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第388节

  不过陈学兵也看过一些国际论坛,目前提到多旋翼的人很少,相关的理论研究要世界爱好者一起推动,这些问题,时间自会给汪滔纠正,现在在更稳定的直升机模型上做技术积累也挺好的。

  他可以帮助解决初创团队难以克服的特殊材料问题,小幅度试探性地推动一下。

  “这样吧,明天我学校老师有事安排给我,我让我朋友过来,带你去他店里,你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过几天不忙了,我来给你们拧螺丝。”

  “那太好了!等你来了,我给你介绍咱们的团队,他们两个都姓陈,一个叫陈金颖,一个叫陈楚强!对了,你叫什么?”

  这位真是情商感人,聊了一个小时都你你你,诶诶诶的,这会才想起问陈学兵的名字。

  陈学兵听到团队另外俩人都姓陈,也愣了一下。

  陈家班?

  “哦我叫马赫。”陈学兵灵机一动,脱口而出。

  临界马赫数,是飞机接近音速时出现激波的临界点。

  他这几天看了一些无人机相关的资料,其中有一本《航空模型》杂志用“马赫障”形容四旋翼的抖动问题,于是这个名字脱口而出。

  “马赫.”汪滔咂了咂嘴儿,有些惊叹:“天呐,你真叫马赫?你这名字,天生就是做飞机的命啊!”

  陈学兵笑了笑:“大家都这么说。”

  等到大疆突破了自研多旋翼整机这层“马赫障”,“马赫”这个身份也会脱下。

  角色扮演,还挺好玩的,能给他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这个团队继续发展下去,说不定还能给他带来一些新知识。

  不过下次来,应该戴个黑框眼镜了。

  陈学兵下午四点半走出阳光高尔夫大厦,奇点的人五点便到了车公庙,开始寻找附近适合开电子零售店的地方。

  七点过,便在大厦一公里外盘下了一间小家电零售店,开始彻夜改造。

  第二天早上,陈学兵真的有了一个做电子零售的朋友,叫舒克。

  舒克的真名当然不会叫舒克,是个学电机的工程师,姓张,叫张小江,不过他会宣称喜欢别人叫他舒克。

  陈学兵小时候幻想过能和开飞机的舒克成为朋友,让舒克带着自己遨游世界。

  马赫和舒克,这是他在这个奔忙的世界留下的一点梦幻和乐趣。

  希望汪滔也会觉得这是一对梦幻般的朋友,从而激发他更多探索世界的灵感。

第301章 郭不得刚

  10号下午,观澜湖酒店。

  郭台铭包场了一个酒店茶餐厅,和陈总讲茶。

  环境很好,四周的落地窗,全是十多米高的绿植。

  陈学兵带着任颖到达的时候,十几个黑衣墨镜的保镖占据了整个茶餐厅的各个角落,排场二字拉得很满。

  还带着一丝丝的威胁。

  不过郭台铭也知道这一套在大陆不好使,待女秘书从门口引着陈学兵走近,便抬手笑道:

  “陈总,坐!见你一面,真是不容易。”

  陈学兵本来会有一些应有的客套,不过看到郭台铭专门搭了一个坐台,在棉垫上盘膝而坐,一副日本社长的模样,有点不舒服。

  便让人拉来一张凳子坐下,干脆地把手里的文件夹拍在桌上。

  “郭总,这些条件你答应了,之前的事就算了了。”

  郭台铭看着蓝色的文件夹,觉得不对,脸色未变地拍了拍身旁的两个厚重密码箱,笑道:

  “陈总,之前多有得罪,我是诚心来道歉的,我的诚意,就在这里。”

  陈学兵瞥了瞥,干脆摇头:“郭总的礼物太重,我懒得搬了,我这人还是喜欢轻盈的支票,不过今天,我是来给郭总送支票的。”

  郭台铭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了文件夹翻看。

  入眼就是几个字:《散热模组技术》。

  下面还有。

  《注塑专利》、《6061-T6铝合金热处理参数库》、《精密模具冷却优化技术》、《高精度CNC夹具校准技术》。

  全是他们近年从日本和台湾企业手里收购来的自动化生产技术,每一项旁边对应着十年授权协议和授权费,加总起来有一个多亿。

  下面,是《协助建造全自动电镀手机生产线协议》。

  建线两条,每条指导费800万。

  单位都是人民币。

  另有一张漫长的技术人员名单,《富士康单方面解除竞业协议》。

  郭台铭越看眼光越冷。

  总过1.3亿不到,要这么多东西。

  “陈总,是不是有点太贪心了。”

  “贪心吗?”陈学兵反问:“郭总看清楚,你们只是授权和指导,凭白挣了一份钱,这些技术都是对应手机生产线的,况且我们只建两条,都是自用,并不和你们抢生意,你也应该知道我最近在你们厂里挖的人也只涉及手机生产线,如果我足够贪心,应该建几条电脑生产线才对。”

  郭台铭的笑容已经完全消失:“我们富士康的国际规模,不是谁都能跟我们竞争的,连美国的伟创力也”

  陈学兵笑着打断:“伟创力打不过你们,最根本的原因是融不进中国,没法完全发挥出中国这个拥有全世界最优质劳动力人才市场的优势条件,他们的生产重心分散于全球29个国家,没有把握好中国入世以来的制造业爆发期,也没有获得大陆土地政策的集中支持,而我正好有能力帮助他们迎头赶上。”

  这番话,已经充分表明他对伟创力做过一定程度的调研,也让郭台铭的脸色变了变。

  富士康成功靠三点:大陆的土地优惠政策,低价高效的人力,高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

  管理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也占一些,但相对其他世界工厂,并不是绝对优势。

  “陈总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想帮伟创力?你以为这事有这么简单?”郭台铭冷哼了一声:“我要是不干了,在大陆撤资,五十万员工下岗失业,恐怕多的是人会找你麻烦。”

  “倒也没有这么难吧,如果郭总撤资,那就更简单了。”

  陈学兵悠悠说道。

  “郭总晓得我刚拿了一笔42亿的产业基金吧,我还有能力迅速调动上百亿的市场资金,你明天宣布要走,我后天全面接盘你的大陆员工,就在你的现有工厂的土地上建产线,手机订单我多的是,电脑方面,联想也会支持我,另外乔布斯明天就会到中国找我,我有把握让他答应把苹果的IPOD和IMAC订单,甚至手机订单全部转给我做,你信不信?”

  “你没了产线,去其他地方重新招工人建厂,我联手伟创力拿了你的诺基亚订单,你还剩什么?”

  “郭总这些年发展得不错,不过在日本、韩国和美国都树立了一大批敌人,要是有人带头挖坑埋你,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来添两把土。”

  “你敢撤,对大陆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你,明年就从世界电子代工的榜单里彻底消失,你在台湾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世界变化很快,尤其是电子产业,所以大陆撤资这种话,我劝郭总慎言。”

  一句接一句,全是如山的压力。

  郭台铭感觉被这双年轻而锐利的眼神盯着,心里极其难受。

  他一向以钱和势压人。

  但此时,他完全不掌握对方的领域,对方却好像有机会对他全面出招。

  他除了技术优势,还剩什么?

  而现在对方还要他的技术,更让他纠结。

  他心里竟有了一种不想搭理的让步。

  是的,不搭理他就好了。

  他顶多跑来挖人,能挖多少?

  可这么想更感无力,这几天被奇点挖走了很多关键员工,有的人甚至是站在富士康厂区门口和对方签合同,已经足以说明很多人才对富士康并没有太多归属感,只是缺个更好的饭碗。

  这么大的厂,几十万人,他不可能提高所有人的待遇,如果这么做就是灾难,对方却随时可以灵活地用高薪挖他的人。

  恶从胆边生。

  “砰!”

  郭台铭把手里的文件夹往桌上重重一拍。

  “陈总,我告诉你,我郭台铭不是吓大的!我在JM当过兵,富士康的天下是打出来的!如果在台湾,你敢这么和我说话,早就死”

  “嗙!”

  周围的保镖还在往这边靠拢,陈学兵已经起身,重重一掌拍在桌面上,厚重的木质桌面狠狠震颤了一下,放置的玻璃杯倒了,桌上被拍中的中性笔更是应声而断,笔帽飞出老远才落地。

  郭台铭近距离感受到这一掌的恐怖力量,整个人都是一抖。

  愤怒的出手,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陈学兵冷静的声音。

  “郭总,我六岁练武,做土建起家,第一单生意也是打出来的,你那几年绵羊兵的经历就别跟我炫耀了,要是说话再没个把门的,我劝你以后来大陆多带几个保安。”

  郭台铭脸色变了又变,他没想到陈学兵精致的西装下面潜藏着这么大的力量。

  是真的练过。

  他从未遇到过这么难缠的对手,以前遇到不好谈的生意他还能拿出当兵的经历装硬汉,摆武力,这回连秀武力也碰上行家了。

  “郭总,这是法治社会,好好谈生意吧。”旁边的任颖忽然开口道。

  这个台阶,郭台铭说下就下,向周围保镖扬了扬手,重新组织起一丝笑容道:

  “呵呵,陈总,这个话题确实不符合我们的身份,我们是商人,在商言商,来大陆前联发科蔡总告诉我,你是个厉害的人物,劝我不要和你发生矛盾,不过我也听说你的手机芯片在台积电代工,台积电张忠谋是我姐夫,你应该也不希望和我闹得太僵吧。”

  联发科在深圳也有势力,怎会不知道奇点去富士康挖人的事。

  郭台铭来前,与他只是点头之交的蔡明介居然主动联系他,说了上述一番话。

  而郭台铭此时一边威胁陈学兵,一边毫无忌惮地把蔡明介给卖了。

  陈学兵从这话里阅读出了蔡明介主动挑拨的信息。

  蔡明介这老小子果然不安分,恐怕巴不得台积电断他的供。

  郭台铭和张忠谋的关系,陈学兵以前不知道,不过任颖给他收集的情报里有提到: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的现任妻子张淑芬是郭台铭的表姐,俩人01年在美国结婚。

  “呵呵,张先生也是商人,如果他愿意付出高昂违约金来偏帮你,恐怕他要给台积电董事会一个交代,而我也乐见其成,美国设计公司自会帮我找其他工厂下单,我不急。”

  陈学兵平静的背后是所有人都摸不到他的底,多方面的下注,没人知道他的核心战略,不知何事对他是最重要的,所以无法精准威胁他。

  郭台铭笑容微凝,心里也确实拿不准,从他掌握的信息来看,对方现在的权势似乎更多来源于金融和那个3G芯片公司。

  可他真的不甘心被人这么拿捏得死死的。

  命根子捏在别人手里,对方还是个觊觎他技术的人,一次妥协以后可能就有第二次,他想到这些,感觉自己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陈学兵看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抵抗,笑道:“郭总,坦白来说,我不喜欢你这个人,和你的言论有关。其实以富士康在就业用工上的贡献,你能识大体,顾大局,发表一些正面的言论,你在台湾的地位如何,大陆只会对你更好,你今时今日也不会在我面前这么被动。”

  郭台铭听到这话,心里忽有明悟。

  对。

  他心里总感觉有一丝暗暗的害怕,就是对方这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晦暗背景,和这种背景下不应有的那种不择手段。

  以前他是不怕这样的背景的,50万劳工就业,他做的是能让大陆人吃饭的生意,谁能奈他何?

  现在出来个狠人,不讲规矩,他才怕了。

  这一番话

首节 上一节 388/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