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 第34节

  这下倒好,他这个当叔叔的倒是从自家侄子那边捞了不少好处!

第62章 贾张氏:我的东旭啊!

  干叔侄两人又扯了一会儿,李明这才告辞,主要是快到了下班的时候了,李明不想耽误自己下班,上班摸鱼,下班自然要好好享受生活不是。

  李明刚回到三股抽了一根烟,轧钢厂下班的铃声就响了起来,跟周围同事打完招呼,李明便悠哉悠哉的走到轧钢厂门口,等着自家老爸下班一起回家。

  “走啊!”李父跟周围工友打了个招呼,在一众工友羡慕的眼神下坐上自家儿子的自行车缓缓离开轧钢厂。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晚上,李家刚吃完饭,一众人正坐在屋里消食,突然间就听到一声凄厉的猪叫!

  “东旭!我的东旭!你这是咋了!”

  李明眼珠子一亮,李家其他人也都一脸兴奋、

  “咱出去看看?”李父提了个建议。

  李母点点头,“今晚吃多了,去院里溜达溜达吧,咱们消消食。”

  四人默契的对视一眼,找到合适的借口,李家才不喜欢看热闹的,只是单纯的吃饱了撑得。

  李明几人刚慢慢悠悠溜达到中院,就看到贾东旭下半身小腿弯曲弧度极其明显,贾东旭整个人倒是没有痛苦的哀嚎,不是他够爷们,是他疼晕了过去。

  李明心头一乐,这两街溜子下手挺快啊,看着东旭哥这腿腿,估摸着好了也得坡一段时间了。

  贾张氏跟秦淮如扑在贾东旭身上,哭的哭,嚎的嚎,贾张氏嘴里还一直骂骂咧咧的没完没了。

  “哪个没爹的下手这么狠哟!我的东旭啊!你怎么就这样了!”

  易中海连忙推开人群走了过来,一脸急促,“贾家婶子,你还哭啥,赶紧带着东旭去医院啊!”

  “晚了留下什么后遗症就不好了。”

  随后又扭头看向何雨柱,“柱子,快点帮忙!找个板车,把东旭放上去拉到医院!”

  何雨柱本来美滋滋的看着戏呢,这会儿易中海指使他,何雨柱不大乐意!

  但是看到秦淮如那梨花带雨的脸颊,何雨柱心头还是一动!

  “诶诶,我这就去!”

  李明偷偷地扯了扯自家妹妹的衣服,一脸坏笑,“蕊蕊,你去把咱们家两自行车车胎的气放了。”

  “诶?”李蕊一脸呆萌。

  还是李父李母反应快,推了推自家姑娘,让她快去。

  四合院里有自行车的就特么李家,后院许富贵今儿个没回来,厂里的自行车肯定没在四合院,现在贾东旭出了事了,肯定着急啊,万一弄不到板车肯定得借他们李家的自行车。

  但问题是李家跟贾家不对付啊,又不能故意不借,得找个理由嘛!

  “啧啧,贾东旭这肯定是在外面得罪人了,这下被揍的可真惨呐!”

  “活该,这贾东旭在轧钢厂工作的时候天天磨洋工,这下多好!不用磨了。”

  “怎么着也得歇几个月吧,哈哈!”

  周围的人看热闹不嫌弃事大,主要是贾家风评忒差,这特么但凡换一家也不至于现在这么多人看热闹嘲讽,估摸着邻居们早就上手帮忙了!

  现在倒好,就一个冤大头何雨柱跑前跑后,还有贾东旭的“义父“易中海帮忙吆喝。

  易中海等了半晌也不见何雨柱回来,只得抬眼看看周围邻居,寻思找个帮忙的,就看到了李家众人,虽然之前起过龃龉,但是现在易中海看到自己“义子”遭此大难,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老李,你看看贾家这孩子这模样,得赶紧送到医院,借你们家俩自行车用用行不?”

  易中海口气十分柔和,老李自然乐意,毕竟自己啊乖儿子已经提前安排好了。

  “嗐,都邻里邻居的,这有啥!我带你去看看。”

  李父带着易中海来到前院,却发现自家俩自行车被人放气了,顿时“勃然大怒”。

  “谁啊!怎么能把我们家自行车放气呐!”

  “这中院东旭还等着自行车救命呐!”

  李父颇为悲怆的声音传了出来,中院看热闹的众人听到后一愣,随即又乐起来,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

  李母和李明则是假装着急的往前院走去。

  “哈哈,这肯定是有人乐意看贾家倒霉!”

  “就是就是,他们贾家活该啊!”

  “傻柱的板车也没来,李家的自行车也没得,哈哈。”

  “让傻柱背着去!这不挺好嘛!”

  前院。

  易中海脑袋里现在装满了懵逼这个词,他是万万没想到,李家的俩自行车都没气了。

  本来还以为是他们李家自己放的,可是看着李卫国这模样也不像啊!

  李父演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对易中海说道,“一大爷,真不好意思,我们家自行车被人放气了。”

  “这没办法带着东旭去医院了。”

  易中海脸上露出一丝强笑,“没事没事,我等等柱子的板车。”

  “不行就找个人背着东旭去。”

  李明耳朵贼好使,听到易中海这话就知道这狗日的没打什么好算盘,跟自家老妈说了一句,他自己就溜溜达达的出了四合院。

  李明同志十分确认,这狗日的易中海要是还等不到何雨柱的板车,肯定会以李明是四合院力气最大为由,让他背着贾东旭去医院。

  李明不乐意,绝对不乐意!你要是让李明把贾东旭送往“西天”,那他一点儿意见都没有。

  易中海的“义子”成了这逼样了,这老登肯定优先考虑自己养老的事,到时候肯定不会在意得罪不得罪李明的事了,再加上狗日的擅于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指点点,李明同志有很大的几率被人当成“杨白劳”跑一趟。

  还不如这会儿去趟八大胡同,见见自己未来的俩小弟呢!

  “这俩街溜子下手可真快,嘿嘿。值得培养培养试试!”李明一边摩挲着下巴一边往八大胡同赶去,权当消食嘛。

第63章 李明收小弟

  就在李明在去往王大王二家里的路上,四合院里的易中海为了自己的“义子”终究还是把目光瞄向了李明同志。

  也不知道四合院傻柱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反正人到现在是没回来,板儿车自然也没得影子。

  轧钢厂四合院。

  易中海咬了咬牙,看向李父,“老李,你看看这柱子也没回来,咱们院也就明子身板好,你看看能不能让明子背着东旭赶紧往医院去?”

  李父的模样就像是在看傻子,包括李家其他人也是同样表情,“呵呵,一大爷,刚才明子给我说要出去找板车,这会儿没在咱四合院啊。”

  李卫国同志学了一手李明的小熊摊手,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差点儿让在一旁看热闹的李蕊笑出来。

  易中海的脸皮抽了抽,也没回话,捋起袖子就往中院走去,看样子是打算自己背着他的养老首选去医院了。

  “易中海可真不要脸!”李母看着易中海的背影不屑地“呸”了一声。

  “那是,这老家伙为了他的“义子”贾东旭连脸都不要了。”

  “都跟咱们李家撕破脸皮了,还好意思让咱们家明子背着贾东旭去医院!”

  李蕊“哼”了一声,“他就不怕我哥在半路上把贾东旭另外一条腿打折?”

  李家这边欢乐的不行,没别的意思,贾家倒霉,易中海吃瘪,他李家就是乐意开心。

  “对了,咱儿子哪去了?不至于真去找板车了吧?”李母看见自家好大儿还没回来问了一嘴。

  李父摆了摆手,“不用管,估计这小子今天得晚点儿回来,生怕被易中海道德绑架抓了壮丁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李明已然是哼着小曲儿到了八大胡同,来到了王大王二家门口。

  “咚咚。”

  里面的兄弟俩今天刚干完架,尤其是还把人腿给怼折了,这会儿在家多少也有点儿忐忑,这会儿听到门响,互相对视一眼,又缓了缓这才去把门打开。

  李明笑眯眯的看着给自己开门两个街溜子,明明那天晚上他们在贾东旭面前很豪横的,结果今天豪横的又变了个人。

  “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

  王大王二一愣,他们没想到李明来的这么快,还是当哥哥的王大反应快点儿,“李哥,您请进。”王大一边说着一边还做了个小二迎客的手势邀请李明进门。

  等到三个人坐在院里的石桌周围,李明这才开口。

  “我还真没想到你们俩下手这么快!”

  王大王二听到李明这句话,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儿。

  “李哥,第二天我们就在外面蹲着贾东旭了,我哥提前找了个麻袋直接给那孙子套了。”

  “嘿嘿,我们哥俩没动别的地方就只怼了他一条腿。”王二看到李明今天不是来找事的,更像是来给他们哥俩发好处的,这会儿也就自然许多。

  王大连忙给李明递了一根烟过去,还殷切的划着火柴给他点上。

  “呼~~~”

  “你们这事儿干的不错,有兴趣跟我混么?”李明手里夹着烟,看向两人,虽然他岁数比两人小,但问题是他比两人硬啊!

  王大王二猛点头,“愿意”*2。

  “行,明天晚上跟我办件事,办完了,我就给你们安排其他的事。”

  “你们先让我满意,兹要是我满意了,我就先给你们哥俩在轧钢厂要俩临时工的名额。”

  两人眼珠子锃亮,等的不就是这句话嘛。他们可是知道眼前这位的本事,哪怕是过几年能给他们要两个临时工名额都乐意,这年头进了轧钢厂的临时工,那就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编制,怎么着都比俩人在大街上做街溜子强啊!

  “您放心,李哥,从今往后我们兄弟俩就跟您混了。”王大的脸上立马被笑容填满,连忙表态。

  王二不甘落后,走到李明背后开始捶起背来。

  李明同志很满意两人的眼色,这种小弟值得培养培养。

  养不熟咋办?这年头街溜子可不少,扔块儿砖头都能砸出来俩,养不熟换一批呗!

  “行,明天晚上你们俩拉个板车去护城河等着我,到时候有东西需要你们跟我拉到轧钢厂。”

  本来李明同志寻思明天找李怀德安排个车拉猪肉呢,现在这俩卖力气的来了,正好让他们拉着板车去,还能低调不少。

  “行,放心吧,李哥!”

  “没问题,李哥!”

  李明又从兜兜里掏出5张大黑十放到桌子上,“你们跟我混,我也不让你们吃亏。”指了指桌子上的钱,“这算是当初贾东旭答应你们得五十了,哈哈。”

  “不过明天你们可得卖点儿力气。”

  兄弟俩人一惊,没想到还能有赚钱,主要是第一天就能有钱拿,这活也忒香了点。

  “嘿嘿,谢谢李哥。”王大现在对于给李明干活那是充满了期待。

  “别怪我没给你们说,你们明天吃多点,晚上拉的东西可不轻,还得拉到轧钢厂,更费力气。”

  李明临走前又叮嘱了一声。

首节 上一节 34/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