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第432节

  那卫生系统得省去多少人啊?

  陈学兵话还没完:“还有更多的应用可能,比如我做的智能手机,如果得到普及,软件应用接入以后,还能实时记录该患者去了什么地方,有过哪些就医记录,有朝一日如果发生系统性传染风险,可以立马从地区系统甚至是全国医疗系统后台接入这些数据,实施实时管控。”

  惊讶,变成了震惊。

  “这有可能实现吗?”高主任不禁问出口。

  “什么叫有可能?这个项目我已经投了。”陈学兵轻笑,“合肥正在接入一个医疗挂号网,有八家医院正在试点,患者可以通过网络挂号医院,节省排队时间,医院的就诊记录也会接入一套医疗系统,这背后就是数万患者的病例数据,我只需要把数据接过来,建立分析模型,一个小型试点就已经完成了,这个系统软件下一步开发出手机应用,我说的功能就可以初步实现,这根本不难。”

  “难的是背后所需要的庞大服务器支撑。”

  “目前国际前沿的x86服务器单机性能是四核CPU/16GB内存,而且每台是数万的天价,机械硬盘单盘容量也仅500GB-1TB,造价非常高,想达到这样的计算效果,还要优化终端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框架,从基建方面,也需要市政供电和骨干网接入方面予以配合。”

  “按照政府的说法,这至少是一个五年计划,而且下一个五年,十年,还需要持续的投入。”

  “正好,前海的填海工程也还在进行之中,我们可以一边等填海,一边搞双边立项,一边等待更好的服务器。”

  这是一项又急又缓的数据工程。

  服务器性能,是会逐年提升的。

  正如大数据的需求一样。

  建得越晚,成本越低。

  但研发要早啊。

  他的昆仑系统,目前功能集中于设备端,数据处理依赖终端性能,对数据中心需求较低。

  软件下载,Email、地图等基础云服务开始集成,才算初步触发了后端服务器的需求。

  但是等到数据量激增,碎片化生态增多,用户行为会催生海量的请求,架构和算力都需要天量的提升。

  现目前在美国做数据中心足以支撑全球发展,但未来的大数据中心和相应的研发,他肯定要放在国内。

  相关研发,必须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大数据中心作为起步的支撑。

  大数据,算力,这是一条复杂的科技线,里面既有硬件,也有软件,还需要天然条件配合,前世的东数西算,就是因为西部一些区域达到了充沛的电力和常年凉爽的天气等条件。

  按理说,贵州贵阳是建造大数据中心的绝佳之地,气温均匀,年均气温15度,只需要自然通风就可以大幅度冷却服务器,地质稳定,水电资源丰富,地价还便宜。

  但前海也有它独一无二的优势。

  跨境数据流动特权。

  不止是因为这一世领导的许可,而是前一世它本就是港澳服务业枢纽,甚至可以适用香港法律。

  它现在还只是片滩涂,但它的行政规划会在几年内便迎来巨大的改变,未来两种制度,两种法系,三种货币,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

  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前海就是核心,直至他重生之前,还是国家发展计划的核心区域,发展目标是通过城际轻轨和跨海大桥把整个大湾区连在一起,消除物理屏障,形成一个超级大城,就像广州佛山一般。

  若照此规划,前海就是大湾区里的中央CBD。

  而在这一世,他已经拿到了入场的先决条件,甚至还有一丝主导权。

  大数据中心不是只有一个,未来要建许多个,这里,可以作为第一个。

  深圳前海和后海深圳湾都大有可为。

  前海开发好了,三十年以后他都有一口饭吃。

  后海开发好了,他立马就能办个满汉全席。

  不过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先从有优势的地方下手。

  两位主任不知他心中的汹涌蓝图,听到他的一番话,看他全是钢铁侠的既视感。

  这个掌握了未来科技的托尼斯塔克,好像随手一挥就是高清无码的全息影像。

  他们已经初步感觉到,自己二人坐在这里与他谈话,级别好像是有点低了。

  因为他们根本没法决策,只能质疑。

  “那”刘主任想了半天,抓住了盲点:“这个大数据中心,要很多钱吧?就你一个人开发?谁来用?”

  陈学兵悠悠笑道:“刘主任,你记得我刚才说的是什么产业中心吗?”

  俩人迟钝了一下。

  高主任先反应了过来:“云数据。”

  “对。”陈学兵的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云,时而是散开的,时而聚在一起,硬件整合的大数据中心,是物理底座,最大的那片云,其他的数据是一朵朵分散的云,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专线端口接过来,在这里分析,处理,储存,大家共用,当然,想共用的人得给我付费,这个价格不菲。”

  云服务中心,不是谁都建得起的。

  技术支持上,也要很多年的积淀。

  像前世的阿里云,一直在搞云基础设施扩建,做全球化布局,形成了规模效应,财报显示这个板块每年的利润率徘徊在10%左右。

  早年没有竞争对手,利润还要更高。

  前海如果建造直连海外的内陆大数据中心,服务客群当然是跨国互联网企业,收费也要昂贵得多,回本会更快。

  而且做这样的数据中心,带来的人才和技术积累是不可想象的,对他的昆仑系统发展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前世阿里想进军手机系统,只是因为安卓的生态优势和手机系统的复杂性而退却了。

  以他这一世的先手优势,完全可以把两件事情完美结合,相互技术调用,做出最强的用户体验。

  从上次跟马云和吴光正吃饭之后,他就得到了一些灵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他跟领导提出深港战略时说话才能毫不磕绊。

  他不止有对港战略,还有对深战略。

  本来今天是不准备讲的,打算写到方案里,但刚好来了个信息中心主任,他便提了起来:

  “深圳做这个项目,不仅能吸引互联网企业来此布局香港,还能第一批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设。”

  “整个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阶段,我们希望能参与政务外网骨干网的性能优化和下一代IPv6部署评估项目,这不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但能帮助深圳做互联网政务升级。第二阶段,利用我们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积累,承接部分非核心政务云的迁移、容灾备份系统升级项目,提升数据韧性和服务连续性。第三阶段,基于前两阶段的互信和磨合,再逐步探讨更核心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比如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的支撑系统优化。”

  “这个计划,同样是五年。”

  他现在是越来越敢讲了,有些超前的东西,他已经没有必要避讳。

  他是上面领导授权的规划师,即使地方上听不懂,也只会觉得是自己无知。

  而且有了他的医疗例子作为铺垫,这两位也没什么听不懂的。

  俩主任听得都有些为难了。

  他们只知是前段时间来深交会的那位领导安排下来的任务,要配合一次港深互联网产业交流,在前海搞促进合作,却不知上面的领导具体是怎么给他们的领导安排的。

  此时看到这个项目的复杂和庞大,都有点惊了。

  尤其是高主任边听边看,刚从资料里看到一个让他内心发抖的数字。

  “首期50亿,每年30亿?陈总,这是项目投资金额?!”

  陈学兵摇摇头。

  高主任失落了两秒,又继续翻看。

  陈学兵的话声却再次打乱他的心神:“这只是我的投资,不代表整个项目,这个大数据中心发展起来,香港和大陆的互联网企业都要在这里聚集,共享香港和海外互联网经济,怎么可能才这点钱?”

  这个计划是什么,他不知道领导有没有跟深圳交代明白。

  香港的互联网服务业很难进,冲击实体,会受到诸多本地的困扰,前世是有例在先的。

  别说网购,支付宝了,就是家乐福超市进货的车都被堵住路口,进不了那些街道和巷子。

  12块的可口可乐,就算香港物价不可能与内地持平,但你要给他打到8块,他还有生意做吗?他还有这么多利润吗?

  他能干吗?

  前方势必会干仗,那后方的服务器就一定要稳定,别被一会断网一会断电的,还玩个毛线。

  领导给他的指示是“小步迈进,但要在深圳快速积蓄力量”,说明领导是听明白了的。

  什么是积蓄力量?

  要把进军香港的互联网服务器,全部摆到前海!

  首先两地互联网接通,逐步渗透民心。

  政策一到,大战即起。

  他一家是玩不走的,还要有诸多互联网企业到这里开设服务器集群,做好战斗准备,大旗挥下之时,他的大数据中心助阵,时来天地皆同力。

  他其实还有个担忧。

  这个计划太长了,政府是要换届的。

  虽然我国的政策延续性一向很好,但负责商务的领导对港态度肯定不会是届届都一样。

  那么他就要趁着现在的支持把优势做足。

  足到深圳都不想放弃,主动争取。

  足到上面只要起心动念,大手一挥,就能迅速完成这一决策。

  他想到这里,说道:“前海不仅是数据接口,还有深水港规划,到香港船程非常近,现在互联网消费与日俱增,以后网购企业的货品都可以在这里登录香港,甚至可以借道香港口岸关税政策直接发往海外,这个计划,对深港一体化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等同商务局的信息经贸委高主任一听,立马皱起眉头,想到了更多的可能。

  口岸合作,互联网中转,城市规划.

  他隐隐想起参加过一个市政府的政务会,提到过一个《前海特区构想》,几个领导在争论,争论的内容.听起来跟此时有些相像。

  这.根本就不是他们该听的事。

  他立即抬手:“陈总,你等等!我们跟领导汇报一下!”

  他说完,跟电子政务资源中心的刘主任交汇了一个眼神。

  谁去?

  这个大数据中心的事,他不太懂。

  商务口岸的事,刘主任又不太懂。

  那为什么,这个年轻老总,什么都懂??

  算了,今天算是遇上变态了。

  一起去!

第338章 一座需要攻略的城市

  陈学兵觉得事情很顺,两位主任出去的时候,与经贸委的孙科长笑谈起了深圳发展。

  孙科长自然是不乏恭维,说起华为,亦说到深圳有奇点科技这样的企业,高新技术发展还能更上一个台阶。

  陈学兵微笑,嘴里轻哼起了《沙家浜》。

  但就十分钟,两位主任回来了,面色竟有些为难。

  俩人仍是互看了一眼,高主任才说话。

  “陈总,你看这两盘菜有点凉了,我让人再给你热热?”他说着指了指桌面。

  陈学兵脸色一沉,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怎么,刘副市长觉得我带来的东西不好?”

首节 上一节 432/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