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八佰开始崛起 第135节

对于他们的把戏,林昊完全是嗤之以鼻。

想要统一国家,不一定非要动武。

对于林昊来说,用一些更简单的办法其实就能做到。

他先是去了河南,坐镇开封,指挥部队接收整个河南地区。

随后,按照之前六个省的惯例,他命令赵刚在河南和山东两地发放大量的粮食。

此时刚好是严冬,河南这个地方又刚好经历了严重的旱灾,百万流民无家可归。

卫国军这时候发放粮食,无疑是收获了整个河南百姓的民心。

各个城市,各个乡镇,都有卫国军的粮食发放点。

按照林昊的命令,每家每户,按照人头,每天都可以领取粮食,一直到来年可以种植农作物为止。

林昊现在有的是粮食,刨去六个省百姓和军队的食物以外,剩余的粮食足够让山东跟河南的百姓吃上整整一年都多余。

有了充足的粮食作为资本,林昊就有发放粮食的底气。

百姓们得到粮食,还得到了卫国军发放的过冬衣物,对于卫国军那是更加的感恩戴德。

很多地方的百姓,甚至在家里就为林昊立起了生祠牌坊,天天跪拜,保佑他长命百岁。

紧接着,林昊命令赵刚,把河南和山东两地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然后租给百姓们继续种粮。

第一年的种子和化肥,全部由国家来承担,农民需要交一半的粮食给国家作为租金。

以后,种子和化肥需要个人去买,农民们需要支付三成的粮食作为租金。

按照超级种子的产量来算,只要一年,这两地的百姓不但能实现温饱,而且还能脱贫。

林昊仅仅用了一招,就收获了两个省百姓的拥戴。

比起阎老西和老蒋的那一顿忙活,不但实用,而且还更有效。

处理完河南的事情,林昊把剩下的招募警察和武装部队的事交给手下去处理,他则立马回到烟台。

小鬼子送来的钱,他已经全部投入到烟台的造船厂里。

船厂缺什么就买什么。

为了尽快把船厂的收尾工作完成,林昊完全是不计代价的在搞。

“大帅!”船厂负责人王进看到林昊过来,急忙迎接上来:“按照您的指示,我们正在扩建船厂,预计三个月内可以扩建两倍。”

王进说:“我们招来了十三万的工人,日夜不 停的干,三个月绝对可以竣工!”

林昊满意的点头:“鬼子造好的地方,可以造军舰吗?”

王进点头:“鬼子造这个船厂,就是为了造军舰的。危害那边造潜艇,这边造巡洋舰。他们本来还打算造战列舰的,不过还没开工就.....”

林昊笑笑:“早知道,我应该迟点进攻,让他们造好了再来接收!”

四周的人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鬼子的嘲讽。

王进连忙说:“我们自己也能造出那样的船厂,您派来的好多专家正在给我们指导,就算造航母也没问题!”

王进指的专家,全部是科学人才中心培养出来的。

林昊微微点头:“我这次来,就是要告诉你。你的船厂,从明天开始起正式挂牌为东海造船厂,专门为海军建造大型军舰!”

王进震惊的张大嘴:“专门.....造军舰?”

林昊淡淡的说:“你就是厂长,要什么资源直接向我汇报,但是,我要求你必须造出质量最好的军舰,为国家打造出一支世界第一的舰队!”

王进激动的大吼:“是!”.

第224章

按照林昊的要求,第二天一早,正在扩建的船厂正式成立为海军船厂。

不但可以生产潜艇,巡洋舰和战列舰,还能生产航空母舰。

林昊参加了船厂的成立仪式,并且向全国通电,华夏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军舰造船厂。

今后,华夏的海军再也不用求人,所有的军舰都由自己来造。

成立仪式足足耗费了一天的时间,到了傍晚时分,林昊才疲劳的回到司令部。

“大帅,今天德意志人也参加了咱们的船厂成立大会!”

赵刚给林昊倒了一杯茶说道:“德意志人看你忙,就找我私下里聊了聊,问我能不能向您转达,他们想买我们的军舰!”

“哦?”林昊笑道:“上次我和他们的元首说起过这个事,不过他们的元首不感兴趣。怎么,现在又主动要来买了?”

赵刚微微一笑:“其实想来也简单,咱们在淞沪海战全歼鬼子的两支航母舰队。这种战绩,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德意志人肯定是通过这场战役,看出咱们的海军很强大,所以他们才特地派了人过来查看。应该是很满意,所以才想买!”

林昊点头:“卖,他们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只要钱给的足,多少都卖!”

“他们想要航母,还有大型战列舰!”赵刚说。

“卖!”林昊耸耸肩:“我都说了,他们想要什么,我就卖什么,谁跟钱过不去啊!”

赵刚为难的说:“可是,航母咱们现在还没开始造,技术方面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另外,我们也没有飞机工厂,不管是空军还是航母,都需要飞机.....”

“那就建两个飞机工厂..!”林昊大方的说:“咱们的军工业规模现在已经很大,军舰船厂有了,就差飞机工厂了。建,反正以后都是要建的!”

赵刚尴尬的苦笑:“大帅,您没听懂我的意思!我们现在缺的东西太多了.....”

林昊看着他:“你指的是技术吗?咱们在技术这方面并不缺少,你要多少专家我给你多少。”

“人,我们更不缺。现在华夏有数不尽的劳力,他们没工作,更没能力混口饭吃。如果全面建造工厂,将会给很多人带来就业机会,我们也可以享受人口红利。”

赵刚见林昊这么信心满满,顿时也没话说了。

“好,那就按您的意思,马上修建飞机工厂。那地址选在什么地方?”

林昊想了想,然后说道:“河南遭受大灾,人口又众多,就把专门为空军造的机场放到河南一带,这样也能带动一方的经济!”

“海军的机场,就放在山东一带。这样离船厂近,舰载机生产好了可以随时运到船厂去!”

“是,明白了,我马上就去安排!”赵刚点头。

林昊继续说:“另外,在浙江和江苏一带继续兴建船厂。光是这边的一个船厂肯定不够,我们现在需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更多的船厂才够用!”

赵刚:“明白,这些我会一起办的!”

赵刚走后,林昊立即打开系统仓库,把从宝箱里获得的关于制造军舰和飞机的图纸跟书籍全部拿了出来。

这些东西,记录了所有现有军舰和飞机的所有细节。

所有的资料拿出来后,足足有一个人那么高。

林昊看了看悬浮在仓库里的十几个宝箱。

本想一并打开,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

因为每次宝箱多的时候一起打开,获得的东西也更多。

第二天上午,林昊让刀子带着人,把军舰和飞机制造的书籍跟图纸,全部给工厂送过去。

然后,他又从科学中心调派了一批专家,分别奔赴各个工厂。

他们就是林昊的底气。

有科学中心在,就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出各行各业的专家。

不管林昊想干什么,都有技术作为支持。

所以,不管建造什么,他都有信心跟底气。

转眼半个月的时间过去,整个山东跟河南已经彻底稳定下来。

百姓们已经没有挨饿或者受冻的烦恼,各地有警察进入后,治安也好了许多。

新组建的武装部队,一边训练,一边开始对周边盘踞的土匪开始清缴,算是拿他们来练手。

进展的如此顺利,林昊便开始着手准备进攻河北。

至于跟鬼子的约定,林昊压根就没在乎过。

撕毁跟这帮侵略者的协议,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对于鬼子,他也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反倒是乐此不疲。

就在他准备下令召开军事会议时,赵刚又匆匆找了过来。

“¨」大帅,我没钱了!”赵刚开门见山的说。

林昊听了一脸懵逼:“没钱?你,你哪儿没钱了?”

赵刚焦急的说:“您给我的钱,已经全部用完了。要是再没钱过来,所有工厂都要停工了!”

林昊吃惊的张大嘴:“我可是把鬼子的进贡,还有缴获来的所有钱全都给你了.....这么快,你就用完了?你也太败家了!”

赵刚一脸(得王的)委屈的说:“大帅,您是不知道造飞机和军舰有多费钱。别的不说,就说现在工厂里造的那艘航母,光是造出来,就要花至少四千万美刀。这还不包括弹药和飞机!”

“其他几个在造的工厂,每天都要花大量的钱。一共两个机场,三个船厂。总共有上百万的工人,他们每天都要工资,每天都要吃饭。”

“另外,建造工厂还需要大量的材料,这些也是钱!”

“这还只是前期造工厂的费用,您派来的专家们说,马上还要制造生产线,还要造武器,那要的钱更加多认!”

赵刚很委屈的说:“所以,您给我那些钱根本不够....”

林昊震惊的张大嘴,做梦他都没想到,海军和空军,居然特妈的这么烧钱!.

第225章

赵刚看着傻眼的林昊:“大帅,没钱的话,接下来的事真的干不了。军舰和飞机,实在是太费钱了!”

林昊一脸无奈,他完全没想到,造飞机和军舰居然这么费钱。

怪不得小鬼子举全国之力去打造海军。

不举全国之力不行啊,就他们岛国那点资源,如果不重点发展海军,他们恐怕连岛都出不了。

林昊此刻充分的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不但跟科技有关,和经济也有很大的关系。

你有科技了,但是没钱,一切都是白瞎。

林昊思考片刻后说道:“我先给你五亿美刀,你看看能用多久?”

赵刚兴奋的说:“有五亿美刀,我可以把所有工厂都建好,第一艘航母也能顺利继续下去。不过,后续的武器制造费用,肯定是不够的!”

林昊挥挥手:“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等会儿我让老算盘把五亿给你,你去忙你自己的事情好 了!”

赵刚犹豫的看着他:“大帅,这个钱....您不会很为难吧?”

林昊苦笑:“我是大帅,就是在为难,我也要想出办法。不用你操心了,去忙吧!”

赵刚尊敬的敬礼:“大帅,您辛苦了!”

首节 上一节 135/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