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 第18节

  “嗐,客气啥,我这边最近收了一些鸡蛋还有几条腊肉,最近这段时间都不好过,我也就弄了点这些东西。”

  李强脸色颇为愁苦,李明倒是不介意,多少有点儿就行,至于更多的他也不在意,毕竟自己只是需要个洗白的过程,自己空间里面倒是有着大把的粮食呢。

  “没事没事,这年头有东西吃就不错了,李大哥方便的话拿出来让弟弟看看。”

  李强听到李明没有嫌弃东西少倒是放心不少,毕竟现在这年头的采购放到村里那是很吃香的,虽然现在乡下吃食也不多,但是也不会一直这样,能跟一个大厂的采购搭上关系也很重要。

  连忙起身去了自家盖得西厢房里面一顿收拾,这才拎着一个大篮子出来。

  “兄弟你看看,腊肉五条,鸡蛋也就120个。”

  “不过这腊肉你得给哥哥留下两条,还有鸡蛋我也得留下一半。”李强摸着脑袋憨笑道。

  “毕竟你嫂子也是刚生完娃娃,需要补一补。”

  “没问题,李大哥,就按照你说的来就行。”

  两人一番合计,最后李明按照一斤鸡蛋五毛,腊肉八毛的价格给李强结了账,毕竟现在吃食少的很,涨点儿价就涨点,自己养殖空间里面专门有一个仓库可以用来存放食物,里面的时间流速静止,毫不夸张的说,他李明现在攒的这些东西拿出来够自家好生吃喝一年半载绰绰有余了。

  十八里店村口。

  “李大哥,我就先回了,下个月月底我再来。”李明推着车子对着李强告别。

  “好嘞,兄弟,你路上小心点儿,别把鸡蛋磕破了。”

  “放心吧,李大哥。”

  等到李明骑车回到轧钢厂四合院,已经是到了下午时候,中午饭还是李明半路停车后,连人带车进了空间解决的。

  由于回来的时候还是上班的点儿,李明在前院倒也没碰上门神闫阜贵,到家之后就把鸡蛋还有腊肉拿了出来,又从空间里面拎了两只老母鸡这才算完事。

  毕竟家里有了两只老母鸡以后,明年也有个吃鸡蛋的路子不是。等到把东西都收拾好,李明同志这才踏下心来,剩下的就靠老李同志垒鸡圈了,小李同志表示不会。

  收拾好东西的李明在椅子上倒是直接睡了过去,直到院里传来乱糟糟的声音这才抻了个懒腰醒过来。

  刚走出门就看到了自己老妈带着妹妹回来。

  “明子回来啦!”老妈看到自家乖儿子安全到家显得很是开心。

  “哥!”自家妹妹更是干脆,直接冲了过来,然后往屋里看去。

  这一操作看的李明是一脸黑线,“你不是看到我回来了才高兴的吧,你是想看看我有没有带东西回来吧。”

  李明黑着脸捏住李蕊的耳朵把她揪了过来。

  “嘿嘿,不是不是,妹妹才不会忽视老哥呢。”

  李明也没跟这个活宝计较,让两人先进去自己才把门帘放下。

  李蕊和李母看到桌子上的鸡蛋,腊肉还有绑在桌子腿边儿上的两只老母鸡都呆了一瞬。

  “嘿嘿,妈,今天还是略有收获,弄了60枚鸡蛋,还有三条腊肉,不过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两只母鸡了。”

  李母看着李明,越看越觉得自家儿子顺眼,又聪明又懂事又帅气,搁谁是当妈的都得半夜笑醒。

  “我乖儿子越来越厉害了。”

  “比你爸强多了,让他去买点粮食弄点吃的,弄了多半个月,连半个米缸都存不够。”

  夸完儿子开始损自家老公已经成了李母的习惯了,一边嘟囔着一边儿就开始收拾起鸡蛋和腊肉来。

  门帘掀开,李父从外面走进来。

  “老婆,我咋又听见你碎碎我呢。”李父一脸无辜道。

  李母抬起头瞄了一眼,“你看看你儿子今天弄回来的东西,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李父一瞅,好家伙,鸡蛋腊肉,还有老母鸡!自家乖儿子这是大收获啊!

  “对对对,你说的都对。”李父咧着嘴乐道。

  “这下就能给这俩孩子补一补了,鸡蛋可是好东西,尤其是明子弄来的两只母鸡,啧,以后这就是咱老李家的宝贝了,哈哈。”

  李母颇为嫌弃的看了一眼傻乐的李父,“别愣着了,去小明装修的新屋那边拿点砖头,今天天黑前把鸡圈垒好。”

  李父下意识抬腿就走,却被李明拦住。

  “老爹,你多拿点砖,垒高点。”李明一边儿说一边儿还指着中院方向,示意中院有小贼。

  “不至于吧?我记得咱们院孩子没。。。”

  李父话都没说完就被李母怼了一句,“中院光孩子吗?那个老母猪你忘了?”

  “赶紧去,听儿子的,把鸡圈给我垒高点儿。”

  挨了一脚的李父这才反应过来,摸着脑袋也不恼,乐呵呵的出去垒鸡圈了。

  “还得是我儿子靠谱!”

  “妈,你夸夸我呗,别夸我哥了,天天夸他我都听腻歪了。”李蕊在一边儿帮着李母收拾鸡蛋一边儿碎碎念。

  李母全当没听见,虽然她觉得自己女儿很不错,但是跟自家儿子没法比。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又过了两天,李明的房子这算是彻底收拾好了,今天特地请了假准备上午收拾收拾自己的新家,然后下午再去逛逛买点儿东西,毕竟之前卖的猪肉的钱还没怎么花呢。

第34章 验房

  “小东家,今儿您这两间房算是彻底弄好了,您验一验。”刘师傅一大早就过来等着李明露面了。

  李明也没客气,毕竟是自己出钱修缮房屋必须得仔细点儿,虽然自己老妈还是街道办的干事,这刘师傅一般也不会得罪自己,不过还是看一看来的放心。

  在刘师傅的带领下,李明算是把自己未来要生活的房间给好好看了一遍,装修的时候李明同志有提了一些建议,倒是让他这两间西厢房和耳房住起来更舒服一些。

  从过道一进门便是西穿堂屋,面积不如后面那间耳房大,但也不错了,跟贾家一大家子人住的面积差不多。

  进门就是一条铺好的木质地板走廊,直通后面耳房,左手边隔了一间浴室和一间厕所出来,还有不少空闲地方,等以后可以添置一些家具来用。

  门口右手边依次弄了烹饪台,洗手台以及一个大铁炉子,为的就是入冬了在外面屋里做饭啥的暖和。

  右边沿着墙直接打了一排储藏柜,本来是打算做成鞋柜的,可是后来李家考虑到存粮就直接贴墙打了一排储物柜。西边靠耳房又隔了一间小卧室,预留出一间小客厅的空间。

  沿着走廊走到头,便是李明让刘师傅在墙上开的门了,推门进去就是一间颇为敞亮客厅,再往前走弄了隔断开了一扇门,勉勉强强算是次卧,还安了一间小厕所。

  最里面就是一间敞亮的大卧室,卧室南面做了一间小浴室和厕所,主打的就是厕所多,早晨妈妈再也不担心排队上厕所了!

  至于下水走向问题,笑话,自家老妈就是街道办的,主打的就是一个自己开条自己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不错,倒是辛苦您了刘师傅!”李明同志十分满意自己的新房子,顺手就把另一半的钱交给了刘师傅还送了一条烟。

  “嘿嘿,谢谢东家!”刘师傅看到活都干完了,还有烟拿更是高兴。

  “您以后有什么事随时找我就行,咱手艺您放心就是。”

  李明和刘师傅又乐乐呵呵的扯了一会儿,这才把刘师傅送走。

  回到院里的李明挽起袖子就开始操持搬家的活计了,为了能够得到新家居住权,妹妹李蕊答应了给李明按摩一个月,然后今天李明同志搬家,也得给李蕊收拾过去。

  为此,他亲爱的妹妹又把自己卖了半个月。

  一直收拾到中午,这才算是把他和妹妹李蕊房间的所有东西全都搬到了新家,妹妹李蕊住在主卧旁边的次卧,至于李明同志他自己当然是住主卧咯,毕竟是自己的房间嘛。

  随便在家里开了火应付了肚子,他就骑自行车准备信托商店买家具了,这也是昨晚给自家爹妈说好的,毕竟新家都搞定了,这家具也得排上日程,今天正好请了假一天弄完,皆大欢喜。

  明天休息日还能在就好好休息一天,要的就是工作期间办私事,休息时间也办私事。不过李明同志的请假跟旁人还不一样,照常算钱,徐股长给李明批了个外出采购,那是一点儿都不让自己股里的同志吃亏。

  “哟,明子没上班啊!”

  李明刚推着车子出了门口就碰到回来的何雨柱。

  “嗯,今儿请假了,柱子哥你也请假了?”

  何雨柱摆了摆大手,“嗐,我还用请什么假啊!下午没小灶,我就没事,正好今天回来补个觉。”

  酸,真特么酸!有门手艺真不错。

  不过自己混的好像也不错,那没事了!

  “我去买点东西,柱子哥再见!”李明跟何雨柱没啥好聊的,话不投机半句多,李明同志也不喜欢跟舔狗聊天,主要是怕被传染!

  虽然现在何雨柱还没舔,但是贾东旭还没死呢,还是离得远远的好,自己好不容易重活一世,来到这个《情满四合院》也不是改剧情的,只要甭惹我,啥都好说,惹了那就不好意思了,空间里面地方多,挑个埋人的地方绰绰有余。

  李明同志哼着小曲儿就直奔信托商店,这时候50年代四九城的信托商店是当时的一个特色,这些商店主要分布在各个繁华的商业区域,如西单、菜市口、天桥、西四、东四、北新桥、新街口等处。

  李明今儿个打算去的就是北新桥,无他,离家近耳。

  信托商店的运营模式主要是接收客户的物品并代为出售。客户可以将物品送到信托商店,由商店代为出售。出售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商店无权变动。如果物品卖出,商店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如果物品没有卖出,商店会将物品原封不动地归还给客户,无需交费。

  根据经营范围的不同,原来的信托商店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收售杂项的,从照相机、工艺品、手表到服装、皮鞋、帽子、衣服等;另一类是收家具的,床、桌椅、箱子、衣柜等;还有一类收售自行车,包括整车、自行车配件的。

  他今天不光是打算买好家具,还打算给自己搂块儿手表,主要是后世过来的人,要么看手机确定时间,要么咱看手表,这穿过来天天特么看日头不习惯啊!

  等到明年市场上就能流出来不少好东西,到时候拿着粮食换两张手表票,美滋滋!

  这些信托商店的公平交易和诚信经营赢得了老北京人的信任和喜爱。一些商店甚至会为客户提供补回部分钱的服务,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信托商店“销赃”,万一物品出现什么问题,也能找到本主儿。

  心情愉快的李明同志把自行车停放在北新桥信托商店门口一头扎了进去,问了问路,二手家具这一茬都摆在二楼以及后面大院的仓库,便径直上了二楼。

  上了二楼就看见几个售货员都领着各自的客人在楼上打逛,李明倒也不急自顾自的挑了个方向就溜达过去。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售货员放下手头的客人走了过来。

  “爷们儿要挑挑家具?”

  李明扭头看了一眼这售货员,说不上是尖嘴猴腮但也是个马脸,具体可以参考后院许大茂。

  “嗯,这不刚装修好新屋,打算过来挑几件入得眼的家具,有没有什么好东西给我介绍介绍?”

  这售货员王铁牛在信托商店也是干了好几年,一双招子也算是练了出来,一般人来信托商店选家具要么就是图便宜,要么就是真懂行!

第35章 置办家具

  至于眼前这位他看着虽然年轻,但是穿的却是不错,哪怕不懂行,家里也肯定小有薄资。这种户对他来说要是能成一单,那这个月工资提成绝壁会高上不少。

  “您放心,您跟我来,我带您看看。”王铁牛更显热情带着李明就开始在二楼溜达。

  “不知道您需要要什么类型的家具,我带您好好逛逛。”

  李明站在原地倒是思考了一会儿,这才继续开口,“怎么着也得先把三十六条腿配齐吧,其他的就先放放,不然也麻烦。”

  主要是配齐三十六条腿就担心有狗日的眼红了,这要是再弄多了院里禽兽不好收拾。

  “三十六条腿”是指一套完整的家具,包括方桌一张、椅子四把、双人床一张、大衣柜一个、写字台一张、饭橱一个,共计三十六条腿。这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家具组合方式,也是人们追求家居美观和实用的表现。

  售货员王铁牛一听,喘出来的气儿都粗了三分,“好嘞,那您先跟我走,咱们先去挑挑椅子和方桌,这两样离这边儿近点。”

  “您喜欢上了年头的东西不?”王铁牛看着兴致盎然的李明问了一句。

  “这上了年头的好东西自然喜欢,不过你得拿出来看看。”

  现在倒是不担心这上了年头的东西,离着那离谱的日子还早着呢,真到了那个时候大不了把东西往空间一扔,齐活!

  “您瞧瞧这个。”王铁牛指着一张云纹八仙桌说道。

  “这可是清朝的一张桌子,咱们自从收过来放到现在,这桌子依旧板板正正的,绝对没得挑。”

  李明围着这方桌绕了两圈细细观察,“拐子云纹八仙桌?”

  “您是这个!”王铁牛同志举了个大拇指。

首节 上一节 18/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