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 第147节

“有用吗?”

叶舟好奇地问道。

“从我们前段时间进行的演习来看,说实话,太有用了。一个轻步兵排在达到足够的火力优势后,搭配上合理的指挥,完全可以对传统的机械化步兵连造成重大威胁,我们甚至有过一个班打掉对方4架坦克两架直升机的战例。”

“那么夸张?”

叶舟瞪大了眼睛,他并非对军事没有了解,也知道火力对于轻步兵作战的重要性,但是他没有想到火力优势造成的结果会夸张到这种程度。

指挥员点了点头,回答道:

“很夸张----当然,单兵成本也很高,基本上两三个兵就相当于一台多功能车了。不过,我们现在其实并不那么在意成本,因为武器装备再贵也都是可以量产的,可人员要是损失了,那就真没办法补充了。”

“那确实是......好了,我要先去试试你们的外骨骼了。”

“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一边说着,指挥员一边把叶舟带到了靶场边缘,为了让他完整地体验整个过程,他并没有安排其他人员协助,而是让叶舟自己穿上了机械外骨骼。

这个过程中叶舟完全没有遇到困难,他发现这具外骨骼在人因工程方面做得比他想象的要好得多,各关节的自由度已经达到了极为精细的程度,最难以控制的脚腕和手腕也做了充分的自由度。

这使得整个穿戴过程变得无比顺畅,再加上智能系统的控制,各个部位在确认之后都能自动锁紧适配,从开始穿戴到整备结束,总共花费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而武器挂载方面也极为人性化,身后的可活动支架是由手臂内侧的操作台控制的,按下对应机械按钮,身后的挂架就会自动展开送到可以摘取的位置。

叶舟试着操作了几次,又开始在靶场上来回跑动,甚至尝试做了几个跳跃的动作,随后他发现,这套操作逻辑要适应起来还真没那么简单。

比如,按照直觉的操作,一次跳跃只需要曲腿后展开就行,但是在重载状态下,这具外骨骼还多了一个蓄能过程,这也就导致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他没法在跑动过程中跳跃。

仅仅是这一点,就已经严重限制战术动作的多样性了。

使用了一圈之后,叶舟基本总结出了这具机甲存在的问题。

动作延迟长、蓄能过程长、灵活性仍然不足。

所以,这才是真正导致了“卸下外骨骼之后就不会走路的原因”,而不是陈昊之前判断的“动作力量反馈差异”。

叶舟走回靶场边缘,一边卸下外骨骼一边对等在一边的陈昊说道:

“我今天验证了一句伟人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啥意思?”

“你自己过来穿上走一圈就知道了,这具外骨骼的根本原因不是助力系统,而是力反馈系统。”

“从力反馈到助力,目前我们用的还是单纯的物理传导,就跟玩三人一板一样,后面的人要先感受到你抬腿的力,才能同步地抬腿。”

“这个过程的延迟越长,操作逻辑与正常状态下的运动逻辑差异就越大,最后的结果就是,卸了甲,就不会走路了。”

听到叶舟的话,一旁的指挥员连连点头。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问题!我们的战士反馈的也主要就是这方面的问题。”

他的脸上流露出惊喜的神色,虽然不知道今天来的这个叫叶舟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但从对方的表现来看,大概率是外骨骼领域的大佬,专门派过来解决问题的。

想到这里,他紧跟着问道:

“叶总,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吗?”

叶舟沉思了片刻,开口回答道:

“我真的不是这个专业的,所以具体的技术细节上提不出太多的建议,但是,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

“第一个,走人工智能路线,通过中央处理器记录使用者的运动习惯,将单一肌肉和肌肉群的运动状态做成模型,通过不断地数据采集和机器学习,最终做到由人工智能基于前置肌肉群的运动预判使用者的下一步动作。”

“这种逻辑就相当于武术里说的,看人出招不要看手,要看肩,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这种人工智能要求的技术水平太高了,我估计短期内很难实现。”

“所以,我有一个想法,虽然看起来很玄幻,但是已经基本实现应用、而且据说用着还不错的想法。”

“你说!”

指挥员紧紧盯着叶舟,像是生怕他跑了似的。

叶舟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

“搞神经控制系统,直接跳过力反馈,用神经电信号同步控制机械外骨骼。”

第二百六十二章 青山埋骨之处

叶舟所说的神经电信号控制,实际上在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应用,最新成果的机械手臂甚至可以做到指关节运动和复杂手势运动信号识别准确率95%以上,只要对神经解码算法进行进一步优化,达成近100%的准确率其实问题不大。

因为,这种算法的基础实际上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核心是人工智能芯片。

而在华夏国内,就有一家跟华记一样受到的、在人工智能领域独步全球的公司。

寒武纪。

如果将他们的成果引入机械外骨骼控制领域,再配合华科院本来就已经发布的神经借口技术,那么,机械外骨骼的控制将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一个台阶。

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案虽然听起来科幻,但其实并不是一个激进的思路。

神经控制在各个工业、医疗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其中最简单的一项,就是可以解决目前国内千万级别的残疾人的日常生活。

哪怕仅仅是这一点,其实都足以说服官方投入足够的资金去进行研发。

但事实是,这个技术的费效比太低,财政资金又有限,所以只能将其押后在其他项目之后。

不过,现在有了军方项目的联动,初期资金方面就不再存在问题了,以后出现的可商业化的成果还能继续反哺军工项目,简直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想到这里,叶舟坚定了自己要跳过力反馈直接做神经连接的想法,他开口说明了自己在这个计划上面的规划,一旁的陈昊立刻掏出录音笔录了音,打算反馈到兵器集团。

“这又是一个大计划了......加上这个,再加上你最新启动那个,然后还有之前我们已经立项的那些,压力真不小啊。”

陈昊谨慎地没有提及任何项目的具体内容,不过叶舟自然是清楚的。

“没有办法,现在的形势给不了我们任何的喘息时间啊,这些事情就必须同步进行。另外我还得再强调一点,做这种项目,还是不要太吝啬。”

他这句话是对指挥员说的,而一旁站着的指挥员听后连连点头。

他根本就没有过问预算的事情,他非常清楚,这种项目再怎么贵也不可能比他们打一场仗要贵,因为打仗是要死人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军人的终极追求。

而在这个时代,要做到这一点,就只能靠科技。

空军已经飞了轰-20了,海军003就要下水了,他们陆军有什么?

东风?

那他么是火箭军的!

陆军有啥呢?

99a?狙击榴?武直十?

是挺强的,但是还不够。

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杀手级别的武器,来形成自己的战力威慑。

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机械外骨骼算是一个方向。

从他的专业方向来讲,未来陆军的发展一定是偏向于战场态势隐形、疏散化作战的,也就是说,未来战场上,陆军的作战方式也会向空军海军看齐,逐渐地将大规模集团作战拆解成多模块、分散化、超视距的复杂战役,通过独立的作战单元来组成这个作战和指挥体系。

这就要求每一个作战单元都拥有极高的火力投送能力,否则作战单元一旦分散,就很容易被围歼。

如果是装甲部队还好,轻步兵在自身载重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去实现大规模火力投送?

只有两个方向。

要么武器小型化,发展到极端之后甚至可能再一次出现单兵手榴核弹。

要么就是广义载重提升,通过机械外骨骼、遥控武器站等等一系列的技术来提高单兵火力投送能力。

而遥控武器站对于电磁环境的高要求决定了它的发展只能在抗干扰通信方式取得革命性进展之后----比如量子通信实现之后,那么,现在最紧要的方向就是机械外骨骼了。

想到这里,他开口对叶舟说道:

“叶总,你放心,这个方向我们会跟进下去的,钱不是问题!”

“哈?钱不是问题?那明年拜年的时候你们不打算拿那些59出来水预算了?”

听到叶舟的话,指挥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这点小伎俩怎么还传得那么开了?

有一说一,水预算的又不止是陆军,人空军到现在还天天拉八爷出来拍视频呢。

不过,本来叶舟也就是一种善意的调侃,他自然也不会像个杠精一样去纠缠。

于是,他开口回答道:

“嘿嘿嘿嘿......今年换点别的东西水,陆航那几架直-5还没出来水过呢。”

叶舟无语地看了对方一眼,一时间有很多槽想吐,却全部堵在了嘴里。

直-5啊!

那都是什么年代的装备了?69年在国内首飞,而它的仿制机型米-4甚至是出现在二战刚结束不久的那段时间的。

70年前的装备拿出来卖惨水预算,也真的算是有一手了。

片刻之后,他终于管理好了自己的表情,于是开口说道:

“你们看着办吧......反正这个项目做下来不仅对陆军有好处,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很多很多领域,到时候大家都会记得你们的功劳的。”

听到这话,指挥员郑重地点了点头。

“功劳不功劳的没什么关系,只要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时候,我们能少死一点人,就足够了。”

说完这句话,他突然又自嘲地笑了起来。

“现在这个时候说这些真有点煞风景,不过吧,我还是想着,咱们以后啊,还是得靠高科技。”

“技术高了,装备好了,等恶人上门的时候,就可以把他们一脚踹出去,什么事都在门外解决。”

他的话说得粗糙又直接,但是,叶舟能听出来他心里无比真诚的愿望。

这大概就是这个国家的军人的本质。

他们跟其他任何国家的军人都不一样,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怀疑过战争的结果。

胜利?

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经历过无数的战争,也曾经许多次在亡国灭种的边缘挣扎过,可每一次,他们的军人、他们的人民都从尸山血海中重新站了起来,用那些先辈们的英魂和忠骨筑成沃土,重新在那土地之上耕种、放牧、建设。

今天,这个民族在几十年前的战争之后重新又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甚至逐渐开始被某些势力当成了一种威胁。

那些势力每天都在叫嚣、像是豺狼恶犬一样狂吠,似乎随时都要冲上来咬你一口。

不过,没有人会因此而恐惧。

如果真的有胆量的话,那就来吧。

我们会做好万全的准备、带上磨得最锋利的宝剑,在门口等着你们。

首节 上一节 147/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