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了一遍安全工作,曹彬带着满脸的喜色,转身从车间离开,去给林易报喜。
他离开了,剩下的人立马看向柳南桥和沈卫华。
被所有人盯着,沈卫华笑着向柳南桥递出右手:
“这辆坦克是标准的三人车组,观察手兼职车长,驾驶员,炮手。”
“只是进行基础测试,就没必要带炮手,所以就咱俩,怎么样?”
沈卫华的邀请,柳南桥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站在原地,用手托着下巴思考。
思考了很久,他勉为其难的点点头:“行吧,要死也是咱们俩先死!”
义正言辞的说完这句话,柳南桥一个飞扑,手脚麻利地爬进坦克,动作之快,让人忍不住咋舌。
沈文华也爬进坦克,很快,电动机的声音响起,带着清脆的嗡鸣,声音很轻,如果不是在车间里,或许在外面,间隔20米就听不到声音了。
嗡鸣声响起,坦克炮塔慢慢旋转,随后对准车间大门。
车间大门也在这时候恰好开启,下一秒,坦克慢慢向前移动,金属履带压在c60混凝土地面上,压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听得一旁的人牙疼。
慢慢的,车间外明亮的光线透过观察孔,透过360影像,呈现在沈卫华面前的电脑屏幕上。
每一个镜头都十分清晰,360度毫无死角。
每一个镜头旁边,还有毫米波雷达,可以探测到车体边缘到周围建筑物的距离。
看着那些距离数字,沈卫华慢慢转动方向盘,将坦克开出车间,开到了外面的空地上。
外面的空地,就是之前电动车的测试场地,但坦克需要的场地比较大,所以原本的铁丝网就被拆掉,换成了一圈密密麻麻的沙砾石。
方向盘旋转,沈卫华慢慢调整角度,将坦克开向沙砾石铺装成的跑道,然后一脚油门到底,电池开始全功率输出,电动机开始全力咆哮。
瞬间,一阵强烈的嗡鸣声从坦克尾部传出,在这股强烈的嗡鸣声下,坦克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履带卷起沙砾石,卷起烟尘,在背后形成一道滚滚苍龙。
眼看这位爷开得如此兴奋,柳南桥就把自己从观察手兼职车长的位置上换下,看到了炮手的位置上。
然后开始按照指示,操作火炮。
没有开火,只是不停地电动炮塔,启动装弹机,退弹,假装模拟发射。
在他玩得不亦乐乎时,坦克突然停下,沈卫华按住他疯狂玩火炮的手:“让我打一炮!”
第574章 真打一炮!
“打什么打?有炮弹吗?我只是在模拟操作!”柳南桥没好气地白了沈卫华一眼,转过头,继续疯狂控制炮塔旋转,控制炮管上下移动。
当他将炮管转向目标方向,火控系统迅速瞄准,分析,锁定可能存在敌对目标的位置。
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操作建议。
可惜,坦克里面没有炮弹。
只能重复上述步骤,疯狂锁定。
眼见柳南桥不让自己操作,沈卫华也急了,转过头,继续当驾驶员操作坦克。
只不过这一次,他把油门踩到了底。
速度骤然加快,并且还开始了左摇右晃,也就是所谓的只要我快速晃动,炮弹就打不到我头上。
他玩得很开心,因为在之前的研究所,压根就没有机会给他这样疯狂的玩坦克。
他玩得很开心,而笑容转移定律证明,笑容只会转移,不会消失。
笑容转移到他脸上,柳南桥脸上就没了笑容,坦克车在高速行进,那场地本来就凹凸不平,再加上左右摇晃,哪怕系着安全带,他整个人也控制不住地左摇右晃起来。
当时他面前的火控系统很负责,每一次炮管瞄准新的方向,都会迅速锁定可能存在威胁的方位。
然后给出相应的操作意见。
就这样跑了20来分钟,坦克的通讯频道里,突然响起了曹彬的声音:
“喂喂,能听到吗?”
“老大过来了,把坦克开过来!”
听到吩咐,沈卫华潇洒地猛打方向盘,高速行进中的坦克猛地转弯,一个漂亮的漂移,卷起一道土黄龙,朝着车间大门奔去。
车间门前,一群人站在那里,只看到那辆坦克,拖着一条土黄色长龙,朝他们冲来。
坦克越来越近,咆哮的声音也越来越响。
就在众人以为这东西会刹不住时,急行军的坦克又是一个漂亮的甩尾,伴随着漂移,以及金属履带摩擦地面的声音,坦克稳稳在他们面前停下。
乘员舱门打开,沈卫华从舱门里蹦出,过了一会,柳南桥才捂着嘴,从另一个舱门钻出,钻出后,他立马趴在装甲板上,向着外面大吐特吐。
吐完,他擦着嘴,杀气腾腾地看向沈卫华:
“你别让我逮到机会!”
没有理会两人的争执,林易走到坦克边上,踩着扶手爬上坦克,摸到炮塔上坐下,这才居高临下地看着两人,随后目光落到沈卫华身上:
“说一下操作感吧!”
沈卫华点点头:“操作手感比起我们现在装备的96式坦克要好。”
“至少像刚才我那样的高速操作,96A坦克做不到。”
“或者说能够做到,但绝对不是我这样一个制造工程师可以做到的,那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
“但是现在,你看,我这样一个没怎么受过训练的工程师,在如此激烈驾驶的环境下,都可以如臂指使操作这辆坦克,那经过训练的专业坦克的驾驶员,肯定能做得更好。”
96A坦克,用的还是双操作杆模式,就是左边的操纵杆控制左边履带,右边操纵杆控制右边履带。
两条操纵杆同时前压,坦克前进,左边操纵杆向后,右边操纵杆向前,就向左转圈,右边操纵杆向后,左边操纵杆向前,就向右转圈。
哪边维持不动,另一边前进,就原地向哪边转圈。
这样的操作方式,优点是机械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以适应恶劣的战场环境,而且直接分配履带动力,转向响应很快。
但坏处就是废人。
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坦克前进时,驾驶员要非常注意两只手的手感,两边动力分配不一致,坦克就会跑偏。
如果是单独一辆坦克,跑偏也无所谓。
但如果是团队协同前进,跑偏就有可能撞到布坦协同的步兵,甚至是撞到隔壁的坦克。
方向盘操作,再搭配辅助的驾驶修正系统,以及卫星导航,跑偏不可能。
沈卫华能给出这样一个评价,那至少说明这款坦克的驾驶体验非常不错。
卖给中东,卖给那帮王爷,他们至少不会在驾驶体验上面遭罪。
但这东西是坦克,又不是装甲车,驾驶体验是其次,还得是火力。
他目光从沈卫华身上挪开,落到柳南桥身上:
“柳工,你说说你的感觉。”
“我觉得座椅不太行,有点硬,而且我觉得应该搞那种全包式的座椅。”柳南桥说了一句座椅的体验,又抬起头,很认真地看向林易:
“我刚刚在玩火炮操控,从电脑显示的情况来看,这款火控系统很优秀。”
“但问题是没有炮弹,没有炮弹激发,也没有机枪射击,我无法给出我的评价。”
“毕竟不能无稽之谈!”
面对这样一个解释,林易也只能无奈地摸一下鼻子。
火炮是125毫米L55倍径,搭配小米重工出产的特种弹药,按照系统图纸标注,这玩意儿的直射极限是5公里。
如果不是在姑苏,而是在其他稍微靠山一点的城市,他都能找地方批一块场地,把坦克拉到山里,对着大山来上几炮。
可问题就在姑苏,在长三角。
这地方寸土寸金,边边角角的地方都有人。
别说找直线5公里这么大一块场地来射击。
就是把这玩意儿开出去,那都能吸引一大堆人。
这可是新的西洋玩意儿!
坦克怎么能不打炮弹呢?
纠结了一会儿,林易跳下坦克,掏出手机走到角落,给郭松拨去电话。
郭松或许是正在办公,电话刚打过去,铃声才响了两秒,就被他接通:
“有什么事吗?”
“我想请你老人家帮忙协调一个靶场,我们那破坦克出来了,现在准备测试火炮!”
“有什么要求没?”
“没什么要求,就是坦克破甲弹的极限直射距离是5公里!”
在这一句话过后,电话对面的人没有说话,只传来清脆的话筒被放到桌上的碰撞声,然后就是一阵脚步声。
脚步声远去,又很快回来,然后就是什么东西被放到桌上,很沉重的声音。
书页被翻动的声音响起,是很轻的沙沙声。
很快,郭松严肃的声音传来:“我记得你们的弹药没有进行过测试吧?”
“你确定你们生产的弹药,搭配你们的火炮,能够拥有5公里的直射距离?”
“确定!”林易很果断的应了一声。
坦克和迫击炮,火炮等曲射火力不同,这东西要正面冲锋,首先要考虑的是直线射击距离。
就是我瞄准了,对着你开上一炮,直接打上的距离。
然后才是曲射,也就是使用高爆人员杀伤弹,进行火力支援时的距离。
大多数穿甲弹的直线射击距离,在2~3公里左右。
5公里……
直线射程3公里的坦克,想要达到直线射程5公里的坦克,首先就要跨过那2公里的距离。
而这2公里的距离,按照现代坦克的行进速度和装填速度,2公里,至少可以打6连发。
要是六发炮弹都打不中,那这个坦克车组可以滚蛋了。
纯粹的菜!
射程比别人远,不管是打偷袭还是打正面战,那都占据优势。
而且,现在的坦克又不是只能打穿甲弹,还可以打制导炮弹。
5公里,别人都没看到,直接打死就跑。
打不死也跑!
良久,电话对面的郭松小声说道:“我去给你协调一下场地……”
“估计是在金陵,到时候可能还会有人过去,嗯,你……算了,你到时候直接把东西拉过去,打完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