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始大建设,我们广陵,也开始了自我升级。”
“我们在工业发展方向的规划,主要是围绕两点展开。”
“第1点,是传统产业升级,我们广陵是传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以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所以我们准备立足于此,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
“第2点,就是孵化新兴产业,比如太阳能,风能,新材料,以及电子信息产业,比如通讯半导体,软件和信息服务。”
“而林总有我们需要的东西,所以我就想着,在这个时候过来,看看能不能请林总帮一下!”
“针对这些,搞一点产业集群!”
搞一点产业集群?
把这句话听完,林易两只手不知不觉地按上了太阳穴,产业集群要是那么好弄,那就没有什么全国大产业升级计划,以及相关的扶持了。
对面的杨威也知道这一切很难,所以在林易揉太阳穴时,他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将手里的文件,放到桌上,推到林易面前。
叹一口气,林易拿起桌上的资料,接着小台灯的灯光,将资料从头到尾翻了一遍。
翻到最后,他又将资料放下:
“我能帮忙的地方,就两个点,一个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一个是新能源光伏产业。”
“机械装备制造业,我们公司需要很多机床,现在需要,未来也需要,我可以帮忙扶持一些公司。”
“新能源光伏发展,现在已经是大趋势,我也可以扶持。”
“对于汽车制造行业,现在主要是油车,接下来的电动车,和油车的制造不太一样,想要进军电动车,就需要大调整大换血,对你们来说并不合适。”
“材料,船舶,电子信息,我们自己就在做,而且姑苏也在搞配套,我如果转移给你,秦书记不会杀了我,但他一定会杀了你。”
“哪怕杀不了你,他也得到你办公室门口,至少骂你两天。”
想到秦超的暴脾气,杨威摸了一下鼻子,点点头:
“就这两个吧,机械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
“我们也不贪,太贪了不好!”
说着,他又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几份文件,在里面挑选片刻,选出两份文件放到林易面前:
“这是我们做的,针对机械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规划。”
“你帮我们看一下,如果不合适,我们立马改,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刚好可以好好讨论一下。”
“然后我们就能投入工作,大刀阔斧的向前。”
双手接过资料顺手翻开,林易发现相关的机械装备制造业规划,主要是针对数控机床,工程机械设备,电力设备。
还缺少一部分高精的设备。
第561章 一场豪赌!
资料被林易合上,又重新放回桌上。
他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翘起二郎腿,笑盈盈地看向对面的人,同时开始转移话题:
“杨书记,说实话,如果仅仅是搞这些东西,其实挣不了太多钱,也带不了太多的就业。”
“我倒是有一个大项目,就是这个项目有一点赌,不知道杨书记敢不敢赌一把?”
突然的话语,让正在往资料上添加内容的杨威愣住,因为据他了解的资料显示,面前这位爷做的任何事都是有理有据,而且每一次都很成功。
现在,对方说有一个项目,而且说这个项目要带一点赌的成分。
杨威不敢想象,到底是什么样的项目,能够让这位爷说出这样的词。
他很好奇,但好奇的同时,又在心里打退堂鼓。
最终,还是好奇心战胜了理智,他向着对面的人点点头,在林易开口说话之前,又抢先说道:
“我很好奇是什么项目,不知道林总能不能透露一下,我真的很好奇。”
林易没有急着透露,而是轻轻摇了一下脑袋:
“这个项目投资很大,而且周期很长,并且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在前面几年,没有什么收益,或者说即便有多方帮扶,收益也只能说勉强持平。”
“但是未来,这个项目,会非常赚钱!”
“赚很多很多钱!”
“现在,就看你敢不敢赌,敢不敢上!”
“机会只有一次,杨书记需要好好考虑!”
没有从林易嘴里听到想听的东西,杨威并没有气恼,而是低下头,继续在刚才拿出来的那几份资料上,添加林易说的那些东西。
写完,他将资料合上,又将钢笔别在资料上,端起面前已经凉掉的茶水,对着林易举杯:
“林总,淮扬菜,以温和出名,我杨威,也算是一道淮扬菜。”
“我很想去赌,但广陵这几百万人的身家性命,都压在我身上,我不可能去赌。”
“所以对不起了!”
“你刚才说的这个项目,我没法陪你!”
“没事!”林易摆摆手,脸上依旧挂着笑,完全就是一副没生气的样子。
放下手,他又笑着说道:“其实,在我说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有99%的概率确认,你们会拒绝这个项目。”
“甚至连秦超秦书记,都会拒绝这个项目。”
话音在房间里回荡,林易端起茶杯,也朝杨威举杯,“我会在广陵待到初三,我们之前谈好的那些合作,需要杨书记在初三之前,把新的规划给我。”
“我带回去,好开始新的规划工作。”
杨威知道,林易说的这番话,其实是在赶他走。
他将交接资料的时间记下,把桌上的资料抱在怀里,站起身,又扭头看向林易:
“林总,我还是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项目,会让你有99%的概率确认,连秦超秦书记那样支持你的人,都会拒绝。”
说话时,杨威的目光就在林易身上打量,他是真的好奇。
要知道,姑苏可是大手一挥,直接批了2000多亩土地给小米重工。
而且是以划拨的形式。
这2000多亩土地,按照60万元一亩的土地均价计算,那可是整整12亿元。
秦超有这样的魄力,可这样的魄力,在林易这里,他居然觉得对方会拒绝这个投资。
很稀奇!
也不知道秦超知道这件事,会不会觉得我儿叛逆伤透吾心。
迎着他那双黑漆漆的眼眸,林易笑了笑,吐出两个字:
“芯片!”
两个字说完,或许是怕杨威不太理解,他又接着补充:
“不是单独某一个领域的芯片,而是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以及工业控制芯片。”
“全套!”
全套两个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到杨威的脑门上。
他苦笑一声,用力点了点头,“刚才我还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项目,会让林总觉得,连秦超秦书记这样有魄力的人,都不敢下手投资。”
“现在听林总这么一说,这没几个人敢投资!”
“这样级别的项目,一个城市干不下来,甚至……”
杨威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一下,抬起头,满脸认真地说道:
“全国能支撑这样项目的省,不超过一巴掌!”
“如果上面有扶持资金和政策,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下,可惜上面没有扶持资金,甚至连扶持政策都没有!”
“一星半点都没有!”
语气沉重地说完这句话,杨威突然站直身体,对着林易弯腰:
“林总,我会在初三之前,把相关的规划重新送到你手里。”
“至于这个芯片半导体,我无能为力,抱歉!”
“没事!”林易很无所谓的摆摆手,他提这个东西,主要还是为将来考虑。
其实很多芯片是属于有价无市。
不是简单的卡脖子,而是一个投入和产出比的问题。
国外的公司,他们只生产一种或者两三种芯片,然后就靠着这些芯片,一直迭代升级,一直搞。
他们出售的价格,可以覆盖相关的成本。
唯一限制他们的,就是短上班时间导致的低产量。
可问题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小米重工的芯片使用量必然会翻倍,如果这些芯片的厂家还是原来的产量,会很麻烦。
所以他才会提出来。
提出来归提出来,但他没指望杨威会答应。
因为目前的华夏国内,芯片专业人才凋零,相关专业的大部分研究人员,都去了国外。
留在国内的部分,也在各大官方研究所,名字藏得很深,找都找不到。
除了人员,还有厂房。
图纸他随时可以掏出来,技术也可以随时掏出来。
但人,想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让芯片良品率提上来,需要时间,即便有着系统加成,那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0×150%=0。
1*150%=1.5。
首先得有,才能提升。
没有的东西,没法提升!
两个人沉默着把凉掉的茶水喝干,林易抬手一指书房大门:“走吧,杨书记,时间也不早了,我先送你们回去。”
“好!”杨威点点头,欣然同意了这个建议。
随后,他就跟在林易身后,走出书房,看见书房外站着的几个人,又朝这几人点点头。
收到他的信号,站在书房外的这几人脸上露出笑容,也陆陆续续跟在杨威身后,和林易一起,走出了客厅。
在院子外又寒暄了一会儿,杨威才回到车里,让秘书启动车辆离开。
等到他们的车辆灯光消失在村道尽头,林易抬起双手,哈了一口气,转身刚要进门,门口右边的黑暗里,就传来一个声音:
“林总可真是日理万机,这都过年前一天了,居然还在忙工作啊!”
突然跳出来的声音,吓了林易一跳,但听清楚这声音是谁后,他又翻着白眼回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