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第50节

  市重点高中老师,补习班。

  她确实不知道去哪里找渠道给儿子创造这样的学习条件。

  陈学兵笑了笑,哪能不明白这个意思。

  她这是嫌自己碍眼,想让自己别掺合舅舅的项目,索性把自己推去读书。

  自己就是随便读个大专,四年也过去了,毕业再来找舅舅,那罗安差不多也把舅舅的资源接手得差不多了,哪有自己下脚的地儿?

  还好前世罗安心高气傲,不想当打工仔,也不晓得后面的大项目,自己提前拉队伍单干了,说不定后来还转行了,要不那一世被舅妈算计上,断了舅舅的提携,自己前世的路恐怕很难。

  这一世,自己开会时透露的“大项目”,拨动了罗安的其他想法。

  命运真是奇妙,一些不经意的事,竟会成为巨大的岔路口,改变无数人。

  重生也奇妙,能让人看见这些路口。

  陈学兵念头及此,觉得自己以后作出什么决定前一定要在脑子里多转几遍,搞清楚事情的关键性。

  毕竟自己可能是这个有条不紊向着前世一模一样的框架发展的世界里,唯一的蝴蝶。

  陈学兵不禁想到罗安的变化。

  罗安瞄准了三标,不去接前世那个小工程了。

  自己要不要填上?

  念头还在转动,旁边的老妈已经开口,语气比之前柔和了许多:“那…那他要是考不上呢?老二,你这个当舅舅的,总要带带学兵吧?”

  “那肯定…”

  于春尹正要开口,罗敏又再打断:

  “姐,陈学兵读书的机会就这一次,没考上就复读呗!就是专科院校,读出来也比高中生好啊!他只要有能力考上本科线,我还可以请我同学给他填个最好的志愿!再说了,陈学谨这么聪明,以后肯定是要上重点大学的,前途无限,陈学兵这个当哥的,连个大学读不上?以后层次相差巨大,怎么来往?”

  这一句话,将了三个人。

  于春尹,于春燕,陈学兵。

  两个老的都是恢复高考那个年代过来的,把文凭看得格外重要。

  陈学谨肯定读大学,他们要是不让陈学兵读,感觉对不住这孩子。

  罗敏这话主要还暗戳戳点了于春燕,说她跟于春尹层次相差大,怎么好意思来往。

  于春尹不好说,于春燕则是关心孩子,压根没在意。

  气氛沉默之间,一个童声忽然开口了。

  “舅妈,你瞎说!我才不会嫌弃我哥呢!不对,他读不读大学,我都嫌弃他!”

  “哈哈哈…”

  这话很好笑,也缓和了气氛,但只有于昕昕无忧无虑地笑出来了,胡乱摸着陈学谨的头:

  “你太可爱了!”

  陈学谨赶紧挡住,发出尖叫:“不要摸我的头!”

  这一会的功夫,陈学兵心里终于作出了决定。

  “舅妈,我的前途就不劳你操心了,我考个大学应该没问题,志愿我自己会填的,考大学也不耽误我创业的事。”

  陈学兵这一开口,罗家三个顿时紧张。

  尤其是罗安。

  他不是白白对陈学兵有敌意的,他十分清楚,在于春尹这儿,他们俩人是在抢资源,是零和博弈的对手。

  而且陈学兵有能力。

  陈学兵以一个高中生的年龄在工地上震场,把一切弄得服服帖帖的的样子,任谁看过也不会忘记。

  于春尹被老婆阻挠,心里也并未放弃把陈学兵拉到自己身边。

  这一下,反应各异。

  不过陈学兵很快接上了话头。

  “舅,我想问你个事,我听说之前罗安准备接一个小工地吧?多大的项目?多久开工?”

  于春尹察觉到了陈学兵的意图,想了想,还是双肘撑在桌上,缓缓道:“嗯…那边是个独立的污水处理厂房,管网系统比较复杂,已经由三支队伍从厂区往那边修,主体就是厂房,搭了半公里不到的管网,那边叫彭水,原来属于黔江地区,是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远得很,而且二三月份就开工,这个项目我已经接了,两百来万的体量,到时候我安排个队伍去就行了,你就不要去了,我找人测算过了,也没多大赚头。”

  这话一出,罗安有点吃味了。

  没多大赚头,又远,不让陈学兵去,你给我?

  于春尹当然不是情商低,而是压根就不在意罗安的想法。

  妻侄,跟从小骑着自己肩头长大的外甥,能一样?

  陈学兵却摇摇头,继续问道:“清单计价还是定额结算?”

  “99年定额,还上浮8个点,单价低不了。”罗安竟然接话了,并且给罗敏去了个眼色。

  那工程的位置他去看过,当真是“好得很”,依山傍水的,路又差,8个点根本不够补贴附近路况的,不管陈学兵有没有能力开工,反正给陈学兵正合适。

  陈学兵心中也在盘算。

  99定额的工程…他接过一次,有的单价比08年定额还高。

  还上浮8个点。

  “舅,我抽个空去看看,怎么样?”

  于春尹眉毛一挑,心里动了动:“你帮我做?”

  陈学兵身子往后一靠,笑道:“我自己做嘛。”

  于春尹顿时扫兴:“你做个屁,你哪有钱,没个四五万,你工都开不了!”

  对,这年头200万的项目要开工,就这么便宜,有定期进度款的项目,四五万就够开工了。

  只要敢开口许诺利益,甚至可以更低。

  当然,这是在山里,没人着急进度的情况下。

  像三标段那种市区项目就不一样了,有领导天天路过,和群众的眼睛看着,进度那是一天一催,动不动就得上强度,加人加机器。

  “你别管了,我自己想办法。”陈学兵摆了摆手,又故意对着罗敏道:“舅妈,我去乡下干活,自己单干,你没意见了吧?”

  罗敏本准备怼陈学兵一句,但想到罗安递过来的眼神,双手抱胸,头转到一边,不再说话。

  大家把话明讲开来,各人的目的就显而易见。

  唯一有点慌的于春燕听到200万,差点吓破胆,但又听于春尹说“四五万开工”,见儿子一脸自信,便开始默默盘算自己的家当。

  各怀心事之间,陈学兵给舅舅递去一个眼色。

  “舅,只要你提点给我算低点,我肯定搞得定!”

  “你去干那个工程,不读书了?”于春尹说着,连连摇头:“不行!那个补习班你舅妈都给你找好了!学习这一点,你舅妈说得对,你们班主任都说你有机会,先考个大学再说!”

  “你放心,大学我肯定考!这学期期末考,你给我班主任打电话,看我成绩再定,行吧?”

  工程和期末考,这两个话题并在一起有些滑稽,但陈学兵最近的表现,好像又把一切变得合理。

  于春尹沉默了,微微点头,算是答应。

  陈学兵这才看向一言不发的舅妈,心里想着是不是应该给她添个堵。

  想了想,笑道:

  “舅,其实我觉得…既然三标你不亲自干,你应该去趟深圳。”

第41章 快上架了,发个感言

  如题。

  这本开局比较惨淡,作者干了件傻事,第一轮推那天断更了,第二轮推荐都没过。

  还想着跟上本一样三江呢,嗨。

  所以之后上架就悄悄上吧,这就算上架感言了。

  更新的问题:作者写书经常来回修改,每小时产出也就七八百字,万字很难,尽量保证每天两章3K章节吧,能写就会多写点。

  爆更规则跟上本书一样,按照月票和订阅数,1000月票或每满10万订阅量加一章,评论多,热度高也会加更。

  最后,大佬们,上架以后,望月票,订阅,多多支持!

第42章 给这个世界提提速!

  菜,逐渐上桌。

  气氛,竟然逐渐安静。

  “……南山那边,也在打造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自贸试验区,以前搞三来一补,贴牌代工,前店后厂,现在产业链形成了规模,加上产业逐渐升级,无数高新企业在往那边涌。”

  “还不止南山,华强北,应该说,各行各业都有机会,这是个人口流入型城市,而且高收入人群多,住房需求会越来越高,供应也会越来越紧张。”

  “深圳的地价目前也在红利期,城中村征地赔偿,才2500一平米,政府也在大力扶持新落地的投资,只要有项目,贷款也相对容易,舅,既然三标你要放出去,手里的活钱就应该整合一下,用来投资深圳的土地嘛。”

  “哪怕是很小很偏的土地呢,如果你愿意到深圳去做房地产,我可以给你指几个我看好的区域,你去考察考察,绝对遍地是黄金,投资回报率,会比这边搞土建要高得多。”

  陈学兵滔滔不绝地描述了这次到华强北进货的过程和“见闻”,当然,隐瞒了收帐的部分,大讲特区的发展和前景。

  他的见识,当然要超过在座的所有人,而且今天讲的句句是真。

  恐怕不会有重生者会像他一般,在不满自己的人面前透露未来的商机。

  但他今天玩的就是阳谋。

  罗敏肯定会帮罗宏罗安父子争取三标最大的量,那么接下来他们要面临三标的巨大投入,一两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本解不了套,听了也没用,等到他们真在三标结算,赚了钱,起码是两年以后,深圳的整体行情已经暴涨。

  而罗敏自己也离不开重庆,陈学兵知道她刚升了职,当了个什么科长。

  她大概率不会同意舅舅去深圳,因为这样两口子就是两地分居。

  只要她今天表明了态度反对舅舅,等过两年,两口子就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舅舅肯定会埋怨她。

  她要是同意舅舅去深圳挣钱,那自己就给舅舅指条明路,让舅舅在深圳长期发展下去,以后成为自己的助力。

  那时候罗敏要么辞职过来当舅舅的附庸,要么两口子两地分居,感情肯定不如现在。

  至于舅舅在重庆的宝贵关系,舅舅要是发达了,无论他身在深圳还是重庆,只会更加稳固,甚至更加广阔。

  陈学兵随口给罗敏下了个她根本看不见的套。

  果然,他话一结束,罗敏立马就表达了不屑。

  不过她今天已经达到了目的,心态平和之下,发言比之前有逻辑了许多。

  “你一个学生娃娃,还在这谈经济,深圳有特区,当然有机会,你以为现在的机会,是谁都能上去掺一脚的?我看你还不懂。施耐庵都说「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知不知道什么意思?你舅舅在重庆有人帮,出去了,哪个帮他?”

  不愧是当科长的,说起话来一套一套。

  陈学兵不禁笑道:“舅妈,你这个道理在其他地方或许讲得通,深圳那个地方二十多年前就是个渔村,在那儿富起来的大多都是闯进去的外地人,谁一开始有人帮?关系当然要用,但是沉迷于关系,不讲究经营之道,这不是经商,只是投机而已,赚不到大钱的。”

  “嘿。”罗敏气得冷笑:“你不靠你舅舅的关系,你妈的积蓄,敢去接工程,能去接工程?不要说200万的项目,在路边帮人建个自建房你都差口气!你舅舅还说你长大了,有进步,我看就是长了一肚子的歪理,把你舅舅忽悠了!”

首节 上一节 50/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