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79节

  这些巨大的水球暂时没有投放出去,而是临时转移到了一处巨大的可移动货仓之中,继续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这太空电梯的末端同样是24小时自转一周。

  当末端旋转到最为接近前往金星轨道的时候,那满载着巨大水球的巨大货仓,便无需任何加速,直接就被甩进了最为接近前往金星的轨道之上,开始以约12公里每秒的速度飞行。

  这些货仓根本不是正经的飞船。

  除了一个巨大的货仓之外,它仅有一些推进器而已,十分简陋。

  但就这一些推进器而已,已经足以为这货仓进行轨道修正,让它能真正飞向金星。

  当然,货仓是不会真的飞到金星去的。

  在完成轨道修正之后,货仓的舱门便即打开,同时自身开始减速。于是那些一颗颗的巨大水球,便如同翻斗车倾倒货物一般,自行翻滚着飞了出来,翻滚着向着金星飞去。

  货仓飞船便返航,继续等待下一批水球。

  1000条太空电梯,便如此重复着。

  仅仅一天时间而已,从地球飞往金星的轨道上便多了144万颗半径为8.3米,单个质量为2400吨的水球。

  它们的容器是透明的。于是,来自太阳的热量瞬间开始加热其中的水,大量水蒸气生成,立刻将这些容器撑的鼓鼓胀胀。

  内部具备了足够的压力,这些水便仍旧维持着液态,而没有直接扩散开来,变成分子云团。

  第二天时候,飞行在太空中的水球变成了288万颗,然后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无数颗水球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一般。

  它们大致均匀的分布在这一条航道上,如同用珍珠铺就了一条璀璨的道路,又像是一条真正的天河一般,从地球蔓延向金星方向。

  依据金星和地球相对位置的不同,它们需要飞行最短37天,最长200天时间,便可以到达金星,然后和金星融为一体,为极度干燥的金星大气层带来充足的水分。

  开始投送之后没多久,李青松便看到蓝图克人做出了反应。

  无数电磁炮弹丸和激光束扫射之下,一颗又一颗巨大的珍珠破碎,内部的水立刻流淌了出来。

  蓝图克人的拦截,来了。

第148章 流星!

  李青松制造的这些塑料容器,其本身几乎不具备任何防御能力。

  不要说电磁炮弹丸,哪怕是用一把匕首也能将其刺破。

  它仅仅是起到一个为内部水源提供压力,以减少损耗的作用而已。

  此刻,蓝图克人稍微一轮进攻,便有数万颗水球破裂,总计数千万吨水流淌到了太空之中。

  在之前的太空航行之中,它们并没有因为太空的低温而导致冰冻,而是仍旧保持着液态状态。

  因为有太阳在始终为它们加热。

  这甚至让它们的温度超过了100摄氏度。就像是在高压锅内部的沸水一样,具备了极大的压力。

  此刻塑料球一旦破裂,这具备了极高温度的水立刻便爆散了出来。

  真空之中是没有压力的。是以,这里没有东西能阻挡这些水的扩散。

  它们快速变得稀薄,先是如同云团一般,成为了一团水蒸气。

  但就算是一团水蒸气,内部压力仍旧太大。于是这团水蒸气仍旧在不断扩散,最终扩散成为了极为基本的结构。

  水分子。

  直到这时候,这一团水内部的压力才算是宣泄完毕。

  一团又一团的分子云团出现在了这一片空域之中。

  之前它们的体积仅仅几千立方米而已,而此刻,它们的体积何止几千立方公里,体积暴涨了千万倍以上。

  但不要忘了,就算是从液态水化为了分子云团,它们自身的动能仍旧是存在的。最多会因为太阳的辐射压力而稍稍减少一点,但整体来看,影响不大。

  于是,之前是以水球形式向金星飞行,现在,则是以分子云团的形式向金星飞行,目标始终不变,连轨道和速度都没有变化多少。

  那么……它们该如何拦截?

  地球上的一团云,地球人能想办法拦截吗?

  此刻,这太空之中的分子云团,其密度比地球上的云稀薄了无数倍,体积大了无数倍,蓝图克人能想办法拦截吗?

  地球人拦截不了云,蓝图克人也拦截不了水分子云团。

  它们以几乎无法阻挡的态势向着金星冲了过去。

  很快,蓝图克人便发现了这一变化。

  在仍旧保持着一部分力量用于击破水球——这虽然用处不大,但总归有一点用,能多造成一些水的损耗——之外,大量的蓝图克舰队向着地球冲了过来。

  治标不如治本。唯有灭掉这些建设在地球上的太空电梯,才能彻底杜绝对手向金星投送水源的可能性!

  蓝图克人的反应在李青松的预料之中。

  李青松早就在地球周边囤积了足够的防守兵力。

  甚至于可以说,李青松将自己全部力量的99%都放到了地球周边,放到了保护这些太空电梯之上!

  他并不担心其余星球会防守空虚。

  原因很简单,其余星球那里同样也有克隆体和战舰,只不过自己没有保持意识链接而已。一旦其余星球遭到进攻,自己就将意识链接转移过去即可。

  于是围绕着地球,围绕着这一千条太空电梯,猛烈的星球攻防战再度开启。

  沉寂了数年时间后,再一次有双方俱都全力以赴的战役爆发。

  无数艘战舰,有人的、无人的,无数星际地雷、星际导弹、炮台在肆意挥洒着自己的威能。

  每一份每一秒都有数十上百亿颗电磁炮弹丸在这一片空域之中飞行。

  除了击中目标的、飞向外太空的,还有更多弹丸击中了地球。

  这时候,有大气层的好处就显现了出来。

  无论这电磁炮弹丸是用什么材质制造的,也无论它飞行速度多快,杀伤力多高,只要进入大气层,立刻就会受到稠密气体的拦截。

  在与气体的摩擦过程之中,热量迅猛生成,直到将弹丸彻底融毁,令其化作大气层的一部分。

  电磁炮弹丸的速度越快,毁灭的速度便越快。

  于是,从地表上看,天空中便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流星,其密度比地球诞生以来所有流星雨都更密集。

  整颗地球,无论南极还是北极,无论大陆还是海洋,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这狂暴的流星雨都始终倾泻着,一刻不停。

  整片天空,整片宇宙都被这狂暴的流星雨所覆盖。

  地球的大气层就像是一面坚不可破的盾牌,将所有来自外部的攻击挡住。

  同样的,来自地球内部的电磁炮、激光束等也不可能突破大气层的防御来到太空。

  除非是那种经过了特意气动设计,且速度较慢的炮弹或者弹丸才能突破大气层这一道关卡。

  但这又会意味着一个问题,既然速度较慢,就更容易被拦截摧毁,它们便连进入大气层的机会都不会有。

  是以,面对这种有大气层的星球,攻防双方便俱都有了默契。

  根本不会去攻打星球本体,直接在太空层面展开争夺。

  只要拿下了制空权,星球本体有的是时间慢慢炮制。没拿下制空权,星球本体就更不可能拿到。

  此刻飞向地球的所有弹丸全部都是流弹而已,根本不是特意去进攻地球的。

  但仅仅只是流弹,便已经营造出了这整个地球历史上都未出现过的盛况。

  面对着这如同天翻地覆一般的战况,地球上,所有飞禽走兽,无论多么凶猛多么暴戾,此刻全都深深的躲进了巢穴之中瑟瑟发抖。

  太空中猛烈的争夺仍旧在持续着。

  李青松全力以赴的挡住了对手的进攻,然后,始终持之以恒的将大量的水从地表运上来,扔出去,运上来,扔出去,无论战况多么激烈,始终不停。

  坚持,一定要坚持下去。只要能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结果。

  蓝图克人的反扑也猛烈到了极致。

  李青松看到,有更多的战舰和无人作战系统从金星飞来,加入到了围攻地球的行列之中。

  很显然,蓝图克人也明白,不摧毁这些太空电梯,最终被毁灭的就一定是己方。

  战场局势在这一刻已经彻底明朗。

  能赶在金星环境彻底恶化以前,恢复到足够的实力,毁掉太空电梯,则蓝图克人胜。

  未能赶在金星环境彻底恶化之前摧毁太空电梯,则李青松胜。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经过漫长的飞行,第一团分子云团终于到达金星。

第149章 复杂影响

  因为密度极低的缘故,这些分子云团肉眼完全不可见。唯有在较大的尺度之上,通过整体性的观测才能察觉到它们的存在。

  但它们可以造成的影响,双方俱都心知肚明。

  在这种情况之下,除了顶着李青松的防御,将水球击破以令其尽可能的损耗之外,蓝图克人还拿出了第二种应对手段。

  李青松清晰看到,在第一批分子云团到达金星的时候,金星面向地球的这一面刹那间爆出了无数朵耀眼的火光。

  狂暴的能量和极高的热量瞬间以起爆点为核心,横扫周边一切有形无形的存在。

  那是对于交战双方来说俱都是威力最大的存在,大当量氢弹。

  众多氢弹,构成了这些水分子云进入金星的最后一道屏障。

  在氢弹那强大的辐射压之下,这些分子云团如同狂风中的棉絮一般,被瞬间吹散,相当一部分被直接改变了轨道,从进入金星变成了与金星擦肩而过。

  但是……

  就算是所有武器之中威力最为强大的氢弹,驱散分子云团所能依靠的也仅仅只有辐射压这一种手段而已。

  而,氢弹能释放的辐射压,对比起太阳来简直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分子云团连太阳的辐射压都顶住了,此刻终于来到了金星旁边,又岂是一些氢弹能全部驱散的?

  有许多许多的水分子被驱离,未能进入金星。但更多的水分子并未被这些氢弹影响到,仍旧悄无声息的融入到了金星那极度干燥的大气层之中,悄然改变了金星大气层的物质结构。

  虽然氢弹的作用有限,但蓝图克人仍旧没有放弃这种手段。

  毕竟这是唯二的可以阻挡水分子云团进入金星的办法了。就算只能驱离一小部分,但只要能多拖延一点时间就已经足够。

  于是,蓝图克人仍旧维持着平均每天都要在金星大气层之外引爆上万颗大当量氢弹的动作。

  一颗又一颗的氢弹被引爆,就像是金星这里在举行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烟花秀一样。

  时间悄然流逝着。

  李青松可以明显察觉到,来自蓝图克人的进攻愈发猛烈了。

  来自金星的资源补给和新战舰、新无人作战装备的补充也愈发快速,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无论如何,李青松都牢牢保卫着地球,保卫着那些太空电梯可以正常运转。

  两年了。

首节 上一节 79/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