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第377节

  刘强东开口挽了个尊,毕竟刚才俩人找到他那个店,总共才几平方,就是个柜台。

  他的公司就在银丰大厦楼上,虽然也不大,但比那个柜台还是光鲜一些。

  “哦,呵呵,坐。”

  陈学兵给他散了根烟,刘强东却摆摆手。

  “谢谢陈总,不抽。”

  “从来不抽?”陈学兵饶有兴致问道。

  “从来不抽。”刘强东确认道。

  陈学兵笑了笑,发现很有趣。

  前世东子形象比较莽,居然不抽烟,马云挺注意形象的,那天聚会,却烟不离手。

  他也没把烟点燃,放到桌上,笑道:“我看了你们的网站,有点粗糙,但类目做得挺好,清晰,也没有广告。”

  这年头京东域名还是“JDLASER.COM”。

  京东激光。

  “呵呵,陈总说笑了,我们也想给投资人挣钱,只是暂时还没接到有价值的广告。”

  刘强东自从04年做了网站以来,还是渴望投资的,学了不少应对投资人的话术。

  投资人,就是看中你能不能为他挣钱。

  一定要对公司未来的盈利前景态度坚定。

  只是这套话术,至今还没用上。

  陈学兵却反问:“哦?你们公司现在有几个投资人?”

  “嗯一个,河南安彩集团,他们是中国最大的彩色玻璃壳生产企业,非常有眼光,投资了我们500万,目前我们钱还够用,所以没找第二个。”

  刘强东目光炯炯,眼神十分自信。

  陈学兵愣了一下,而后笑了。

  河南安彩?

  你不说我都想不起来。

  他没说话,拿起手机打了个电话。

  “老徐,你帮我查一下河南安彩。”

  “嗯。”

  “嗯。”

  “哦,我知道了。”

  不到三分钟的电话,刘强东屁股挪了三次。

  不会撒谎的人要强撒,浑身都透露着不自然。

  陈学兵挂了电话看着刘强东,若有深意地笑道:“刘总,你们和河南安彩怎么签的合同?”

  刘强东内心卧槽。

  这都能查出来?

  陈学兵接着淡淡笑道:“河南安彩最近两年亏损十个亿,股价跌了一半多。”

  他知道的还不止于此。

  他刚刚才想起来,刘强东早期走投无路,接受了一家公司500万的卖身契,不得再向其他公司融资那种。

  后来那家公司只给了150万,因为业绩不好,向刘强东讨回那150万,撕毁合同,才给了京东一条生路。

  “额陈总,我不该瞒你,是这样,我觉得安彩集团并不是适合我们发展的投资方,所以最近.我打算主动中止和他们的合作。”

关于期待感的问题,解释一下

  我觉得必须得说一下,否则之后绞尽脑汁拟的大纲都会被视为水文。

  其实很早就解释过了,这本书写的是经济,唯一的主线就是时间线。

  手机,金融,房地产,都不是主线,有的读者总感觉一会在写这个,一会在写那个,不是大纲乱,是现实时间里这些事就是串起来的,如果代入的是一个真实世界的人,就没什么问题。

  如果盯着一件事有了期待,希望马上把他写出来,逻辑就出错了。

  尤其是本书写的事情都很大,时间跨度都很长,直接从A到B几乎不可能。

  好比如3G,从确立到建设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如果读者把期待全部建立到上面,那这书就废了。

  又或者手机,技术,制裁,网络销售到物流,没一件事不是重大问题。

  作者要快速满足期待,要么把这件事写得很傻,简单三部曲:做出手机→宣传→大卖。

  脑子:这就大卖了?你怎么卖的?

  拿刘强东这件小事来说,作者说一下自己的逻辑思考过程,算是剧透:

  历史上徐新确定投资京东1000万美元的谈话发生在06年9-10月,如果主角不参与,回头再找刘强东投资做物流就变成了一种无厘头的篡改。

  先写完手机,满足读者期待,角色刘强东已经拿到一笔徐新的预付款了,并且开始全力满足投资人徐新的销售业绩对赌要求。

  那么好,主角等待京东下一轮融资。

  那就接近了真实时间线,07年底,京东才开始试探物流建仓,参与京东推进意义不大了。()

  那么好,主角06年做完手机马上找马云,说你要给我建菜鸟,越快越好。

  马云:你说什么?我他妈明年上市啊,我正想方设法扩大利润表,现在淘宝都不挣钱,你让我亏钱给卖家建物流?过几年再说,行吗?()

  主角威胁:你听我的,赶紧建,不然老子弄你,不让你软件上系统。

  马云脑子删掉,跪地叫爸爸。()

  建出来也不是主角需要的物流。()

  作者:这条路更行不通啊,换一条。

  那么好,转头找顺丰。

  王卫:不好意思,我不需要投资。(顺丰就融过一次,2013年的80亿,且在投资方保证完全不干预决策下完成)

  主角威胁:你听我的,不然老子XXXX

  王卫:小兄弟,你听没听说过,我还有个名字叫吉米仔?

  主角:好好好,我先找你合作。

  之后:受制于人,陷入物流的被动等待。()

  那么好。妈了个巴子,自己做物流!

  砸钱→没收益→为了养活物流找事做。

  读者:没事硬搞,好好卖你的手机吧。()

  砸钱→没收益→没收益就没收益,主角养得起。

  读者:作者傻逼。

  砸钱→单开副本,创建物流王国!

  读者:好好好,你好牛逼,你什么都能干,全国你包圆。

  ()()()

  作者:算了算了,这个时间点还是铺一下吧,后面逻辑会顺一些,免得被喷。

  读者:你他妈太能水了。

  综上。

  每件用长篇铺垫的事都有它的意义(感情线除外,这个你们爱喷就喷,反正我要写),商业主线会越来越直接,但是首先要一步步赋予主角改变时间线的能力,对吧?

  之所以写了这么多“废话”解释,其实也是一种筛选,这种“废话”就是本书的节奏,看不惯的读者可以尽早弃坑。

  简介里写了慢节奏,慢的是铺逻辑的过程,当然等逻辑顺了,有多方操控的能力,节奏会快起来的。

  最后,感谢一直支持订阅的大佬们,作者能做的就是赶紧更,别让大家一直等。

第294章 攒了个大局

  陈学兵有点乐了。

  够犟。

  他是重生以来第一次面试真正的创业者,没有BP(商业计划书),他也并不看重所谓的ERP(企划资源后台)。

  这年头的圈内共识:搞互联网的,不把数据翻三倍,就不要拿给投资人看。

  他想了解的,只有那些他不太了解的部分。

  他想知道刘强东目前的自我认知和对未来的规划,看看和他想象中有没有偏差。

  “刘总,我是听说你为人比较实在,才想找你聊聊,所以那些虚头巴脑的话咱们就别说了,我比较反感。”

  陈学兵本欲进入正题,刘强东却坐不住了,急切道:“陈总,我真不是吹牛!上个月有个VC中介在Cdbest的BBS上找到我,说要投我,出200万帮我收回安彩的合同,还给我介绍了今日资本的徐总,这事你可以打听!”

  “哦?”

  陈学兵饶有兴致地抱起手,这是他想听的部分。

  同时心里有些侥幸。

  今日资本居然已经在接触刘强东了。

  这个公司,跟“今日头条”没关系,创始人徐新以前参与过娃哈哈和网易的投资,去年出来单干,从国际上融了两亿多美元,还挺出名。

  今日资本投资京东这事是真的,而且给了让京东上大路的第一匹快马,足足1000万美元。

  看来他来得正是时候,再晚,不好投了。

  “徐新我知道,你和徐总聊过没有?”

  “聊过!前几天才在香格里拉饭店聊过一次!她对我们「不打广告,销售量每月10%增长」的发展模式很满意,但是说要观察观察,看我们的增长是不是可持续。”

  刘强东说着也有些忐忑。

  有的投资人,观察观察的,就观察没了。

  不过这个徐总还不错,仅仅谈了一次,就同意先掏两百万先帮他买回安彩的合同。

  陈学兵知道徐新是玩真的,但他也并非要控制京东,倒也不疾不徐。

  “哦,徐总在BJ?”他眼神一动:“说准备投资你多少了吗?”

  “我说了我的报价,徐总那边暂时没定。”刘强东坦诚道。

  “哦,你打算报什么价?准备怎么花?”

  “200万美元,我要买回安彩的合同,囤货,扩大电子品类!”

首节 上一节 377/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