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第386节

  太平洋时间的10月7日晚,史蒂夫·乔布斯双臂夹着脑袋,看着法务部提供过来的邮箱,长长叹了口气。

  上面充斥着郭台铭让人发过来的海量信息,每条邮件一个文字都没有,全是报道截图,但邮件一条接着一条发来,几乎霸占了整个邮箱条目,最后发出的一条邮件名是全大写的“LOOK AT THIS!”

  上面依旧没有文字,只有几张富士康厂区门口被人围堵、医院病房的伤者、码头背景一帮人在远处鬼鬼祟祟的照片。

  最后,是一张奇点科技厂区依旧敞开的大门,一个帽子戴得不太整齐的精瘦保安站在大门下,手里夹着根烟,带着一丝王者睥睨地正看着镜头。

  这张照片隔着一万多公里却成功向他传达了某种挑衅:就是你乔布斯来了也得登记。

  他竟被这保安盯得打了个冷战,感觉胃有点痛。

  不用翻译他也知道,这些照片表达的信息叫做“Big trouble”(大麻烦)。

  他一生从未去过中国,1985年曾有一次来自中国的邀请,但因与时任CEO斯卡利的矛盾,疲于权力斗争和当时的巴统电脑禁运而取消。

  现在对方这种野蛮得让富士康这种人力大厂都无法招架的行径,很契合他对社会主义国家长久以来的看法,甚至让他对收购策略产生了动摇。

  此时,他的COO和代理CEO蒂姆库克打来电话。

  “Steve,我联系上了中间人,华为的徐直军先生帮我们联系上了陈学兵,并且帮我们传达了一些关于麒麟手机的质疑。”

  “什么?”乔布斯皱起眉头拍了拍桌子:“你怎么能直接告诉那个野蛮人手机的事情呢?这是我们的机密!你应该只谈触控!”

  “不不不,我没有泄露什么,是徐先生表示了解奇点科技做的这款手机,我们才谈论了这方面的内容,他帮我们转达的也是这部分。”

  “好吧。”乔布斯神色稍松:“他怎么回复?”

  “陈说邀请你去一趟中国,他会为你解惑。”

  库克的话,立马又激起了乔布斯的敏感神经。

  他立马摇头:“不不不,我不适应这样的访问,这段时间我应该待在实验室,蒂姆,你去一趟。”

  他才不想和这种野蛮人当面交流,万一被扣在中国回不来怎么办?

  库克倒是对去一趟中国无所屌谓,但仍为难道:“可是.他没有邀请我,而且明确申明了和「创始人」谈话。”

  “创始人。”

  库克重申了一下“Founder”这个词汇。

  “不去。”乔布斯坚定道。

  库克叹了口气。

  Steve某些方面顽固得像个孩子,胆小得也像个孩子。

  从小被亲生母亲抛弃的Steve在养父母家里长大,很多方面谨小慎微,缺乏安全感。

  “我有一个办法。”库克说道:“三天以后深圳正好有个国际高科技电子会议,有中国的高层领导在场,非常安全,我们可以安排你和谈判团队以出席会议的方式去深圳,那里有国际机场,只是需要转机,整个过程非常安全。”

  库克连续两次说到“非常安全”。

  乔布斯心里一松,却又表情严肃又凶狠地重申道:“我说过了,我有工作!”

  他如果就这样妥协,好像真是因为害怕“不安全”才不去一般。

  库克深刻掌握和他聊天的精髓,于是循循善诱道:“但这项工作既重要又具有不可替代性,不是吗?而你是那个去中国的不可替代的人物,我会把行程安排得很紧凑,确保你尽快回来主持这边的重要工作。”

  乔布斯眉头化开,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好吧.蒂姆,你也是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人物。”

  “当然。”

  10月9日,陈学兵终于完成了BJ的诸多事宜,心情舒畅地从BJ出发,回深圳。

  投资事务全搞定了。

  和BJ国资委聊了京东方接下来的发展,以及后续的投资与退出策略。

  社保基金和中央汇金的合作条款也谈完了,签了合同,阚治冬开始四处奔忙,跟几家银行谈社会融资的事情。

  徐直军那边传来了消息:乔布斯会出席深圳高交会。

  长久以来的布局,正在一步步实现。

  下午两点在深圳下机,上了一辆来接他的考斯特大巴,任颖和卢韦冰都在车上。

  陈学兵上车有些惊奇地打量。

  “哟,换车了,配置挺豪华嘛。”

  卢韦冰嘿嘿一笑:“你说要让我们往集团化改制,这车是照着总公司的配置做的,买了三台,我想跟你请示一下,公司领导配车的事情。”

  “哦,有钱了?”

  陈学兵对此并不排斥,配车对奇点来说早就不是什么事情,福利待遇里面也有此项,他一直没提,也以身作则没有换车,是希望大家保持初创期的精神。

  现在这个阶段,再用初创这个词来解释奇点,也不合适了。

  “有点钱了!”卢韦冰略带兴奋:“我们和展讯的市场合作从7月开始,尤其是九月,利润暴增!每块芯片利润达到了3美元,光这一个月就有960万片的销售额!上海还有返税政策,只需要交12个点增值税!交完税差不多两亿的利润!到我们手上的23%,就是4700万!加上前两个月的销售,展讯一次支付了6000万过来!”

  “哦。”陈学兵点点头,关注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还有10-12月这三个月,奇点这个财年差不多扭亏为盈了。”

  “对!可以算作上市准备年份!”卢韦冰对奇点上市已经充满信心了。

  “今年还要建厂房,做预生产,要把财务系统完善一下,注意资本性支出折旧对净利润的影响,确保保持盈利状态,不要搞出乌龙。”

  陈学兵说着点了点头,回归话题:“说吧,想买什么车?”

  卢韦冰一下犯难了。

  老大问问题之前还说了一句“保持盈利状态”,这还怎么说?

  “要不.我问问买车会不会影响利润扣除?”他小心问道。

  “不影响。”任颖立马摇头。

  陈学兵也笑道:“购车支出作为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一年后才会扣除20%,五年折旧,你这个老总当的.财务啊,多学学!”

  “是。”卢韦冰服气地道。

  陈老大在深圳的日常生活他看在眼里,没事就在翻书查资料学习,至今没在技术沟通层面上出现过长久的迟钝,经营层面的眼界更是走在所有人的前面,这对奇点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搞科技,不是有钱有态度就行的,很多事大家都怕担责,必须要有一个有主见且能沟通意见的老大给大家带方向。

  陈老大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应对科技方面的沟通越来越从容,这一点,很多高层都是极为佩服的。

  “那公司董事会成员一律买A6?其他的买帕萨特。”卢韦冰试探道。

  陈学兵听得笑了。

  “我的生活标准又不是公司的上限,买A6干什么?而且我那是私车。”

  沉吟了一下,又道:

  “买奔驰吧,我看你到上海的时候,看到展讯的奔驰眼睛都冒光了,给你配辆S600L,其他的高管,从S350往下看吧,中级管理层不专配,买几辆奥迪和帕萨特公用,接待用车可以灵活一点,以后有大客户,考虑客户喜好。”

  卢韦冰眼睛都直了。

  S600L,落地不得300万!

  上次他到上海,展讯那辆奔驰公务车也就是S350而已!

  就是S350,也得百来万呐。

  “这,太贵了吧,总公司领导都还没”

  陈学兵摆摆手:“我从全世界偷钱来给你们搞科技的用,待遇高点就高点吧,咱们的待遇也得让大家羡慕才挖得到人才,人家玩人力的郭总每年年会还抽奖几十台奔驰宝马,还有百万现金大奖,咱们也不能差吧。”

  卢韦冰闻言,有些来了精神:“我听说你让齐厂长随便挖人,还说要给他订单,齐厂长可是铆足了劲挖了千把号,咱们是不是真的要.干代工厂?”

  富士康的市值可高啊,干起来,光这块以后就是巨头。

  陈学兵却立马否定:“不干。”

  他之前那是气话,另一方面是看自营工厂正好缺人,找个由头在富士康挖点成熟管理和工人而已。

  奇点真要干个代工厂出来,以后的福利政策就难制定了。

  他有技术人才积累,也有政策支持在手,想取代富士康,对他来说真的不难。

  把良心收起来就行了。

  倒不是专指富士康没良心,而是代工这个行业就是给中低学历的年轻人准备的,谁都在拼命的压榨人力。

  像富士康,才闹出个“血汗工厂”的报道,员工不发凳子,站着工作8小时,生产线还是飞机拉(高速),军事化管理非常严格,员工压力是很大的。

  玩的就是人力,把所有人培养成高效机器。

  工资待遇说低不低,说高不高,这年头能挣一千块出头。

  对陈学兵期望的员工政策来说,太残忍。

  但要想和富士康竞争,就必须同样不近人情。

  这年头富士康的产线几乎都在大陆,有四五十万员工,这么大的员工规模,很难保证不出事。

  这个舆论压力,郭台铭承受得起,大陆企业可承受不起,像华为,他去谈判的时候刚走了一个员工,好像还是因为本身有基础病,在工作岗位上突发了,但就是因为华为总加班,下面口诛笔伐,闹得老任都住院了。

  “这种工厂,为了解决就业压力必须有人干,以中国的劳工需求,富士康不干,也有人会干起来,但我们没有必要去干,包袱太大了,纠纷太多,对企业形象是个巨大压力。”

  “收入也很低,一台机器才挣几十块,2%-3%的净利润,全靠人去填规模。”

  “我让老齐大量招人,就是为了缓解生产压力,把大家的工作压力减轻一些,另外把生产能力拉起来,把控质量,但只限于管好自己的生产,至于说给他找订单,只是为了弥补一些时间上的空闲产能,没有自己订单的时候,就低价帮别人生产,够把工人和机器养起来就行。”

  陈学兵慢悠悠解释道。

  “哦呵呵,那老齐可要失望了。”卢韦冰笑道。

  “他一个厂长,失望什么?是你失望吧?”陈学兵似笑非笑:“别贪大,对我们没好处,我们注定会有很多员工,但大部分在研发、销售、品控,下游供应链和生产线要给大家留口饭吃,甚至要通过让利换来高标准,奇点要成为领导型的企业。”

  “明白。”

  定期跟董事长的有效沟通,卢韦冰心里的方向越来越清晰,也学到了很多格局。

  任颖也在细听,发现陈学兵话说完了,递上了手里的资料。

  “这是郭台铭近年的一些公开讲话摘要和富士康的发展简史,他知道你今天回来,刚才打了电话过来,要安排和他见面吗?”

  每当有重要人物的见面,任颖都会收集一些对方的资料给陈学兵。

  陈学兵拿过来随意翻看了一下。

  ——“媒体应为企业发展让路。”

  ——“政治归政治,生意归生意。”

  剩下的,都是攻讦一些竞争对手,比亚迪,伟创力之类。

  还不算很狂。

  比起后世的猖狂论调,现在还算很收敛。

  当然,即使是那些话,也没必要去在意。

  这人纯粹就是个演员。

  对大陆的依赖期闷声发财,膨胀起来了就开始言论冒进,美国一招手,他就配合转移产业链去印度和美国,结果发现要赔钱,他还能舔着脸回大陆。

  下限滑不留手。

  所以陈学兵出手就是重锤,让他知道己方办事更没有下限,且凭着奥运的事,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政策保护。

  现在,应该是老实了。

首节 上一节 386/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