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李青松在这半年时间里,总计生产了3500亿颗子弹,以一颗子弹质量为10克计算,总质量便达到了350万吨。
以一颗子弹装药两克计算,单单化学火药就用了70万吨!
同时,李青松还生产了100万条专门用于发射这种“身大头小”子弹的枪械!
在这之后,李青松耗费了十几天时间,将这100万条枪械与所有子弹全部都部署到了洛神星地表各个位置上。
没错,是洛神星地表,而不是太空。
并且,这些位置全都经过了专门的计算,经过了特意设置。
完成了这一切之后,在第一批货船伪装战舰尚未到达敌神星之时,太空之中,李青松便进行了一些武器试验。
众多装药达到了数百KG的重型导弹与炸弹,在洛神星上空某些提前计算好的空间纷纷爆炸。
爆炸造成了大量的烟尘与碎片残骸,成功营造出了一团“迷雾”,将这一片空间遮掩了起来。
在迷雾遮掩之下,洛神星地表,第一批4.5万条安装在了自动击发与自动装弹装置上的枪械,便同时扣下了扳机。
这些特制枪械的射击速度达到了每分钟900发子弹。于是,在开始射击的第一分钟,便有总数达到了约4000万颗子弹飞出了洛神星的大地,向着太空之中飞了出去。
因为采取了身大头小的特殊设计,装药量相比起普通子弹更多,且这些特制子弹的弹头质量仅有约0.5克而已,它们便获取到了更高的出膛速度,达到了约6公里每秒!
这个速度,已经足以挣脱洛神星的引力场。
并且,经过观测和计算,以及特意精密调整过的枪口朝向,这些子弹在飞出洛神星之后,会直接向着敌神星飞过去。
又因为提前布设了迷雾的缘故,躲藏在洛神星周边的敌方探测器也无法探测到这些子弹集群!
于是,在对手毫不知情的情况之下,第一分钟,4000余万颗子弹便沿着预定的轨道,向着敌神星飞了过去。
第二分钟又是4000余万颗,第三分钟,第四分钟……
持续射击了5分钟时间,4.5万支枪械之中的每一支都击发了4500颗子弹之后,这些枪械停止了射击。
但子弹洪流并未停止。
李青松一共部署了约100万条枪械。此刻,下一批枪械无缝衔接过了射击任务,瞬间开始击发,同样以每分钟4000余万颗的速率,向太空之中倾泻着每颗质量仅有0.5克的细小弹丸。
众多枪械射击基地之中,参与射击的每一条枪械旁边,弹链都在快速填充进去,然后真空环境之中,弹头飞出,弹壳则弹出来,不一会便在旁边堆积成了一座小山。
负责收集弹壳的克隆体忙碌着,驾驶着小型挖掘机,直接将那如山一般的弹壳挖走,堆放在临时仓库里。
负责维护枪械基地的克隆体们则忙碌着,仔细查看着每一支枪械的状态。负责供电的克隆体密切注视着发电机的状态,不敢有一点延误。
毕竟自动击发系统是依靠电力驱动的,这时候可千万不能出差错。
当每批4.5万条枪械,总计20批枪械完成了一次轮换,时间便过去了100分钟时间。于是第一批枪械也完成了冷却和检修,于是第一批枪械再度开始射击,然后是第二批,第三批……一直到第20批。
剩下的最后10万条枪械则充当备用。当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它们便会顶上。
无论如何,每时每刻,都会有4.5万条枪械在以每分钟900发的速度发射子弹,每时每刻,都会有弹丸以4000万颗每分钟的速度飞向天空,飞向敌神星!
李青松知道,要精确瞄准4000万公里之外的一颗矮行星,让这些子弹轰击到某个特定的位置,是十分难以做到的事情。
就算此刻自己有了深空通讯网络,可以精准测定星球的引力关系和位置坐标,测定太阳、八大行星的引力影响等等,都几乎不可能做到。
但……
当数量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精度还重要吗?
我管你这些子弹能不能击中目标,只要它们是大概向着敌神星的方向飞就行了!
你们技术先进,你们精度高,你们能造高速离子推进器,造核聚变反应堆,造电磁炮。
我技术没那么高,但我工业力量强!我不要精度,不要技术,我只要数量!
我要用数量淹没你们!
这,才是李青松改造出大量伪装战舰,费尽心机也要拖延八个多月时间的真正目的。
没有足够的时间,我怎么造这么多子弹和枪械?这些子弹怎么飞到你们的星球上?
洛神星上,一刻不停的子弹发射持续了足足三天时间。
三天时间,一百万条枪,将总计3500亿颗子弹全部射向了太空,射向了敌神星。
这3500亿颗子弹的弹头便在太空之中飞行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终于赶在第二批伪装战舰被这些未知战舰全部歼灭之后不久,来到了敌神星附近。
此刻,最先一批子弹距离敌神星还有十几万公里的距离,还剩下几个小时的航程。
但这里,李青松可没办法做遮蔽了。于是预料之中的,这些子弹集群终于被对手发现。
但没关系,这么多子弹,我看你们怎么拦!
第62章 洪流!
李青松已经确认,这些未知对手的战舰是具备拦截微小目标的能力的。
这又是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且远远超出自己技术水平的能力。
自己面对子弹的时候,唯一能做的便是堆装甲厚度,依靠装甲来硬抗。但这些敌对飞船,却能依靠也不知道是电磁炮弹丸还是激光束的手段,可以做到精准拦截那些弹丸。
但没关系。
就算你们的拦截率能达到百分之百,这几千亿颗弹丸就放那里不动让你们拦,你们的拦截设备忙碌到过载烧毁,都拦截不了哪怕百分之一!
当数量超过某个极限之后,便会引发质变。而很显然,这数量足够多的火药枪子弹便发生了这种效果。
在间谍卫星的注视之下,李青松看到,汇聚在母船周边的那些小型飞船在片刻的沉寂之后,似乎终于做出了决定。
母船那始终没有点燃过,似乎还未完全修复的发动机终于也喷射出了明亮的尾焰,它庞大的船身慢慢加速着,慢慢挣脱了敌神星的环绕轨道,在小飞船的拱卫之下向着深空逃离。
那些子弹集群的攻击目标是敌神星。那么,只要离开敌神星,就能避免被子弹洪流波及!
这是很显然的事情,也是李青松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他早就知道自己这一波子弹集群攻击大概率伤不到对手的机动力量。
但,仍旧没关系!
李青松一开始就没想着能依靠这一波进攻打掉对手的飞船。
他的目标,是敌神星地表上的那些工业基地!
你们的飞船能逃走,能转移,但这工业基地你们怎么转移?
从你们借刀杀人,驱使怪鸟来攻击我开始,这么多年时间了,你们好不容易才建造出了具备相当规模的工业基地。
打掉你们的工业基地,我看你们从哪儿获取物资补给,我看你们从哪儿弄燃料,看你们怎么造零件,怎么修复受损的母舰!
没了工业基地支撑,你们的飞船性能再好,又有什么用?不还是像没了子弹的枪,变成样子货?
以母船为核心,这支舰队拼尽全力的向子弹集群笼罩范围之外逃窜。甚至于母船船尾发生爆炸,发生了大量的气体泄露,其发动机推进都未停下,其急迫程度可见一斑。
有时候,精度低也未必就是坏事。
就像现在,自己的枪械没办法精确瞄准敌神星,于是子弹集群在到达敌神星的时候,必然会十分分散,笼罩范围会变得很大。
想要在短时间内逃离这个笼罩范围,就需要尽可能快的加速。
不顾一切的,全力以赴的加速,才能逃离!
正因如此,那艘母船才这么急迫。
“没想到竟然能让母船再次受损,这倒是意外之喜啊。”
李青松心中冷笑着:“不过大餐还没开始,等着吧。”
那艘母船和几十艘小船终于逃离到了距离洛神星数万公里距离的地方。
在那里,它们停止了加速,开始在惯性作用之下慢慢远离。
这个距离大概率是逃不脱子弹集群笼罩范围的,最多只能避开核心区。
而母船的状况似乎不太好,实在无法支撑下一次加速了。
于是李青松看到,那几十艘战斗飞船全部拱卫在了母船之前,似乎试图以自身的拦截能力来保护母船。
便在这逃离之中,几个小时时间悄然而过,子弹集群的先头部队终于到了。
下一刻,无数颗弹丸组成的洪流便如同洪水一般冲击到了敌神星面向洛神星的这一整面大地。
一颗弹丸质量仅有0.5克,速度却达到了6公里每秒,于是一颗弹丸便具备约9千焦的能量,等同于一颗大口径高威力狙击枪子弹所具备的能量!
数千亿颗大口径大威力狙击枪子弹同时到来,是什么样的场景?
李青松看到,不管是被冻的多么结实的地面,也不管是建造的多么坚固的厂房,在这一刻统统如同纸糊的一般。
敌神星的大地之上尘土飞扬,无数坚硬的托林、固态干冰、固态氧等被直接汽化,直接爆散成了大团大团的烟雾,笼罩了几乎整片大地。
那些建造在平原上的高大厂房一瞬间便被撕裂,变得千疮百孔,再下一刻,又被直接撕裂成了碎片,彻底融入到了敌神星的大地之上。
还有一些建造的尤其坚固,或者建造在峡谷、地下的基地在苦苦支撑。
但没关系。这波进攻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相同频率的进攻,会持续整整三天时间!
在这三天时间里,敌神星也是会自转的,两颗星球的相对角度也是会改变的。
于是,之前还可以借助峡谷山壁抵挡子弹洪流的工厂,没多久便正好垂直对准了洛神星,于是天空之中的子弹洪流便毫无阻碍的倾泻了下来。
之前一些建造在敌神星背部,可以依靠整颗星球来阻挡子弹洪流的工厂,没多久便随着敌神星的自转转了过来,照样逃不过子弹洪流的进攻。
唯有一些建造在地底下的工厂可以幸存。但这样的工厂又有几座?
这几乎是一场全方位无死角的子弹倾泻。只要是直面天空的,不管在山崖、峡谷或者平原上的,一律逃脱不了打击。
因为子弹太多,大地已经彻底被烟尘笼罩,李青松也看不到此刻敌神星地表是什么情况了。
于是他的视线便转移到了那艘母船那里。
李青松看到,那几十艘战舰不愧是超越了巅峰人类文明的先进飞船。
虽然那里的子弹洪流数量远远比不上核心区,可也有每分钟数万乃至十几万颗的“流量”。
而如此众多的子弹,竟然绝大部分都被它们拦截了下来!
道道激光束和电磁炮弹丸纵横之间,一颗又一颗微小的弹丸被改变了前进的路径,未能撞击到目标之上,未能释放出自己的杀伤力。
但,就算他们的拦截技术再先进,也总归有少数漏网之鱼。
只要有十分之一漏网就足够了!
于是李青松便看到,母船和战斗飞船之上也开始不断的爆出微弱的闪光。
第63章 你们不来,我可就过去了!
这些战斗飞船的装甲似乎采取了某种科技含量极高的材料制造,十分坚固。
面对着总时长高达三天的弹丸轰击,它们虽然多次被击中,但却竟然没有一艘被击毁,最多表层变得坑坑洼洼,一些装备在飞船外壳上的设备被毁而已。
受损最严重的一艘战斗飞船,似乎推进器被破坏,失去了机动能力。
战果虽然不大,但仍旧足以让李青松满意。
毕竟李青松根本没想着能依靠子弹洪流威胁到飞船,能重伤一艘,其余全部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损伤,纯属意外之喜。
用于对付这些战舰的,是另外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