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 第927节

所以,扩军是势在必行!

也是万一将来出现突变时,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不过,在兵力扩充的数量上,就不得不慎重了。

毕竟,胶东郡的情况和上郡不同。

上郡是边陲重镇,本身就有三十万大军驻守。

扶苏作为监军,也相当于捡了个便宜。

但是胶东郡却不一样。

因为,在诏书的明文规定里,只有五千!

那么,皇帝的底线,应该是在十倍之内!

秦轩权衡了很久,才决定将兵力上限设置在五万。

以免人数太多,引来皇帝的不快。

新军的成立,既然做不到人数优势,那就只能浓缩为精华。

每一个新军都将按照强度超过魏武卒的强度进行训练每一个,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五万人,就是新军的核心力量,也是全职军人!

只是名义上不属于秦军编制罢了。

至于街道的管理,自然也不能落下。

另外再招收三百人,不参与训练只巡视管理街道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名头也有了,郡城街道的管理人员也有了。

一座郡城,三百人足矣!

有了这三百人上街巡逻顶在明面上,也不怕有人在朝中说三道四了。

虽然一个郡城竟然用五万城市管理人员,人数确实太多。

让五万人隔几天集体扫大街清理卫生,不合理吗?!

但秦某人就喜欢严格打造第一卫生城市,有钱任性不行?!

想到有钱任性……

养一只五万大军的花费,可不是一笔小开支。

而且以秦轩的练兵方式,单是伙食开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所以,弄到钱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郡城刚刚结束反叛,正在恢复之中。

不论是租赁船只打鱼拉动商贸,还是出海去东瀛、琉球抢黄金,都需要时间。

所以,现在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开拓财源。

对于如何找快钱,那是早有准备。

秦轩走到海边的时候,已经能看到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巨大的水泥池子。

每一个池子,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水库!

这些池子的位置,都是精挑细选的。

保证在涨潮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海水灌入水库!

秦轩搞不出来发电机,只能用人力。

人多好办事,赶制出来的若干架脚踏式水车已经架好。

把水库里的海水提升到蒸发池去,然后再一级一级抽入调节板和结晶板。

最后进入到卤池。

盐卤经过卤池澄清后灌入结晶池,晴天只需要十二个小时结晶池内的卤就能凝结成粗盐了。

制盐,这就是秦轩赚快钱的方法!

毕竟,最容易赚钱的生意通常都写在秦律里。

贩私盐,可是要杀头的!

还有什么方法比卖私盐更赚钱呢!

以大秦目前的技术,无论是制盐的品质和产量,都和在海边晒盐无法比的!

用滩晒法制盐,是从清朝嘉庆年间才开始流传,到了咸丰时期才大规模推广。

在次之间,民间最常用的一直都是煎熬法。

又怎么比得上滩晒法的产量呢!

萧何跟随在一旁,看着一口口巨大的水池,脸色很是纠结。

根据秦轩的说法,等盐场开始生产以后,盐巴会一摞一摞的挑出去贩卖。

已经可以预料,当胶东郡的盐流入市场,对大秦官府控制的盐生意,绝对是绝大冲击!

到时候,连价格恐怕也会一路下跌。

当年的齐国富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盛产食盐。

盐,可是国之根本啊!

首节 上一节 927/12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