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才一个早上的功夫,就被人把装备全打掉了?
这是在开玩笑吧?
他呵呵笑了一声,将那个电话拨了回去,对面刚一接通,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指挥部,第六装甲旅是什么情况?”
下一秒,穆萨咆哮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他们被人伏击了!”
“坦克连12辆坦克和后续队伍脱节,进入也门后,被针对性打击,在短短一两分钟内,12辆坦克就被火箭弹炸报废。”
“而剩下的人,也因为地形原因,被人压着打。”
“他们竭力反击,也打死了不少人,但是机械化步兵营营长拉克里亚在下命令时,后面后勤的人,因为信号干扰,把命令听成了抛弃物资全部撤退。”
“他们跑了!”
“炮兵营的就跟着跑!”
“炮兵营跑了,在最前面顶着作战的机械化步兵营,就只能抛弃物资,跟着跑路。”
“损失了大概100多个人!”
“现在国王大发雷霆,你最好带着你手里的兵,赶紧滚回来。”
从穆萨口中确认了这个消息,米尔特彻底懵。
M60a3坦克每一辆4个人,12辆就是48个人。
正常进攻的前提下,想要摧毁12辆坦克,那至少需要上百人,而且这个上百人还需要有反坦克武器,摧毁时间,至少也得半个小时。
毕竟坦克是活的!
一个标准机械化步兵营,是600人,一个标准炮兵营,是400,一个标准后勤营,也是400人。
那是1400多个人!
就是1400多头猪,不对,就算是1400多头羊,成群的跑起来,那也很有威慑力。
这些人怎么就输了呢?
被打得丢盔卸甲。
难道……
这一瞬间,米尔斯特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伊朗革命卫队的圣战旅,有可能进入了也门,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摧毁12辆坦克。
伊朗革命卫队声名在外,他不敢怠慢,他第一时间发动紧急集合,让所有人上车,调转方向,沿着公路往奈季兰方向开去。
先溜了再说!
利雅德,王宫最大的会议室里,赛伊德坐在最前方,双手按着桌子,一双淡蓝色的眼睛,杀气腾腾地扫过在场的人。
最终,停留在王室那几个负责新兵招募,训练的王爷身上,也就是拉合曼等人的身上。
瞪着对方看了很久,他身体站直,双手背在身后,理直气壮地大喊道:“我们输了!”
“你们没听错,我们输了!”
“我们一个装甲连,12辆坦克,带着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后勤营,去报仇!”
“仇没有报掉,反而被别人全歼了一个装甲连。”
“剩下的人,还把自己吃饭的家伙都给扔了。”
“如果不是第六装甲旅一直在约旦和伊拉克边境,我都怀疑他们就是也门的探子,是也门的间谍,是胡塞武装的狂信徒!”
“可不是!”
“在这种前提下,我们输了!”
“我们输了!”
“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输?还输得这么惨?”
拉合曼很自然地撇开目光,仿佛这一切和他没有关系,或许是觉得自己撇开目光的动作太过心虚,他又扭过头:“赛伊德兄长,你也知道,我们其实就是挂个名字。”
“真正的工作都是下面的人在做,下面的人很早就说过,我们国家的兵役制度很有问题。”
“可这又是没办法的事,这是老祖宗们定下来的规矩。”
“我又不可能去改,而且我也没有权利去改。”
说完,他又很委屈的撇过头,在赛伊德看不到的地方,他嘴角微微翘起,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这一次大战,沙特算不上损兵折将,但也算得上是一场大败。
接下来,赛伊德只有两个选择,第1个选择,对军队进行大整顿,但沙特的国民和其他国家不同。
因为各项精准补贴的缘故,沙特的国民并不会因为生计而发愁,没有生活压力,参军入伍,谋一口饭吃这条用了千百年的定律就失效了。
压根就没多少人想去参军。
整顿军队,必然会把一些人踢出去,这些人踢出去,就会有岗位空缺。
而岗位空缺,自己就可以趁机把自己挑中的那些人,全都塞进去。
在自己的帮助下,这些人只需要几年时间,就可以爬到合适的位置。
等过两年赛伊德病死,自己就可以揭竿而起,把权力夺过来!
第2个选择,保持现状!
可保持现状也只是暂时的,各方面都会把压力给到军队内部,如果只是小小的一场失败,那出现的只会是短暂的压力,会让人想要拼搏。
但这是一场大败,必然是持续的压力,要求军队内部自行调整,自我向上,而这样的压力,只会让人爆发。
军队一乱,赛伊德就得死!
真好!
对面,赛伊德双手按住桌子,低着头,一双眉头紧皱,似乎是拉合曼的这些话,让他陷入了沉思。
知道国王现在心情不好,其他人大气也不敢出,只能在旁边看着。
就这样,赛伊德在会议室里保持这个姿势,保持了大约一个小时。
就在众人以为他睡着的时候,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在场的人:
“各位,我还是无法理解我们的军队为什么会大溃败!”
“要知道,那是全副武装的1000多人!”
“据我所知,在二战时期,全副武装的1000多名士兵,可以做出很多事情!”
“1941年6月,布列斯特要塞防御战,苏联3000多名士兵,在布列斯特要塞,和德军第45步兵师对上。”
“苏联这3000多名士兵里,实际战斗士兵不足2000人,而德军有17000人,除此之外,还有单独的炮兵和空军支援。”
“在如此大的兵力悬殊下,这3000多人抵抗了9天!”
“1942年9月到11月!”
“斯大林格勒帕夫洛夫夫大楼,苏军第十三精卫步兵师一个排,25个人,击退了德军第6集团军多次连级至营级兵力的进攻!”
第538章 改革!改革!还是TMD改革!
“再看看你们,1000多人的装甲旅,有坦克有炮,不到一个小时,被不知道数量的胡塞武装将坦克全歼,然后把你们打退,打得丢盔卸甲!”
“你们说,你们像话吗?”
赛伊德的质问,并没有让在场这些军官难堪,因为他们很有自知之明。
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战役,从欧洲到非洲再到亚洲,都打成了一锅粥。
但是,阿拉伯半岛上却并没有太大的战争,甚至都不是分战场。
沙特人在这一场战争中的作用,略等于没有。
二战时期的苏军,是可以和他们那个东方朋友华夏的陆军相提并论的军队,那都简直不是人了。
此时此刻,赛伊德把他们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那些苏军战士相比,实在是有点太高看他们了。
如果是当年那批苏军战士来打他们,说不定时间会更短!
不过,对面的不是苏军,而是胡塞武装,一个地方武装。
1000多人的装甲旅,不到一个小时就被这样一个地方武装打到丢盔弃甲,实在是……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在话语声中,他们也开始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很快,除了拉合曼几人之外,剩下的人又发现,这些思考是徒劳的。
因为沙特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大事,几乎都需要君主来做决断,动军队这样的大事,那更是需要赛伊德来做决定。
决定是好是坏,那都需要他来处理。
最后,是什么结果,大家一起承担。
还是不动脑子比较好。
正前方,赛伊德也说完了对比,缓了一口气,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在场这些人,他希望这些人说话,但这些人谁也没有说话,而是抬起眼和他对视。
这一个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我看看你到底要整什么幺蛾子的表情。
对视良久,赛伊德双手猛地按上会议桌,大声说道:
“军队必须改革!”
“而且不是小改革,是大改革,从经济安全政治三位一体考虑的大改革!”
刚说完这句话,还没来得及补充后面的内容,在场的人,就在拉合曼的带领下,用力鼓起了掌。
虽然不清楚什么是经济安全政治三位一体的大改革,但是鼓掌就对了!
话语被打断,赛伊德想骂人,但最终还是把话憋了回去。
缓和好心情,他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首先就是调整我们的国防教育和雇佣兵情况。”
“我们需要给沙特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树立一个健康的家国关系和国防教育观念。”
“而不是一有事,就坐飞机往欧洲跑,往非洲跑,往澳洲跑,往阿美莉卡跑。”
“在树立这一观念时,我们还需要调整我们的雇佣兵,我们必须要减少雇佣兵。”
“让我们的军队,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国防工作,而不是成天摸鱼。”
“承担这些国防工作,我们才能看出军队的日常训练有没有作用。”
“然后就是军队内部!”
“指挥极其混乱!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第六装甲旅那位机械化步兵营营长发出的掩护然后梯次撤退的命令,为什么到了这些人的耳朵里,会变成丢弃武器撤退!”
“我不理解!”
“是平常的指挥就是这样,还是日常的训练是这样?”
“这些我们都必须弄清楚!”
“所以,我在这里正式宣布,由我牵头,由国防部部长穆萨亲自执行的军队改革计划,将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