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英雄传 第543节

  据说已经有政府背景的研究机构在反推这些机械之前的样子。

  而罗摩项目园区内部,也有许多科学家开始进行修复工作。

  但是,也有不少科学家,已经表现出了失望。

  不管是材料学还是工程学,“奧贡”的建造者都与地球相差无几,最多也就是“比地球先进一点儿”。

  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那些大人物们最关心的问题,即“奧贡能给现在的人类带来的、可直接作用于工业或军事的技术”,好像也就那么一点。

  比如一个相当成熟的核火箭发动机的结构之类的。

  现在人类所需要面对的难题,也就只剩下这些板状物上的信息,以及那些机械机械的修复。

  总而言之,被紧急拉过来的生物学家,尤其是搞分子生物学的,处境一下子就尴尬起来了——因为这飞船里面所有生物大分子,在分析之后都被判定为来自地球的污染。

  里面一个外星的生物大分子都没有。根本没有什么供他们研究。

  研究形态学与行为学的倒还可以尝试推测一下外星人可能的形态与认知能力,但分子生物学是真的没有研究对象。

  而这些人之所以没有被直接撤走,一方面是为了保险——万一呢——一方面也是有人猜测,这些复合板上的信息里包含了外星人的遗传信息,需要他们去解析。

  当然,这一切都与现在的向山无关。

  他痴迷的看着这些真真切切来自外星的石板。

  另外一个文明,隔着不知道多少光年的空间,以及不知道多少万年的时间,将这造物送到了太阳系。这些石板存在的时间,可能比人类文明还要久远。

  南方古猿刚刚从树上走下的时候,它或许就已经在路上了,不知道与多少星间的尘埃摩擦过。玛雅人仰望星空的时候,它可能正在穿越奥尔特云。

  而在如此广大的空间跨度、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之后,它仍旧能存在于距离向山这个个体不到两米的地方。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英格丽德就站在他旁边,安静的看着这些刻录着不知名信息的石板。

  想要研究这些石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罗摩项目内部不得不对这些石板进行严格管理,想要实际进行研究的话,得提前做出申请。

  虽说每一个园区内的科学家都能拿到石板上符号的相关资料,但是依旧有一部分科学家想要近距离观看。

  这就好像参观博物馆一样。尽管不少文物的照片都能随便让你看,但实际接触的感受就是有所不同。

  而向山则发出一声感慨:“我敢打赌,那些外星人绝对是力大砖飞爱好者。”

  他使用的是汉语。而这一圈人里,恰好只有英格丽德听得懂。

  “嗯哼?”英格丽德道:“怎么说?”

  “把信息刻下来,确实是个很好的办法。”向山叹息:“这样子的抗噪性非常强,真的,巨强,而且成本也很低。”

  “嗯。”

  “电子产品之所以难以承担这样的重任,就是因为它们太小了,一个小小的意外,一个高能粒子撞击,就会导致位翻转……当然,他们也可以做好几个镜像备份,不断对相对位置的数据进行校验。但,这飞船也就这么点地方,完全有可能被不知道多少光年外来的一束伽马射线一网打尽对吧?”

  “哦。”英格丽德点了点头。

  “实际上做机械的都晓得,如果你做不出一个足够精密的机械,那就不妨做大一点。在材料强度足够、不用计较运转成本的情况下,大而粗苯的机械可以做到小而精密的机械能实现的工作。”

  “哦。”

  “但这样的信息密度就太低了……”他低声说道:“同体积下能存储的数据少得可怜……”

  “我听说用激光在某种水晶内刻录信息,也很稳定?”

  “但那样子的话,解读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向山道:“如果一段信息必须高精度一起才能阅读,那么阅读的设备出了故障的时候,那么信息就会失去意义。而这段信息越小,对解读设备的要求就更高。”向山指着这石板:“而这玩意的话,一百多快的扫描仪就能读取了吧。”

第890章 疯狂的文明?

  “他们的一切都是为了抵御时光而进行设计的。”向山如此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英格丽德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笔记本,又仔细看着那些外星石板。

  “他们选择这样的手段来记录信息,就意味着他们原本就准备好了时间长达十万年甚至百万年的航行——他们准备了足够的抗噪性,来对抗这十万年间有可能出现的一切信息丢失。”

  “十万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有为物理学家曾引用一位古代先知的话语,声称“群山在上帝面前流动”。流体与固体呈现的性质与物理过程的持续时间是有关的。在这样漫长的时间尺度之下,坚硬的岩石也能呈现出流体的特性,大地如同波浪一般有序的起伏。十万年的时间啊,在造山运动激烈的地方,它足够让平地里长出千米的高山。

  在这样长的时间之下,材料的嬗变都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哪怕是最好的材料,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存放十万年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变化。

  而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大”。

  只要存储设备做得足够大,那么材料嬗变引发的噪点就无足轻重了。

  大概是这样。

  “其实那些家伙存储铀-235的方式也是这样的。”向山叹息:“那些外星人,一开始甚至都考虑了‘万一奧贡外壳被陨石击穿、打中燃料存储设备之后如何防止铀块飞散’的问题。奧贡内部许多玩意都不抗电离辐射。铀块是会影响无人机的工作效率的。”

  “铀块与铀块之间填充了带有天然磁性的吸能材料。就算有星际陨石撞穿了奧贡,进入其中,正好撞在了这一对核燃料上,这些核燃料也不会被冒然打翻,而是外面强度更低的吸能材料先一步碎裂,却因为自身的磁性而尽可能的黏合,或是自动富集到钢柱上。大卫觉得,考虑到整体的重量,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还有这个用‘用结构强度来做缓冲进行硬着陆’的思路也是……”

  “但这样加大小,又会造成另外的问题。”

  “NASA勘测了这玩意的结构。他们认定,奧贡尾部本来还有一节火箭,应该是在脱离它自己的太阳系时抛弃了。奧贡又这么大,它的材料所能提供打架剪切抗性有限。这么大的航天器,从整体上来看非常柔软——奧贡在离开母星系之前,都只能维持一個较低的加速度,不然的话它自己就有可能变形!”

  “而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它必须长时间保持较低的加速度——这相当于用很慢的速度一点点离开大气层。它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加速期。在这个过程中,推进剂的消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那个被奧贡抛弃掉的火箭,不可能更大的。不然的话,材料无论如何也扛不住。但如果那被抛弃的火箭尺寸有限,就意味着奧贡的发射着必须提前布局,在自己的母星系里多次给那一枚火箭补充燃料……”

  “这种硬往上怼的办法,居然真的驱动这巨大的玩意离开自己的母星系了!”

  “还有机器……我可以肯定,那些机器一定是来自某种自我复制的。他们的技术不足以支撑机器运行这么久。但是我依旧没有想到他们是怎么做到了——那些外星人!”

  向山挠了挠头发,将发行抓乱了:“这些家伙的所有技术都只比人类强一点点,并且所有技术都在现在人类的理论框架之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他们的行为却如此费解!一个只比人类先进一点的文明,为什么会花费这样大的代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火箭?为什么能组合出这样的工程学奇迹?”

  这可真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一直到21世纪,旅行者一号与旅行者二号这两个航天器作为一个项目整体,也才花费了10亿美金。而在旅行者一号发射的1977年当年,合众国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两万亿美金。

  与人类的总财富相比,旅行者一号与二号所耗费的部分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是奧贡呢?

  哪怕刨去研发与精心设计的环节。从建造到发射,这里面的每一步,都会消耗现在人类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

  人类能否做到相似的事情呢?

  大概是可以的。

  但那必须全人类都团结起来,完全无视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不计代价的投入其中,才有可能在一代人之内将属于地球的“奧贡”给建造出来。

  至于为什么是“一代人”?

  如果将这个时间放到“几代人”身上,那技术必然会出现升级换代。

  等到这工程最终完成的时候,人类发射出去的玩意必定会比“奧贡”先进许多。

  对于“奧贡”的建造者来说,星空到底具备什么样的魔力,值得他们这样去做?

  除非……

  “奧贡”所表现出的技术水平,即人类即将碰触到的技术水平,就是“科学”这一范式所能诞生的最高技术水平。

  这个宇宙只能支持这样的技术水平。

  这可真是一个黑暗而凄惨的可能性。

  听完向山的絮叨之后,英格丽德道:“我觉得你在这个问题上倒是不用太过悲观。或许奧贡建造者的社会结构迥异于我们人类呢?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种行为有些疯狂,但是在他们的文化中,这可能是一种正常现象?”

  “啊?”

  “屠杀与血祭从经济角度来看当然是相当不经济的。你为什么不将那些人作为奴隶留下来,而要将他们杀死呢?尤其是第三帝国,他们甚至把屠杀流水线化了——如果一个奴隶时代的奴隶主来了,大概也会表示不理解吧?但人类有些时候就是需要这种不经济的行为来维持自我认同。”

  英格丽德对自己提出的猜想还挺满意:“嗯,听起来真是一个疯狂的文明呢。这一点姑且记下来……”

  向山斜着眼睛看英格丽德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你在看什么呢?你有破译这语言的头绪了?”

第891章 另一种可能

  “头绪?头绪个鬼。”英格丽德摇摇头,将自己的笔记本递到向山面前:“计算机统计出了最常出现的几个符号,你可以自己看看。”

  英格丽德的笔记本上有十个……或者说三组不同的符号,分别是一个实心的圆圈,一个空心的圆圈;四个指向上下左右的箭头,箭头主体部分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后面跟着一条与底边垂直的线段;指向对角线方向的四个箭头,箭头主体部分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常的底边与一根线段垂直。

  都是手写的。

  “这是?”

  “如果我猜得没错,那这实心的圆点与空心的圆圈分别代表着‘起始’与‘终止’,然后‘箭头’是‘阅读的方向’。换言之,这些玩意不光可以以左右、上下的顺序来阅读,还可以以对角线为顺序进行阅读。”英格丽德说道。

  向山咧嘴:“好麻烦……不会晕么?”

  “大家都猜测,这些符号不是自然语言,而是类似高级语言或汇编语言一类,方便人类操作机械的符号系统。”

  向山看了看那些符号:“所以你觉得这些东西是……助记符?之类的?”

  “很有可能。”英格丽德点了点头:“这些玩意高度图形化。但如果以象形文字的标准来看,字符的数量太少了,只有百余种。但是以字母的标准来看,这又太多了。而且如此……如此复杂又难以猜测的符号,实在不像是给外星人阅读的——当然,这是就人类的思维来说的。外星人对语言的观念,可能是基于完全不同的生理基础。”

  “哦……”

  “但总归是有‘但凡研究科学,就一定会懂’的东西。首先画几个几何图形,然后哭再画一个氢原子的示意图,表示我们能够理解数学与物理,再把数字的符号给标注出来,就比什么都强了。”英格丽德继续说道。

  向山点了点头:“确实。”

  “这些符号是为机器准备的,不是为生物准备的。”

  向山思量片刻:“其实也不然。我觉得,这些词语,肯定都能与一个‘有且仅有一个自然语义’的人类词汇相对应,每一个符号都是指向一个‘定义明确’的概念。”

  “明确的概念啊……”

  “寄存器啊、累加器啊、存储器啊、加啊、送到啊……”向山摆摆手:“当然,这也是基于人类的计算机技术。实际上外星人的计算机架构,可能与这一套毫无关系。但是‘加’‘传送’‘错位’之类的概念总归是有的。”

  英格丽德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确实啊……”

  “而且这里面一定包含了他们的数字符号。你在这里面找到了与外面钢梁标注符号相似或相同的符号了吗?”

  “计算机正在统计,目前数据显示,那些符号不仅存在,而且数量还不算少。”

  “那你们搞清楚‘0’和‘1’在哪了吗?”

  英格丽德摇摇头:“还没敲定,怎么了?”

  “我猜测的话,肯定存在一个区域,有很多0与1……嗯,也有可能是0/1/2——可能外星人会用三进制的电脑,但总体来说还是二进制比较可能。”向山说道:“如果真的如你所想,这些符号都是类似于助记符的东西,那么必定存在一个区域,可以将‘助记符’这个集合与‘机器指令’这个集合一一对应起来,以某种形式吧。”向山道:“机器首先必须能够将助记符转化为机械指令,才能通过这些助记符来进行工作。”

  英格丽德点了点头:“确实,我应该想到的——如果破译有进展,我会在报告中捎上你的。不过你为什么这么肯定是二进制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我们在何种进制下,可以用最少的符号表示最多的数字?’的问题了。”向山道:“比如说‘0~99’这个区间吧。二进制的99是1100011,七位数,那么想要表示0~99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我们就为每个数位准备两种状态,即七个0与七个1,一共十四个符号。三进制的99是,嗯,10200,五位数。想要表示这个区间内的所有数字,我们就需要五个1,五个2,五个0。四进制需要十六个符号,五进制、六进制、七进制则是十五个符号,十八个符号跟二十一个符号。”

  “如果将‘0~99’推广到‘任意数字’的话,那么你会发现,最终这个‘最省’的结果落在了自然对数e上,也就是e进制最省。而e不是整数,它是个无理数,接近数值是。至少在工程学里,进制只能是正整数的,所以要么2要么3。”

  英格丽德点了点头:“那么三进制不是更好?”

  “单从信息存储与计算的角度来看是这样没错啦。”向山叹息:“但是嘛,‘有两种状态的元件’跟‘有三种状态度的元件’,成本就不一样啊。三进制之于二进制,在存储信息的优势上相当有限,大概也就百分之几的差距,但是现有技术下,三进制元件比二进制元件的成本高太多了,集成的难度更是——当然,这也只是基于人类的理解。或许在外星人那边,事情是反过来的。但我觉得宇宙物理规律是一致的,那外星人也应该是这样。”

  英格丽德思索片刻:“成本问题啊……但是你看,你刚才说了,这些外星人‘不计成本’诶。”

  “啊……”向山一怔,显然被说服了:“很有道理啊……”

  如果那些外星人真的秉持着‘只要做到最贴近数学理论’的宗教信仰……

  吃饭的时候,英格丽德与向山将这些话对约格莫夫与大卫说了。

首节 上一节 543/6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