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第77节

  张星扬认为他们应该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但是出于严谨的态度,还是再问了一下。

  “是,我们也知道,火箭弹本身就没什么精度可言,再加上海上的风浪和舰艇本身的晃动,火箭弹上舰之后,相较于陆基版本肯定误差会扩大不少。”

  海军军官也很清楚,这里边的问题,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还是打动了张星扬。

  “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海军缺少射程足够远、威力足够强的武器!”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确实,这年头的海军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去年的时候,面对敌人第七舰队的强大海空优势。

  不得不将火炮搬到民船的甲板之上,充当火力支援舰使用。

  张星扬这个时候也切实地感受到了海军的种种无奈。

  不是他们不知道火箭炮上舰之后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但是现在最紧要的问题是,海军根本没有其他能够真正威胁到敌人的武器。

  鹰击8的射程总共才不到五十公里。

  面对着有着强大海空优势的敌人,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近身攻击!

  这也是海军方面看中豫西第二机械厂出品的超远程火箭炮的原因。

  虽然他有着精度不太高,末端无法机动的毛病,但是光是冲着他高达六百公里的超远射程,以及7马赫的高超速度。

  就足够让这个时候算得上是穷得叮当响的海军,双眼发红了。

  “你们也不容易。”张星扬感叹了一句之后继续说道:

  “不过火箭炮直接上舰也不太现实,我们稍微给伱们改造一下吧。”

  “起码把末端制导的问题解决了。”

  “现在他还是采取的惯性制导,需要你们在发射之前输入一系列的参数,在海上这还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我们的北斗也刚刚组网成功,虽然精度还不是很高,但是如果采取双向导航的情况之下,精度也是能够到二十米。”

  “这个精度对你们来说,应该也差不多够用了。”

  海军军官皱起了自己的眉头,有点担心地问道:

  “改造工作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没有什么等待的时间,现在急需它来提升战斗力!”

  海军真的是几乎一天都不能等待,像是过去那样看不到敌人,打不到敌人的日子,他们是一天也不想过了!

  “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一个月之内估计就能完成。”

  这个预期时间其实还是比较保守的,主要还是考虑到加工方面需要的时间。

  实际上技术方面的难度没有那么大,之前在陆基版本上就能够做到,不做主要还是因为成本的问题。

  这个时候北斗系统,刚刚投入使用。

  终端机的制造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而300毫米火箭弹的单发成本本来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如果再加上北斗制导系统,那么成本很可能会非常靠近两百万。

  “不过成本上会增加一点,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出厂价可能会达到两百万!”

  张星扬还是忍不住提醒了海军军官一下。

  毕竟如果按照一次齐射六发来算,这样每次齐射就需要一千两百万!

  “这个问题不是很大,你不用担心,和每发五百多万的鹰击导弹比起来,你们的火箭弹只能算得上是廉价!”

  其实海军军官说的成本方面还只是小事,关键是同等价格下,几乎是三发火箭弹的价格,才能够比得上一发鹰击导弹。

  但是按照之前在南海进行实验时的表现来看,300毫米远程火箭弹只需要四发就能够完全摧毁一艘三千吨左右的军舰,而同等价格的鹰击导弹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要知道那艘军舰上当时实际上已经拆除了各种武器装备和弹药库,是不会产生殉爆的!

  而没有殉爆,意味着军舰的抗损失能力实际上是增加了的!

  当然火箭炮上舰,实际上也还是无奈的举动。

  不过等到张星扬他们规划的高超音速风洞建成之后,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将会真正进入实测阶段。

  那时候距离海军用上超远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也就不远了!

第120章 卫星超重!

  对于航天发射任务来讲,每一克物质都是需要精打细算的。

  毕竟每多上一克的重量,成本就要增加一些。

  即使是对于leo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6吨重的鸿雁火箭来说,节约重量也是很必要的事情。

  毕竟每一千克的成本也在1750元左右,虽然成本不是很高,但是作为过惯了苦日子,每一克重量都精打细算的卫星研制人员来说。

  即使只是超重数克都是不可饶恕的事情。

  而现在,壹零壹卫星研究所研制出来的通信卫星,整整超重了五十千克!

  按照预先制定的通信卫星参数表,低轨道通信卫星的重量应该是在六百七十千克。

  而现在壹零壹卫星研究所做出来的初代实验型号,重量达到了七百二十千克!

  “张院长,我们这已经是目前技术上所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作为壹零壹卫星研究所所长的钟自新,对着陈仲琰和张星扬说道。

  三天之前,辅助通信卫星研究工作的钟自新,和张星扬与陈仲琰通报了一下,他们现在已经做出了第一台原型卫星。

  本来得知这件事之后的两人是比较高兴的,毕竟不到一年的时间,能够将卫星研制完成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所以两人也没有对卫星的性能抱有太大的期待,毕竟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两个人也不是不知道。

  但是在亲眼看到这个超重了几乎快百分之十的卫星,两个人还是有一些惊讶。

  毕竟这款通信卫星的设计寿命不长,而且轨道高度也比较低,在制定设计参数的时候,就已经将它的质量设计的挺高了。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于同样轨道的卫星来说,至于和那些日常工作在地球静止轨道,重量在三吨以上的高轨道卫星还是不能比的。

  “虽然在之前制定参数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预见卫星的重量肯定会比较高,但是你这个重量未免也太夸张了!”

  “而且我们在之前制定的时候,不是已经给你们放宽了百分之四十的重量吗?”

  “怎么还会超重这么多!”

  陈仲琰皱着眉头看着自己面前的卫星原型机,一边质问道。

  虽然在项目开始的时候,陈仲琰就曾经想到过可能会出现超重现象,但是他也没有想到会有可能超重这么多。

  “这里边问题比较复杂,虽然因为设计寿命的缘故,在其他方面的重量是有所下降,但是因为同时要满足接入用户数量太大了,那几根高功率天线都有一些超重!”

  “而且其中的通信设备也是超重的大头,就这还是通信研究所的最新成果!”

  钟自新也是十分地无奈,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实际上已经是壹零壹卫星研究所的所有科研人员加班加点工作之后的结果!

  一期建设工程的目标就是发射四十颗低轨道通信卫星,完成初步组网工作。

  还没有建设完成的卫星通信网络,主要负责的是华东华南等用户比较密集的地区。

  当然这个时候实际上全国范围之内,都没有什么移动电话用户。

  截止97年底,不过才13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即使是用四十颗卫星负责全国范围之内的移动电话用户,实际上每颗卫星才负责不到35万用户。

  而且这35万用户,实际上是不可能同时使用通信服务的。

  按照当前用户使用时间段分析,即使是在最高峰的使用时间,同时使用用户也不会超过20万。

  当然为了能够有一些余量,来以备一些突发情况,在制定设计参数的时候,峰值用户数设计的是四十万户。

  这个用户数量实际上对于现在的通信技术而言是很难能够达到的。

  为了能够将通信卫星的同时接入用户设计容量达到四十万,通信研究所也是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只能够通过加强加大的方法来满足设计要求。

  “这里边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继续进行减重了吗?”

  张星扬围绕着看上去个头不是很大,但是有着几根高达粗壮天线的通信卫星,转了几圈之后这才开口问着钟自新。

  减重是必须要进行的,在最初进行规划的时候,实际上对于卫星的预定重量设计的是三百千克左右。

  即使是后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于卫星的重量进行放款,几乎是翻了不止一倍,达到了六百五十千克。

  “减重工作我们目前也是在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

  “除非是通信研究所那边在通信设备商上取得比较大的进展。”

  “否则想要依靠我们在卫星其他部分做文章,进行大量减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作为整个卫星项目的负责人,钟自新也是很想将卫星的重量降下来,但是这里边需要努力的地方不是光靠卫星研究所就能够做到的。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费大力气去进行减重工作,那么卫星的研发时间可能又会推迟一段时间。”

  “这样不行,卫星必须在六月份之前上天!”

  作为整个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项目的总负责人,陈仲琰听到时间上的问题,连忙出言否定了钟自新关于延迟卫星发射时间的想法。

  “火箭方面,张院长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一直就是在等着你们的卫星!”

  “无论如何,哪怕是超重,也要在六月之前完成第一批次的通信卫星发射工作!”

  陈仲琰这样着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实际上这样运行在太空之中,计划未来可能会用于国际通信工作的卫星。

  是需要向国际通信联盟申请轨道的,如果不能够在六月份之前完成卫星的发射工作,让通信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那么原先申请的轨道,就会自动作废,如果想要使用,还需要再次申请。

  这里边,一来二去,可能又是好几个月过去了。

  那么国家对于整个卫星通信网络的项目规划,全部都要顺着延期。

  这样重大的责任,就算是陈仲琰也是担负不起的。

  “实在不行,那么我们就只有想办法不计较重量,将这个大家伙发射上去了。”

  张星扬有些无奈地道。

  实际上最初制定六百五十千克的重量是有原因的,这样能够在一发鸿雁火箭的运载能力之内,将第一期建设的四十颗卫星,全部一次性的发射到太空去。

  现在增重了五十千克,那就必须要分两次发射任务才能够将一期卫星系统发射完毕。

  “我们第一批次可以先发射三十颗卫星,第二批次卫星其实可以采用二手鸿雁火箭。”

  虽然鸿雁火箭进行回收之后,并没有进行过二手火箭的实际发射任务。

  但是张星扬对于自己亲手完成的鸿雁火箭,还是有信心相信他能够完满完成任务的!

第121章 一箭三十星!

  在确定了通信卫星的型号之后,后续的生产制造很快就开始跟进了。

首节 上一节 77/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