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492节

  “我只是兼任,所以平常的管理,就是你自己负责!”

  “上面有适合的任务,我会优先考虑你们。”

  “任务完成,该抢的奖励我会帮你们抢到手,同样,有什么好活动,我也会提前通知,让你们做好准备。”

  “你收拾一下,把你们特种合金制造公司的几个技术负责人带上。”

  “我们待会儿去一趟江南船厂,开个小会。”

  “会开完,我就带着这份资料回燕京,等流程走完,我让高……我让其他人把相关资料,还有研究所的牌子给你们送过来。”

  “你需要找个地方把牌子挂好,然后再提供一个通讯地址。”

  “这个通讯地址要严格保密,以后,与体系内的其他研究所和部门,就要用这个地址。”

  交代完信息,朱靖垚将组织架构文件塞进公文包,将公文包放下,端起一旁的茶水抿一口,又开始催促林易:“赶紧去收拾一下!”

  知道这老爷子很忙,林易也没打算浪费他时间,他朝朱靖垚点点头,拿着手机起身,走到窗户边,给曹彬打去了电话。

  电话里,他没告诉曹彬要做什么,只是让他带人赶紧过来,如果20分钟之内不到,扣半个月工资。

  结果15分钟不到,曹彬就带着特种合金公司的几个技术负责人,出现在办公室门前。

  扶着门框缓过气,刚要开口,眼角余光就瞥到了办公室门内站着的两个门神,还有和林易相对而坐的朱靖垚。

  看清楚这三人身上的军装,他又赶紧将话给咽了回去。

  看着他欲言又止的表情,林易笑着走过去,把几人拉进办公室,开始互相介绍:

  “曹工,这位是总装的朱靖垚朱主任。”

  “今天过来,是特地过来送研究所的组织架构文件。”

  “过两天,给你整个中级职称!”

  “让你从没有职称,直接跳到助理研究员!”

第380章 跨行业的竞争者!

  一句话,朱靖垚愣住,曹彬也愣住。

  在过来之前,朱靖垚通过高海,了解过曹彬这个人。

  很年轻,很有干劲,也很有能力,做起事来完全不像一个年轻人。

  而且,在高海的陈述里,曹彬之前还主导了小米重工那款超高性能电池的研发。

  从相关信息来看,这里面有林易的推手,但曹彬的个人能力也不容小觑。

  在朱靖垚的认知中,这个年轻人至少应该是个特聘教授,可林易刚才的话,却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年轻人连实习研究员都不是。

  这……

  这……

  有点不好评价!

  目光在曹彬身上逗留几秒,朱靖垚又迅速将目光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他也向高海了解过这几个人,在研究能力方面,这几个人和曹彬不相上下。

  只是在为人处事方面,相比曹彬要稍微木讷一些。

  放到其他地方,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很不错!

  被他的目光扫过,曹彬也从呆愣状态清醒过来,迅速将询问的目光投向林易。

  职称,是研究员的一生。

  相对于机关单位,私企评定职称要更加麻烦,而且因为每年都有一些指标,所以,即便申请评定,也有可能会被打回。

  很多大型企业不想麻烦,就选择自己组建一套评定体系,在自己内部使用。

  小米重工没有这个体系。

  或者说,暂时还没有组建这个体系。

  可是现在,自家师兄居然说可以直接跳到助理研究员。

  那就只有两种可能,第1种可能就是小米重工组建了对应的评定体系,可是,组建这种评定体系,自己这个当事人,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自己没有接到相关的问询,那就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也就只剩下第2种可能!

  他们被收编了!

  小米重工被收编,为了方便工作,挂靠到了某个研究所下面。

  而这个研究所,分出了几个名额。

  他作为特种合金制造公司的总工,分到了一个名额。

  再加上面前这位朱靖垚朱主任,应该是第2种可能。

  就是不知道挂到了哪个研究所下面,还有这个研究所原本的那些人好不好相处。

  觉察到他问询的目光,林易小声解释道:

  “咱们公司以后有另外一个名字80515研究所,归属总装和国防科工局管辖。”

  “这是一个单独设立的研究所,我是副所长,这位朱主任,是所长,以后你就是我们研究所的总工。”

  “挂中级职称的总工!”

  “待会要去江南船厂开会,可能会讨论航母方面的问题,自己先想一下,待会儿如果问到你,大方一点,不要怕!”

  突如其来的消息,打得曹彬措手不及,他不知道自己是该笑,还是该哭。

  能够成为国防科工局直属研究所的总工,他应该高兴,应该放声大笑。

  可是,一个国防科工局直属的研究所总工,居然只是一个中级职称,以后出门在外碰到其他人,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自我介绍。

  别人介绍,我是某某研究所的总工,现在职称是正高级,你可以叫我某某教授。

  他自我介绍,我是80515研究所总工,中级职称,你可以叫我曹工。

  不知道具体情况的人,绝对会把他们当做某个野鸡研究所的人。

  绝了!

  不行,得赶紧爬等级,赶紧爬到正高级……

  旁边,发现曹彬还在胡思乱想,林易伸手一推:

  “走了!”

  …………

  魔都,江南船厂。

  船厂的5号测试车间里,廖平站在控制台前,面朝十几个年纪不一,性别不一的人,平静地开口说道:

  “这就是我在信件里提到的蒸汽轮机组,这台蒸汽轮机组,能够在提供同级别蒸汽轮机组同样动力的前提下,油耗少一半。”

  “除了油耗,这台蒸汽轮机组的自身结构和自身材料,支持这台蒸汽轮机组快速启动,以及快速关闭。”

  “在满足这些功能的前提下,这一套蒸汽轮机组,比苏联的tb12蒸汽轮机组要轻大约80吨。”

  “如果按照之前的设计,使用四台蒸汽轮机组,那我们最少可以减轻320吨重量。”

  “省出来的320吨重量,我们可以分配给其他地方。”

  “弹药,补给物资,人员,或者燃油,或者飞机……”

  “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3次测试,从启动到现在,这台蒸汽轮机组已经在超限状态下连续运行超过了72小时。”

  “可以说,我们航母的动力系统,已经完美解决了。”

  “动力系统解决,我们的重心就可以放到其他地方。”

  廖平给面前这些人解答完,就往旁边挪了几步,将自己从这些人的目光下挪开,去旁边检查数据。

  这男男女女的十几个人站在那里,表情不一地看着这套蒸汽轮机组。

  在场这些人,都是来自海军的各个研究所,彼此之间大多认识,就算不认识,也在彼此往来的文件中,或多或少听过名字。

  可他们想破头,也没想明白是哪个研究所,有这样的实力,居然可以独自承担这样一套蒸汽轮机组的设计研发制造。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研究所了!

  “你们的印象里,有这样一个研究所存在吗?”

  “不知道,反正我没听说科学院下属的动力研究所有相关研究。”

  “也许不是体系内部的!”

  “不可能,哪怕不是体系内部,可研究遇到的问题是相同的,那他们必然会冒出消息,怎么可能悄无声息,一点动静都没有!”

  “廖平呢?让他说说是哪个研究所!”

  “他在那边记数据,等一会儿!”

  记录完数据,廖平又回到众人面前,一群人对他手中的数据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想知道,是哪个研究所有这样的能力。

  在众人询问的目光里,廖平不紧不慢地收拾好数据,平静地吐出一个名字:

  “小米重工!”

  “或者,80515研究所!”

  听着他说出来的两个名字,一群人全都呆愣当场,在回过神来后,又互相转头看向彼此,从各自迷茫的眼神还有呆若木鸡的表情来看,大家都没听过这么个名字。

  就在这时,一个弱弱的声音响起:“那个……我前两天回家探亲,看过一个家电广告,那个广告里提到一个公司,那公司就叫小米重工。”

  在这个声音落下后,立马又是另一个声音。

  “前段时间,航天部门搞一日三箭,一次性发射了27个卫星,我记得那一次活动里面,好像就有一个小米重工,这三个该不会是同一个吧?”

  “我想起来了,几个月前,SCI有一篇顶级的高性能电池材料论文,相关研究团队所属公司,好像也是小米重工!”

  声音嘈杂,但很清晰,清晰无比地落到众人耳朵里。

  听清楚内容的人,纷纷扭过头,将好奇的目光投向廖平。

  同时,他们脸上也开始浮现出一丝挣扎。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被这些同行盯着,廖平摸了一下鼻子,然后说出一个令他们绝望的答案:

  “就是这个公司!”

  答案确定,仅仅是一瞬间,廖平面前这一群人就彻底绷不住了。

  能够改进苏联蒸汽轮机组的肯定是一个部属研究所吧!

  大型研究所也行!

  搞卫星的跨行业过来也行!

  专业公司也可以!

首节 上一节 492/6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