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将那些作为参考的文字与句式称之为“字典”。而此刻看来,很显然,发送己方文明的“字典”给希望展开交流的文明,似乎是这宇宙之中通行的一种方式。
刚接到这段消息的时候,李青松心中倒是惊讶了一下。
他倒是没有想到,随机挑选的一个恒星系,其中竟然已经有了文明入驻。
这个文明很显然也深谙生存之道,知晓在大规模的物资采集或者建设之中,采取“环保”手段,尽可能降低己方对环境的影响以降低己方暴露的概率。
要不是如此的话,在之前对这个恒星系的探测之中,李青松必然能察觉到该恒星系有文明入驻的痕迹,也不至于选择这里作为目标。
此刻很显然,那个文明是看到了己方舰队的减速尾焰,进而发现了己方正在靠近的动作,才有了这一道信息。
“我已经在这宇宙之中逃亡了数千年时间,航行出了总计数百光年的距离。这么远的距离,偶尔遇到一个文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青松默默的思考着:“依据我之前的推测,在宇宙之中存在大量以‘正统智慧文明’为资粮的天灾文明的前提下,纵然是两个相互心怀善意的文明之间也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和平。
一旦遇到其余文明,立刻远远避开才是最稳妥的方案。
现在,我要是执意入驻这个星系,继续减速,那恐怕就要发生战争了。
这一段信息里,除了阐明自身立场,阐明己方不希望发生战争的意愿之外,其中也多有威慑啊……”
这威慑倒是并没有体验在信息内容里。
李青松敏锐的察觉到,这个自称为“哈维勒”的文明,其发送信息这件事情本身,便是在威慑自己。
此刻己方舰队距离主恒星尚且还有约4.6万亿公里,约0.5光年的距离。
而这一段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方式发送的!
令一段电磁波信息传递0.5光年的距离,结果还仍旧未衰减到与宇宙背景辐射融为一体,仍旧能被自己轻易解读出其中内容,那么可以想象,这一段电磁波信息的发射功率高到了什么地步。
如此之高的发射功率,又意味着多么强悍的科技?
单单仅从这一点,李青松便能分析出,这个哈维勒文明的科技水平必定在自己之上。
李青松可不认为每一个智慧文明都能有自己这种奇遇,拥有这种奇特的能力。
那么,一个普通的智慧文明,独自在浩瀚宇宙之中发展到强核文明阶段,且科技程度还要超过自己……
这个文明的韧度和智慧,以及生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文明内部的组织度等等等等因素,又强到了哪种地步?
想想看,纵然以自己的能力,突破电弱到达强核尚且千难万险,一个普通的智慧文明发展到强核,难度又有多高?
能在宇宙之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李青松果断停下了减速动作,立刻操纵舰队调转航向,开始向另一个方向飞行。
舰队规模太过庞大,要改变航向,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哪怕从此刻开始便调整航向,舰队仍旧会在惯性作用之下靠近那颗恒星,最近甚至能靠近到0.3光年左右,之后才会与它擦肩而过。
以现阶段双方之间的距离,李青松也没有将电磁波信号投送过去的能力。
不过也没关系。舰队尾焰的改变应该可以被对方清晰察觉到,他们可以据此判断出自己的航向已经改变,倒是不至于因此而导致误判。
时间悄然流逝,很快,李青松的舰队便到达了与那颗恒星的最近点。
在这里,李青松将一段信息以人类的语言发送了过去,且附上了字典。
“尊敬的哈维勒文明,我们是来自遥远深空的人类文明,偶然间路过此地,之前并不知晓该星系已经被您的文明占据。
我们对您的提议深表赞同,并对您‘一个恒星系无法容纳两个文明’的判断深表认可。
我方已经调整航向,将会从这个星系离开,另寻星系驻扎。
如果未来有机会,我方同样真诚的期待能与贵文明展开友好交流。
人类文明元首携全体智慧生命敬上。”
这个小插曲之后,李青松便没有再去理会这件事。
什么友好交流,还是算了吧。现在我只想一个人静静呆着,最好谁都别来烦我。
时间悄然流逝。便在李青松舰队持续远离这个恒星系之时,他忽然间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的地方。
从这个恒星系内部,他看到了一些尾焰的闪光。
从强度上分析,这支舰队的规模必定不小。同时,从他们的航向来看……这支舰队似乎在数年之后便会与自己的舰队交汇!
李青松心中瞬间凝重。
与此同时,又有一道信息传递了过来。
“尊敬的人类文明元首阁下,经慎重讨论,我方决定,让出一颗行星供贵方驻扎。
……”
第250章 一线生机
“我方认为,正统智慧文明之间应珍惜每一次相遇,因为这宇宙太过浩瀚,智慧文明,尤其是正统智慧文明又太过稀少,每一次相遇都弥足珍贵。
我方认为,每一次相遇,每一次交流,都是促进双方文明发展的珍贵机会。在天灾遍布的情况之下,唯有交流,才能提升正统智慧文明的生存机会。
基于此,我方调整了之前决策,愿意让出一颗行星供贵方文明驻扎。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个恒星系之中和平共处,展开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共同进步。
骤然改变航向,相信贵方舰队物资已经不多。为弥补之前失误给贵方带来的损失,我方已经派遣物资运输舰队,携带大量物资前去与贵方舰队汇合。
在拿到这些物资后,相信贵方舰队将会拥有足够的物资改变航向到星系之中来。
我方热切的希望能与贵方展开交流合作。
哈维勒文明元首携全体智慧生命敬上。”
看着面前的信息,又看了看星系内部那朵明亮的尾焰,李青松心中瞬间凝重。
他意识到,这个自称为哈维勒的文明不打算让自己离开这个恒星系了!
那支已经起航的,在未来将会与自己舰队汇合的哈维勒文明舰队,它究竟是一支物资舰队,还是一支战舰舰队,李青松其实并不在意。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一种可能性:如果它是一支战舰舰队的话,那么,一旦在深空之中与己方发生战争,就算己方能获胜,本就不多的物资也会大量消耗,导致己方甚至连航行到下一个恒星系的物资都将不足。
自己会被困死在这浩瀚太空之中。
这样一种可能性才是重点。
而在双方没有相互信任的情况之下,一个真正的善意文明,哪怕是真的想为己方补给物资,也必定会刻意的避免这种可能性,避免己方误解。
而此刻很显然,对方并没有避免这种误解的出现。
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交流不同。
就像两个国家之间交流一样。一个国家将核导弹部署在己方国家边境线上,那么根本就不用去理会对方的行为究竟是科研目的还是战争目的,仅仅只是将核导弹部署在边境线上这件事情本身,便可以视作宣战。
就像现在,哈维勒文明派遣舰队前来与己方舰队汇合,不管其究竟是什么目的,这个行为本身,就可以视作宣战!
由此,李青松立刻做出了判断,对方不打算让自己离开这个恒星系。
可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方的态度,在如此简单的一来一回的交流之后,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竟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李青松急速的思考着。
“很显然,这个哈维勒文明一开始也不打算多事。
偶然相遇,双方各自避开,这才是太空文明应有的默契。
但……为什么他们忽然改变了主意?
是因为察觉到我的舰队科技程度比不上他们么?
不,不可能。仅仅是科技程度的话,他们早就能从我的尾焰痕迹分析个差不多了,早在第一条信息发送之前,他们就已经可以知晓。
那时候的他们也必定是不愿意与我发生联系的。要不然,他们什么信息也不必发送,直接等着我送上门去就是了。
而,导致他们改变主意的原因,几乎只可能来自于我。
那么,在他们改变主意的这段时间里,我做了什么?”
李青松只做了两件事而已。一,改变航向。二,发送信息回复,阐明己方会离开这个星系,另寻驻地。
“改变航向是应有之义,不管怎么想都不太可能让他们改变主意。那么,唯一能让他们改变主意的,似乎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性,我回复的那条信息?”
李青松快速将那一段信息调取出来,再度仔仔细细的,从上到下阅读了几万遍。
但,不管从哪儿看,这都是一条很正常的回复信息,内容也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你们让我离开,我离开了;
你们的信息之中,至少维持着表面的平和,我的信息也维持着表面的平和。
不管怎么看,对方似乎都不应该对自己抱有敌意。但事实却是,偏偏对方就是忽然改变了主意,对自己有了强烈的敌意。
这种变化,让李青松百思不得其解,实在搞不懂究竟是为什么。
但现在似乎并不是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
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对方似乎已经打定主意要留住自己,不让自己离开。
自己该怎么做?
李青松察觉到,对方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其余的选择。
因为一旦发生战争,无论胜负,自己都将被困死在太空中。
唯一的生路便是……再次改变航向,到星系内部去!
李青松咬牙看向那颗明亮的恒星。
“既然如此……那就不走了!到星系内部去,抢一颗星球再说!”
这个哈维勒文明,科技程度比自己高又如何!
自己舰队物资所剩无几,那又如何!
你们不给我留活路,我就只能拼死一搏,杀一条血路出来。
正好我科技刚刚突破,实力大幅提升,正好验一验你们的成色!
幸好此刻改变航向还不算太久,还未离开这颗恒星太远,尚且来得及再度改变航向。
下定决心,李青松再没有一点迟疑,立刻再度启动航向调整事宜,直直向着那颗恒星冲了过去。
舰队航速不断减慢的同时,李青松还发射了众多探测器,让它们以更快的速度前往这个恒星系展开先期探测。
很快,这些探测器便将它们探测到的信息传送了回来。
在那三颗大行星和卫星、矮行星等星球的地表或者周边,李青松看到了连绵不绝,如同山脉一般的巨型工业设施,看到了一艘又一艘的巨型飞船,看到无数艘或大或小的飞船在不同的星球之间穿梭,看到无数巨型工业设施日夜轰鸣运转,看到一条又一条的太空电梯耸立在星球地表,无数物资顺着这些“天梯”,在不同的星球之间流转。
五更爆发完毕,求月票!
3月第一天,五更万字爆发完毕,大家手里如果有保底月票的话,来一波啊,跪求!
本书大家也看到了,成绩其实只能算普通,不咋地。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多求一点月票,才能多一点曝光了。
为了本书能健康成长,拜托大家了!
第251章 骂不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