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第106节

  乔阳这个时候,将自己手上的杂志调转了过来,展示给张星扬看。

  上面是一篇关于鹰酱计划研究上帝之杖,这样一个太空打击系统。

  上帝之杖算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

  他们计划在太空低轨道之中,部署两颗卫星,其中一颗卫星搭载名为“上帝之杖”的金属棒。

  这种金属棒由钨、钛等高密度金属制造而成,重量能够达到数吨。

  因为属于天基武器,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打击到地球之上的任何地区。

  并且因为不依赖任何化学炸药或者是核装药,所以没有任何的污染,在这个时代被人们认为是“干净的核弹”。

  当然这都是媒体的夸大罢了,上帝之杖实际的战斗力甚至比不上一枚巨型钻地炸弹。

  无论是威力,还是穿透能力,都是远远不如。

  “里胡哨的噱头而已。”

  张星扬瞥了一眼之后,就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在后世,已经有专门的实验验证过,这样的武器是没有什么用的。

  而且纯粹依靠动能,轨迹实在是太好预判了。

  世界上的几个有能力开发这东西的国家,基本上都有好几种办法对它进行拦截。

  “乔阳,伱自己做个力学模拟就能够明白这东西的威力实际上还比不上我们的火箭炮一轮齐射!”

  作为力学方面的专家,张星扬说的这些他都能够理解。

  只不过,乍一看到这样的武器概念,乔阳还是感到有些新奇。

  毕竟这年头,实际上是很少有关于天基武器的概念的。

  不过列车上闲得无聊,乔阳当下就利用自己手边有的数据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模型。

  张星扬还在一旁看着关于高超音速导弹构型的问题。

  高超音速导弹,一般来说有三条技术路线。

  在说技术路线之前,还是要先说一下导弹弹道的问题。

  弹道导弹这时候一般有四种弹道。

  第一种就是最常见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普通弹道,它实际上就是一条抛物线。

  第二种,是我们钱老提出来的钱学森弹道,这种弹道之中的导弹,轨迹很难预测。

  第三种是桑格尔弹道,第四种是助推滑翔弹道。

  第一条是采用双锥体构型,这种构型的导弹一般使用桑格尔弹道进行滑翔。

  先由火箭助推到100公里高度的卡门线以上,然后在卡门线附近进行滑翔和机动。

  也可以使用助推-滑翔弹道,在60到80公里高度左右起滑,攻击目标。

  双锥体构型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的时间,技术难度相对而言是几种之中最低的。

  第二条是乘波体构型,也是只有我们研制出来的构型,我国的东风-17就是采用的此种构型(现在时间点还未出世)。

  采用乘波体构型的导弹可以走钱学森弹道。

  并且具有相当高的升阻比,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凭借独特的气动外型大幅度提高同水平下导弹的射程。

  无论是在射程,还是在机动性上都远远超过双锥体构型的高超音速导弹。

  第三种是超燃冲压发动机构型,毛子的“锆石”导弹就是采用的这样的构型。

  只不过现在国内的超燃冲压发动机连一点点的技术储备都没有。

  所以暂时不在张星扬考虑的范围之内。

  就在张星扬考虑导弹发展路线问题的时候,一边的乔阳已经算出了上帝之杖实际的打击效果。

  “威力才这么点?”

  计算的结果,让乔阳都有些惊讶了。

  这威力还真不如他们之前研制出的全氮炸药来的大。

  一根质量为140公斤的钨棒从太空之中以13.6马赫的速度撞击地面,只能够造成一个深度3.2米、半径4.7米的坑洞。

  别说是威力堪比核武器了,就连140公斤的全氮炸药都不如。

  如果是全氮炸药,140公斤的当量,少说也能够造成一个直径三十米左右的深坑!

  “威力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

  张星扬扫了一眼乔阳的计算结果之后说道:

  “太空武器不是这样用的。”

  “挂两发导弹上去,都比这靠谱!”

  在未来时间之中,太空军备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过这样无动力的动能武器也是鸡肋。

  真正有作用的还是传统的动能武器,以及看上去更原始,但是更有效的抛石头!

  通过捕捉地球附近的各种陨石,在完成加速之后,数百上千吨重的陨石,威力堪比沙皇核弹!

  上帝之杖这样的动能武器,和太空之中的各路陨石比起来,只能算是一根绣针!

  当然这种战斗方式,在后方龙国建设完成了小行星防御系统之后,也失去了它的战争效果。

  只能够沦为天空之上一朵又一朵的烟。

  “星扬哥,你是打算用乘波体构型?”

  乔阳这个时候,侧过头来,看了看张星扬手中的各种技术资料。

  发现这里边,大多数是关于乘波体构型的技术资料。

  “是,乘波体构型的优点,对于我们来说很有利。”

  “别的不说,单单是在弹道选择问题上,就有不小的优势。”

  张星扬翻了翻自己面前的资料之后说道。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钱老还是能够勉强进行工作的。

  有关于钱学森弹道的问题,找他肯定是能够得到不少的思路。

  “乘波体构型,末端没办法旋转机动吧?”

  乔阳虽然不是导弹或者火箭方面的专家,但是这么多年的看闻。

  也让他知道了不少关于导弹方面的知识。

  “确实是这样,不过乘波体构型中端机动性能很好,末端制导弱一些也是值得的。”

  乘波体构型在滑行中端能够像打水漂一样,进行不停地机动。

  这也算是针对敌人中段反导的一种特有手段!

  尤其是在中段反导领域,近些年来投入了不少资金和技术力量的鹰酱。

  面对我们祭出的这一招,乘波体构型加钱学森弹道,他根本接不住!

第147章 脚盆国境,尽皆剑下!

  乘波体构型中近距离弹道导弹,在设计方面因为全部都是采用的新技术。

  这条技术路线,在这之前也从来没有什么人走过。

  就连成功的案例都找不到,所以前期开发的技术很慢。

  最为困难的,就要数外形气动布局的设计。

  虽然yf-21高超音速风洞的辅助,设计团队算是拥有了世界上其他高超音速武器设计团队没有的优良条件。

  但是难度还是比之前想象的要更大一些。

  团队提出来的几个方案都达不到预想之中的效果。

  本来乘波体构型的优势,就是拥有较高的升阻比,能够大幅提高导弹的射程,并且在导弹中段过程之中的机动性很高。

  而现在大家设计出的导弹外形方案,总是达不到之前进行理论计算时的指标。

  “难道只能够一点点地进行风洞实验,进行调整?”

  乔阳抱着最新的风洞数据,有点不甘心地说道。

  风洞试验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却只检验出他们之前设计的构型,根本达不到理论之中的10马赫以上。

  最多也只能够达到8马赫,而在这个速度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失稳的情况。

  “现在这样的状况,还在预料之中。”

  张星扬倒是没有太过于生气,毕竟科研工作本来就没有一帆风顺可言。

  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起码,我们验证了这条路是真的能够走得通。”

  “也算是一大收获了!”

  这确实是极大的成功,科研工作有时候什么都不怕,就怕路线错误。

  如果是一条不能走通的道理,那么走的越深,就意味着最后的损失越大。

  不过科研方向问题,在张星扬眼中都不算是什么问题。

  毕竟有着一百多年的超前眼光,能够规避掉很多可能出现的风险。

  “可是这样不停实验,消耗的实验经费是不是太多了?”

  乔阳有些担心,毕竟yf-21激波风洞光是启动一次需要消耗的电能,换算过来就需要数万元。

  这还不算激波风洞之中的各种设备损耗费用。

  全部加起来,一次时长不到一秒钟的实验,就需要消耗数万元!

  这接近一个月时间之中,他们为了验证导弹的外形气动方案,做了起码上百次实验!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时间,就掉了差不多上千万!

  不过这些钱比起风洞建设过程掉的上百亿来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而且相比较于风洞的产出,这样的投入也是值得的。

  “钱的问题不用担心。”

  “这个项目的实验经费很充足,不用担心!”

  张星扬信誓旦旦做出了自己的保证。

  实际上每个月上千万的实验经费,对于这样一个超大型的实验基地来说,算不上很多。

  当然张星扬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主要还是因为之前周正雄所主持进行的海外资产开发计划,这两年取得了不少的收益。

首节 上一节 106/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