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第41节

  它可以算得上是最早一批实际运用可回收重复利用技术的火箭,只不过因为毛熊解体造成的研发资金断裂而停滞了。

  这些曾经毛熊科研人员付出了无数心血的成果,伴随着那个毁誉参半的联盟解体,而失去了它的价值。

  只能够日复一日,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夕阳下,缅怀一下曾经的喧嚣。

  直到一场意外,压塌储存火箭的厂房,将它的尸体掩埋在往日的风光里。

  陈仲琰作为一个资深航天人,自然对于这些曾经毛熊的火箭不是很陌生,只是没有像张星扬这样对技术方面那么清楚。

  “那你们有考虑过参考他们的系统吗?”

  陈老开口问道,这个时期国内和这些曾经的毛熊加盟国关系还不错,如果出得起足够的价钱,他们甚至能够将一些绝密的东西卖出来。

  “虽然说他们的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陈老,参考价值并不是很大。”

  不是张星扬狂妄,看不起毛熊曾经的技术。

  实际上,这些火箭虽然造出来了,但是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不是什么特别成熟的方案。

  就比如,n-1火箭在完成设计、生产、制造之后,进行的四次试验发射,全都没有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总共生产了十发的n-1火箭并没有进行后续发射的重要原因,火箭的设计制造环节不是特别完善,制造出来的几乎全部都是残次品。

  “n-1火箭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价值,整个就是一工业残次品!”

  陈老听完之后,挑了挑眉,开玩笑地说道:

  “他们可以有好事者将它称之为‘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真有你说的这么不堪?!”

  这个称号说出来确实是有点唬人,但是张星扬嘴角扯了扯,有点无语:

  “没有真实发射能力的火箭,就算推力再大有什么用?!”

  “不过,能源号和暴风雪飞机如果能弄到手的话,可以帮助我们少走不少的弯路。”

  “霍!”

  “伱倒是真的敢想,毛熊十年前造能源号的时候,可是了将近200亿英镑的天价。”

  “就算是他们现在崽卖爷田不心疼,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能够拿下的!”

  能源号的造价确实是高到了让人咂舌的程度,除了那个倾国之力进行太空竞争的时代,再也没有可能见到这样的大手笔了。

  往后的太空任务,往往要更多的考虑到火箭的经济性问题。

  当然张星扬也只是感慨一下,毕竟这东西也算得上一个时代的见证。

  如果这个时候不想办法将它弄回来的话,那么它也会在2002年的时候,被掩埋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厂房里。

  “我也就是说说,航天飞机路线其实比不上可回收火箭路线省钱,别看曾经的毛熊和现在的鹰酱都在大力的推动航天飞机的发展。”

  “但是他们距离真正便宜省钱的航天飞机还有很远的距离,现在每次鹰酱航天飞机飞回来之后都要进行一次大修,算下来的成本甚至会高于一次性火箭的价格。”

  陈老作为国内航天系统数一数二的人物,在很多方面都是能够说得上话的,尤其是在这种决定路线的时候。

  所以为了让陈老以后能够在这些方面多多支持自己,张星扬是不遗余力地想要和他解释清楚这里边的问题。

  “而且在安全性问题上,航天飞机的安全性也并不是比可回收火箭高到哪里去。

  航天飞机的整个系统十分的复杂,抗冗余性能其实是很弱的,不如可回收火箭来得简单。”

  “您应该也知道,十年之前的挑战者号事故,造成了七人死亡。”

  陈仲琰自然明白张星扬和自己说这些事情的目的,但是他也是比较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目前国内对于载人航天这一块还没有下定决定,现在还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

  “国内起码也要解决了载人航天的技术难题之后,再考虑这两条技术路线的问题。”

  载人航天方面,目前国内欠缺的功课还是比较多的,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弥补。

  张星扬自然也是清楚这些,虽然他对载人航天方面也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现在显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这次能够取得超算的使用时间,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还是努力做好自己国内的工作吧!

第63章 仿真分析

  新型可回收火箭的推进系统出现喷流扰动问题,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多台火箭发动机之间的共振问题,因为发动机的数量相较于之前国内主流的火箭,多了数倍。

  材料之间的共振效应也是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很容易因为共振而出现材料失效的情况。

  第二个原因则是,多台火箭发动机之间的控制难度比较大,控制系统很难快速动态平衡各个发动机的角度,各个发动机尾喷管之间的射流会互相干扰,造成扰动现象。

  这两个原因想要解决,除了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进行测试,找到消除的办法。

  就是想办法建立条件比较详细的仿真模型,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分析。

  如果通过大量实验的方法,虽然可以得到很多的现实数据,但是且不说需要消耗的钱财,大量实验要费的时间也是很多的。

  所以采取超算模拟分析仿真模型的形式,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能够省下一大笔的实验经费。

  虽然张星扬想办法通过陈老,要到了超算的使用时长,但是这时间也比想象中的要短。

  只要到了三天的超算使用时间,准确的说是70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乔阳他们必须要在使用超算之前,就完成所有的发动机构型的喷流仿真模型。

  一共七套不同数量发动机的结构,总计二十三种数量、排列方式不同的设计方案。

  作为仿真分析方面的大牛,乔阳一个人就承担了六套不同设计方案的仿真建模工作。

  并且这些工作只了他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也就是说,乔阳基本上每天就能够完成一种设计方案的仿真建模工作。

  整个火箭研究院之中,能达到这种速度的,除了拥有天顶星科技的张星扬,就只有乔阳了。

  这也是因为,有乔阳这样的大牛,全部所有的二十三种设计方案,总共费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就完成了。

  因为张星扬拜托陈老申请的是,目前在国防科研和重大项目科学研究领域处于全国第一领域的“银河-2”巨型计算机。

  所以为了能够用到这台在未来看起来似乎是十分落后的巨型计算机,张星扬必须在11月25日之前赶到该台计算机的所在地。

  因为时间比较紧迫的原因,张星扬带队提前五个小时到达了“银河-2”巨型计算机所在的实验中心。

  为的就是能够在时间刚刚开始的时候,第一时间开始进行工作。

  因为“银河-2”巨型计算机的使用时间,每一分一秒都很珍贵,几乎所有使用“银河-2”巨型计算机的科研团队,都舍不得浪费一秒的时间。

  都会在实验中心待到自己能够使用的最后一秒钟,才会离开。

  张星扬他们的开始时间,是在25日的凌晨一点钟。

  这一天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超算使用时间开始的时候,已经是半月的时候了。

  团队中的一大半人都在打着哈欠,但是还强忍着困意一遍遍地翻看着自己手中的模型数据。

  只等着一会儿时间到了,立马就将各个模型的数据输入到“银河-2”巨型计算机之中,开始仿真分析。

  到了半夜十二点的时候,好几个人看上去都快撑不住了,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的张星扬、耿博、乔阳几个人倒是还好,毕竟之前也都是经常熬夜做项目的人。

  但是其他人的情况就要差一些,几乎都快要看着数据资料睡着了。

  看着疲劳的大家,张星扬想了想,和耿博商量了一下:

  “要不让大家先去洗个脸吃点东西歇一下?”

  “这样疲劳的状态,也是不太适合工作。”

  耿博从密密麻麻的资料之中抬起头来,看了看自己四周依靠着墙壁打着瞌睡的众人。

  “确实是,和实验中心联系一下吧,他们应该能够提供一些吃的。”

  “银河-2”巨型计算机实验中心因为大家都很珍惜超算的使用时间,所以还配套提供一些生活服务。

  尤其是超算几乎是24小时开机,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守在超算的周围。

  所以和巨型计算机配套的食堂也是24小时开着,只要你去到食堂,就能够有东西吃。

  张星扬和耿博劝导着大家前往食堂吃点东西,垫一下肚子。

  毕竟仿真分析开始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有时间进行休息吃饭。

  而且吃饱了,大脑才能够更加的活跃,也才能够有更多的能量进行思考。

  “银河-2”巨型计算机所在的实验中心位于川省,所以和它配套的食堂也比较偏向于川省风味。

  张星扬是湘省人,对于川菜的口味还是比较能够接受的,但是团队之中还有一些完全不能吃辣的江南人士,川菜对他们就不是那么友好了。

  好在食堂之中,还有一个擅长做鲁菜的厨子,做了不少的鲁菜,这才让他们吃了一顿饱饭。

  “大家现在的状态怎么样?”张星扬看了看吃饱饭面色红润的众人,“要是没吃饱的,就再多吃点!”

  众人此起彼伏的回答着“吃饱了。”。

  耿博甚至还打了一个饱嗝。

  张星扬笑了笑,说道:“你倒是吃的挺饱的!”

  “那是,不管怎么说不能亏待了自己的肚子!”耿博也是开着玩笑的说道。

  “说正经的,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要开始工作了。”稍稍缓解了一下气氛,张星扬严肃了起来。

  “之前在研究院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分配过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接下来我们将会严格的按照时间表来进行。”

  “大家的工作时间都很长,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的时间。”

  “但是为了发动机推进系统顺利研发,还是希望大家多多努力!我们会一直陪着大家的!”

  张星扬强调了一番工作时的时间问题,顺带稍微打了一点鸡血。

  就在这个时候,“银河-2”巨型计算机的使用时间也轮到了火箭研究院的众人。

  负责“银河-2”巨型计算机维护的实验中心工作人员,来招呼火箭研究院的人进行使用“银河-2”巨型计算机。

  张星扬看了看自己手表上的指针指向一点钟,说道:

  “大家开始工作吧!”

第64章 成功

  70个小时的“银河-2”巨型计算机使用时间,对于火箭研究院的众人来说还是十分紧张的。

  毕竟需要进行模拟仿真的模型比较多,二十三套模型全部都需要仿真完,平均到每一套方案上的时间差不多也就三个小时。

  扣除掉一些输入数据,调试机器的时间,实际上真正能够运算的时间,每一套方案还不到三个小时。

  当然,这点时间基本上也足够了,因为张星扬他们的仿真方案需要超算进行运算的只是最核心最困难的部分。

  其他的部分,火箭研究院自身的普通计算机也能够进行分析,就没必要采用超算来算这种小问题了。

  70个小时的超算使用时间里,火箭研究院的众人平均睡眠时间基本上在10个小时左右。

  作为总负责人的张星扬,总共睡了不超过5个小时的时间。

  当然,这些付出也并不是没有成果的,二十三套方案都进行了完整的模拟分析。

首节 上一节 41/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