机,都能补死联通。

  陈学兵又何尝不明白,笑道:“谦虚了王总,联通干不过你们。”

  王总轻笑。

  陈学兵继续道:“不过,要是电信拿下了TD,就不一样了,既然中国市场三家竞争,你就不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

  王总瞥了他一眼。

  你知道我没想?我天天都在想!

  陈学兵又继续。

  “电信现在没有移动网牌照,只有固网,运营移动网也没经验。”

  “嗯。”王建宙欣然点头。

  “或许他们正常情况下要等到3G发放才会有,但他们如果同意运营TD,立马就会有。”

  “.嗯。”这个问题,王建宙也不得不承认。

  “而且他们可以提前建网,就有充足的时间弥补他们运营移动网经验的不足。”

  “嗯”王建宙有些不爽了。

  “我们拥有移动互联网的思维,且很多思维比你们超前得多,这台手机就可以证明。”

  “你什么意思?”王建宙深深皱眉。

  陈学兵咧起嘴角:“我的意思是,你要是不想谈,我找电信谈,怎么运营移动互联网,如何扩大流量使用,我们有很多办法,他们尽可以通过TD的试运营权慢慢掌握。”

  王建宙终于顾不得看台上,转头,深深地凝视他。

  陈学兵却笑意渐甚:“而你们努力争取的,可能就是CDMA2000这个中等马.不,有我们的帮忙,还不一定是中等马,有可能是下等马,你们却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利用TD发展起来,等你们好不容易拿到CDMA2000,要面对的是一个和你们同样强大的对手。”

  “而我们.肯定会让电信向上层建议,拖后3G牌照发放的时间,给自主技术足够的发展时间,利用TD的特许经营权,尽量让你们和联通陷入漫长的等待。”

  “这是你们不积极运营国家标准,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陈学兵的语气像是一步步的质问和审判。

  说罢,他才眼神清澈起来,善意询问地目光看向王建宙。

  “王总,你觉得我这话说给电信,他们会听么?”

  王总不说话,但眼神已经想刀人了。

  “王总.”陈学兵的笑容又凌厉起来:“你要是不回答我,我就去找电信了。”

  “.”

  “开完会我就去。”

  “.”

  “手机马上开发布会了,3G时代对我很重要,我是真等不及,哦对了,你们还没有固网牌照吧?我这台手机还在弥补WIFI模块,华为在配合我们,等国产路由器上线,宽带需求应该也会明显增大。”

  王总闭眼了。

  脑子里思索着如果移动拿到CDMA2000,对提前拿到牌照的电信能否碾压。

  这是个新思路,他一时想不明白。

  因为之前没有“电信提前建网”这个因素,电信第一次运营网络,根本不会妥协于最差的TD网,加上上层倾向于移动做TD,电信肯定会和移动拖到底。

  而现在,产生了一些关键变量:一个有不少筹码的TD商,还带着一些搅屎棍般的主意。

  继而又反向思考:如果移动提前运行TD,面对延迟拿到3G牌照的电信…

  然后,这个搅屎棍TD商站在自己这边。

  一切清晰起来了。

  “你问我这么多问题,我也问你几个问题。”王建宙道。

  “你问。”

  陈学兵刚开口,正逢张副部长讲完,主持发言,欢迎下一位大唐周总讲话。

  周寰缓步上台,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看向了陈学兵。

  以及王建宙。

  王建宙笑了,也并不遮掩地指着台上。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大唐和展讯各拿一套标准,TD到底听谁的。”

  周寰看到王建宙指着他笑,呼吸更局促三分,他重重拍了拍面前的话筒。

  很快,他背后的幕布映射出了一个PPT,展示着一个“TD技术里程碑”图表。

  “尊敬的各位领导、行业同仁,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在金秋时节的上海,与各位共商中国3G产业发展大计,作为TD-SCDMA标准的主要推动者,大唐电信始终怀着敬畏之心,致力于中国自主通信标准的产业化进程。”

  “在过去的六年里,通过产业链各方的通力合作,我们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特别是在今年,我们与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I联合推出的DSP参考设计,成功解决了TD-SCDMA终端开发的多项技术瓶颈。“

  “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技术挑战,但是我们从不放弃……”

  “任何新标准的成熟都需要时间,需要产业链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但是最近,我注意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周寰说到这里,背后的PPT切换到“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有些企业,在享受国家政策红利的同时,却对自主标准缺乏应有的尊重,他们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炒作概念上,而不是踏踏实实解决技术问题。”

  “更令人不解的是,个别企业打着技术创新的旗号,实际上却在试图绕开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产业生态,这种做法,不仅是对数千名TD研发人员的不尊重,更是对整个中国通信产业健康发展的威胁。”

首节 上一节 359/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