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身手让他不能够被安插在任何体系之下。
在林奇看来,法里德的预测顺位在首轮末,而钱德勒.帕森斯预测顺位只在第二轮,这是不可理喻的。
他俩的预测顺位应该颠倒过来才对。
法里德除了身体素质外,目前并未展示出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点。
钱德勒.帕森斯全面的技术和极高的篮球智商,则让他很有机会成为一个优质的首发。
场上对位继续上演,凯里.欧文又一次对上吉米.巴特勒,开始炫耀他那仿佛上帝亲手雕琢、令旁人嫉妒的控球技艺。
史蒂夫.纳什此时也刚好进入训练场,即使是这位两夺MVP的控球大师,亲眼看见凯里.欧文的控球后,也微微瞪大眼睛。
风之子耸耸肩,带着一丝自嘲开玩笑道:“这家伙要是早生几年,我这饭碗恐怕早就丢了。”
凯里.欧文和之前几次一样,用各种风骚的动作挑逗着急吧。
节奏快慢交加,幅度忽大忽小。
但越挑逗,吉米.巴特勒越硬!
待吉米.巴特勒贴身并准备下手抢断的瞬间,凯里.欧文灵活的往左变向,从对手身边穿过。
吉米.巴特勒因为重心过于靠前而踉跄了一下,狼狈地单膝重重跪在地板上。
零星的惊呼声传出,这是凯里.欧文最喜欢的声音。
他最喜欢在晃倒对手后听人们的惊叹之声。
但在这耻辱时刻中,吉米.巴特勒并未放弃防守。
只见他在单膝跪地的情况下,凭借着惊人的核心力量和永不屈服的意志,强拧腰腹,如同一只被逼入绝境却仍渴望撕咬的困兽,以一个极限的半转身动作,将自己尚未完全倒下的上半身调整过来。
然后伸手从背后捅掉了凯里.欧文手中的篮球!
凯里.欧文完全没想到威胁会来自身后,会来自一个已经被晃倒的对手。
正当他准备捡起篮球时,吉米.巴特勒顺势向前凶猛爬扑了两步。
他肌肉贲张的手臂不顾一切地伸展,整个身体重重砸在地板上,将那颗象征着他拼斗结果的篮球死死地、牢牢地压在了自己的身下!
地板发出沉闷的撞击声,训练馆瞬间陷入了一片异样的寂静。
所有喧嚣、赞叹、乃至之前的零星惊呼,都被这一股从尘埃中炸裂出来的、拒绝成为陪衬的强硬韧性所冻结。
吉米.巴特勒立刻把球给到钱德勒.帕森斯,然后站起身来,贴着凯里.欧文的脸上,愤怒咆哮!
萨姆.普雷斯蒂咽了咽口水,从比赛表现看,吉米.巴特勒打得很一般。
然而,在被凯里.欧文用华丽的运球戏耍了无数次后,他眼神里那股狠劲儿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像被浇了汽油般越燃越旺。
他承认,那家伙的强硬远超想象。
而这种强硬也是一种天赋!
他依然不认为,吉米.巴特勒能成为科怀.莱昂纳德的代餐,双方的天赋差距实在太大了。
当他们站在一起,他们手臂的长度差距,简直比大鲨鱼奥尼尔和林奇并排躺下时的身高差还要触目惊心。
但萨姆.普雷斯蒂也的确在认真考虑吉米.巴特勒在这届选秀中的位置,以及摘下他的可能。
林奇摇了摇脑袋,凯里.欧文太放松了。
他以为这是在干什么?这是通往NBA舞台的残酷角斗场,是你死我活的试训,不是街头游戏。
正常情况下,现在阶段的吉米.巴特勒绝对不可能从他手里抢下篮球。
是那份致命的懈怠和骨子里的骄傲让这一切成为了现实。
两分钟后,试训结束。
凯里.欧文率领的A队大获全胜,他在短短20分钟的时间里拿下22分,简直势不可挡。
他走向林奇,表情不悦:“嘿,我刚刚是被抢断了,但那只是个意外,并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作为你拒绝和我单挑的理由。你当年试训的时候,难道就没犯过哪怕一丁点错误吗?”
林奇笑了,他没有立刻回答,像是在给凯里.欧文足够的空间去咀嚼自己话语里的天真。
几秒钟的沉默后,林奇才慢悠悠地开口:“试训犯错?
小子,2004年并不遥远,你可以上网查查,或者问问你父亲。”
纽约之王顿了顿,笑容消失,脑袋昂起:
“我当年根本他妈的不需要参加任何试训。”
2004年选秀,林奇没有参加联合试训,甚至只为尼克斯一支球队单独试训过,并且试训内容还不包括对抗赛。
那次试训与其说是试训,不如说是给尼克斯一个面子。
因为当时横扫欧洲的林奇不需要靠试训来彰显价值,从他有资格参加选秀的那天起,他就百分之百会是选秀状元。
凯里.欧文还想反驳什么,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林奇说得没错,比赛本身会让他放下那份骄傲。
见凯里.欧文终于低下那颗一直昂起的头颅,林奇摸了摸他的脑袋:
“听着,我承诺过,我会和你一对一。现在,我可以给你一个明确的时间。在新赛季季前赛开始之前,我一定会和你打一场。可目前你还不够资格,好好加油。”
说完,林奇转身走开,没有再看那个小鬼一眼。
萨姆.普雷斯蒂立刻跟了出去,询问林奇有哪些心仪的球员。
林奇拿着名单,在三个名字上画了圈。
萨姆.普雷斯蒂有些惊讶,他本以为林奇至少会画五六个名字,然后继续观察,继续筛选。
“就确定了?不再考察其他人了?”
“不需要了萨姆,这三个人足够完成我们曼哈顿计划的第一阶段目标。”
萨姆.普雷斯蒂对林奇自信感到兴奋:“上帝啊!我们.我们真的有机会成为现代篮球第一支四连冠王朝了!”
林奇把笔还给萨姆.普雷斯蒂,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四连冠?稍微再有点想象力吧,萨姆。”
萨姆.普雷斯蒂愣在原地,脑子里突然蹿出勒布朗.詹姆斯的旷世名言:
“不是一个,不是两个,不是三个,不是四个”
区别是,LBJ纯属吹牛。
确实不是一个,不是两个,不是三个,不是四个,而是他妈的零个。
但林奇,他有机会让这一切变成现实!
当天晚上,底特律活塞以87比108惜败公牛,总比分2比4惨遭淘汰。
卡梅隆.安东尼屹立在地板上,脸上交织着错愕、不甘与难以置信。
他败给过林奇这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也曾在德怀特.霍华德这堵铁壁上撞得头破血流。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输给德里克.罗斯这个后来者!
那个一号带着老对手身上没有的技巧和一样骄傲的姿态,踩着卡梅隆.安东尼,改变了联盟的格局。无情地践踏过卡梅隆.安东尼曾经的荣光,彻底撕碎了旧有的东部权力图谱。
比赛落幕的余烬中,迈克.布林那标志性的声线通过话筒,带着历史的重量向所有人宣告:
“这是2004年以来第一次,东部决赛不是‘梦幻五人组’之间的决斗。旧东部的秩序已然崩塌,而林奇,这位曾经的‘毁灭者’之一,此刻,却成了旧秩序下最后、也是唯一的守护者。”
第303章:历史最佳防守球员
芝加哥公牛上一次打东部决赛是1998年。
那是整整13年前。
那时候,迈克尔.乔丹还没有结扎。
那时候,林奇还没有在模特界穿道授氵夜。
那时候,德里克.罗斯一家还在芝加哥英格尔伍德街头艰难的生存。
而现在,2011年,德里克.罗斯已经从一个街头穷小子,成为了NBA历史上第二年轻的MVP。
东部决赛开始前一天,联盟终于公布了这个重磅奖项,如同一声惊雷炸响。
自2006年起,德里克.罗斯成为了科比.布莱恩特之后,第二位能从林奇那近乎垄断的铁腕中夺走MVP奖杯的球员。
这似乎是德里克.罗斯将要颠覆旧日秩序的又一佐证。
虽然林奇拿MVP时更加年轻,但德里克.罗斯的横空出世还是引起了激烈讨论。
在03一代皆被林奇光芒死死压制的情境下,德里克.罗斯这位风城之子已然擎起火炬,成为美国本土篮球力量强势崛起的象征。
第二天,芝加哥联合中心球馆。
东部决赛的硝烟尚未点燃,但场边的媒体潮水已汹涌而至。
赛前采访环节,几乎所有问题都围绕着那个新鲜出炉的重磅奖项。
林奇自然成了记者们穷追猛打的焦点。
“你是否认为,这次MVP的易主和审美疲劳有关?就像人们说的,或许评委们只是厌倦了每年都把票投给同一个人?毕竟过去五个赛季,你已经四次拿下MVP奖项。”
“你们不应该这么侮辱一个新科MVP,就好像这是他得到的施舍,而不是荣誉。”
“你好像对丢失MVP这件事并不在意?”
“我当然在意,但德里克确实配得上。”
记者们对林奇丢失MVP后的反应感到惊讶。
按理说,好胜如狂的他应该会暴躁如雷。
然而此刻林奇的情绪,你不能说他毫不在乎,那深入骨髓的骄傲依然让他将不甘写在了脸上。但他表现出的,更像是对既成事实一种近乎冷酷的审视。
他非常平静的接受了自己丢掉MVP这个事实。
然而,当记者们换一个问题后,林奇的态度骤然改变。
“德里克终结了你三连MVP的可能,那么,他是否有能力更进一步,彻底终结尼克斯通往三连冠的王朝之路呢?”
林奇的目光在瞬间凝聚,锐利得如同冰锥。
之前那份平静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猛兽领地遭受入侵时才有的侵略性。
他伸出手指,对着镜头方向缓慢而坚定地摇晃着,仿佛在隔空将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牢牢钉死:
“想都别想。”
刚刚还在分析“审美疲劳”与承认德里克.罗斯价值的林奇消失了,此刻站在记者面前的,是那个嗅到王朝核心利益被威胁时,才显露出真正獠牙的纽约之王。
林奇并非不在意MVP,只是此刻,有远重于这座个人奖杯的目标牵引着他全部的注意力。
比赛开始之前,公牛队在主场为德里克.罗斯举办了一个简短的颁奖仪式。
聚光灯如瀑,汇于年轻的1号身上。
林奇在黑暗中静静注视着大卫.斯特恩将那座象征着联盟至尊个人荣誉的奖杯,递到了那个年轻的1号掌中。
身旁,史蒂夫.纳什望着那片光鲜的荣耀中心,摇头低语:“感觉自己拿MVP好像还是昨天,可现在,一个当时甚至都不在联盟里的人拿走了这个荣誉。”