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669节

  “改成那个威震天!听起来至少正常一点!”

  对面,林易拿起钢笔,将买个床划掉,写上了威震天三个字。

  等他写完,落下钢笔,郭松的声音才再度响起:

  “今天叫大家过来,是讨论第4代坦克的一些实施想法,总共有4份方案,都在你们面前,都先看一下。”

  话音落下,一阵细碎翻阅文件的声音响起,还伴随着讨论的声音。

  20来分钟过去,大致的文件也被翻完,翻完资料,一群人又将目光落向郭松,郭松也再度开口:

  “我先说一下之前的三个方案。”

  “这三个方案,都是我们下属的资深坦克研究所经过多年数据积累,根据未来的猜想,最大限度的,根据我们的条件,整理出的方案。”

  “上面需要使用的技术,各大研究所基本没有掌握。”

  “所以在方案落实后,我们首先是要攻破相应的技术。”

  “然后是小米重工的方案,他们比较特殊,他们在我们协调了三个研究所的方案后,提出了更加激进的方案。”

  “从纸面参数来看,这个更激进的方案,也更符合我们对第4代坦克的定义。”

  “但同样,相关的技术没有完全掌握,还需要时间进行技术攻坚。”

  “但是!”郭松话语突然加重,表情也在这一瞬间变得格外严肃:

  “小米重工在提交这份激进方案的同时,还提交了一份没那么激进的方案。”

  “也就是你们面前的文件最下面那一份,所以,4个方案才会有5份。”

  “和那份激进的方案相比,这份不算激进的方案,在智能化上面有所削减,在其他性能上,远超我们当下使用的主战坦克。”

  “而且,小米重工现有的技术,可以将这辆坦克生产出来!”

  此话一说,除了几个知道内情的人,其他人都是一脸的茫然。

  尤其是几个坦克研究所的人。

  国际上对于四代坦克的设想,其实很早之前就提出了,但是因为技术在发展,前两年提出的第4代坦克设想,在这两年又得推翻,又得重新搞。

  几个研究所一起提交方案,大家都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可以成功。

  可是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这个程咬金看了他们的方案,然后提出了一个比他们更激进,但是,也更贴合未来发展方向,更符合现实的方案。

  今天参与会议,主要也是想看对方到底是个什么神仙。

  可没想到,对方居然说现在就可以掏出非智能化的版本!

  这要么是这个程咬金有问题,要么就是自己的耳朵有问题。

  一群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郭松,想从他的脸上,看出这件事是假的的可能。

  但郭松那张方正的脸上,此刻写满了认真。

  在场的人都知道郭松的名声,属于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主,既然他说了,那就说明这件事是真的。

  确认了这件事,会议室里又是一阵细碎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一个陆军方面的代表说道:“郭主任,您刚才这话的意思,是不是代表着一旦确认了方案,我们陆军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到这款不算太智能化的坦克。”

  “对吗?”

  郭松并没有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林易,各位陆军代表的目光,也随着他的目光偏转,一起看向林易。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林易不紧不慢地翻开笔记本,按照笔记本上自己排出的时间,很平静的解释:

  “如果今天确认项目,我待会就可以联系我们工厂,让工厂开始生产加工模具。”

  “这个流程大概要一个月。”

  “一个月后,我们的车间就可以生产车体。”

  “与此同时,我们产业链上的公司,也会按照图纸,将那些小零件生产出来。”

  “因为是第1次生产,所以整个生产过程大概需要两个月。”

  “但是,我们的工人没有坦克组装经验,所以在组装上面,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大概需要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

  “我们的第1批样机,预计生产数量是5辆,也就是说速度快一点,大概在明年6月份,6月底或者7月初的样子,我们就能看到第1批样机。”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这一批样机,由谁来付费。”

  几句话,一群人的视线又转移到郭松身上。

  毕竟这位爷才是陆军总装负责装备研发的总负责人,承不承担研究经费,得由他来提议,然后其他人表决。

  只要他提议了,在场的人都会通过。

  主位上,郭松不紧不慢地翻着资料,头也没抬,很平静的开口:

  “价格呢?”

  “平摊下来,每一辆坦克的成本是1700万,至少需要保本,后续使用现有的生产线,以及现有的人工技术,成本会大幅度下降,后续价格可以降到1400左右。”

  对面的郭松摇头:

  “贵了!而且在不知道具体性能的前提下,同时采购5辆,接近一个亿的资金,不好弄!”

  眼见郭松摇头,林易又小心翼翼地开口:

  “那我只能想其他办法,摊平成本,比如……把缩水版……卖到国外!”

  听他说出这么一番话,在场的人都表现得很淡定。

  因为这是几乎所有国家的,所有的军工企业常见的套路。

  弄出来的新产品,成本不好摊平,没有经过实战,好办,去国外找个冤大头。

  只不过,这是第4代坦克,虽然是非智能化版本,但从参数性能来看,依然吊锤其他坦克。

  这东西,可不好出手。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郭松不会答应时,郭松突然开口,将这件事一锤定音:

  “组织上同意这件事,把价格压到1000万,只要两辆,然后剩下的三辆,你自己去找个冤大头处理掉。”

  “还有,相应的使用参数,要及时反馈。”

  敲定了这件事,他又将话题引回到刚才的问题上:

  “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刚才生产的问题。”

  “小米重工没有足够的安装工人,所以需要从各个部门协调人员,能不能协调?”

  几个研究所的人谁也没有应声,还是低下头,拿着钢笔,在各自的笔记本上疯狂记录,装作一副很忙的样子。

  借人,尤其是在研究所内借人,那几乎就等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借是不可能借的!

  想都不要想!

  眼见没人答应,郭松拍了拍胸膛,朝这几个研究所的人保证道:

  “我保证,有借有还,你们把人借过去,到时候还你们熟练工!”

  “他不还,我扒了他的皮!”

第522章 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三个名额!

  恶狠狠地将这句威胁说完,郭松脑袋如同机器人一般慢慢扭动,慢慢将目光转向林易。

  两人目光相撞,林易立马举起手:“还,保证还!”

  “项目做完立马就还,不还是孙子!”

  旁边几个研究所的人,听到这样一句保证,脸色也是一黑,他们在研究所多年,这样的保证,听过很多次,甚至耳朵都听起茧子了。

  可每一次把人轻轻松松借出去,每一次要人回来的时候,都费尽了心思,要不是有组织关系在,甚至人都要不回来。

  眼看还是没人答应,郭松用手一拍桌子,“就这么决定了!”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谁来测试的问题!”

  借人,那是吃力不讨好。

  但是测试,那可就有意思了。

  一瞬间,几个陆军的代表,还有几个研究所所在的集团公司,都把手举了起来:

  “郭主任,应该让我们兵器工业集团的研究所来!我们下属研究所搞了几十年坦克,当年还拆过苏联的t72,这个任务必须让我们来,我们必须给他拆得明明白白的。”

  “我觉得这个任务应该让我们装备集团来,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经验,正好小米重工这是一个样机,样机对缺少经验的我们,刚刚好。”

  “你们缺少经验就别来呀!”

  “在第4代坦克上面,大家都是新兵蛋子,你们能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来?”

  两边的人越吵越凶,然后就开始互相揭老底。

  “当年拆T72的时候,你们从我们这里借了十几个人,几十年了,人呢?”

  “你好意思说,当年你们也从我们这里借了不少材料,材料呢?财务办公室可是留有档案的!”

  “放屁,我们是从研究所借的!”

  “我们也是从研究所借的!”

  “上次你挖我们的人,我没和你们计较,你们现在还敢跳出来计较!”

  “那能叫挖人吗?那叫人才自由流动!”

  “你们所长不洗脚!”

  “你们所长不洗澡!”

  发现这两边的人越揭越狠,郭松黑了脸,右手猛地一拍桌子。

  砰!

  一声巨响,打破了几个人的争吵。

  双方互相瞪了一眼彼此,一屁股坐下,等这些人安静下来,坐在主位的郭松才阴沉着脸开口:

  “行了,两台车,你们两个公司,一个公司一台。”

  “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测试出极限性能,测试不出来,我就弄死你们。”

  “下一个话题,汇报一下你们各个部门的进度,以及准备的预算申请。”

  话题突然跳转到预算申请上面,正在低头记数据的林易愣住,连忙抬起头,好奇的目光投向郭松,右手迷茫地指着自己。

  【我也要参加?】

  郭松还没回话,他旁边的冷云悄悄抬起左手,朝门口轻轻挥了挥。

  收到信号,林易赶紧收拾东西,猫着腰,从一旁的小门离开。

  在走廊上没站多久,冷云也从小门出来了。

  看见林易,他很直白地问道:“你那些阴损招数是跟谁学的?”

首节 上一节 669/7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