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医鸿途 第1338节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岐黄新城一期项目竣工,苏韬作为岐黄慈善的会长,必须要出现在现场,这也是为何苏韬在燕京没有多待几天,匆匆返回汉州。

此外,市委书记章平,宝邮县委书记杜平等政府官员也在现场场,至于省卫生厅也安排了重要官员,甚至连省委办公室督察室也安排了一名副主任到场祝贺,据小道消息,这是省委书记殷开朗的心腹,省委红人。

在鞭炮声中,苏韬与众人共同剪彩,合影留念。

闪光灯下,大家纷纷鼓掌。

结束了仪式,章平主动和苏韬握手,笑道:“苏神医,谢谢你对汉州作出的巨大贡献。”

苏韬连忙谦虚地说道:“章书记,我得感谢你,如果不是您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中医无法得到一块可以休养生息,重新振作的基地。虽然现在很多城市都打着中医的招牌,但像汉州这样,以中医人为核心的城市,还是唯一一个。”

章平欣慰地笑道:“我也是在下赌注,看能否为汉州找到合适的城市定位,从目前来看,我已经赢了。目前国内有十多所中医学院都有意向在岐黄新城创办分校区,现在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来挑选合适的中医学院入驻岐黄新城,争取能让这里成为一流中医人才的摇篮。”

岐黄新城之所以能够吸引国内众多中医学院的瞩目,关键在于萧副总理安排薛秘书长,通过教育部给出了指示。上面有领导叮嘱,下面则有中保委的国医大师鼎力相助,所以岐黄新城的组成项目之一大学城计划,实施得非常顺利。

原本汉州政府一筹莫展,因为吸引学校入驻,和招商引资不一样,难度更加大。汉州只是个三线城市,提出的政策扶持又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处处碰壁。但在上个月,突然柳暗花明,不少学校主动找到了政府,提出要在岐黄新城拿地,建设新校区。

岐黄新城虽然地块很大,但也容纳不了十多个新校,所以现在要在其中遴选五个优质的学校,作为后期岐黄新城大学城的基础。其余学校等后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再陆续引入。

章平现在的心情非常愉悦,燕京中医药大学、湘南中医药大学、云海医科大这些都是医学院中的顶尖学校。

汉州原本只有一个本科学校,如今来了这么多大学,那将给汉州这座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个城市能否发展,关键是看这个城市的外来人口是不是足够多。有了人,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形态。办大学是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手段,学子们在这座城市上了四年学,会和这座城市产生很深的感情,绝大部分会愿意留下来,然后为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人口积累得越来越多,城市的经济形态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岐黄新城项目的优势在于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愁工作。

按照三味堂现在的连锁发展模式,还有三味制药生产线不断扩张,未来将缺少数万中医类方向的岗位缺口。

现在三味堂已经和国内一些优秀的学校提前定向签约,很多大学生才上大二,就和三味堂签署定向就业协议,加上国家政策引导,现在中医已经变成热门专业,学生不愁就业,而且薪资待遇超过平均水平,成为人人羡慕的专业。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五年时间,中医和西医将在全国各大医院平起平坐,在华夏形成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

如今,眼红三味堂连锁模式成功,所以不少中药店也开始转型,不再简单地销售中药材,而会聘请一些有中医执照的专业中医坐堂给病人诊治,虽然没有三味堂的大夫专业,但老百姓对中医也逐渐信任和依赖,尤其是在汉州,除了三味堂之外,还有十多家私人中医馆的生意也非常火爆。

比较明显的代表是,药神集团。

王国锋突生变故,背后的诺伊集团离开华夏,药神集团在新掌门的带领下,开始悄然转型,从药店连锁转变成中医连锁,虽然没有三味堂根正苗红,但也取得不错的效果,至少在证券市场上,受到不少股民的关注,目前的资金情况比较良好。

苏韬觉得这是个好现象,想要将汉州打造成中医之城,光靠自己肯定不行,还得百花齐放,允许其他人也参与到分享这块蛋糕中来,大家群策群力,才能将中医发扬光大。

不过,中医馆多了,注定会导致水平良莠不齐,因此苏韬和狄世元曾经提起过,加强对中医馆的监督和调查,不仅要求药材产品质量过关,对中医人员的水平也要严格审核,避免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狄世元原本就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在前往省卫生厅任职之前,进行过专项整治,所以现在汉州虽然中医馆不少,但那些坑门拐骗之流完全没有,从未出现过老百姓投诉中医馆的情况。

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三味堂的坐堂医们身家水涨船高,不少私人医馆开价百万年薪,想要挖三味堂的坐堂医前往自己的医馆坐镇。

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有所动摇,毕竟三味堂是中医的一面旗帜,虽然外面给你的待遇薪资很好,但无法长久,何况三味堂现在的坐堂医收入不菲,差一点的年薪也在三四十万左右,没人会冒风险,将这么稳定的工作给扔掉。

另外,三味堂的企业文化太好了,这些坐堂医几乎每周都会被洗脑,潜移默化地认为,三味堂是世界上最适合中医工作的企业,如果定下心来和企业一起发展,未来都有机会成为独当一面的分店长,成为三味堂的合伙人。

苏韬将汉州作为中医的起步之地,在政府的配合和推动之下,如今的中医融入到汉州百姓的日常点滴里。老百姓受到熏陶,一日三餐都讲究在食物里,放点滋补身体的药材,所以很多药材店的生意也变好了。

苏韬笑着与章平说道:“章书记,现在已经打开局面,接下来就是要注意稳步推进。岐黄新城现在不缺少资金,关键是缺少政策的支持。据我所知,施工方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曾遇到不少阻碍。”

章平听到此处,脸上露出愧疚之色,“苏神医,此事我有所了解。竟然有人想以权谋私,绝对不允许这样的祸害出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他已经被我革职处理,踢出政府队伍。我已经让市委办专人监督岐黄新城项目,特事特批,抢抓进度,争取一年之内,基础建设全部完成,两年之内,完善软件配套,岐黄新城一期能正式投入,面向社会开放。”

苏韬笑道:“再次感谢章书记的支持。”

那官员是市规划局的一名实权人物,岐黄新城因为抓紧进度,所以不少流程都不规范。这个官员故意抓住小辫子,卡住了一些流程,想要得到一些外快。

后来苏韬从覃媚媚口中得知此事后,将消息很生气地告诉了杜平。

苏韬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觉得这样的小事情,不应该出现在岐黄新城的项目上,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项目啊,难道有些人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大局观,什么地方是雷区吗?

杜平听到之后非常震惊,暗忖这官员也是作死,敲竹杠竟然敲到岐黄新城项目上来。他恐怕也是眼睛瞎得厉害,不知道岐黄慈善背后的老板姓甚名谁,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因为杜平只是县长,没法直接处理市局的干部,因此将消息告诉了章平。章平听到之后大为恼火,直接让纪委介入调查,那个搞不清状况的官员也受到相应的惩处。

所以现在汉州政府上下都知道,宝邮县的岐黄新城项目是一块不能动的底盘,虽然项目有数百亿,稍微刮点油膏,一辈子就吃穿不愁,但没人敢碰、敢动。

章平面带微笑,“苏神医,你客气了。”

他内心也是挺复杂,还记得第一次与苏韬见面,是在狄世元的办公室内,苏韬当时治好了女外商薇拉的怪病,帮助政府签下了一个大型项目,所以章平是以欣赏年轻人的角度看待苏韬的。

然而这才过了两年,苏韬摇身一变,已经成为国家领导的保健医生,甚至还为国外一些领导人治好了疑难杂症,手里更是拥有一个以中医为基础的庞大集团,手中的财富在淮南数得上号,在汉州恐怕已是名列第一。

章平仔细想想苏韬的发家史,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妖孽”!

第1211章 公益作为载体

竣工仪式结束之后,就是酒宴。

虽然国家现在三令五申,要禁止铺张浪费,公款吃喝,但必要的场合,还是得要举办宴会的。从酒桌上的饭菜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这间接说明,汉州的官风很正,而市委书记章平骨子里也是个廉洁奉公的干部。

章平亲自参加接待,主要是那些来自高校的领导要照顾好,毕竟他们能参与一期项目竣工仪式,是一个明确的表态,未来这些高校,都要共同参与到岐黄新城的建设中来,完成岐黄新城的大学城计划。

湘南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雁北行,是宋思辰的弟子,因此也是苏韬的师兄,两人曾在电话里交流过数次,今天算是第一次见面,拉着苏韬寒暄许久。

医学圈子非常小,其他几个大学的领导也很快和苏韬熟络起来,苏韬谈起某某国医大师,都能说出一些趣事,这主要是因为苏韬虽然年轻,但在医学界的地位很高,平时接触的都是岳遵、宋思辰、窦方刚这类人,而且他本身就是国医专家组成员,地位远比这些校长副校长更高。

章平在旁边观察着苏韬和这些名校领导相谈甚欢,心中也是欣喜无比,至少这大学城计划板上钉钉,没有太多问题。

作为一名市委书记,在任期内能招引一个大学来到汉州创办分校,就是了不起的政绩,何况一下子来了这么多。

章平此刻信心十足,自己当初以“中医立市”的想法,虽然大胆,但效果斐然。

如今,那些曾质疑自己的那些班子成员,现在都闭紧了嘴巴,不敢说三道四,章平也坐稳了位置。

不过,在华夏官场有这么一个现象,当一个干部作出了政绩之后,他就会迅速得到提拔。现在省委已经传出风声,要让章平前往淮南几个更加发达的城市担任市长,对于章平而言,这无疑是鲤鱼跳龙门,仕途更进一步。

但,如果自己离开汉州,中医立市的定位,会不会被新一任的市委一把手推翻,以至于这两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所以章平内心非常纠结,作为个人而言,有机会的话,肯定要往上爬,但从汉州发展的角度,自己最好能在这座城市待个七八年,等岐黄新城的二期三期项目落实下来,局面稳定了,然后再往上更进一步。

首节 上一节 1338/26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