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254节

  下定了决心,李青松立刻改变舰队航向,向着公布的那些汇聚点之中,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航行了过去。

  那个汇聚点与自己有约2000光年的距离。按照自己与灰虫文明的航速来计算,灰虫文明大概率也是距离那里最近。如果他们要加入银河联盟,大概率也是到那里去。

  2000光年的话,大约需要45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

  于是李青松便仍旧维持着以往的科技研发进程,一边再一次展开了漫漫旅途。

  时间飞速流逝,在李青松又取得了长足的科技进展,又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换代,一举将己方曲率航行速度提升到了5倍光速以上,达到了5.2倍光速之时,与那个汇聚点的距离已经不再遥远。

  李青松已经知晓,引力级文明的曲率航行速度上限在10倍光速。而此刻,自己的航速既然已经可以达到5.2倍光速,那便意味着自己的科技程度已经实实在在的达到了引力中期,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勉强。

  论及真正战力的话,哪怕面对引力巅峰文明,虽然大概率仍旧不敌,但保住麾下的智慧生命,保住自己的科学数据大概率还是能做到的。

  这给了李青松较为充足的底气。

  “此刻距离汇聚点还有200光年,在这个距离上,从各个方向汇聚而来的文明的数量应当已经不少了吧……”

  李青松一边竭力提升引力操控精度,降低己方以引力扭曲空间所散发出来的外部影响,一边再度提升了各种探测器的投放力度,仔细观察着周边的环境,看看是不是有其余文明出现。

  这一探查之下,果然,李青松立刻便察觉到了十个以上的空间曲率波动信号。

  但这些信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极为微弱,不仅无法详细定位,也无法完全与背景环境区分。

  按照概率来算,这些散布在周边数十光年范围内的引力波动信号,其中大概有一半对应着切实存在的文明。但具体哪个是人为制造,哪个是背景干扰,李青松无法分辨。

  “大家还真是不约而同啊……”

  李青松叹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引发的引力波动信号呈现在其余文明眼中,大概率也是同样的场景。

  庞大的舰队仍旧在高速前进。在距离最终汇聚点仅剩下85光年之时,李青松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且脱离了曲率航行状态。

  此刻,就在这周边近十万亿公里内都不存在任何宏观星体的浩瀚虚空之中,李青松的舰队静静潜伏。

  不仅严格杜绝任何电磁辐射外泄,便连所有飞船外表都涂上了高吸光材料,竭尽全力的隐藏自己。

  但与此同时,向周边环境释放的各种探测器则又一次增加,仔细搜索着这约100光年半径范围内,总计约420万立方光年,总计约1.5万颗恒星的详细情况,但短时间内还未发现任何文明存在的痕迹。

  李青松知道,此刻一定有许多引力、暗力文明,且极大概率包含灰虫文明隐藏在这一片星域之中。

  但很显然,在这件事情上,其余文明再度做出了与李青松一致的选择:隐藏自身,搜索别人。

  虽然大部分文明已经确定要加入银河联盟,但不着急跳出来,先观察一下环境和局势走向总归是好的。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李青松具备更大的优势。因为他的工业能力更强,投放的探测器便更多,更容易找出其余文明。

  时间便这样慢慢流逝着。漫长的搜索之中,李青松还未找到任何一个引力、暗力文明,却有了另一个让他有些惊讶的发现。

  “这一片星域竟然存在一个初期电弱文明?”

第403章 别怪我了!

  在李青松的定义之中,电弱文明涵盖范围极广,从将电磁力与弱力统一为电弱力开始,一直到统一强核力之前,都属于电弱范畴。

  这便意味着,从只掌握了电弱理论,连一颗卫星都未能发射到母星环绕轨道的初级电弱文明,到当初人类文明覆灭之前所达到的,甚至能发射载人飞船到星系边缘矮行星进行科学考察的文明,再到能以4%光速左右进行恒星际航行的文明,都属于电弱阶段。

  而目前李青松意外发现的这个电弱文明,便处于发展了一定程度,但比当初人类文明要弱一些的阶段。

  这个文明已经实现了载人航天,但仅仅只做到了将己方人类发射到母行星的卫星上而已,连一颗其余大行星都没能登陆,且仅仅只有区区数人;

  虽然建造了可以长期在轨的空间站,但仅有一个,内部仅能容纳四五个人;

  虽然科技已经极大发展,有了覆盖全球的网络、物流体系等,但仍未统一,各个国家并立,并且不乏有许多地方仍旧深陷战乱与贫困,连吃饱饭都做不到。

  且许多疾病都未攻克,人们深受困扰,平均年龄竟然仅仅只有六十年左右。

  看着这个文明,李青松心中一动。

  “一定会有许多文明前去暗中观察这个初级电弱文明的。如果在太空之中找不到其余文明的痕迹,确定不了现在局势,不如到那个电弱文明那里去看一看,说不定能在那里找到一些线索。”

  心中刚冒出这个想法,李青松忽然怔了一下,嘴角泛出一点苦笑。

  “或许……绝大部分文明都是我这种想法。大家本来应该都对这个文明没什么兴趣的,都懒得派遣舰队到那里去。

  但为了掌握一些其余文明的情况,却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到那个文明那里去。于是到那个文明那里去,就真的极有可能找到其余文明线索了……”

  苦笑着摇摇头,李青松也开始随大流,派遣了一支舰队向那里行去。

  如今李青松的超距通讯极限距离已经达到了17光年。而此刻与那个星系仅有30光年距离而已。

  于是李青松干脆本体出动,将本体移动到了那个星系与自己主舰队中央,既能遥控舰队对那个星系展开探索,又不耽误对主舰队的掌控。

  一支小规模舰队悄然出发,然后停泊在了距离恒星约一万亿公里的浩瀚虚空之中,悄然向星系内部投送出了约一百万台隐蔽间谍卫星。

  航行到星系内部后,一边展开对其余文明探测装置的搜索,李青松一边对这个电弱初级文明展开了详细观察。

  “唔,类人型生物结构,生存环境所需与我差不多,只不过对二氧化碳的要求更高一点,平均温度也更高一点。

  文化发展很繁荣啊,各流派百家争鸣,大概处在统一价值观的前期,一旦价值观统一,确定了最大公约数,下一步估计就是统一全球了吧,不过还需要几百年时间才行。”

  此刻,这个文明就像是李青松研究文明发展普遍规律的一个标本一般,被李青松细致入微的探查着。

  但就在李青松心中对这个文明生出了一点兴趣的同时,处在最前线,最接近这颗行星的一台探测器却忽然间探查到,周边另一颗不属于自己操纵的探测器快速飞了过来。

  嗯?这是……

  下一刻,李青松的那台探测器便即断开了联系,似乎是被摧毁,或者俘虏了。

  “真是没有礼貌啊……”

  李青松摇了摇头,再度派遣了一些探测器过去,同时更加谨小慎微。

  但没有想到,这第一台探测器的毁灭似乎开启了某个阶段,自此之后,接连有多台探测器失踪。甚至不仅那颗行星周边,便连其余地方,处于太空之中的众多探测器都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

  一连损失了数万台探测器,李青松心中终于冒出了一点怒火。

  “大家都是来这里探测其余存在的,探测就好好探测,隐身能力和远程观察能力才是主要的,现在你们竟然不按规矩,竟然直接使用武力,强行俘虏其余文明的探测器?

  这样玩是吧?那就别怪我了!”

  李青松心中发狠,立刻指挥着众多种族的科学家,自己再亲自上阵,专门开始研发适用于这种环境的武装探测器。

  现在的情况是,来到这个星系的探测器都不敢集结,也不敢发动大规模的攻击,因为那样目标太明显,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相互之间的进攻大致都是用的小功率能量炮、小功率激光束、电磁干扰、能量干扰等非常规手段。

  这种装置,除了在此刻如此特殊的环境下,大概率是没什么其余用途的。这便意味着其余文明纵然在这个方向有所侧重,也不会投入太多科研资源。

  谁有那闲工夫专门研究这玩意儿?凑合凑合能用就得了。

  但李青松不同!

  基于自身所掌握的庞大科研资源,哪怕分出仅仅十万分之一用在这种特殊探测器的研发之上,都足以碾压其余正常文明。

  不仅战力和性能碾压,便连升级迭代速度也会碾压!

  一番研究后,很快,新一批专门装备了各种小型且隐蔽进攻武器的探测器投入到了这个星系之中,并立刻取得了效果。

  一颗探测器旁边约一万公里处,另一颗造型、风格与自己俱都完全不同的探测器正悄然悬浮着。

  李青松立刻操纵己方探测器前进,间隔一千多公里便发出了一道激光束。下一刻,那探测器立刻失去了动静。

  它的主能源通道被李青松切断了!

  另一些探测器涌现出来,在李青松的操纵之下十分快捷的将这台探测器捞走了。

  一番分析检测后,李青松立刻确定,这台探测器出自一个引力文明之手,且科技程度比自己稍微弱一些。

  “编号为1号文明吧。”

  其余地方,更多探测器正在四处出击,接连捕获了二十多种具备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建造风格的探测装置。

  “就算算上伪装的,这二十多种探测器,也至少意味着二十个左右的引力文明啊……且科技程度有高有低。

  再加上可能有的至少两个暗力文明,这个小小的星系之中还真是热闹啊。”

  有几次,李青松特制探测器被毁灭的方式明显超出己方科技,明显处于暗力层次。基于此,李青松才确定这个恒星系之中至少有两个暗力文明。

  “但还不够完全,还得继续搜索!”

  李青松一声令下,更多二代间谍探测器投入到了恒星系之中。与此同时,其余文明的探测器也明显开始升级迭代,于是,发生在这个恒星系之中的,谁都不敢闹出太大动静,一切都只在暗中交锋的探测器攻防战愈演愈烈。

  到了后来,纵然李青松接连迭代提升性能,平均每天被毁灭的探测器数量也攀升到了10万台以上!

  当然,其余文明的探测器损毁数量更多就是了。

  每天李青松都会投入大量探测器,遇到落单的其余文明探测器便直接打坏然后捕捉,遇到疑似暗力级别探测器便直接溜走,各种战术、各种计谋,各种合纵连横,在这个小小的恒星系之中打的不亦乐乎。

  但明面上却几乎没有发出什么动静。那个电弱初级文明对此仍旧毫无所觉。

  有一名在这个文明之中享有极高声望的伟大科学家,甚至在李青松的注视之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们文明极有可能是这宇宙之中唯一一个文明,至少也是第一批文明。

  这浩瀚星空之中,极有可能根本不存在其余智慧生命。就算存在,也可能处在极为原始的状态。

  我们文明极有可能是孤独的……”

  李青松心中暗自冷笑。

  在这漫长的暗中交锋里,总计有一百万台以上的探测器成功被李青松捕捉。经过详细分析后,这一百余万台探测器按照不同的路线和风格、审美等,被李青松划分成了25个大类。

  但这其中,李青松并没有发现类似当初莫莱斯文明建造风格与科技路线的探测器。

  “是灰虫文明没有来这里,或者来了这里但并未参与这一场混战?又或者……灰虫文明的技术路线与莫莱斯文明产生了差别,没有被我认出来?”

  李青松默默的思考着,但并未得出结论。

  不过倒是有另一批探测器引起了李青松的兴趣。

  仔细分析之后,李青松从这一批探测器上找到了一些熟悉的痕迹。

  这和当初自己遇到的深渊文明似乎有些相似啊……

  当初在绿光族所在的那颗白矮星周边,自己护送青蓝回去的时候,遇到了正在攻打白矮星,试图俘获绿光族的深渊文明。一番交战后,自己获胜,但并未灭绝他们,而是将深渊文明放走了。

  如果这些探测器真的是深渊文明所造,那么……他们也晋升到了引力级别,且打算加入银河联盟?

  想了想,李青松又捕捉了一颗具备这种特征的探测器,但并未摧毁,而是主动发送了一道信息过去。

  这道信息并未附带字典,且使用的当初深渊文明的文字。这便意味着如果对方不是深渊文明的话,便几乎不可能将其破译。

  “请问贵方是否是深渊文明?”

  回复在短时间内到来,其中满是凝重:“我们是。贵方是?”

  这一段回复也是用的深渊文明的文字。

  李青松松了口气。

  竟然真的是深渊文明!

  “我们是蓝图克文明。上次一别,已经是数千年光阴流逝,别来无恙?”

  寒暄之中,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深渊文明一方则满是热情,且多次回忆当初的经历,对李青松满是感激。

  “我自己是不会加入银河联盟的,此刻深渊文明既然要加入,那么或许可以通过他们来获取一些联盟内部的资料。

  哎,除了加入之外,深渊文明也没有别的选择啊。”

  提出自己要求之后,李青松迎来了深渊文明满是诧异的回复:“贵方不打算加入银河联盟?这……银河系当前局势下,加入联盟似乎是我们这种中级文明的唯一出路。您和您的文明不再仔细考虑一下吗?

  如果贵方也加入的话,我们两个文明可以结成更紧密的联盟关系,相互之间也可以照应。”

首节 上一节 254/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