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105节

  二,没有光学对应体。

  三,中微子数量太少。

  这似乎意味着……这两次超新星爆炸,能量释放都集中在不可见光波段的辐射,譬如伽马射线、X射线,以及恒星残骸的动能上?

  可见光和中微子,是超新星爆炸中,相比起来破坏力最小的能量释放方式。

  如果能量释放都集中在高能光子辐射和重原子核辐射层面的话……

  它的破坏力会提升多少倍啊。

  单单想一想,李青松都感觉可怕。

  恐怕就算把一颗太阳放到距离超新星爆炸点数万亿公里远的地方,整颗太阳都会被这狂猛的辐射直接吹散,化作尘埃消失在宇宙中!

  这恐怕已经不能被称之为超新星爆炸,而是超新星爆炸杀伤力plus pro版了吧?

  “幸好它距离我一万多光年,影响不到我。”

  李青松暗暗庆幸:“如果在我周边发生的话,哪怕相隔一百光年,我的舰队都会被这辐射直接干到灰飞烟灭,所有克隆体全部死亡。”

  面对如此奇特的现象,李青松再度加大了研究力度。

  但李青松研究了足足十年,却仍旧一无所获。

  这下就有点头疼了。

  科学家是喜欢寻找自身理论的错误,但那是在能提出更完善理论的前提下。

  就像是一名学生做错了题,你指出我的错误,我能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正确答案,那当然是好。

  可是你指出了错误,不给我正确答案,我自己研究结果也找不到,那就麻爪了。

  李青松现在便处在了这种状态。

  便在这种情况下,一名蓝图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他以有些敬畏,有些恐惧的语气向李青松的一名克隆体道:“或许我们之前的研究路线错了。

  这,这或许并不是自然现象,而是,而是某种超级文明的武器。”

  武器?

  李青松嗤之以鼻。

  拿超新星爆炸当武器?这怎么可能嘛。

  但下一刻,李青松便怔住了,脑海之中如同刮起了狂风巨浪。

  武器?武器?!

  想想看,两次超新星爆炸为什么能在同一坐标点,且时间间隔如此之短?

  这是否意味着它是受控爆炸?

  再想想看,为什么偏偏是破坏力最低的中微子和可见光携带能量较低?为什么主要能量释放集中在了破坏力较高的光辐射和重核辐射?

  这,这分明是有意识调制了超新星爆炸的能量释放模式,有意识的将能量释放集中在了杀伤力更高的类型上,以提升其杀伤力!

  如果它是武器的话,那么,发生爆炸的物体,真的是一颗恒星吗?

  有没有可能,它其实是某种大型装置,譬如超级文明的大型战舰,通过先进到自己无法想象的科技,模拟超新星爆炸的模式,以这种爆炸类型,来作为自己的攻击手段?

  这样的话,一切就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李青松额头渗出了一点冷汗。

  什么样的敌人才能挡得住如此威力的进攻?

  恐怕自己的实力再提升一百倍,一千倍,都没有丝毫可能挡下。

  难道这宇宙之中,这银河系之中,真的有如此强大的文明存在?

  难道在距离自己一万多光年的地方,正有两个先进到自己无法想象的超级文明在进行战争?

  以超新星爆炸作为武器,这样的战场将会是多么浩大,多么壮烈……

  看着浩瀚的星空,看着那万千星辰闪耀,李青松前所未有的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

  对于那个坐标点的观测仍旧在持续着,但李青松已经对解析出什么新的物理不再抱有希望,目前仅仅只是希望能多收集一点信息而已,这样一来,万一未来自己遇到了这种存在,也好尽早躲起来。

  不躲起来还能怎样?

  逃跑?

  超新星爆炸影响范围动辄数光年,怎么可能跑得了。

  至于躲起来之后能不能幸存,那就全看运气了。

  庞大的舰队仍旧在继续前进,对于宇宙星空的观测也一刻没有停止。

  便在众多阵列望远镜不间断的巡天观测之中,李青松再度找到了一个较为奇特的天体。

  为了区分不同的天体量级,此刻,李青松已经规定,对于如同银河系一般庞大的多恒星聚集体,譬如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银河系等,统称为河系,而将太阳系、牛郎星系等恒星级别的存在称之为星系。

  此刻李青松所观测到的,便是一个庞大的河系。

  通过红移计算,李青松确认它和银河系的距离大约在5亿光年左右。

  这便意味着,此刻自己所接收到,其实是这个河系五亿年前释放的光芒。

  这个河系同样是一个旋涡星系,但较为扁平。引起李青松兴趣的地方在于,这个河系内部的恒星运行速度似乎都比较快,同时红巨星、蓝巨星、各种矮恒星的比例也有些不太正常。

  这似乎与李青松现有的星系演化理论不符。

  同样遵循“错误便意味着进步”的原则,李青松果断抽调更多观测力量,对这个遥远的河系展开了进一步的观测。

  由数千台巨型光学望远镜组成阵列,在长达半年时间的曝光后,终于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有关这个河系的数据。

  经过数据处理后,一副超高分辨率的星系实景图便通过超大屏幕,呈现在了李青松意识所在的克隆体面前。

  这一刻,李青松心神意识都几乎被其震撼。

  无数恒星光华流转,搭配上各种气体尘埃,让这个河系整体看起来如同一只具备魔力的眼睛一般,极为绚烂,极为漂亮。

  “真漂亮啊……”

  李青松喃喃着:“这么像一只眼睛……就命名你为魔眼星系吧。”

第200章 寄生天灾!

  采取各种手段探测着有关魔眼星系的一切,研究着它如此奇特的成因以完善自己的星系演化理论,李青松还不忘抽出一点时间,控制着自己意识所在的这名克隆体欣赏一下魔眼星系的壮美。

  相比起其余的河系,魔眼星系确实更漂亮一点。

  它内部那些元素构成极为丰富的气体尘埃,经由大质量恒星的光芒激发,具备了无需经过后期处理,肉眼便能看到各种绚烂色彩,漂亮到像是一件工艺品。便连李青松都忍不住多欣赏几眼。

  “这个魔眼星系可比银河系漂亮多了啊……”

  操纵着克隆体再度来到大银幕之前,欣赏着壮丽气息扑面而来的魔眼星系高清晰度图片,李青松默默感叹着:“银河系的那些漂亮图片都是经过后期处理的,可没办法跟魔眼星系比。

  这宇宙造化也真是奇特……”

  一时间,李青松竟然有点懒洋洋的,只想将更多精力放到欣赏魔眼星系的图像上,连操纵其余克隆体的脑力,进行科学研究都不太想去做了。

  当然,别的科学研究可以暂时放下,对魔眼星系的观测可不能放松。

  不仅不能放松,还得再调集更多望远镜投入到观测中来。

  唯有更进一步获取到了魔眼星系的信息,自己才能更精准的还原它原本的模样,自己欣赏到的魔眼星系图片才更加细腻逼真嘛。

  这样想着,李青松随之操纵克隆体向同样参与了此次观测任务的几名蓝图天文学家发去了指令:“新一批数据已经生成,该进行分析了。”

  “……好的。”

  蓝图天文学家的回应有些延迟。李青松便问道:“你们在忙什么?”

  那名蓝图天文学家才像是终于回过了神一般,忙不迭的道歉道:“孙主管,对不起。我刚才在欣赏魔眼星系的星图,一时间走了神。

  这个魔眼星系可真是漂亮啊,就像是有魔力似的,让人总是想看。”

  李青松操纵着那名被蓝图天文学家称之为孙主管的克隆体,大有同感的点了点头:“是啊,真的很漂亮。”

  大银幕之前,李青松意识所在的克隆体心中暗暗感叹:“果然,对于智慧生命来说,美是存在一定共性的。

  虽然身体结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不管是我还是蓝图人,都一致认为魔眼星系十分漂亮。”

  李青松继续开始了欣赏。

  但片刻之后,李青松忽然间浑身一震,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这,这他妈的不对劲,有问题!

  这,这,魔眼星系的星图再漂亮,也就是一副图片而已,为什么我会不知不觉的这么沉迷?

  甚至不仅我,便连蓝图人也开始沉迷?

  一副图片,真的有这么巨大的威力?

  李青松快速思考片刻,果断做出决定,将自己的意识转移到了另一名从未看过魔眼星系图片的克隆体身上。

  便在这一刹那,李青松心中那如同千百个钩子在不断拉扯的,试图再去欣赏一会魔眼星系图片的冲动瞬间消失。

  而,在李青松将自己的意识连接延伸到自己之前所占据的那名克隆体脑袋里时,李青松有些惊恐的察觉到了一点事情。

  克隆体是没有自己意识的。

  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意识连接,他们就会如同植物人一般,不要说情绪、意识,便连最基本的生存冲动都不会有。

  他们不会想要去吃饭,不会想要去喝水。唯有在另外的克隆体将食物和饮水塞到他们嘴巴里,他们才会本能的吞咽下去。

  但就这些完全没有自我意识的克隆体,此刻李青松却清晰的从他脑海之中感觉到了欲望。

  想要继续观赏魔眼星系星图的欲望!

  他似乎有了一点自己的意识!他,他想要继续观赏这幅星图!

  这种情况,从李青松确认自己具备意识链接克隆体的能力之后,还是第一次。

  “果然不对劲,果然有问题,妈的……”

  此刻,转移了身体,摒弃了那种继续观看魔眼星系星图欲望的李青松果断下达了命令。

  一时间,用于观测魔眼星系的数千台大型望远镜同时停机,所有正在检测分析魔眼星系数据的克隆体全部关闭了面前的屏幕。

  参与此次任务的蓝图天文学家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从此刻开始,魔眼星系观测任务暂停,所有参与者全都放假,何时复工另行通知。”

  李青松果断将那名具备了“继续观看魔眼星系星图”欲望的克隆体,以及所有参与了对魔眼星系观测的克隆体,全部在严格的隔离运送状态下,运到了一艘提前清空的居住飞船之中安置。

  将所有参与了此次任务的蓝图科学家则转移到了另一艘居住飞船安置,并禁止他们离开。

  在这之后,李青松派遣大量机器人,携带着最先进的生物和医疗设备进驻,开始对克隆体以及那些蓝图人展开最为详细的身体检查。

  李青松必须要搞清楚在自己的克隆体以及那些蓝图人身体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搞清楚为什么观看魔眼星系之后,生命体会沉迷,甚至于让没有意识的克隆体都产生了欲望!

  但最为精密的检查之下,李青松没有找到任何异常之处。

  那名克隆体的欲望却仍旧能被李青松清晰感知到。同时,被隔离了魔眼星系数据的那些蓝图科学家,也出现了一定的焦躁不安的迹象,甚至多次要求李青松让自己再欣赏一番魔眼星系星图图片。

  李青松没有拒绝。

首节 上一节 105/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