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手不是全军出动,而仅仅只是增派一小部分支援的话……
李青松知道,自己就应该考虑重开的事情了。
此刻,超算母舰之中,在超距通讯技术的支持下,前线战况正在实时传递过来,接受着赤犬的实时处理。
前方的战争已经足以称得上浩大。而,战争局面大了,所产生的数据就必然会多。数据多了,处理起来就要消耗更多的资源。
可是此刻,超算母舰之上,那众多超算基地仍旧运转平稳,连耗电量都没有多少波动。
逻辑运算单元中,众多信息仍旧在快速闪烁。
“猎物文明并未因为我方武力展示而精神崩溃,反而表现出了更为坚定的战斗意志,甚至于做到了将我方舰队拦截在防御圈之外。
依靠一支分舰队击溃对手已经不可能做到。
要做到这一点,大约需要再增派约四万艘战舰。
但在这一次战斗之中,他们表现出的战斗意志之坚决超出了我之前预料。
他们的有人战舰完全不顾伤亡,甚至于像是在主动追求死亡一样。
‘击溃对手,令其投降’方案的成功率已经降低到不足20%。就算真正将对手击溃,也要面临对手大规模自杀式进攻。
这固然不会对我方造成什么损伤,但……对手的智慧生命是宝贵的财富。大规模自杀式进攻,会导致大量智慧生命死亡,导致我方无法捕获到足够的‘原生’智慧生命,收获不如预期。
如此,原定作战方案需要放弃。我方需要出动更多战力,在不击毁对方战舰,不造成对方人员大量死亡的前提之下,令对方丧失作战能力。
控制对手,比杀死对手的难度更高。综合评估战场局势以及对手抵挡意志,我方需要出动的战舰总数量为……150万艘。
为确保计划顺利进行,我认为还可以做到更激进一点。
该星系经完整勘察,星系内部及周边俱不存在外部威胁力量。为主舰队预留五万艘战舰做基础防守即可。
剩下总计200万艘战舰可以全部投入战场。
同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侦查卫星探测到猎物文明在小行星带之中布设了大量氢弹,疑似氢弹陷阱。
但自从在上一个恒星系那里遭遇氢弹陷阱导致重大损失之后,我方已经专门调整了应对方案,并收获到了效果——第二个氢弹陷阱完全未对我方造成威胁。
现实情况证明,只要我方降低航速小心探查,氢弹陷阱便对我方失效。
这应该是猎物文明并不了解之前几个星系的情况,完全不知晓氢弹陷阱对我方已经无效的缘故,才会再度将其布置出来。
那么,此次作战方案总结如下:
再出动200万艘战舰,在降低航速小心探查,避免受到氢弹陷阱威胁的前提下,集中展开对于有人战舰发动机、电磁炮、雷达、激光炮的针对性进攻,以令对方失去自杀式进攻的能力,留待未来我方捕捉。
……”
第215章 要死都死!
在李青松的密切关注之下,智械天灾舰队再一次有了动作。
这一刻,更多艘大大小小的战舰从空天母舰泊位上离开,在浩瀚太空之中组成编队,向着内恒星系冲了过来。
其舰队之庞大,甚至于绵延数千万公里。无数尾焰同时点火,其光芒甚至将一整颗庞大的气态巨行星都完全照亮,然后其光芒又反射到了李青松的观测设备之中,呈现在李青松面前,如同一颗恒星般明亮!
就算不看尾焰,只看那些战舰反射的恒星光芒,也如同苍穹之中瞬间多出了几百万颗星辰,如同无可抵御的流星坠地一般,向着李青松冲来。
这一刻,纵然是以已经达到了电弱文明巅峰,自问同级别在整个银河系都找不到的对手的李青松,也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敬畏。
如同蚂蚁面对大象,如同小虫面对雄鹰!
便连李青松自己,心中都忍不住生出一种感觉:“用这么庞大的舰队来对付我,真是高射炮打蚊子啊……”
李青松知道,这绝对不是自己能抵挡的了的。
不仅现在抵挡不了,就算自己的舰队规模再扩大一百倍,一千倍,都抵挡不了如此庞大规模的强核级别舰队进攻。
自己或许可以凭借数量,凭借不惜代价的伤亡来抵挡住仅有几万艘战舰的小型舰队,但这就已经是极限。
而现在,数量的增加已经产生了质变——所不同的是,质变是发生在对方那里的,自己无论如何不可能抵挡得住。
一艘战舰的周边空间是有限的,这便意味着,自己有再多进攻手段,同一时间,同一空间都仅能投入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攻击力,面对对方的战舰集群,连防御都打不破。
既然如此,对方便能在己方领地之中横冲直撞,无论自己有多少艘战舰都挡不住对方。
这还怎么打?
根本没办法打!
李青松清晰意识到了这一点,然后,李青松心中不仅没有惊恐畏惧,反而兴奋了起来。
就是要这样!就是要你们全军出动,全力以赴的来进攻我,我才能有机会!
这一刻,李青松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将更多战力推上了前线。
超算母舰之中,“赤犬”AI逻辑运算单元之中再度有信息闪过。
“猎物文明很显然已经坚定了自杀式进攻的决心。基于此,我方要更加小心才是,不能让宝贵的智慧生命轻易死掉。”
……
在强核文明舰队那超强的协同加速能力之下,两百万艘战舰没多长时间便来到了李青松的防御圈之外。
此刻,战场局势再度发生变化。
但这变化却并不是智械天灾轻易将李青松的舰队击溃,一时间反而是李青松占据了场面上的上风!
这一幕是如此的不可思议,甚至于连李青松都感觉有些大开眼界。
李青松看到,浩大的战场之中,战力更低,数量更少的己方战舰几乎是在“压”着智械天灾的战舰打,在那里疯狂的倾泻火力。
而智械天灾的战舰数量更多,战力更是远远超出,却一直在被动挨打,几乎是在靠着自己那超强的防御力硬抗,几乎可以说是只挨打不还手。
就算还手,也是轻飘飘的发射少数几颗弹丸,打出几束激光束,一旦没有收到战果,立刻就会停止。
整个战争局面,李青松大占优势。
但在细节上,李青松则察觉到了许多不对劲的地方。
己方战舰在这一阶段确实被歼灭极少,但……
这一段时间以来,被击毁推进器,导致失去动力动弹不得的,被击毁扫描雷达,导致变成瞎子,完全无法察觉外部情况的,被击毁电磁炮,导致干着急却无法进行任何进攻的,这些情况急速增加。
那些智械天灾战舰确实在不断的被动挨打,不断的机动躲避,但他们的几乎每一次进攻,都能精准的在保全战舰舰体的前提下,精准的毁掉一台电磁炮,或者毁掉一台雷达,等等等等。
他们想活捉自己!
或许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这些克隆体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财富,已经属于他们了。
打死这些克隆体,受到损失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们!
所以他们才会只打武器,不打战舰!
在一场如此浩大的,足足有数百万艘战舰参与的战争之中,承受着漫天炮火,结果却要精准的只打武器,不打战舰……
要做到这一点的难度,可比歼灭自己要高出无数倍。
这需要何等精密高超的协作?这几乎已经不能算是带着镣铐跳舞,几乎可以算是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了。
但就算是走钢丝,这个智械天灾几乎也已经做到了。
至少此刻的局面在迅速朝着他们所希望的那一侧倾斜。
智械天灾舰队的强大在这一刻再度真切的呈现在了李青松面前。
“想活捉我?好啊。”
李青松嘴角泛起一抹冷笑,略带一丝疯狂的再度下达了命令。
所有还具备机动能力的战舰,全部后撤!
撤到更靠近飞马座V432恒星的地方,撤到更靠近那颗行星的地方,在那里集结!
超算母舰之中,赤犬AI的逻辑运算单元之中再度出现信息闪烁。
“猎物文明开始向主基地集结,疑似要进行最终抵抗。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对手大规模自杀、自毁,这会导致我方重大损失。
必要时刻,可以直接武力介入。
现在,舰队前进,锁定对方。”
李青松退,智械天灾舰队进。
在这小行星带之中,双方舰队俱都在快速机动,一直到双方几乎所有战力都来到了李青松所在的那颗岩质行星周边一千万公里范围以内为止。
“很好,很好,你们终于都来了。”
李青松果断开启电磁波通讯,以广播方式,向浩瀚星空之中发送了一段信息。
“既然你们不肯放过我,那大家就一起同归于尽吧,同归于尽!要死都死!都死!”
在这一段略带疯狂的信息之后,像是为了配合李青松的广播一般,硕大无朋,耀眼无比的飞马座V432恒星表层,忽然间爆发出一个极小的亮点。
第216章 抉择
那亮点极小,却极为明亮。如果不惧飞马座V432恒星的耀眼光芒,可以直视它的话,那么,就算是肉眼都能看到这一个亮点的存在。
它就像是木柴火堆里爆发出的一个火花一般,转瞬即逝。而在这一瞬间,整颗飞马座V432的辐射功率也对应的增加了一点。
虽然增加的只有很少一点,但仍旧可以被精密的观测仪器察觉到。
因为那一个亮点的来源,是李青松之前便布置在飞马座V432附近的一艘重型运输船。
这种重型运输船的有效载荷高达一千万吨以上。
它里面装的不是别的东西,全都是氢弹!
超大当量的,单颗当量便达到了10亿吨TNT的氢弹!
这样的氢弹,一枚便有约200吨左右。如此计算,一艘重型运输船内部,便装载有五万颗这种氢弹,总当量加起来有五十万亿吨TNT!
如果这样的一个氢弹集群在地球上引爆,那么,地球的地壳板块都会被炸断,整颗地球都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地震与火山爆发,整个大气层都会被烟尘笼罩,甚至有地球物质被直接炸飞到太空中去。
整个地球生态圈将会彻底毁灭。
当然,此次引爆的地方并不是地球,而是一颗恒星,一颗比太阳还要强大的恒星。
虽然在引爆之前,李青松便已经命令那艘重型运输船向飞马座V432坠落,最终的引爆距离不是原来的600万公里,而是真正进入到了飞马座V432的大气层之内才引爆,能量便更多的释放到了恒星之中,能造成相比起来更大的影响。
但就算如此,这一艘氢弹飞船的爆炸,对飞马座V432所能造成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毕竟,飞马座V432星每秒钟的全波段辐射能量约为2.68*10^27焦耳每秒,五十万亿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约为2.07*10^23焦耳,一艘威力如此巨大的氢弹飞船爆炸,其能量仅为恒星每秒辐射能量的十万分之八而已。
但没有关系。
因为李青松布设在飞马座V432恒星周边的氢弹飞船不是一艘,而是,两万余艘!
两万余艘重型氢弹飞船全部引爆的话,释放出的能量,就大约相当于飞马座V432恒星1.7秒钟释放出的能量了。
相比起一颗恒星来,仅仅相当于其1.7秒钟的能量释放看起来仍旧不算大。
但没有关系,因为飞马座V432是一颗变星。
在分类中,它属于脉动变星中的非径向脉动变星,这种恒星,其对流层与辐射层的边界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甚至能导致恒星表面出现海浪一般的波纹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